怎樣從面試中看出公司靠不靠譜呢?為什麼?

21英才網


您好,


我之前寫過一篇《第一輪面試前,我到底該斃掉哪些公司》的文章,和您這個問題有共通之處。現在總結一下,哪些情況下可以判斷公司不靠譜。


(1)騙子公司。


- 電話接起後不自我介紹,劈頭蓋臉就通知去面試的不能去;

- 電話中沒有說明具體職位的不能去;

- 吹噓一夜暴富的不能去;

- 去了之後要先交錢的果斷放棄,及時止損。


(2)前臺沒有專人指引候選人、或接待不專業的公司。


前臺是一個公司的門面。公司出於成本考慮不設前臺沒有關係,但如果沒有專人在約定的時間於門口指引候選人就不太到位。如果有人接待,但是前臺人員態度冷淡、對話中視線始終不與候選人有交流、不提供飲用水等行為也側面說明了該公司的員工水準。


(3)硬軟件設施極度低於市場水平。


辦公樓老舊、以至於有安全隱患,辦公區域沒有安保措施、隨便進出,工位狹窄、混亂,電話、電腦等設施老舊、過時等等,也能從另一角度反映出公司的綜合實力不在平均線以上。


(4)面試官遲到。


現實中面試官遲到的事情比比皆是,通常會以上一個會議沒有結束、或突然有電話需要接聽等理由來解釋。把候選人晾在會議室幾十分鐘一小時的也不稀奇。面對這種情況,我勸您最多等待十五分鐘就自行打招呼離去。面試官遲到只能說明兩個問題:缺乏對面試這件事及候選人的基本尊重,自我時間管理相當糟糕。能招這樣的人當管理者的公司也不怎麼樣,不面也罷。


(5)面試官誇誇其談、大部分時間在挑釁、貶損候選人。


如果交談一會就明顯感到候選人與職位不匹配,完全可以禮貌結束面試。而非當面出言不遜、貶低候選人。現實中用面試這樣的機會言語挑釁、貶低候選人來刷存在感的面試官也不少見。有這種管理者的公司,也不大值得一試。


希望以上對您有所啟發,祝您好運!


平衡木上的魚


我今天就遇到過一個面試官,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樣子,聊了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懟了他,直接把他給Pass了。求職者是來求職的不是求人的,一進來隨便翻了下簡歷,中途還不停的發微信接電話,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看著就來氣!這樣的人都不尊重求職者的,看著就來氣。本人直接把他懟了,一個這麼大公司怎麼會有這種低素質的人了?本來對這個公司還印象還不錯的,現在完全顛覆了本人的想象!也是我從業十幾年來遇到最不懂得尊重人的面試官了!


用戶6802734609828


面試你的主管也很重要,從他的言行舉止,說話的水平也能看出,不一定要多高的語言水平,但一定要有主管的氣質和沉穩,我之前面試的一個主管,當時給我的感覺有點猥瑣,說話就屬於結結巴巴,笑的也萎縮,當時覺得可能人不能貌相吧,不要多想,後來去了這家公司,相處下來,發現真是猥瑣油膩大叔,虛偽,不懂裝懂,擺架子,諂媚,我勒個去,然後我就一個月辭職,跟他say 拜拜了

想想一個公司用這樣的人當經理,公司也是不咋地,最起碼識人不清


wuli唐僧打豆豆


如何從面試中看出一個公司靠不靠譜,我的觀點是:察其言,觀其行,超出認知,不符常理的,都屬於不靠譜的公司。

我們將面試過程拆分一下,拆分為面試前,面試中,面試後。三個過程可涉及到的人有:面試接待人員,HR,面試官。三個過程可涉及到的地方有:公司前臺登記處,面試等待區,面試室。



現在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

面試前

當你去一家公司面試的時候,你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你可以有針對性的觀察一下,觀察公司的辦公地址,辦公場地,公司相關人員的工作狀態,觀察一下他們對待前來面試的應聘者的態度,觀察一下他們的面試前的流程。

