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星光都是数千万年以前发出来,所以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在城市光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点点繁星早已成为了一个梦,如今只能在高海拔或者农村地区看到满天星斗


尽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夜空中的星星都是一些若有若无的光点,但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夜空中的星星其实都是“过去”的星星,而且天文学观测的宇宙也都是“过去”的宇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宇宙太广阔而信息传递速度(光速)又太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系列有关光速的实验和理论推导最终确定了“光速不变且信息传递速度不能超光速”,这意味着我们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从太阳表面到达地球需要8分多钟,从比邻星到达地球需要4.22年,从仙女座星系到达地球需要254万年。


而在半径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中,遥远星系发出的光需要上百亿年才能飞到地球被我们看到,所以说我们看到的宇宙永远都是“过去时”,但是“过去时”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因此我们看到的一切并不能说是假的。

其实相比早已明确的“过去时”宇宙,研究宇宙的的科学家们更想弄清楚“真实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

通过对星系外侧恒星以及星系团外侧星系的一再分析科学家们确定了暗物质的存在,而根据对“标准烛光”型超新星的研究科学家们确定了暗能量的存在,但暗物质和暗能量作为几十年前就被断定存在的物质(能量)却直到今天也没被人类找到“实体”


更严重的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加起来占到了宇宙总质能的95%左右,因此我们研究并赞叹的宇宙其实只是“真实宇宙”的一小部分,以往自以为掌握了宇宙奥秘一小部分的人类在暗物质和暗能量面前顿时无地自容了。


宇宙观察记录



假设一颗恒星距离地球1000光年。来自恒星的光需要大约1000年才能到达地球。然而,如果在此期间这颗恒星死亡,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天空中的那颗恒星。真的是这样吗? 恒星过去在那个地方。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光传播得更快,因果效应也不能。



因此,从我们所处的位置来看,恒星仍然在我们的天空中,因为我们可以与之互动的空间随着它与我们距离的增加而变得更久远。换句话说,我们总是被过去所包围。 当你看着你的手表时,你看到了过去。大约一两纳秒延迟。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银河系的恒星身上。原因是银河系的大小约为100000光年,但大多数恒星的年龄是以数百万或数十亿年为单位测量的。



所以,光对我们的传播时间只是恒星寿命的一小部分。你需要看到一颗生命即将结束的恒星。比如猎户座中的参宿四,这是一个巨大的超级恒星,可能在它生命的最后10万年。然而,它离我们只有大约700光年,所以只有不到1%的可能性,它已经爆炸了,光正在到地球的路上。 如果你看的更远,比如其他星系,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出现。

伽马射线爆被认为是巨恒星死亡的信号。它们在数十亿光年之外的星系中可以看到,但是产生它们的恒星寿命可能是一百万年。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甚至看不到用大型望远镜就能看到。 在这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我们可以用望远镜看到附近其他星系中最亮的大质量恒星,比如距离数百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这些恒星很可能已经爆炸成超新星,因为它们也有几百万年的寿命,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它们是“原样”。



我们从1000光年以外的恒星上看到的星光是在1000年前发出的,这颗恒星现在可能已经演化成白矮星或超新星。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每年大约有一颗恒星“死亡”,通常意味着变成白矮星。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有2亿颗可见恒星,整个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所以可见恒星的死亡率大约是每1000年一颗恒星。 所以,只是为了好玩,如果你盯着一颗星星看10分钟,你盯着的星星有20%的几率会在你看的时候死掉。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题目说的夜晚的星光都是数千年以前发出来,这个说法谁看了也会认为是肉眼看到的。

但夜晚看到的星光都不是是数千万年前发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百年前发出来的。

我们肉眼晚上看到的恒星只有6000颗左右,距离我们最近的是半人马座a星,只有4.3光年,天上最亮的恒星叫天狼星,距离我们8.6光年。这6000颗左右的恒星基本都在1000光年以内,极少有超过1000光年的。

而且绝大多数恒星都是在100到几百光年范围内的。

人类肉眼能够看到最远的恒星,是距离我们6500光年的海山二,这颗恒星的质量有太阳的120~200倍,而且在恒星演化后期,膨胀变化和亮度变化都很大,所以人们才能看到。

所以此题说的夜晚星光都是数千万年以前发出的毫无根据,完全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信口胡说。

一百多年和数千万年是一个什么差距?至少10万倍差距!1000年和1000万年也是1万倍差距!

