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学会写古诗词?

博览古月


问题:怎样才能让自己学会写诗词?


前言

学习诗词需要经过几个步骤,不过最主要的我以为是喜欢与坚持,另外,尽量不要让爱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从学习诗词创作的步骤来说,我说一下我自己学诗的经历。

一、先辨别平仄

学诗不可不知平仄,一开始搞不懂平水韵不要紧,可以先从新韵学起。简单说普通话的一声、二声是平,如,诗、时;三声、四声是仄,例如:使、是。

等以后学会了格律,可以再转为古韵(平水韵)。

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平仄呢?因为最简单的古体诗也对平仄有要求。

二、古体诗学起

最早学诗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对平仄格律深入研究,有一部分人很可能会被搞得头昏脑胀,然后知难而退。因此最早作诗不妨从不需要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开始学起。

1、先学押韵

古体诗其实也有要求,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押韵不要押错。例如平声韵的诗,在二、四句一定是平声收尾,例如:@老街味道

汨罗江畔粽叶香,端午时节楚人伤。 屈子遭逐怀王死,空留离骚吟断肠。

第二句伤、第四句肠,韵脚一定平仄一致。第一句要求不严。

仄韵的诗,例如: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二句,去,第四句,处,韵脚平仄一致。第一句要求不严。

2、从古绝句学起

古绝句,就是四句齐言(齐言:每句字数一样)的古体诗。因为绝句短小,所以比较简单。可以作为入门的练习。

当然也有长的,如杜甫《望岳》八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0句.......

古体诗还有杂言诗,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长篇的例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再学格律

古体诗除了双数句(也有句句押韵、三句押韵等其他形式,这里不单独介绍了)的韵脚要求特别严以外,几乎就是自由体的诗歌。@老街味道

但是格律诗不同,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近体诗都是齐言诗,没有杂言诗。近体诗的句式是固定的模式,不能够随意改变平仄的组合。

1、近体诗的基本句式

五言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 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 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七言近体诗的句式,就是在五言的句式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

  • 仄起平收式: ◎ 仄平平 ◎仄平
  • 仄起仄收式: ◎ 仄⊙平平仄仄
  • 平起平收式 : ⊙平◎ 仄仄平平
  • 平起仄收式 : ⊙平◎ 仄平平仄
近体诗除了这四种句式外,还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两种变格,还有中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等拗体。初学的话,只需要记住前两种变格即可。

2、同样从近体绝句学起,熟悉平仄句式、黏连、押韵

近体诗的绝句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近体绝句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学习五律、七律 练习对仗

五七律变成了八句,除了平仄、黏连、押韵外,中间四句要求两两对仗。例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中间二联对仗

上联: 潮平两岸阔,下联:风正一帆悬。
上联:海日生残夜,下联:江春入旧年。

例如李商隐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中间二联对仗

上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联:晓镜但愁云鬓改,下联: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学习古韵(平水韵)

之所以学些古韵,是因为学习古诗只有看懂古韵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妙处。

另外古韵是中国诗人一直坚持的传统 ,即使在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统治时期,诗人依然用古韵作诗,为我们今天还能够读懂古典文献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古韵的区别是学习古诗词的一大障碍,没有其他办法,多读、多记、多练习。不懂古韵,可能会误解很多古诗词不押韵或者出律,只有懂古韵才能读懂古诗。

例如很多人就误以为《登幽州台歌》不押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学习填词

懂了格律和古韵,就可以学习填词了,其实所有的词都可以看作符合格律要求的古体诗。唐宋人作词,一开始都是按照曲谱,后来曲谱遗失了,后人依照前人作品制订了词谱,改为依谱填词。

例如这首《浣溪沙 》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 ◎○⊙●●○△ ⊙○◎●●○△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 ◎○⊙●●○△ ◎○⊙●●○△

其中“○”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可以看出,填词是必须依照词谱的要求。

结束语

以上是诗词入门的简单步骤, 入门以后还要学习句法变化、章法的安排、字法的修炼、还有各种修辞手段.........

