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從何時起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為何春秋戰國時期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沒有得以延續繼而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

夢痕無忌


西周時的齊獻公姜山在位時間並不長,公元前859年即位,公元前851年去世。不過,齊獻公在位期間,做了一件大事。他把齊國的國都從薄姑(山東省博興市附近)遷到了營丘,後改名臨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田氏取代姜齊後,國都還在臨淄,直到公元前221年,田齊為秦始皇所滅。這麼一算,(兩個)齊國在臨淄定都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山東有很多諸侯國,其中以齊國最為強大,堪稱是山東的核心。而臨淄作為齊國國都,自然可以說是山東的中心城市(就實力而言,如果就文化而言,應該是魯都曲阜)。

不過,山東省的省會卻是濟南。臨淄作為齊國故都,山東省省會為何沒有放在臨淄呢?要知道,臨淄城在齊國呼風喚雨的時候,濟南還只是一座並不太起眼的小城,稱之為歷下。

齊國之所以把國都放在淄博,這其中有地理上的原因。齊國的地盤基本上在今山東省北部,東有河水(古黃河)、中有濟水(今黃河入海部分與古濟水有濟南附近有重疊),而濟南就位於濟水之南,後來定名為濟南。

兩個齊國顯然都不可能把國都放在濟南,何之?姜齊的地盤呈狹長狀(位於山東北部),南邊有魯國、宋國,但二國顯然不能對齊國造成亡國的威脅。姜齊北邊是燕國,也相對較為弱小。而真正能對齊國生存產生威脅的,是“超級大國”晉國。晉國的東線,就非常接近於濟南了。雖說“天子(國君)守國門”,但往往都是無奈之舉,比如明朝遷都京師(北京),主要是為了防禦北元(蒙古各部)。如果明朝沒有北元的威脅,未必會定都於京師,畢竟離江南錢糧產地太遠了。

讓姜齊的國君把國都遷到濟南,直面晉國的軍事威脅?他們才不會這麼玩。所以,在理論上,要使國都獲得安全感,當然離強國越遠越好。臨淄在濟南以東一百多公里,相對比較安全。這就類似宋高宗定行都於杭州,而不是南京,就是這個考慮。一旦敵軍過江殺進南京,在杭州的朝廷還有反應時間。如果定行都於南京,城破基本等於亡國,姜齊也是面對這個局面。

濟南的地勢非常險要。往北是濟水,往南是險峻的泰山山脈、魯山山脈。這樣,濟南就夾在河、山之間,防守起來比較方便。而敵軍要攻佔臨淄,往往要先破濟南,其次才是臨淄。換言之,濟南就是臨淄的西大門。

而到了戰國時的田齊,河水是齊國與燕國、趙國的邊界,田齊更不可能定都於濟南了。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大將樂毅率五國之兵伐齊。有一種說法,認為五國伐齊,最關鍵一戰是濟西之戰。濟西約在今聊城附近,齊國的濟南面對聯軍已無險可守了。濟南被聯軍拿下,臨淄大門洞開。

秦朝滅亡後,齊國宗室復國,定都還在臨淄。濟南依然是臨淄的西大門,置重兵屯於此,防備西線之敵。戰神韓信率漢兵入齊,就是在濟南擊敗齊軍,導致臨淄再次門戶洞開,齊亡。著名的酈食其被烹事件,導火索就是韓信“不守信義”,出兵攻濟南、破臨淄所致。

後燕建興二年(公元387年),後燕皇帝慕容垂要攻取山東北部。燕軍攻下濟南後,濟南以東的青州等地同樣無險可守,紛紛投降。慕容垂深知濟南對於山東北部的戰略門戶意義,封陳留王慕容紹為青州刺史,坐鎮濟南。燕軍守住濟南,東向可控制青州,南向可控制兗州、徐州,西向可控制冀州,北向可控制幽州,堪稱是後燕國的“腰眼”。

