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做到尊重孩子?

蒋显礼


有这样一篇有趣的微小说,讲到一个孩子从学校里拿了成绩单回家,他低着头很不好意思的告诉爸爸,他数学拿了零分,语文也只拿了一分。

爸爸看到成绩单之后,很久都不说话,还是在心里就想,爸爸会不会骂他呢!然而爸爸说出一句话,他说“孩子啊,我看你比较偏文科。”

其实要是正常看起来,这孩子真的考得很差很差,但是这个父亲却非常幽默,指出了孩子语文比数学还多一分的事实,并且说比较起来,孩子比较偏文科。

当然这只是我看到的一个小笑话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当我们的孩子有些事情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指责他,而是要去看到他某一些闪光点去鼓励,并具体的指出他的优点,这样子孩子的慢慢就有自己的成就感。

平时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优缺点,适当的批评,多鼓励。比如我们的孩子经常是我们导火线,几天就会让人气一次,可是真的生气的时候,你就一味的指着他有用吗?我们不如讲出事实的本身,然后跟他讲,唉,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引发他去反思,我觉得尊重事实,便是最大的尊重孩子。

市面上讲这些亲子沟通的非常多,但我觉得总结的一句就是告诉孩子你的底线是什么?和善而坚定的告诉他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在可以的范围内让他自己去发挥就好了,多看见孩子,多高效陪伴,如此,你跟孩子的关系肯定会很不错的。



儿科医生雨滴


不久前,孩子所在的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老师让他们积极报名。孩子跳绳还可以,所以就报了跳绳项目。但是学校要求每人报两项,还要报什么呢?她犹豫不决。

那天放学后我接孩子回家。路上她试探性地跟我说:“妈妈,老师给我报了800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才上3年级,这么长的距离她能跑下来吗?

我问她:“你知道800米有多长吗?”

“我知道啊,跑800米要绕操场跑4圈。”

“你跑过吗?”

“没有,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最多跑2圈。”

“那你怎么没和老师说你没跑过,也许跑不下来呢?你可要好好想想了。这样吧,你先和我去拿快递,回家以后我和老师说说让你改跑200米或400米吧。”孩子没出声。

真巧,我们路上碰上孩子的班主任。我停下车子跟老师说了情况,大致意思是孩子没有跑过800米,我担心她跑不下来,能换的话就给换个短跑项目。老师对我笑了笑,和蔼地问坐车后面的孩子:“兰兰,你是想试试800米呢,还是让我给你改个项目?”

没想到孩子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试试吧。“我听了好无奈。

拿了快递回家,孩子这样对我说:”妈妈,你和爸爸的态度截然不同。“

”爸爸听了我要跑800米,对我说他上学的时候 也跑过,要我好好跑。可是你却.........."我听了之后开始有些思索。

从那晚开始,每天吃完晚饭休息一会后,孩子便开始了她的“魔鬼训练”:围着我们小区跑。开始她是跑一圈走一圈,到后来是一气跑完8圈。

运动会结束了,孩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跳绳第二名,800米第四名。没想到她跑完以后一点也没觉得累,回家后对我说:“妈妈,最后一圈老师没有吹哨提示,我还以为是第三圈,想到最后一圈再发力冲个第一呢,结果晚了。”

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替孩子作决定,不肯放手让他自己做主。可是,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结果呢?就如同这一次,如果当初老师听了我的话给孩子换了项目,结果会完全不同。其实,若你尊重孩子的决定,他会因此成自我约束,追求自我提高的意识,进而取得进步并获得成就感和责任感,这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小唐开饭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明白的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自由,平等和尊重。

偷看孩子的日记是爸爸妈妈们经常会做的事情,公务员菲菲也不例外。孩子今年已经8岁了,由于年龄的增长开始变的有些不一样,比如孩子的房间不希望妈妈不敲门就进去,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东翻西翻的。孩子经常会闹着脾气跟妈妈说不可以,甚至会吵架,于是妈妈就想知道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呢?她悄悄的进入女儿的房间,刚一打开日记本,就被女儿发现了,争吵之下,妈妈答应再也不会偷看女儿的东西。

在我看来,面对女儿的变化,我一定不会选择偷看日记,因为这样不仅会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父母对孩子不尊重,意味着你们矛盾的开始。孩子会和父母关系不融洽,既是因为孩子内心存在误解,也是爸爸妈妈们的一些行为引起的结果,不尊重孩子就是其中之一。随意的翻看孩子的东西、为孩子做出各种决定,这些行为都会让他觉得家长不尊重他,他没有人生自我,所以会和父母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父母对孩子不尊重,会让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父母长期对孩子的天性进行压制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耐心差,脾气暴的情况。因为父母不尊重孩子就势必引起矛盾,父母兴许能就事论事,但是孩子不能,他会将争吵中的情绪带入生活,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那么家长该如何尊重孩子呢?