上面关于格律没有讲的太清楚,可以看看我的置顶文章《10分钟看明白 创作格律诗不可不知的四种基本规则》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我文化底,我家有毛主席诗词,语录,老三篇,早晨,晚上没事写上一段,实际我什么也不会,电脑,手机,从一两年才玩手机,多亏有亏写字,在微信用上了,别的多这么多好老师教,所以学的庭快,我今年努努力,学到很多知识,我年老也不为名和利,不是为了挣钱的,学点技术跟上社会主义发展而前进吧。


用户6749300950


古体诗,又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格律)诗来说的一种文学体裁,有歌、行、吟等多种形式。

古体诗格律相对近体诗自由,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也没有限制。而句子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如何学会创作古体诗,要依个人情况来定,如果有一定古汉语基础,又觉得自己有一定天赋的,可以先熟读一些古诗,再试试仿作。开始时不写得太长,因为古体诗很讲究气脉。功力不达时则容易泄气断脉。

如果,古汉语根基不是很好,则建议先学近体诗词,从学习唐宋诗词入手,再配合创作练习,先学会格律诗词的写作,再学习古体诗。(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翻阅我的文章,第一篇是:十分钟学会平仄。不明白的随时可问我,我也可作相应的免费辅导。)

如上所述,学习古体诗创作,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而学习古汉语,我也主张从唐宋入手。因为如果按传统方式以《诗经》入手,初学会较困难。而唐宋,有八大家的古文运动,可以借此温古,而学得又不会太吃力。

学习古体诗创作,在我的诗友当中,上述两种方式都有,此号抱庸斋主和一诺都是先写古体,而我因天赋不高,则先习近体。

最后,附上一诺写的古体诗《雪》:

我是筱静,谢谢关注。欢迎喜欢古体和近体诗词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


诗词书院


1+1等于几?

2啊!

是的,写诗词就这么EASY!

写好很难,但是写会很容易,如果只是写出打油级别的古诗词,那是小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小可素来不喜欢讲大道理,那种高高上的论调始终都是一颗被扯来扯去的蛋而已。

举例说明,我现在正在听歌,是一首民谣歌手赵雷的《成都》,OK,那么就把《成都》试着改成七绝打油,七律打洞,打油词得了,不试怎么知道呢?而且试的过程,就是学写的过程,当然,我的过程是取巧,是欺骗,是唬弄,是扯皮,但总能骗骗那些无知的少男少女。

OK,开骗!

先把《成都》原歌词复制上,如下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 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喔…。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这是原歌词,我们看看是否可以改成古诗词,第一步,改成初稿,要求字数相同,韵母相近。因为大凡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经过长期训练很难脱口而出就符合平仄格律等要求,所以练笔是必须的,有什么比改写更能练笔的呢?

先七绝打油,再七律打油,再打油词。关于平仄,格律,词谱之类的,网上多的是,我不做重复。

第一步,削成一个粗糙的轮廓,就是毛坯房的意思,大体如下。


让我掉泪者,不止昨夜酒。让我不舍者,不止君温柔。余路走多久,轻轻执我手。让我为难者,挣扎中自由。分别在九月,回忆是轻愁。深秋嫩垂柳,亲吻我额头。阴雨小城里,从未忘却你。成都带不走,只有你相侯。成都走一走,灯熄不停留,你挽我衣袖,我手揣裤兜。尽头玉林路,酒馆坐门口。

现在写诗词,很少写古风类的,还要转韵,显得特别麻烦。要么是七绝,要么是律诗,要么是词。

我们不妨,按打油七绝,打油七律,打油词的顺序试一下。

我们先看七绝,七绝一般情况下,或得说是基础情况下,前面两句是景物描写,用来衬托后面的情感。但只有四句,而原诗又这么多字,显然,你必须要删减才好。先是把景物描写挑出来做前两句,然后把情感描写拿出来做后两句。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这一句是景物描写,OK,就拿它开刀!