  • 如果公司辦公地址為非常規的商用地址,那說明還是有點問題。

我們熟知的一般商業大樓,在一樓大廳都有各個公司的標牌與指示。如果沒有這些,同時也查不到,或者乾脆就是居民樓,這類公司還是要小心為好。

  • 如果辦公場地侷促狹小,雜亂不堪,你需要注意。

進公司後要多注意一下他們的辦公場地,如果雜亂無章,擁擠不堪,員工與貨物或各種物品混雜一起,這類公司同樣要小心。

  • 如果他們員工的工作狀態多為自由散漫,那你也要多注意。

可觀察一下你能接觸或你能看到的該公司員工的工作狀態,比如三三兩兩聚集一起聊天,隨意走動打鬧,或者員工很少,幾乎看不到正常辦公狀態,這類公司要小心。

  • 如果他們前臺相關人員對應聘者冷淡粗暴排斥,那你要多注意。

當你到一家公司面試時,你第一個直接接觸到的人通常就是該公司前臺相關人員,如果他們對求職者愛理不理,甚至乾脆把你涼到一邊,那這類公司也就那樣了。

  • 如果面試前就讓你填寫各種表,做各種試題,那你要多注意。

很多公司在面試前都會讓應聘者填寫各種表格,或做各種試題,這都沒問題,但如果填寫的表以及做的試題和本身工作關聯不大,或乾脆就沒關聯,那這類公司要多觀察。

  • 如果讓應聘者長時間等待都沒開始面試,那就要注意了。

應聘者已經按照約定時間來了,但公司因為各種原因,面試官一直沒到位,讓你一直等,期間也沒相關說明,這類公司很一般。


面試中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如何識別一個應聘者?和應聘者溝通交流就是最主要的判斷手段。面試官可以通過各種話題簡單判斷出應聘者是否合適該崗位。同樣的道理,應聘者也可通過溝通交流,判斷出所應聘的企業是否靠譜。

  • 如果整個面試過程中,只有面試官在誇誇其談,那這公司要小心。

在面試中,如果面試官用大量的時間,高談闊論,誇誇其談,海闊天空,胡謅八扯,那不僅說明面試官有問題,同時也說明公司也有問題。

  • 如果整個面試過程中,面試官一直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那這公司要小心。

面試過程,是溝通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面試官和應聘者要保持平等的關係,如果面試官居高臨下盛氣凌人,會讓應聘者感覺該公司難以接近,該公司的人難以相處。

  • 如果整個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對你想要了解的事項避而不談,那這公司要小心。

面試過程既然是溝通交流過程,那應聘者也可以提一些問題,應聘者也有向面試官瞭解公司以及職位相關事項的權利,如果面試官對你的問題避而不談或者閃爍其詞,那你要多加小心。

  • 如果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提的問題違背常理,那這公司要小心。

面試中,面試官除了問常規問題外,如果也問一些奇葩的不符常規的問題,不管面試官是出於什麼意圖,不管這些問題是考驗應聘者的哪些能力,這類公司一定要小心。

  • 如果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經常性的打斷應聘者的話語,或表現出不耐煩,那這公司要注意。

面試中,當應聘者在回答相應問題的時候,面試官打斷,插話,或者面露敷衍,不耐煩,說明面試官有問題,當然折射出公司也一般。

  • 如果面試過程中頻繁更換面試室,或面試區域是公開區域,那這公司你要多觀察。

正常來說,面試場地一般都會選擇專門的空間,比如獨立的面試室,或相對安靜封閉的會議室。如果面試時,面試場所頻繁更換,或者就乾脆就在開放區域,甚至在員工工位上,那這公司也比較一般。

  • 如果面試過程中,要求你給他們演示或操作某些技能,或者讓你完成某事情,那你要注意尺度了。

面試中,面試官為了驗證應聘者具備某項技能,或許會讓他當場演示或操作,這也無可厚非。但有時候他們的目的卻不在驗證上,更多傾向於偷技,偷學,這個要小心。

  • 如果面試過程中,各種待遇吹破天,具體談的時候各種壓價,那你也要當心了。

面試過程中,難免會談到福利待遇,面試官各種吹,福利多麼多麼好,待遇多麼多麼好,工資多麼多麼高,但當和你真正談到這些的時候,卻說你這不行那不行,拼命壓低你工資,這類公司小心了。


面試後

面試結束後,正常操作是面試官會將你交給開始接待你的人,然後接待你的人會送你出門,讓你回去等通知。

  • 面試後,把你一個人丟到面試室裡面,沒人再搭理你,這公司你要小心。

面試官面試結束後,讓你等待一下,自己起身離開,結果一等好長時間,這期間沒人再理你,就當你不存在,你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這類企業也算不上靠譜。