1.禁止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

生而为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家长随意的在公共场合里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

2.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尊重孩子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倾听,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在孩子看来是一件得意和舒服的事情。

3.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爱好是不分好坏的,父母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给予孩子信心,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4.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自由

孩子总有一天需要自己面对生活,所以他们需要培养独立面对的能力和方式,自由和空间不仅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和快乐,也能增进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孩子只有在父母的尊重下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这篇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朗朗育儿课堂


看看这个是不是很有趣!

和女儿的几次有趣的对话!

和女儿一起完成一篇家庭作业,觉得很有意思,挺好玩的,就先秀一下,哈哈!

先把最终的结果展示一下,呵呵,画完之后,我在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群里显摆了一下,得到了好多好评,有说好形象的,有说好温馨的,还有说你太有才了,哈哈,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这是我女儿幼儿园的一个发下来的一个家庭作业,我和我女儿一起完成的。开始画的时候,我就问女儿,宝宝你最喜欢什么啊,女儿就说好想要个小弟弟。原因的就是我弟弟去年年底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小男孩,我女儿可喜欢了,天天都想要个小弟弟),前一段时间去高中同学家里玩,这个同学也是刚生了二胎,是个小弟弟,女儿又是很喜欢。就爱逗小朋友玩,开心的不得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先画了一个小弟弟,说曦曦想要个小弟弟。喜欢爸爸什么呢,就喜欢爸爸画画。然后又把曦曦,我,我老婆,我爸爸。我们一家人都画了上去,我老婆那天出差了,我就拍照汇报给我老婆,结果我老婆说,有点走题了,最后就补充了一个向日葵在那里。画完之后,我和女儿,我老婆,我爸爸,我们一家人都开心坏了,分享给朋友看,也是一件极为得意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那天有事休息了一天,早晨就送女儿去幼儿园!当天夜里下了雨,还刮了风,地上落了好多黄色的树叶,女儿就说:“爸爸,为什么这么多的树叶啊?”我说:“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有很多黄色的树叶!”女儿就接着问:“为什么树叶要掉下来呢?”我想了一下说:“因为树叶掉下来之后,在树根的旁边,慢慢的就为了大树更好的成长提供养料啊”,我就想起了龚自珍的那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说:“爸爸,教你一首诗吧?”,女儿说:“好啊好啊”,然后我就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叫女儿好多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到幼儿园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学会,因为我家到幼儿园太近了就几百米的距离,但是女儿还是高兴坏了!

我女儿很喜欢一些小花什么的,家里有时候就搞一些花来!因为家里的有一个放在餐桌上的花瓶里插了三朵花,有两朵已经谢了,我女儿就我问我,“爸爸,爸爸,这花都谢了。”我就说,“是啊,花是要谢的啊!”女儿不死心,接着问,“那爸爸花为什么会谢呢?”我就说,“花谢啊,是因为,花谢了才能长出种子来,长出了种子,才能长出更多的花来,所以花不谢的话,就长不出种子,也长不出更多的花了啊!”女儿似懂非懂的说,“原来是这样啊!”。女儿就接着问,“那小鱼为什么会死呢?”因为我女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给女儿养了几条小金鱼,养了一支乌龟!这个还真不好回答:“我就说,是因为小鱼想他们的妈妈了,他们的妈妈在天堂里面,所以,小鱼也要去天堂里去找他们的妈妈啊!”