关键字是分别,九月,思念,愁,柳,。“回忆”可以省略,因为分别的愁,自然隐藏了“回忆”二字。而深秋和嫩绿在古诗词中显然逻辑不通,何况前面有了一个“九月”,所以舍“秋”而存“柳”。所以要在七个字内把这三句话说完,试拟一个粗糙的七个字

九月别愁垂嫩柳,

有九月,思念,有柳,有分别。但是七绝首句一般都是平收,就是第七个字是平声,而且更操蛋的是九月,九月哪里来的嫩柳。而且垂字用得有些烂梗,不如换一个。综合一下,就再改一个初稿。

九月离愁绾柳枝。

把引人争议的嫩字去掉,直接换成柳枝,再换一个牵强的绾字,就差不多了。

然后是第二句,查看了一下原歌词,有执手,有亲吻额头,有阴雨小城,有街头,有灯火,有裤兜,有酒馆门口。街头灯光在歌词的后面,尽量要符合原来的顺序才好,而裤兜实在是有些词味不正,因此,阴雨小城可能最好。

小城阴雨吻额时。

这个阴雨,尤其那个阴字显得有些浊,有些偏了,而吻额也显得万种恶俗,更重要的是,额字在古代是仄声,这样平仄是错的。初学者最忌给自己找理由,不死用平仄必须是在熟用平仄的情况下才有资格耍着玩的。连李白东坡毛主席都不敢总是这么耍,我们就不要找借口了。

小城丝雨浅蛾眉。直接额头向下移一寸,变成眉毛得了。眉字还符合韵脚。可以用“扫”,用“画”,但前面是雨,雨扫蛾眉总有些狼狈,而画眉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随便按一个字,浅。

这样,七绝的前两句就出来了。

九月离愁绾柳枝。小城丝雨浅蛾眉。

剩下的两句,为了尽量向原歌词靠近,只能用原来的尾句。大意就是街头散步,手挽手,玉林路,小酒馆。随便精简一下,就成了

玉林路上执衣袖,酒馆门前诉相思。

但是这一句很扯,半文半白,尤其最后一句,诉相思简直是古人都不爱用的烂梗,所以,再替代一下。变成了

玉林深处牵萝袖,悄坐垆边两不疑。

这样,整首打油诗变变成了

九月离愁绾柳枝。小城丝雨浅蛾眉。

玉林深处牵萝袖,灯火垆边两不疑。

那么,七律怎么办呢?

七绝打油OK了,七律打油无非是添上两个联,这两个联是有要求的,一是结构要紧,因为这首七绝打油的结构是松的,为了整体上和谐,结构必须紧,才能显得虚实互补,紧驰有度。然后呢,颌联的最后一字和颈联的最后一字,词性绝对不能相同,比如颌联出句及对句第的七字是动词,那么颈联对句和出句的第七个字绝对不能是动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

添加两联不难,因为七绝是选择性填写,把那些没有用上的组成对仗就可以了,试写打油如下

九月离愁绾柳枝。小城丝雨浅蛾眉。

依依昨夜杯中酒,故故难为心底痴。

街巷成都同缮绻,依稀灯火更参差。

玉林深处牵萝袖,悄坐垆边两不疑。

显然,中间两联结构还是松,看起来像打油词不像打油诗,所以一定要再紧一些才可以,再改

九月离愁绾柳枝,小城丝雨浅蛾眉。

星晨昨夜唯关酒,前路经年只是痴。

街巷成都同缮绻,人间灯火却依稀。

玉林深处牵萝袖,悄坐垆边两不疑。

这回算是能唬弄人的打油律诗了。

那词呢?怎么抹上油呢?