後燕被北魏打敗後,慕容德南逃至山東北部,建立南燕,幾乎複製了戰國時田齊的疆域。南燕國都雖不在臨淄,西距臨淄也不遠,就是廣固。慕容部的噩夢是同為鮮卑人的拓跋部(北魏),南燕要活下來,無論如何也要死守濟南。只是讓南燕人沒想的是,北魏兵沒有殺過來,反而是南方的劉裕率晉軍北上,滅了南燕。

滅南燕之後,東晉及劉宋與滅掉後燕的北魏,隔黃河對峙。劉裕非常清楚北魏的實力,青州(冀州)、兗州、徐州這幾個州,距離劉宋國都南京較遠,北魏騎兵能輕易抄掠這些州郡。劉裕知道守(長)江必先守淮(河),守淮(河)必先守彭城(徐州),守彭城必先守濟南。如果北魏軍攻下濟南,濟南以東的青州,以南的兗州、徐州,就很難守住了,同時引起一連串的不良戰略反應。

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劉宋大將檀道濟北伐。因為劉宋牢牢控制濟南,檀道濟很有底氣,打了很多勝仗。等到宋軍糧盡要退的時候,檀道濟也是以濟南為跳板,徐徐南歸的。同時,檀道濟還留下一個著名成語——唱籌量沙。

北魏也知道濟南是劉宋的北大門,不打下濟南,就無法取得對劉宋的戰略優勢。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年底,魏軍大舉進攻濟南,濟南太守蕭承之(齊高帝蕭道成之父)知道濟南之於南京的戰略意義,死守濟南城,最終魏兵無利可圖,自退。宋孝建二年(公元456年),北魏對劉宋的戰略優勢更加明顯,宋孝武帝劉駿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準備把青州(冀州)從益都(今山東青州)遷到濟南,結果遭到了多數人的反對。而當事人之一的青、冀二州刺史垣護之則支持劉駿,說:“益都在濟南以東,並不是魏軍的主要進攻方向,他們打的就是濟南。魏軍每次南下,多攻濟南。而我們要是丟了濟南,青州一是保不住的。如果守住了濟南,青州自然安全。而且,我們還可以把濟南當成跳板,過河謀取河北,給魏軍制造壓力。”最終,決議通過,濟南成了青州治所。

宋明帝時,劉宋大亂,北魏趁宋亂出兵南下。有人就告訴主帥慕容白矅說:“先拿下濟南,打開南朝門戶,再徐徐南下,不怕他們不服。”果如其言。濟南比青州更靠近河北、中原、江淮,戰略空間非常大。久之,濟南成了山東地區的中心城市(青島在清末開埠),成為山東省省會也就水到渠成了。

更多山東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確切地講濟南是從明朝開始正式作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雖然明朝以前已經有濟南府的存在,但是當時所管轄的面積並不是整個山東省,只有魯西一帶。宋朝、元朝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一直在青州,明朝開始,山東作為全國13個布政使司之一,政治中心才從青州遷往了濟南府,經歷明朝、清朝幾百年時間,直到建國以後山東省的政治中心設在濟南延續至今。

而問為何春秋戰國時期,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沒有得以延續繼而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主要原因是華夏幾千年的發展,國土面積不斷擴大,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中原”範圍,融合各民族後已經不再是各諸侯國分封天下的局面,朝代更迭的同時,設立了省一級別,而山東省當前的面積遠遠大於當年的齊國疆域,政治中心不設在臨淄很正常。

另外,元朝開始,北京便作為朝代的都城所在,後來又經歷了明朝、清朝漫長的幾百年,這一時期從地理位置上看,濟南更加靠近權利中樞,所以在政治劃分上更加傾向於將濟南設為中心。雖然晉朝以前山東境內的政治中心更多是臨淄,元朝以前山東境內的政治中心更多是青州,但是明朝開始濟南因為城鎮規模發展壯大,靠近中樞,所以更符合政治中心的設立條件。