所以我们说话不能随便乱说,随便乱说是民科或者毫无科学素养的基本表现,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愿被人说没有科学素养吧?

除了肉眼看到的,用望远镜看到的当然有几千万年的星光,现在最远的星光是90亿年前发出来的,是哈勃望远镜通过引力透镜看到的最古老的恒星。

什么是引力透镜呢?就是根据爱因斯坦引力场理论,大型天体系统的巨大引力会导致时空扭曲,这种扭曲会产生引力透镜效应,对来自远方的星系或者恒星光线产生放大效应。这颗恒星就是通过这种效应放大后被人类观测到的。

望远镜看到了很多遥远的星系和恒星,动辄以亿光年距离计算,但大多数是研究星系,对于恒星的观测还是很有限的。

因为恒星距离太远,即便用望远镜也能能看到它的圆面,只能是一个亮点。

科学界研究它们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射线、亮度、光谱、引力摄动等方面变化,从而得出这颗恒星的基本状态。

人类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光来传播的,而光是有速度的,即每秒在真空中约30万千米,也就是说30万千米远的任何物体或发生的事情,都需要1秒钟,才能通过光传递到我们的眼睛。

这样我们看到的所有物体都是过去时,也就是过去的样子。我们看到1千米远的物体是30万分之一秒前的样子,38.4万千米远的月球是1秒钟前得样子,1光年远的物体就是1年前的样子,100光年远的物体就是100年前的样子。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距离,约9.46万亿千米。

人类肉眼能够看到最远距离的天体是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254万光年。但它不是一颗恒星,而是比银河系还要大的一个星系,在天上看起来也就是一片小小的光斑。

银河系有约4000亿颗恒星,仙女座星系比银河系要大一倍。

由于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254万光年,因此那里的光要经过254万年才能够传到我们的视网膜,因此我们看到的仙女座星系是254万年前的样子,但绝对不是假的。

题主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是假得,这句话不能这么说,也非常不准确。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只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了,越远过去的时间就越久远。

如果仙女座星系今天没有了,我们要到254万年以后才能够看到。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时空通讯


“夜晚的星光都是数千万年以前发出来,所以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吗?”,遥望星空就是在回顾宇宙的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看到事物的过程都是有“延迟”的,而这个“延迟”就和光速有关。

我们眼中的世界存在“延迟”

我们通过眼睛观察世界的过程其实就是眼睛接受电磁波的过程,而电磁波在这里就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光速虽然很快但其依然是一个有限的速度,这就说明,无论被观察事物距离我们多近,搭载其状态信息的电磁波进入人眼总是需要耗费时间的,因此我们看到的世界与“此时此刻”的世界总是有延迟存在,这个延迟随着事物与我们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光走完这个路程大约需要八分二十秒,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八分二十秒之前的太阳。与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是南门二,其距离我们大约有4.2光年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南门二其实是4.2年前的南门二。虽然有些悲凉,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为光速就是信息传递的极限速度。

世界虽然有延迟,但却可以真实的影响我们

虽然我们看到事物都有“延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眼中的世界都是假的。以我们的太阳为例,当我们抬头望向太阳时,太阳的“像”会进入我们眼睛,由于光速的限制,我们知道这个“像”由八分二十秒之前的太阳产生,此时此刻太阳产生的“像”还没有传播到地球,在你看到太阳的“像”时,还会感受到它的光和热,这些都是八分二十秒之前的真实太阳对我们的影响。

由于信息与能量的传播速度最快为光速,所以当下时刻的太阳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无法影响当下时刻的地球,能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就是我们眼中这颗八分二十秒之前的太阳,所以你还认为眼中的世界是假的吗?

我们眼中的星光也未必是真实的

同样,你看到的世界未必都是真的。虽然我们看到的星光是由实际天体所发出,但却并不一定能代表其最真实的信息。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本质上是时空弯曲的几何效应,在大质量天体附近,时空会产生畸变,远处天体的星光在经过这些区域时就有可能产生多重成像,这其实是一种引力透镜效应,因此你所看到的星光也可能是被引力场“加工”之后的“产品”。所以,你眼中的世界未必都是真的。

感谢浏览,我是漫步的小豆子,谢谢。


漫步的小豆子


月夜满天星辰,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目光所及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星光入眼当然都是真的,只是这些星光需要跨越漫长时空才会到达地球,而此时此刻它们发射出的光要延续到几年、几千年之后才能到达地球被我们看到。

