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瘋狂擴張

阿拉斯加州,是美國人通過非武力手段,從俄國人手中買來的領土,很划算

原住民,當年被屠殺、驅趕

美國政府為了補償先前的罪行,對原住民很寬鬆

如,世界上很多國家禁止捕殺鯨魚了,原住民可以,因為是習俗得尊重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主要部位的嫩肉拿走後,尚有大量的脂肪及內臟,通通留給北極熊享用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這裡的北極熊,還是挺幸福的

發現石油後,當地人很多成了公司股東,分紅喜人啊!

因石油開採利潤基金的回饋,當地不到10%的居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人均GDP是6.4萬美元,家庭年平均收入是7.5萬美元,位居全美第二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警察,都是外地人,主要是白人 --- 公務員的收入比原住民少多了

所以,原住民仍然保持原有的漁獵習俗,外加石油礦產收益,就是土財主啊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阿拉斯加州,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其面積達171萬平方公里

超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66萬平方公里)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地處中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人口數量,約為60多萬人(2011年數據),是美國最為地廣人稀的州

人口密度,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數居住在城市


1745年,俄羅斯獵人,就在阿留申群島建立了穩固的狩獵基地

1784年,在科迪亞克島建立了永久的居住地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


1867年,在美國支付給俄國720萬美元之後,阿拉斯加就歸了美國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阿拉斯加州的原住民,目前約佔該州人口的

15.6%左右

主要包括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停靠在阿拉斯加的郵輪


一、北美洲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阿拉斯加雖然地處冰天雪地,但是自然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的金礦、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價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美元

另外還有大片的亞寒帶針葉林資源,以及周邊海域大量的漁業資源,說阿拉斯加是一個“聚寶盆”,實不為過

旅遊業,發展迅速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二、阿拉斯加,極冷又迷人的地方

北美最高峰所在地,最大的棕熊之鄉和冰川之家

廣袤的大地,開發程度相當低,極高的神秘性,激發了無數嚮往者的探險慾望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自然環境保護之好從河裡的魚就可見一斑。無論是在郊外湖泊,還是在穿城而過的河流中,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魚蝦成群、怡然成趣。在一萬年前就有人在這裡居住,這些原住民們如今大多居住在阿拉斯加西南角的那一長串阿留申群島上,仍以傳統漁業為生,幾乎與世隔絕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釣魚,須持有釣魚證

釣魚證僅限自己使用,不得借給他人

仍能捕殺鯨魚,保持習俗,且每年石油分紅,是什麼人?


在阿拉斯加州釣魚還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只有魚鉤釣到魚的嘴才算合法

用其它方式釣到的魚不算,都必須把魚放回河裡

這是真正的願者上鉤,持有釣魚證的每天每人能釣4條魚


三、阿拉斯加,極力同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

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阿拉斯加州最大貿易伙伴

2017年,該州對華出口總值為13.2億美元,佔到該州全部出口的26.81%

同時,赴阿拉斯加州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正快速上升,該州還在積極推動開通與中國大陸城市的客運直飛航線

能源合作,在阿拉斯加州政府的對華合作計劃中處於關鍵部分

將給當地,創造8.8萬個就業崗位,還能大大降低當地的能源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