齊國當時的所轄區域基本是當前山東省北部、東部地區,那時的臨淄基本處在齊國中心。山東境內當時還有魯國、郯國、莒國等小諸侯國存在。別看當時齊國強盛,但當時魯國才是周朝正統的諸侯國,因為魯國創建者是周朝姬姓皇室,魯國繼承了周朝大部分的文化。齊國作為諸侯國也只是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達到鼎盛,幾千年朝代更迭,臨淄失去了中心條件。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濟南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應該是在明朝。歷史上,齊國首都為臨淄,魯國首都為曲阜,山東故也被成為齊魯大地。由此可見,齊國包括其都城臨淄在山東歷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歷史上齊國的富庶也被後人津津樂道。春秋五霸之首便是齊桓公,起初齊國的國力也遠遠超過秦國,在管仲、鮑叔牙等人的努力下,齊國沿海經濟發達,而臨淄也長期為齊國的都城。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當時臨淄繁華富庶,可以說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中心之一。公元前221年,曾經強大一時的齊國最終被秦國所滅。臨淄的名稱雖然有所嬗變,但是地位卻一直延續下來了。

臨淄地位的變化應該是從兩晉時期開始的,伴隨著行政區劃的更迭,青州治所的變化,臨淄漸漸失去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輝煌。而歷城(原濟南)的地位逐漸上升,大家熟知的曹操還曾經擔任過濟南相。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軍事戰略地位和地理區劃的原因,臨淄的地位也不再如以前。到了明朝時,臨淄的地位已經被濟南府取代。洪武九年,山東省治由青州移治濟南,濟南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東首府。明清時期一直延續至今,濟南的地位一直十分穩固。

為什麼臨淄地位沒有延續,其實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軍事政治版圖的改變,臨淄的位置優勢漸漸喪失,戰略地位在下降。作為曾經的齊國的都城,已經不適應山東政治中心的角色。二是地理條件和軍事位置來看,臨淄的攻守地位遠不如靠山靠黃河的濟南,而且濟南的交通位置重要。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明清皇朝定都北京,而濟南臨近北京,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濟南作為山東首府,也是歷史的選擇。


齊魯壹點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濟南還沒有正式登陸山東政治舞臺中心之前,齊國都城臨淄已經是春秋戰國時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在齊桓公稱霸之後,臨淄在山東六國中的地位更是獨一無二的。

1、齊國都城,從營丘到薄姑再到臨淄

《史記》記載,西周分封諸侯時,因姜子牙是開國第一功臣,被分封在齊國,都城是營丘。在打敗萊國之後,姜子牙修明政事,順風俗,開工商,發展漁鹽業,民眾多來歸附,姜子牙被授予“征討五侯九伯”特權,齊國一躍成為大國,地位高於其他封國。

以上記載提到的齊國都城營丘,並非現在的臨淄,而是今天的山東昌樂。那麼,齊國都城是如何從營丘轉移到臨淄的呢?

姜子牙死後其子丁公呂伋繼位;丁公死,其子乙公得繼位;乙公死,其子癸公慈母繼位;癸公死,其子哀公不辰繼位。哀公被周王用鼎烹殺,立其弟靜為齊君,是為胡公。胡公遷都於薄姑(今博興)。齊哀公的同母弟公子山帶領黨徒、營丘人襲殺胡公自立為君,是為齊獻公。齊獻公元年,把都城從薄姑遷到臨淄。

2、臨淄的地位變化,以西晉為分水嶺

臨淄成為齊國都城後,發展到齊桓公時成為獨一無二的重要城市。晏子使楚時,晏子曾對楚君說:“齊國都城臨淄有7500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儘管使用了誇張修辭手法,但臨淄城當時的繁華可見一斑。