上边图片中就是美丽的银河,是摄影师在海拔5000米的智利安第斯山脉附近拍摄,明亮的木星在银河系中央凸起,在它的右侧是明显较暗、发黄的巨大恒星心宿二,而在最右边缘小是银河系卫星星系之一小麦哲伦星云。图源:NASA官网

狭义的来说“星星”就是指夜空中那些发光的“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太阳系内距离地球较近的一些行星,例如金星、木星、土星等;
  • 有的时候在夜空中可以看见那些移动的星星,它们可能是人造卫星或者国际空间站,例如我国的东方红一号就可能被肉眼看见;
  • 肉眼可见的最多的星星就是恒星了,例如北斗七星、天狼星、北极星、牛郎星、织女星等等,这些恒星都在距离我们几十到几百光年的范围内;
  • 最后一类就是河外星系了,但是河外星系肉眼看见是很困难的,因为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这里包括距离银河系相对较近的大小麦哲伦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最远的就是三角座星系了距离我们大约300万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最新数据是20万光年,太阳系位于它的一条旋臂之上,距离银心大约2.6万光年,一般我们肉眼可见的恒星都在上图中“小白圈”范围之内。

我们都知道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而人类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那么一个物体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就不是瞬时的,而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当距离大到不可忽略光行时间的时候,就例如太阳和地球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光从太阳表面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这也意味着我们每天看见的太阳都是它8分20秒之前的样子,如果太阳此时此刻突然消失,那么它消失时候的场景会在8分20秒之后地球上才能看见,届时地球就会彻底进入黑暗时刻。


图源:NASA官网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物体在一米之外,我们看见的它也是之前的样子,只是这个时间间隔会非常的断,光速飞行一米的时间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说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科学的来讲“放眼未来”是做不到的。


科学黑洞


由于光线的传输需要时间,理论上我们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现实的,而是过去某个时期的状态,这个时间距离我们的感知有多少时间差,取决于它们距离我们的远近。

我们眼睛能够捕捉到外界物体的状态,其实都能归结到恒星发出的光线来。要么是宇宙中的恒星直接发出的光线,要么就是其它星体或者物体反射的光线。虽然光线传播速度非常快,但它也有速度极限,即是3*10^8米/秒。因此,实际上只要光线来源与我们的眼睛、或者观测仪器之间有距离存在,那么就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

我们看到周围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很近,从它们自身到反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的时间极短,物体的信息被我们眼睛捕获到以后,它的特征信息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成像”,这个成像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看到的就是物体的现实状态,也就习以为常了。但严格意义上来看,哪怕这个时间差只有几微秒,它也代表的几微秒之前的物体历史状态。



如果我们把距离逐渐放大,那么光线从发出一直到达我们的眼睛,这个时间差也会相应增加,比如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1.3秒,我们看到的是月球1.3秒的过去。太阳光线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过去8分钟之前的状态。北极星距离我们400光年,那么从它发出的光线开始,到我们眼睛接收需要400年的时间,我们看到的只是它400年前的样子。同样,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捕捉到几百亿光年之外宇宙星体发出的微弱光线,也只能是它几百亿年前的模样。



虽然我们看到遥远星系的状态是很多年以前的历史状态,但这是由光线传播速度上限决定的,并不代表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虚假的,它是由实打实的星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我们在接受到信息以后这个星体发生了变化或者消失。于是,造成了我们在了解和判断这个星体状态时,不可避免出现了滞后性,不能及时准确地认知这个星体而已,想要知道现在怎么样,必须还要再等待相应的光线传播的耗时而已。


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并非都是假的,它反而是客观存在,一种历史的客观实在。无论从目标星系,还是从观察者来说,这两条时间线上发生的一切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有个时间差的问题。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夜晚的星光是几千年发出的,所以今天看见的一切都是假的?

今天的人类对于许多的知识还不能够完全的认识,而有些认识在地球上空间所限也无法突破。

这个问题就是人类没有突破的知识,而迷惑中。

今天看见的星空的星光是假的吗?

这些星光在遥远的路程中走过了几千年嘛?

通过人类对这个问题的疑问与某些人的肯定,争论开始了。

通过这种争论来论清楚速度是怎么回事,光是怎么回事,光能够不能够停留在时间里面走几千年?

比如我们走路,一步一步的走,就有一个作用力和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克服阻力的运动,这个运动的快慢叫速度。

阻力大克服阻力的反作用力大,行动就慢,反之就快。

比如我们在赛跑,谁克服力大,谁就跑的快,反之就跑的慢。

这下我们知道了,速度与阻力的关系。

我们的星际飞船在太空飞行,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一直飞行下去,它在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真空中有阻力嘛?