  • 面試結束後,信誓旦旦說一定會通知你告訴你結果,但最後往往會讓你失望,這類公司要注意。

面試後,應聘者大都會問面試官,什麼時候會有面試結果,一般面試官也說,很快就有,然後會電話通知,豈不知這種說辭欺騙了多少應聘者,雖說這是常見現象,但畢竟會給應聘者帶來不好的印象。

最後再多說一句:

面試過程中,從面試官角度,面試官的有些行為、舉止、談吐,可能是私人行為,代表不了公司。但從應聘者角度,應聘者面試時面對的就是面試官,面對的就是代表公司的面試官。

所以面試官怎樣,側面也能印證公司怎樣。


陪娃樂趣多


一個人職場生涯中總要跳幾次槽,參加的面試更是不計其數,很多人可以從面試就能判斷這家公司的實力和靠譜程度,從而決定是否接受這份工作,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方式方法,從很多小細節就可以看出來。


第一,通知面試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不打電話溝通,用電子郵件通知你直接去面試的都是不靠譜的。有些初級HR甚至只在招聘網上看過求職者的簡歷,連最基本的溝通都不去做,或者在他的思維中,普通工程師專員級別的職位不需要打電話溝通,只有主管經理以上的職位才需要,這種思維就是最不職業的,也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所以,我遇到這類HR會直接pass和拉黑,僱傭這種HR的公司也不見得會靠譜,上樑不正下樑歪,連一個有經驗的專業的HR都請不起公司會靠譜嗎? 我本人覺得靠譜的是HR在看過資料後,先會主動聯繫候選人去溝通,在瞭解清楚基本情況後,如果覺得合適,會約電話面試或者現場面試的時間和地點,整個過程中都會保持順暢的溝通,讓面試者能感覺的他們的尊重和善意,這才叫專業。


第二,面試的方式,群面 or 單獨面試

不知道大家經歷過群面沒有,我本人是經歷過,記得那是10年前了,也就是2010年的時候,東莞一家LG做液晶面板的公司邀請我去面試基層工程師的職位,我去到那裡才知道是群面,還是分組,5個人一組一起進去,三個面試官分別發問,依次作答,別人回答的我也能聽到,這是一種競爭,多見於日韓和臺資企業的面試,我個人感覺不適應這種面試方式,倒也不是說這家單位不靠譜,不過我本人是一直在歐美外企的工作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肯定是不適應,而且我覺得如果這家企業真的看重你的話,應該給予一定的尊重,單獨面試是最基本的,從那以後我也在沒參加過這類群面,因為我會先問清楚才會去的,群面直接拒絕。


第三,前臺接待的態度

很多面試者千里迢迢隔了幾十公里跑過來面試,前臺接待要不就沒人,要不就態度惡劣,連一杯水都欠奉,從一開始就讓面試者寒了心,前臺代表著公司的臉面和形象,也能看出一個公司的文化和內涵,公司好不好,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得出來,好公司的前臺接待不說要多麼漂亮端莊,待人接物那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賓至如歸,讓面試者從這個時刻起就想在這家公司乾的想法,甚至這種尊重的感覺能和薪酬待遇相提並論,不靠譜的前臺自然就代表著不靠譜的公司了。


第四,面試官的態度和專業能力

大部分公司面試官都是HR+業務用人部門經理,一般公司的面試官都有點"我的地盤我做主""強龍也得給我爬著"的心態,這就導致了面試官和應聘者的不對等地位,優秀的面試官應該表現得主動大方和藹親切,讓應聘者有一種放鬆的感覺,感覺是在平等的溝通交流;不靠譜的面試官要不就是一臉冷淡,只顧低頭看簡歷,時不時崩出幾個尖銳的問題來,連正眼都不瞧一瞧應聘者,要不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居高臨下的發問,好像應聘者欠了他幾百萬一樣; 面試結束後,一般三~五個工作日就會有結果,行還是不行,不會讓應聘者等太久,而不靠譜的公司一般都要等上半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說是在內部走流程,其實他們是在綜合比較面試者的優劣,特別是薪資方面,不停的在面試,即使確定了,也還得走繁複的內部流程,又得延長時間,不靠譜。