其实带孩子,我觉得就是这样,小孩子需要最多的呢其实就是陪伴,父母通过与小孩子在一起,通过一些言传身教的事情做给小孩看。小孩做错的时候给他讲道理,讲道理不听的时候就要揍了,而且必须揍,当然尽量不要到揍的地步。这样对小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特别好的。

记得有一年的春晚就是讲留守儿童的,当时我看到是哭的稀里哗啦的,小孩子在家没有父母照顾真的是太可怜了。小朋友就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其他什么都没有,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这是孩子的性格和品德养成的最关键时期,有了父母的陪伴,小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将来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至少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以后也会将你培养他的这种方式或过程来传递给他的孩子,一代代的传下去,其实这也就是家风了。好的家风使能够让一个家里代代出英才的,比如曾国藩的家风,这一百多年以来,每一代都有很牛逼的人物,科学家,各行各业的精英。

有时候我女儿就拍着妈妈的肚子说,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宝宝啊,可好玩了。有一次他就问我,说,爸爸你肚子里面有没有小宝宝啊,我灵机一动就说,爸爸肚子里面也有小宝宝,他就接着问那妈妈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呢,我就说妈妈肚子里也有小宝宝。爸爸肚子里的小宝宝要和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在一起才能长成一个像你这样的小宝宝,爸爸自己的小宝宝和妈妈自己的小宝宝都不能自己长成和你一样的小宝宝。我女儿听着似懂非懂,开心极了。

其实我觉得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可以通过一种“曲”的形式,来教育小孩子,这样也能让小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才是幸福的。

比如还有一次,我们出去玩,我们和女儿开玩笑,我说爸爸给你找一个新妈妈好不好,女儿就说,我不要新妈妈,我就是要旧妈妈。那他妈妈又问,妈妈给你找一个新爸爸好不好呢,女儿有说,不好不好。其实小孩子是知道的,他们都懂得,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都不是,爸爸也妈妈也要在一起,这样才是幸福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今天看到头条上有一个问题,说什么是言传身教,我想了一下,就说说我的想法:

小孩的最大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

1、学习说话是模仿,听大人、父母的话多了就慢慢的学习的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慢慢的说其他的话!

2、学习走路也是模仿的,看着大人走路,他要模仿者学习走路,甚至跑步,跳跃等等,都是模仿来的!

3、看动画面后,小孩会模仿动画片里面的人物的说话,动作,甚至不雅举动!不好的话语!

4、父母相爱,和睦,小孩会很开心,学会爱护爸爸妈妈!父母天天吵架,孩子就会陷入孤独和焦虑,害怕,恐惧!甚至哭闹!逐渐的会形成孩子的性格!这也就逐渐的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5、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孩子看到,会学习着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父母不孝敬爷爷奶奶,孩子看到,同样会不孝敬爸爸妈妈!

6、父母背后说亲戚、朋友的坏话,小孩也会学习的说爸爸妈妈,同学,其他小朋友的坏话!父母背后说亲戚朋友的好话,小孩也会学习着说同学和其他小朋友的好话!不会老是抱怨别人的坏处!也会想起别人的好处!!

这些都是言传身教!

你带小孩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也可以分享一下

言传身教,你是怎么看的呢?



鹏程日志


要问尊重对孩子来说重要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作为父母特别是新时代的父母,更应该时刻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有精神意志的生命体,去对待,去尊重!而不要一味地借口孩子还小,吃好喝好就行,他的思想见解可以忽视。


在这里笔者就要讲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了,就是我一个邻居家的儿子,今年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可是父母对他的精神意志包括生活的管控,还是让常人无法想象的。你像这个孩子虽然不小了,可是自己的衣服包括小到袜子内裤都得由他的母亲给买,而他的母亲我平时喊她婶子,也很笃定的认为他的儿子还小,买东西这种大事他是不能做的,万一买贵了怎么办?万一钱丢了怎么办?而她这个儿子也由于习惯了父母的一切事无巨细的安排,变得做事唯唯诺诺,缺乏自信,又依赖心理很强。我想这就是父母不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和独立意识培养的最悲哀的例子了,也是一个妥妥的妈宝男养成的例子。

父母给予孩子的尊重,对一个孩子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尊重我想应该从孩子婴儿时期就应该有了,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是一个有生命有意识的独立个体。那种传统观念中家长要在孩子中树立权威形象的观念,我认为大可不必要。父母适当放低姿态,遇到事与孩子一起平等交流,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孩子也会更加信赖父母,有事情和父母商谈,也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青春期叛逆的心理!你像前两天说谎称乘公交车遭尾随性侵怀孕的女孩,我想她的家庭在平时亲子关系的相处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没有能很友好的交流,造成孩子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社会我们大都一个孩子,所以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是我们做父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其中对孩子的最起码的尊重是必须的!