当然,也成词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替换一下就可以了,酒可以改成沾襟,成都可以改成锦城,牵手改成携君,衣袖改成翠袖,用《一剪梅》试一下,来一个初稿打油词。很粗糙,是原材料级别的那种就可以,比如。

昨夜泪痕更湿巾,难舍离情,不忘温存。

何时余路可同君,锁了自由,系了寸心。

九月分离愁满襟,嫩柳秋光,额头吻唇。

成都阴雨落纷纷,灯火花街,罗袖酒门。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啊,轻浅虚浮庸俗,而且牵强拼凑扯淡,动不动愁,泪,心之类的,矫情死至,所以改吧。把所有不顺眼的词全换掉具体事情的词汇,一定要具体,只有具体才能产生联想。没有联想的诗词不会有代入感,而没有代入感,诗词就是王八蛋。所以,还要改

前夜泪痕杂酒痕。月染离愁,眉画温存。

蓬山携手幻如真,已乱芳心,更堕红尘。

九月相思菊满巾,柳下深秋,额上濡唇。

锦城微雨又逢君,垆径氤氲,灯火黄昏。

这一次就有些像打油词了,唬弄那些不懂词诗的人还是可以的,但千万别碰上高手,碰上高手,这一首依然是一个扔货!

所以,写诗词最重要的一是积累,把读过的诗词里面的词汇能用上的全用上,二是改,不停地改,改到呕吐,改到恶心,改到痛苦。然后才有资格说是打油诗,打油词。

当然,你一定要确认你周围的朋友没有此中高手,才能发出去,否则你和那些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打了这么多字,题主若是可怜在下,点个赞吧!


亦有所思


1.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

写诗就是将感受极端化,将感悟哲理化!

花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闹、弄二字意境全出,什么是诗词的境界?

就是人的深情,什么是人的深情?

深情是人的至诚,不自欺,不欺人。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无关风与月

人生是因为有情,所见风月,皆含深情。斜坡开满鲜花,在牛羊眼里只是饲料。像牛羊那种实用眼光太多了,一辈子只做个有用的人,那人生该多无趣。深情淡利,诗词的一种趣味。

2.水乡多情

桥上风景桥下人,船里女子船外翁。

泱泱华夏多美景,茫茫人海少一人。

20180430周庄朱家角

中国最美的风景就是人多!去哪旅游都是人山人海,但我们总在这茫茫人海里沉浮却倍感孤独。孤独是自恋的享受,有一种永恒的孤独叫曲高和寡!

3.自由

多少人生不过百,从来随心好无忧。

当年音容今何在,昔日爱恨尽已休。

一切分别思想了,万事执念时空逝。

人间无我无所谓,地狱不空不成佛。

2018-09-01

想起一部电影一一美国往事:人永远不要被任何东西所绑架。

有所为有所不为

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到。人生必须做出选择,也就是取舍。取舍的目的是专注,专注的目的是只做自己最重要最擅长的事!就是自己的时间与爱只给重要的人和事。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是听自己的,不致于人是不听世界的。否则人就是一条巴甫洛夫的狗:怎样刺激就怎样反应!人永远要保有缓冲空间和自主选择权!

所有的妄念在时间面前都是可笑的!








木秀宇宙


我就知道随手一翻这个题目之下全是讲平仄格律之类,但我想说你如果照着这些规则学着写很难!不如抛开这些,那么诗还剩什么呢,还剩意境。诗需言之有物,除了这些你还得弄清楚一首诗里讲了什么。依着我说暂时别讲平仄之类,如果真想学先拿一些你觉得好的一些诗来模仿,比如《鹅》《春晓》之类简单易懂的,仿它的形式。比如《鹅》第一句鹅鹅鹅,曲颈向天歌。你可以写鸡。鸡鸡鸡,低头啄大米。(只是讲规矩虽然写得很口水流)。说白了就是模仿,不停地模仿,先不论好坏能开个头就行。仿完一首再仿下一首,不停地提高要求,自然水平就提高了。再就是改字,比如韩愈还是谁的诗有句“僧推月下门”,也有说“僧敲月下门”的,读书时就有讨论“推敲”这两个字到底用哪个好的。“推”说的是屋里没人门没锁,所以推。“敲”,说明门可能锁了,打不开所以敲。(我从小学开始喜欢诗歌,从初中到高中就开始尝试写,第一步就是模仿,所以有点心德。但是因为是没有去研究平仄格律之类,也因为是自己偷写着玩又没有请教高人,所以从专业角度看,水平不咋的,细究之下毛病一堆。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我写了一堆,有段时间甚至膨胀到想要归个总拿去出版社试一下的。后来看头条好多人批评我,我才知道水平确定不怎么样,才打消了这个“狂妄”的念头)。