專業程度方面,有一些居心叵測的面試官還會不停的發問,要應聘者詳細交代目前公司的狀況,銷售金額以及公司運營情況,還有人旁敲側擊應聘者的專業方案,讓他現場就給出解決方案,例如現場完成一份商業計劃書等,就繞來繞去就是不說職位工作的需求和情況,這就不是在誠心的招聘和麵試,只是在套路應聘者,遇到這樣的公司,直接閃人就行了。


最後總結一下,選擇是雙向的,公司和勞動者都有自己判斷標準,對於我們勞動者來說,很多細節都能看出一家公司的實力和文化,比如幾號發工資的問題。在面試這個環節上,除了我上面總結的一些點外,還有很多都可以彰顯出公司是否靠譜,是否有實力,不一定僅僅體現在薪資待遇上。


飛翔的亞洲之鷹


這就跟找結婚對象似的,婚前看著都挺好的,婚後靠不靠譜,難說!我只能告訴你最簡單的十條法則,挨個去對吧:


1、名稱

凡是以“中X”“國家”之類開頭的,非常靠譜,哈哈!凡是以“集團”等為後綴的,靠譜可能性大,開頭是省或市的,靠譜可能性大於區或縣開頭的。


2、規模

進官網,看公司越大越靠譜,看公司的規模主要是看公司介紹裡面的,公司人數多少,營業額多少等,人數少,營業額低的,不靠譜的可能性很大。


3、老闆

公司老闆頭銜多的,一般靠譜,比如什麼“XX代表”“XX委員”之類的,當然這兒說的是官方頭銜,不是自己找個什麼國際XXX協會做會長這種。


4、資本

可以通過什麼企查查啦、什麼天眼啦之類的看公司的註冊資本的,註冊資本越大越靠譜,註冊資本少的,不太靠譜。


5、分部

在其他城市有分部或子公司的,越多越靠譜,沒有分部或者子公司的,不靠譜的可能性比較大。


6、產業

自己有產業的,比如有產業園區、有工廠、有研發中心、有設計院、有宿舍樓等等,自由產業越多越靠譜,自己啥也沒有,就一個租來的辦公樓,不靠譜可能性大。


7、保險

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比較靠譜;給員工繳納保險,不繳納公積金的,靠譜性低很多,連保險都不繳納的,不太靠譜。


8、變更

經常在招人,天天在招人,一看你是候選人,激動的不得了的,一般不靠譜,說明沒有人去。招聘對你冷漠的,反而靠譜,人家不缺人。


9、郵箱

招聘郵箱是企業郵箱的,通常比較靠譜,是QQ郵箱或者163郵箱這種的,不靠譜可能性大一些。


10、評論

網上的網友對該公司幾乎一邊倒說不靠譜的,基本不靠譜。大多數自己的員工說不靠譜的,基本不靠譜。只有少數人說不靠譜,說明很靠譜!


所以,判斷一個公司靠譜不靠譜,就用這十條就知道個七七八八了。最後告訴你終極秘籍,那就是如果你應聘該公司非常困難,那基本靠譜,如果你很容易就進去了,甚至人家跪著求你進去,基本就不靠譜了!

500強經理,二十年老職場,講述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面試當然能觀察公司靠不靠譜,有很多細節你一定要留意!

1沒有前臺 / 前臺不夠專業

前臺是一家公司的門面,所以大多數公司都是挖空心思的扮靚門面,生怕前臺不夠有吸引力、體現不出公司的壕氣和底蘊。

如果有一天,你面到一家公司。沒有前臺檯面,也沒有美麗的前臺小姐本人,進去找人都恨不得穿三四個走廊拐五六個彎路過一個工位打擾到一個奮力打副本的小哥哥。那。。可真是夠刺激的。。

沒有前臺的公司,一沒有品牌意識二說明公司人力規劃不夠完善能省則省,能湊合就湊合。

2要你做的事跟招聘JD有出入

一種情況是,招聘JD(job description,是指職位描述;新知識點,不知道的同學拿筆記一下。)上寫的,跟現場面試官對你職位描述差別很大。

比如新媒體運營,招聘JD上寫的是希望你能獨立撰寫原創文章,有線上活動策劃經驗;但到了面試現場,HR要你獨立運營社群,並且給產品經理做彙報。這就是混淆了新媒體運營和產品運營/社群運營。在外行人看來都差不多,但是真正做的事情是很不同的。

掛羊頭賣狗肉貨不對板的情況,最常出騙子,要格外警惕或者,這家HR或老闆自己都沒搞清楚他們到底要招什麼人!