有情怀的熊宝妈


相信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都是十分疼爱的,不管家庭条件优与差,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但真正意义上去尊重孩子,使孩子处处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却很难完全做到。

所谓“尊重”就是指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要耐心地听,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要用适合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去回答,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多问、多想。从而达到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做什么事,更应该去细心观察,要引导孩子爱动手做事,养成勤劳、大胆做事的习惯。但不能纵容孩子去做坏事。

如果孩子们在家里不小心把什么东西搞坏,或者把事给做砸了,家长应该有理智地对待,寻求解决的办法,决不可严厉地责备,甚止动手打骂。


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在学习上给孩子施加压力。除了正常的补习功课,还要额外增添许多家庭作业,搞得孩子身心疲惫。甚止逼迫着,打骂着让其完成,这样不仅激不起孩子爱学的兴趣,反而创造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没有采取启发诱导式,直接用注入式或干脆把答案说来让其不加思索地去照抄。问题是解决了,但孩子根本不知道其然,更弄不懂其所以然。

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它事,当孩子纠正错题或不懂的题询问时,把孩子支配给找他的同学们去询问,就会造成其他同学替完成作业的现象。当看到孩子在学校成绩好时满面笑容,成绩一旦下降就发脾气,久而久之造成孩子说假话欺骗家长的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成才不仅取决于学校,还与家庭的教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孩子的培育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不只单纯关注学习文化,还要教他们学会做人、做事,讲道德修养,讲文明礼貌。要做到这些,家长只有赋予行动,以身示范才能收到预期的结果。尤其是同孩子在一起的场合里不同于孩子不在的场合,自己的言行举动都不能随便放肆。身教重于严教,只有从真正意义上尊重孩子,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灵,打造出适宜他们成长的良好环境,才真正做到了对孩子的关爱。






粼水映挚缘


家长对孩子的尊重非常重要!但是传统意识中,总是谈孩子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忽略了孩子对尊重的需要。

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尊重的需要是不同的,总的趋势是:越长大就越强烈。


在小学阶段,这种需要并不强烈,家长只需要多听孩子说,就已经是尊重了。若是再能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他必定会感到非常高兴。

到了初中阶段,这时期最微妙,孩子处在青春期发育时期,会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常常不愿意听父母的安排,甚至你说东他偏往西,反着来干。他会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可父母偏偏还认为他是屁事不懂的小孩,逆反期就是这么来的。

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父母都尽量赞许、肯定,然后再引导,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就愿意多和父母说自己的事情,只要有交流就不担心孩子会逆反,偶尔次把发脾气也是正常。


到了高中阶段,会有自己的见解,当孩子在说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不以为然”,更不要一句话塞死,留给孩子高谈阔论的时间,父母的这份耐心必须要有,把他当做大人看待,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祝您愉快!


南山刘向雄


无论孩子年龄多小,孩子都是有人格和自尊的独立个体,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有意无意的在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给孩子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很多父母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哪些行为是不尊重孩子的典型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的很多做法对孩子的尊严和人格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以下这些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随意的训斥、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高,孩子的表现稍不如自己的心意,犯了错误,就喜欢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孩子,侮辱孩子的人格,而且不少家长因为工作辛苦,情绪不好,或者处于生气的状态的时候,习惯性的迁怒于孩子,让孩子受到无端的责骂,只为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强硬的要求孩子服从命令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不会有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想法,为了孩子好,自己给孩子拿主意,提要求,规定孩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上什么兴趣班,不该玩哪些,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

三、随意的干预中断孩子在做的事情

这也是很多家长经常犯的错,孩子在专注的玩耍、写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行干预打断孩子在做的事情。

四、对孩子的想法进行随意的否定,不听取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想法太幼稚,不可取,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思维意识是一个逐渐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孩子的意愿诉求和想法进行随意的否定,甚至嘲讽,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内向。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不尊重孩子,根源都在父母身上,通常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的权威意识

作为父母,多少都会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权威性,不管是为了管教孩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家庭地位,这种树立权威的的诉求,会导致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出现以强凛弱的情况。