秦滅六國後,臨淄成為齊郡,仍是極其重要的城市。王莽建立新朝時,曾短時期裡被改名為齊陵縣。東漢時,臨淄的地位再次提升,因為當時山東最高行政長官是青州刺史,治所本在青州,但因襲臨淄的繁華盛景,把治所遷居到臨淄,此後臨淄成為州治、郡治、縣治三級政府所在地,地位等同於山東的首府。

臨淄的地位變化以西晉為分水嶺。西晉永嘉之亂後,州郡縣三級政府重新搬遷到青州,自此臨淄不再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

臨淄失去山東政治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西晉永嘉之亂中,人們發現臨淄地勢平緩,一馬平川,易攻難守,屬於四面臨戰的城市。而青州地處沂山山脈和魯北平原的交接處,北出可控山東半島,向南有山險可據,境內丘陵、河谷密佈,地貌多樣,古為"九州"之一,政治地位顯赫,也是山東的第一軍事重鎮。

3、濟南治所變化,同樣以西晉為節點

在濟南民間自古就有“先有平陵城,後有濟南府”的說法。西漢時,以東平陵城(今濟南章丘區龍山鎮)為治所設立了濟南郡,這是“濟南”一詞正式出現,東平陵城則是濟南最早的權力中心所在地。

呂后執政時,以東平陵城為治所成立濟南國。漢景帝時,因參與“七國之亂”,濟南國被降格為濟南郡。王莽建立新朝後,曾把東平陵城改名為“樂安”,東漢時又改成濟南國。需要提醒的是,此時的濟南是青史刺史的管轄範圍,而青史刺史的辦公地點正是臨淄。

東平陵城在唐朝時又被改名,改名者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的兒子李佑在山東起兵造反,東平陵人李君球和其兄、其子等人堅守城池,抵抗叛軍達一個多月,直到唐軍到來打敗李佑。李世民為此把平陵縣改名為“全節縣”。

據記載,西晉永嘉年間,濟南的治所從東平陵城西遷到歷城縣(今濟南歷城區),又過去500餘年後,公元815年東平陵城被併入歷城縣,東平陵城作為濟南治所長達1500年的歷史結束了。

不過,對於東平陵城為什麼被廢置,而把濟南的治所西遷至歷城,至今學界尚無定論。人們只是猜測或許與地理位置、河水改道等有關。

4、明德王開府,濟南一舉成為山東首府

濟南成為山東的政治中心是在明朝。直接促成這一變化的,與兩大事件有關: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

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朱棣的六世孫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慫恿下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被瓦剌大軍擊敗被俘。其弟朱祁鈺登基稱帝,國號景泰。因瓦剌“挾帝之謀”失敗,次年將朱祁鎮無條件釋放,卻被景泰帝軟禁7年。最終,朱祁鎮經過“奪門之變”復位,國號天順,立長子朱見深為太子,封四子分別為德王、秀王、崇王、吉王。

其中的德王朱見潾最初封地在山東德州,但他以德州土地貧瘠、風沙太大為由,要求改封到山靈水秀的濟南。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朱見潾來濟南就封,修建了德王府(今濟南珍珠泉一帶)。

至此,濟南的治所再次變化,由歷城縣遷移到如今的濟南所在地,山東的政治中心也從青州西遷至濟南。此後,濟南的山東政治中心地位一直延續不變。

青州失去山東政治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是:相較於濟南的地理位置,青州更靠近東部而遠離西部、北部,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山東腹地,其政治、軍事、經濟地位的優勢不明顯。而隨著濟南作為德王的就封所在地,其政治地位迅速提升,加之地處魯中地區,依山傍水,又是齊魯大地的交通樞紐,其軍事意義重大,因此一直是山東的政治中心。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指動濟南


歷史的定格是在最近一二百年中形成的。先秦時代距離現在太遙遠,一切都是變化。別忘了,距今2000年,沒有什麼事變化不了的。

工業,現代城市的基礎是工業,是交通,是區位優勢,濟南位置完全好過臨淄。

國家政策,決定一個城市的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