3開價比上家公司低

面試要聊工資,聊工資就會聊上一家的工資。一般情況下,HR會根據上家工資和自家公司的薪酬體系崗位預算

給應聘者開出合適的工資。

但是,偶爾也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公司,在知道了應聘者上一家的工資後,給平薪或者直接降薪。原因有二,一是Ta覺得你還可以,但是根本不值那個價;二是Ta沒看上你,隨便壓價,覺得你來不來都行。萬一你著急找工作答應了,Ta還省了一筆錢了呢。

4周圍員工懶惰氛圍

如果你面一個公司,員工看起來都沒怎麼做事,或者死氣沉沉的,你,確定要去?

5面試官遲到/態度差

從面試官的態度可直接看公司氛圍和領導個性。

關注前程無憂,收穫職場乾貨,陪你走過求職路!


祝你前程無憂


如何通過面試工作判斷公司是否靠譜,有以下幾點:

1. 面試官的風格:

第一. 面試中如果感覺面試官不務實,不靠譜,空談的成分多,如聚焦於談未來的規劃,畫大餅,誇大和美化公司的實際情況,而不談公司目前的現狀,或者你問公司目前的現狀時,迴避問答或者含糊回答,總之不告知你公司目前的實際情況和現狀。

第二.面試官的綜合素質很差勁,不具備基本的領導者或者管理者的狀態和麵貌;比如說話含糊其辭,極端主義者,給你飄忽不定的感覺等等。

第三.面試官面試過程中表現出的行為對人才不尊重,甚至帶有歧視色彩等等。比如過分的詢問屬於你個人隱私的情況;比如過分的問原就職公司的內部信息,當你不想回答此問題時,仍窮追不捨的想發掘出你原單位的內部數據,已經嚴重超出了面試問題的合理問答範圍等等;比如對於大齡未婚未育女性所表現出的不屑或者就業歧視等。

這些細節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公司的企業文化和整體人才狀況的優和劣。

2. 公司整體氛圍:進入公司面試後,通過你普遍性的觀察或溝通了解,看到的不是蒸蒸日上的氛圍,團隊看起來很懈怠,頹廢,沉悶消極,得過且過的狀態。

3. 面試流程安排:

第一.面試前:協調面試時間時,根本不考慮你的時間,必須按照公司時間安排,不給你任何時間餘地;當你提出時間不合適時,表現的不耐煩拒絕安排其他時間。

第二.按照預約時間提前到達公司,一直讓你在哪裡等,也不告知具體等待原因,甚至等一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中間也無人問津。

第三.面試過程中,溝通了幾句就告知你面試結束了等,也許不到5分鐘或者3分鐘等。

這些細節也可反應出公司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和關愛程度。

總之,面試過程中,可細心觀察,認真體驗,感悟判斷,以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第1季


01

在判斷是否靠譜之前,先了解一下公司的合法性。

從公司的工商信息、法人與股權信息、經營信息等方面驗證,這些可以使用【企查查】或是【天眼查】等軟件進行公司名稱查詢瞭解。

各方面都有相關記錄,公司的合法性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在此之後,再看一家公司是否靠譜。


02

當你準備面試新公司時,通過哪些方式判斷公司是否靠譜呢?

有一個簡單的思考路徑,即從你與公司接觸的各個節點上進行判斷。

一般面試時,大致分為3個階段:約定面試、面試現場、入職通知。


約定面試

在通知面試者前往公司參加崗位面試時,一般公司人事都會事先電話溝通下,瞭解下應聘者的狀態,比如是否在職、離職的話原因是什麼、與崗位需求匹配的工作經驗等;

這時候,你也可以通過人事瞭解下公司與崗位的情況,如公司規模、部門情況、崗位核心工作內容、大概薪資待遇等。

如果一位人事連這幾方面都不願透露,或是說不清楚,一個勁地讓你面試詳談,那可以下個基本判斷,這家公司在人事方面的選擇十分不專業,甚至這個公司的團隊成員、氛圍也一般。