有!

这就是各大星球的磁力,也叫吸引力,它要突破这些阻力飞行。

我们看见物质的特征是受到各种物质因素影响的。

因为每一个物质都会对其它物质造成磁场的,电场的,磁力线的,热量的,冷量的,大小影响。

而有没有不受影响的呢?

有!

这就是能量。

物质能够变成能量,能量也能够变化成物质,但是在能量这个世界里,速度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任何阻力能够对能量起作用。

光就是能量的一种。

亿万万公里的光能够在没有时间概念的情况下从彼及此的反应在遥远的对岸。

而没有时间概念。

我们看到的星光就是现实的星光,而不是几千年前的星光,它的真的,而且是现实的。

前面提到的光走了几千年的路程,这完全是一个弱智问题,也可以说是未来智慧人类的笑话,但是不是今天的笑话。因为许多人都在午睡,还没有醒来。


宝树白石


我们知道,这些恒星普遍都会发光,并且它们都是依靠核聚变发光的,这样即释放了巨大的能量由释放了光和热,太阳就是这个原理。和太阳一样,虽然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是宇宙空间的庞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即便是光速,在太空航行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比如太阳光照耀地球时,由于两者相距1.5亿公里,而光速最快也仅仅达到了每秒约30万千米。这个速度真的很快,可以绕地球七圈半,但是在太空中。太阳光到地球需要花费8分钟的时间。简单的说,我们所看到的太阳是它8分钟前的样子,而我们所看到的是它8分钟前所发出的光。如果太阳消失了,我们也需要8分钟后,才能知道太阳消失,天空才会变得阴暗。

因此,当我们仰望夜晚的星空时,你所看到的星星都是它们以前的样子。比如说天狼星,它距离地球约为7光年左右,因此你看到的天狼星是它7年前的模样。这就代表光可以让人类进行时间旅行,尤其是看到宇宙的过去。比如我们观测到了一个遥远的星系距离约为135亿光年,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宇宙大爆炸后3亿年的样子。正是这样,我们的天文学才会飞速的发展!

我是宇宙V空间,一个科普天文爱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宇宙V空间


有一首歌叫做《昨夜星辰》,我们追悼着昨天业已发生的一切,因为是过去式,其实只要我们可以见到的一切,全部是过去式,全部都是昨夜星辰。这一切可以追溯可以研究可以回味可以后悔,却有个铁般的事实,它是不可更改的。这就是人生的宿命。所以我们有句老话:逝者巳逝,来者可追。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诗词也说明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但是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史为鉴可以明理,知得失,晓成败。毛主席的雄文数卷,其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洞察着愚昧的昏暗。历史不会重演,但是类似的问题会一次次地你方登場他等着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不也在演绎着留下印记,供后人观赏呢?我们都很喜欢哲学,这便是哲学问题吧!











刘声90883005


记得看过一帧高速摄影的一滴水坠落水面的动态画面,水珠先是在叶尖慢慢增大,叶尖支撑力不足,往下垂,水珠一滑,便向下坠落,水滴坠落水面一瞬间是一个正圆的水珠,击起水面第一波漪涟,跟着水珠变成一个小一点的水珠,再次激动第二道漪涟,接着水珠变更小,又一次激起波涟。。。。。人类肉眼看见一切事物,这个事物的动态必须比肉眼的接收速度慢才看见。比如电风扇叶子,静止的时候我们看得清楚,但它们旋转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的。为什么?是叶子的反光没有射入我们的眼睛吗?不是,而是,射入的光影转换太快,我们的眼睛来不及感受成象而已!任何物体,当它不停变化而且速度太快时我们的眼睛都不能看见它们,消失了的所有物体更加不能看见。许多人说天上的星星是早已毁灭了的,太阳也是八分钟前的,这是一个误解。光不会携带影象信息在太空漫游几亿年传播到我们眼睛里。而是光即时的辐射使我们感受到物体的存在。光是物体的延伸,是光束让眼睛触觉形象,光束变换太快或消失,眼睛就不能成像。

现代科学妄图把人类的生存意志削弱,出台种种谬论,企图把这个真实的物质世界变成虚拟虚幻的,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看到的一切物体是确实并即时存在的,我们永远看不到己经过去的消失了的所有事物。

人生虽然短暂并艰苦,但我们荣幸真实享有生命并为此生奋斗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