淼哥是个臭男人1


学会写古诗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出唐诗宋词甚至古风的味道,同时又不落俗套,写出现代诗感来。写诗容易,写精难。诗人贾岛在《题诗后》中写道: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古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学好了对传承中华经典有很大的帮助。

凭着现代人大脑的容量,学会写古诗词很简单。

一、从格律诗入手

古代的诗分古体诗、近体诗两部分,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搞明白了什么是格律诗,自然就搞懂了古体诗。我们把格律诗之前的那些民歌、乐府诗等统称为古风即古体诗。除了古体诗便是格律诗,格律诗有以下特点:

1、讲究平仄。中国的语音分几个阶段,秦汉以前的语音叫上古音,汉到隋唐之间为中古音,宋到清为近古音,中古音既上我们常说的中原音韵分四声(平、上、去、入)平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初学者可以先熟悉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统一为平声,上声、去声统一为仄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它已经随着语音的进化被分配到平、上、去三声中。

2、押韵。押韵就是在指定的位置上用韵母相同的字,也叫韵脚。现代人写诗,有两套韵书可供选择,第一套是《中华通韵》,学过汉语拼音的人很容易记住它。第二套是《平水韵》 有入声字,对于北方人来说稍有难度。

3、粘和对。格律诗有个要求,句内平仄要错落有致,也就是要按马蹄韵,联内要对,联间要粘。对就是平仄相反,粘就是平仄相同。

4、对仗。格律诗,特别是五律、七律,要求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对仗。什么是对仗?大致来说就是相应的词性要相同,平仄要相对。

除了以上几点,还要注意句式的起承转合关系。虽然内容不多,要掌握也得付出一些时间和心思。

5、格式。不论绝句或是律诗,都有固定的四种格式,把这四种格式掌握住了,诗的大框就搭成了。欠举出四个例句,以供参考:(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说不符合格律诗要求的就是古体诗。写格律诗最忌讳的就是孤平,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一些基础知识只能在学习中不断领会。

二、多看古人的诗词作品,从中体会深刻的意境。

人常说“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背诵古人的诗很有必要,且不说那些千古名句多么震撼人心,就是那每一首诗所包含的一气呵成的顺,大气磅礴的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品读多了,自己就会融入唐诗宋词的语境中去,领会其中的奥妙,写出高水平的作品。

三、多写。用理论指导实践,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诗歌是时代的产物,唐诗宋词再好只能属于过去,只有写出与社会和时代密切联系的作品,才能体现出诗词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成为被时代认可的诗人。

学好格律诗,然后再向宋词发展就会容易多了。人们常说“诗庄词艳”,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规律,挑破那层窗户纸,内涵的东西就要靠各自的天分、爱好和努力的程度了。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强盛,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繁荣的日子即将到来,一起去迎接它吧!


飞鸿鸣春


我来回答你:

诗词如美女,汝当先爱之。

既爱即琢磨,然后写诗词。

——古绝 论学诗

20200110






用户60397079085


在学写诗词之前,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写古诗词。

是觉得古诗词风雅绝世,一时兴起?

是看别人动不动信笔而书,心有不甘?

是想拿出去招摇过市,彰显自己才高八斗?

想卖弄风雅,争强好胜,招摇撞骗的,还是莫要学了,便是学,你也是学不会,用心不正,画虎不成反类犬。

诗词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若是真心热爱,对诗词带着倾慕,崇敬之心的,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一、先读书

首推《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

读这两本,内心对韵部就先有个底子了。

此外,掌握大量典故和组词方法。

比如我们都会背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晚照、晴空这两个词,不比落日、蓝天强百倍?