面試現場

在約定面試階段判斷公司都還不錯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下一步——去公司面試。

面試時,可以通過看、問、查三個步驟來確認公司的靠譜性。


即看公司的規模、環境、地理位置,以及公司內工作人員的狀態。

員工太少說明公司可能剛起步,或者業務一般;

公司裡張貼的都是一些勵志型雞湯話語、狼性文化,或者夏天不開冷氣、冬天不開暖氣,環境也一般,很可能說明公司老闆屬於剝削性質,讓員工拼命為他掙錢,卻不願分員工絲毫;

工作時間員工大多數沒有在忙工作相關的事情,如刷手機,要麼沒有一點討論工作的聲音,大家都一臉麻木地盯著屏幕,也不確定在幹什麼等等現象,側面反應員工不喜歡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沒有激情。



即在面試的過程中,做好準備,積極詢問你關心的問題,如薪資、崗位職責、福利待遇、作息時間、團隊文化、領導風格、未來規劃等等。

比如,薪資待遇要符合市場標準,比如說一位資深策劃,在蘇州市場價8k-10k左右,一家公司超出10k太多或是低於8k太多,基本不合理;

崗位職責要明確,分為核心工作內容、常規工作內容和輔助工作內容,什麼都要做還有各種kpi考核的可以選擇放棄了;

福利待遇該有的都有,正常的節假日都放假,加班要麼給加班費、要麼能調休,那些讓你一個勁加班什麼都沒有,當你遲到就扣工資的公司,也可以說再見了;

諸如此類的各項標準,都可以在面試時具體溝通。

面試是一場雙向選擇。

公司有選擇的權利,你同樣也有。

在面試前,列出你關心的幾項標準,如果面試公司都大部分都未能滿足,那這家公司基本不大靠譜;反之,便可以選擇。



面試結束後,如果對公司和提供的崗位意向度比較高,可以通過前員工對公司的評價,來判斷公司的真實情況。

比如【看準網】、【脈脈】等職場類交流社區,搜索公司名稱,基本上能查到目標公司的各類評價。

當然,此類評價適合辯證地去看,僅作參考而已。


要清楚,沒有工作是完美的,每一種選擇都是取捨。

關鍵點在於,這份工作好的點,是不是我想要的;不好的點,是不是我能接受的!


祝好!


週末理想


想從面試中,判斷公司是否靠譜,除了通過提問,瞭解公司的業務、市場情況之外,還可以從這幾方面分析一家公司,包括:公司位置、辦公環境和員工的工作狀態。


第一,公司在正規辦公樓麼?

若有公司,讓你到小街小巷裡的綜合樓面試,就要多留一個心眼。靠譜的、有實力的公司,大部分都會在正規的寫字樓裡辦公。有朋友說,她女兒參加校招時,應聘了一家公司,工資不低,但公司地址是在商住樓裡。她建議女兒放棄那家公司,找些在正規辦公樓的公司工作。當然,有些初創公司,將來有可能發展起來。但若自己有選擇時,儘量選些已經有穩定發展,前景清晰、光明的公司。


第二,辦公區域光亮整潔麼?

若是到一家公司面試,看到裡面光線不足、雜物隨便堆放的,這樣的公司也不值得考慮。有朋友講起,她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看到有公司願意請她,就急著去上班。其實,她在面試時,就看到那個公司,燈都不願意多開,辦公室亂亂的,當時都覺得不舒服。但沒找到其他工作,想早些開工,就接受了錄用。進去就知道,公司沒什麼管理,也不給員工支持,天天就是讓員工去賣產品。做了沒多久,她待不下去。覺得在那家公司,浪費了時間。她說後悔,勉強自己進那家不好的公司,當初就應該多花些時間,找家好的。


第三,裡面的員工狀態好麼?

在面試後,很多人事都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你可以問一下他們,是否能帶你參觀一下辦公區域。有些實力好、靠譜的公司,他們是可以在有員工陪同下,帶人參觀的。這樣也可以展示公司的實力和良好形象。你可以留意一下,他們員工的工作狀態,看看是否有三三兩兩在閒聊?或是上班時間,員工的電腦是在玩遊戲,網上購物?若是有這樣的情況,證明公司管理是有問題的,那就不值得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