二、对掌控感、控制欲的追求

客观的说,每个人都有对掌控欲望的追求,在无法对其他的事务进行足够的控制的情况下,孩子成了最有效的受控对象,控制孩子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按照自己期望要求的去做,能够有效的满足父母的控制欲。

三、不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

很多家长,因为心态、本位意识的原因,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忽略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发展的特点,不愿意去感受孩子的想法,更不用说理解孩子的心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想法了,不能做到跟孩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四、“原生家庭”的影响深远

原生家庭的影响,往往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为什么有的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很好,而很多家长却比较粗暴呢?除了个人素质修养的原因外,家长所处的原生家庭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家长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经常遭受到自己父母的训斥、责骂,尤其是饭桌上遭受父母的训斥批评,这样的经历,在心理上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在自己长大成年、做了父母之后,理所当然将这样一套管教孩子的做法用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心理营养的滋润不够,自尊感和自信心经常受到打击和摧残,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往往容易表现出自卑、内向、暴力倾向、自暴自弃、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待他人不够真诚等问题,个人的价值观更有可能趋于负面。

父母怎么做,才算真正的尊重孩子?

作为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也应该努力让孩子信任尊敬你,而这种尊敬,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以下这几种做法,对于孩子而言,更容易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一、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迁怒

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大多在父母的心态和个人素质上,作为父母,首先要克制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在对待孩子教育和相处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破坏了亲子的关系和氛围,更不要对孩子迁怒。

二、就事论事的讨论和批评指正,不进行人身攻击

孩子难免会犯错,或者表现的不如预期,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作为父母,你应该对孩子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提醒和指正,但是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孩子什么事情做错了,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这些都要直接跟孩子说清楚,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品行、习惯、人格进行攻击和侮辱,避免对孩子进行定性、贴标签的做法。

三、跟孩子保持商量的口吻,建立平等沟通的氛围

孩子一天天长大,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作为家长,要舍得放下自己的权威感和家长的架子,认识到孩子对于被尊重的诉求,多跟孩子进行商量,征求意见和想法,建立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宽松、自由,才更有可能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四、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犯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作为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要做到尊重孩子,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是依附父母的“寄生虫”。


亦师亦友

父母要当老师,又要扮演朋友的角色。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没错,从生活经验到学习习惯,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放下长辈的身架,和孩子玩在一块儿,在玩乐中,培养出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这样亲密的关系,更容易沟通交流。遇到事情时,孩子才不会藏着,愿意主动找父母分析解决问题。



一、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都应该和他商量着办。很多家长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力,总以为大人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孩子只要照着执行就行了。如果父母能试着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只需要帮助他分析出做决定后,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让他做出选择。这样不仅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也能锻炼他的分析判断能力,执行起来也会更彻底。



二、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摆出官僚作风,一味压制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以先听听他的想法,他为什么会这么想。然后再把你对他想法的看法告诉他。如果彼此不能互相说服,那就先放下,或者求同存异。

尊重不是溺爱,要把握好这个度。聆听孩子的表达,是对他再大的尊重。

我是女儿的玩具。


女儿的玩具


尊重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根深蒂固的误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记得。气急败坏之下很多父母会粗鲁地拿孩子泄气,没完没了的唠叨数落,甚至以侮辱性言辞吼骂他们。

我们会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父母权威,不允许他们对父母说不,却从不检视自己即使身为父母老了一辈也是可能犯错的。

我们会以爱之名越俎代庖替孩子包办一切,破坏他们的边界意识和独立意识,替他们做许多本应该他们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

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不能忘记他们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是你的附属,更不是你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工具。

首先,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这是教会他们辨识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最简单的做法。

有些父母听到孩子哭,就喝止;

看到孩子畏缩害怕,就贴上标签胆小鬼;

看到孩子为一些大人看来很小的事伤心,会指责孩子娇气;

看到孩子发脾气,不尝试了解原因就惩罚他们……

时间长了他们如何接纳自己?

其次,不溺爱孩子,但需要合理关注和支持

缺乏关注和支持的孩子,会逐渐封闭自己的内心,因为太小很容易归咎于自己的错,渐渐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一开始是“找不到”父母倾诉,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跟父母说,遇到精神世界的困扰只能自己摸索,喜怒哀乐均没有陪伴没有共鸣,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孤独中长大。

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孩子,理解孩子的需求,达到共识,才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