你把这两个词记住了,下一回用在自己诗里,不比你自己乱组词好?

我在头条上见了很多人写的诗,最大的毛病就是乱组词,觉得那个词好看,便堆砌在一起,狗屁不通。

之后读唐诗宋词元曲。

我的意见是都要接触,如果有大把的时间不妨读乐府全集。如果时间比较零散,就去买一本诗词大全,里面什么诗人都有,选的也绝对都是好诗,是那些诗人的代表作,这一次读的时候,就可以和《声律启蒙》对照起来,你会发现难脱窠臼。

等到你有大量储存的时候,诗词就会在胸口汹涌。你看见桃花,便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你看见绿柳,便脱口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时候选几个你喜欢的诗人,进行细读。

比如你喜欢豪放的,如辛弃疾,就读他的诗词。你喜欢潇洒如李白,就读李白。反正那么多诗人,你挑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类就好了。

二、多动笔

天生就会写诗的人是天才,除此外没有人能够出口成章,一次到位。

练习写诗在看《声律启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你在读那个韵部,就用那个韵部写,每个韵部写一遍,你就把韵部都记住了。

这时候的作品绝大部分不能看,在遣词用句和格律上必然有问题。

在后面不断地阅读中,尝试着不停地去改,实在无法改,就重新写。

阅读的越多,你会发现你的词汇储备量越大,最初使用的词你看着就越来越低级。

当你看着你的草稿,对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不满意的时候,说明在进步。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用词没毛病,或者要改却不知道怎么改,说明阅读还是不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如果觉得自己的草稿可以见人了,就交给朋友去看。这个朋友只要爱好古诗词就行,会不会写都无所谓,请朋友指出你的错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要你找的这个人经常阅读诗词,他一眼就能看出你草稿的问题。

于是重复写,改,重写,改。

这个过程很痛苦,一个人闷着头,为找一个合适的字合适的词抓心挠肺。

不管你后来写诗多么牛逼,还是会遇到这种情况,这个无人能够避免。

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推敲是诗人的常态。

三、学习格律

我不主张先学格律再学诗,格律是次要的,是为了使诗更美更好。锦上添花的事情必然是最后一步,汉魏六朝没有格律,他们的诗照样很美很动人。

但有了这样的文体,有了这样的规矩,你就得学,哪怕是不喜欢,不遵循,最起码你要知道你要了解、有些人不懂格律,乱写一气,还为自己的东西标上七律,七绝,这是非常可笑的。

这里推荐一些工具书:《佩文诗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白香词谱》、王力的《诗词格律》。

不过我对格律兴趣不大,写古体诗打油诗更多一些,不太在乎这个。

但填词必须按格律,毕竟你用人家的词牌名,不能按着你的想法乱来不是。

我之前填了一首《临江仙》,有人乱七八糟改,胡乱断句,我说这是临江仙,对面还觉得我多管闲事。

当然,你爱好这个,随便乱写不成章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想写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不得不遵从规矩。

四、诗心难得

这是个很玄妙的话题了。我重复了很多回的话再重复一遍:

以情为诗则上,以酒为诗则中,以景为诗则下,至于无病呻吟,机心造作,窃以为无品也。

写诗最要紧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绪,一种状态。有感而发的作品往往能够成为精品经典。

很多人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这样的诗我一天能作几十首,过来过去都是这个愁那个忧,无病呻吟的东西能够引起共鸣吗?

为什么读诗要知人论世,为什么赏析要情景交融。

都是从一个真字上来。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能催人泪下黯然销魂的,绝对是真诚的。

以前有首打油诗,专门总结诗词套路:

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访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

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美眉在青楼。

虽然说来可笑,但仔细想想,这些人哪个没有心事,哪个活得自在?正是因为不自在有心事,所以才有好诗。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每个人都会读诗,会写诗,写好诗。

--------丸--------


祁门小谢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学会”的意思。对于初学诗词者来说,“学会”应该是能写出合乎格律、语句有诗的特点的诗词作品。也就是从诗词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一.建议学习的过程

传统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只求押韵,平仄没啥要求;近体诗则严格要求区分平仄和押韵。词和近体诗一样,也需要严格区分平仄和押韵。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简单的古体诗开始学起,再过渡到近体诗,再过渡到词。

一个比较好的经验是,先练习字数较少的古近体诗,如五言四句(五绝),再到七言四句(七绝),再到五言八句(五律)、七言八句(七律),最后学词。

从字数较少的诗体学起,其好处是:

1.字数少,格律上容易掌握。

2.诗是高度的语言艺术,用字力求凝炼,字数少,有利于训练诗的语感。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写长句长篇有点力不从心。

为什么建议最后学词呢?因为词的格律、句法,和诗多有相同之处,诗法熟悉了,过渡到词相对容易。二是先学诗容易培养韵律节奏感和诗的语言感,有利于向词过渡。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例如,你在学五、七律的同时,也可以开始接触词了。

二.如何学习格律

古体诗平仄要求不严,只求押韵,比较容易学,所以我们主要说一下近体诗和词。

你需要一本格律的工具书。对于初学者,王力的《诗词格律》就可以了。《诗词格律》详细讲述了诗词的韵部、四声、平仄、对仗的问题,还有诗词的的语法特点、语言的节奏等,诗的各种平仄句式、粘对、孤平、拗救、对仗规则,学完这本书,写出合律的诗是没有问题的。

格律诗的基础是格律,所以基础要打牢。

另外,你需要三部工具书:平水韵、词林正韵、词谱。词谱推荐你购买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至于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买不买都可以,网上都可以搜到。

当然,如果不想学平水韵,新韵也是完全可以的。

词是按谱填写的,句式比较复杂,不象诗那么简单,你不可能记全词谱里的格律的,所以需要有词谱作为工具书,填词的时候,就照着词谱填。

至于韵书,因为古音和今音有别,尤其是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不好判别,所以参考的韵书是必备的。不但初学者需要,老鸟都需要。

三.如何初步写出诗词的语感

相对于格律的学习来说,诗感的培养就难得多了,因为这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方法可言,主要还是靠领悟能力,所以大多教学写诗词的,都避开诗词语言的教学,只谈格律,因为格律有标准可依,容易教容易学。

诗词语感的培养,没有捷径,主要还是多读诗,读古人优秀的诗词作品,细细体会其句法炼字章法,学习其如何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大量的内容,要体会诗的语言和白话文的区别。

这涉及的学习内容很广,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下面这句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句诗只说了晚上在楼里听下雨,第二天早上有人在巷子里卖杏花。我们看它是怎样处理成诗的语言。

注意这些字词:

“小”:楼不是高楼大厦,是小楼,小楼比高楼大厦意境好多了,类似的还有“小园”、“小阁”、“小庭”。

“春”:春天的雨,多么美好,让人联想到细雨绵绵的暖春,多有诗意!

“深”:不说巷子,说深巷,深字说巷子的细长,说明作者居住地方的幽静偏僻,也反映着作者心境的安静。

“杏花”:为啥不说别的花?因为杏花太能代表江南春之美,令人联想到“杏花春雨江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诗是怎样用有限的字词来表现大量的信息。诗的语言,首要就是凝炼。

建议买诗词赏析类的书籍,去学习、分析古人的写法。我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这本书由众多诗词学者合力编写,剖析精微,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四.最后给初学者三点建议:

一.格律是基础,需要掌握,但不要花太多时间精力纠结于格律上。

二.少看诗论词论,多深度阅读前人优秀诗词作品,多用心体会。《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词典》都是很好的选择。

三.多练笔,一开始不必写一首完整的诗词,例如用一两句诗来表现某景物的某一方面,做到力求简炼准确,以培养敏锐的诗感和笔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