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臨床醫學的有多少人當了醫生?

美麗人生230379467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涉及到醫學院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醫學院、學生的學制等方面。

1、像北上廣這種中心城市,醫院的工作環境、待遇等條件相對比較好,所以這些城市的臨床醫學生大部分都成了臨床醫生,即使進不了大型的三甲醫院,其他醫院相對來說也不錯。

2、其次就是醫學院本身的名氣。以我畢業的學校“上海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為例,臨床醫學系畢業的學生,即使不想留在中心城市,去二線城市也是非常搶手的,可挑選的餘地非常廣,所以大部分也都成為臨床一線醫生。如果是其他二三線城市的臨床醫學院,這個比例要相對低一些,所以地理位置決定未來選擇,這是硬道理。

3、然後還涉及學生的學制問題。比如說臨床8年制,一路讀下來,畢業的時候就是博士,這種人從哪個角度上評價都是精英,基本上也都從事臨床工作。剩下的就是臨床7年制,現在這一種比較少了,畢業的時候是碩士,絕大多數也都成為臨床醫生。至於5年制醫學生,大多數也都成為了臨床醫生,只是科室有所不同,好一點差一點而已。

4、最後是個人志向問題。有些人選擇了臨床醫學院,但是後來發現比較苦,畢業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就會脫離臨床工作而轉向實驗室;或者從事了醫藥代表等醫療相關行業;還有一部分人是立志要出國,然後在國外是很難做醫生的,大部分都是幹實驗室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後來轉向了行政,甚至完全脫離了醫療行業。

總之,從我個人所接觸的數據上看,臨床醫學院畢業的學生,無論是在哪個地方,無論是什麼學校,無論是什麼學制,畢業的時候選擇成為醫生的概率應該不低於70%,至於後來在工作中出現的變化,這部分數據不在今天討論之列。


上海皮膚性病專家吳傑


這個大數據不太懂,說說我們班

當時本科臨床專業,我們有61個人,本科畢業後有接近30個人讀研,第二年又有接近十個人讀研,學醫不考研,沒什麼出路的

現在大部分還是工作在臨床一線的,有十幾個大概搞別的東西去了,畢竟家庭條件不一樣。

現在,從一般縣醫院,到省會三級醫院,都有我們同學。

希望對您有幫助。


重症醫學科曹醫生


據說每年80萬醫學畢業生,只有2.2萬人成為醫生,很多人本科生畢業根本不能就業,就只能努力選擇其他方向,比如考研、考公務員或者轉行。一般最基本的就是學醫本科五年,但是畢業很難工作,大部分都是考研深造。三年研究生,如果再繼續博士,就是10年光陰就沒了。一些人堅持到最後,成為了偉大的醫生,一些人中途放棄轉行了。10年學醫,很多人都難以堅持。比如轉行去了普通科室,不是主治醫生,但是還屬於醫療行業。


li137099331


一半以下,親弟弟學醫,時常交流醫學就業相關問題

1、學歷

現在來說任何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學歷要求最低都是碩士,部分待遇好的醫院要求博士,甚至要有國外留學經歷;

學歷要求無形中就篩選了部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達不到對應學歷,又不甘多年辛苦學習而屈居於基層,自然只能另謀他就,這是一大方面。

2、待遇

正常來說,在三、四線城市三甲醫院醫生(行業大牛、科室主任除開),一年能領到的工資就在10W-20W之間,可能相比來說有些人會覺得挺不錯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這些醫生最低都是碩士畢業,而且第一學歷普遍都是211起步(差的也一本左右),如此學歷、成績相比身邊其他專業同學畢業後所領工資可以說真的是不高,甚至是不好意思說出口。

3、醫患關係

目前國家大力整治醫鬧現象,相比以前就業環境來說好了許多,醫生也能更好的投入到正常工作中,而不是應對不停的家屬意見。但是醫患衝突還是不停的見諸於報,這也可以簡單反應出我國目前的醫患關係還是不容太樂觀,這也是很多醫學專業學生在就業選擇中影響很大的一個因素。

一些個人淺見,全當拋磚引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wei12


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好樣的,拿我們班來說60多個臨床醫生,可最後真正堅持搞臨床的只有10多個。其他的都轉行房地產、醫藥營銷、銷售、搞輔助科室
等等,是什麼讓我們放棄。我想除了現下緊張的醫患關係就是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我們也要生活可是一點工資如何讓我們生存。所以,沒辦法只能選擇另謀出路。


傾聽心中的曲子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你如果真的感興趣的話,具體數據可以去教育部和衛生部去查看最新一年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和註冊醫師的數量。俗話講勸人去學醫,好心遭雷劈。學醫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不管是學習還是就業壓力都很大,臨床醫學專業至少得本科五年,而且不是說本科出來就能工作,還得進行深造,一般的縣級醫院得研究生,更不用說像三甲醫院之類都得重點大學,所以學醫道路很艱難,因為醫學專業性強,一般臨床專業學生大都會選擇當醫生或者從事醫學相關方面的工作。


jfghgghjjjj


醫生確實是個比較辛苦的職業,業務上需要不斷學習,更新醫學知識,醫學知識日新月異,前幾年的知識很多現在看來都並非完全正確。醫生知識落伍了,對患者來講,就意味著可能接受到醫生地錯誤診療,生命健康受到威脅。所以,要當一個合格的醫生,每天都要學習!



除了學習,醫生的工作生活沒有規律,工作沒日沒夜,沒有普通人所謂的節假日。沒有辦法,患者生病會只選擇在白天,不在夜晚嗎?會選擇只在工作日不在節假日嗎?當然不會!所以夜間、節假日都要有醫生值班。象醫生這樣在夜間、節假日上班的還有警察、還有士兵、還有司機……向他們致敬!



除了辛苦、沒有規律,還要不斷地參加會議刷學分,寫病歷,‘’造‘’論文,搞職稱,無法全副身心投入到醫學中去。

醫生還是個高危行業。別不承認,不說因醫患矛盾,被患者及其家人打傷打死的醫護人員,單看在工作中勞累猝死的,也比其它行業比例高! 當一個醫生不容易!



但是,既然當初選擇了醫學,選擇了當一個醫生,有豈能隨意半途而廢!況且,這個社會上又有哪個職業是容易乾的,不入哪一行,就不知哪一行的艱辛,做什麼都不容易! 我們全班50人,除一位已經去世,兩位當了老師,一位警察,一位下海經商,一位出國成了國外教授,其餘44人都還在從事醫療工作!

我驕傲,我是一位醫生!


王成大夫


臨床醫學分中西醫,我是80年代的醫學學士,同學中90%以上都在當醫生,其餘的在監獄裡。

同一年上中醫臨床的,90%以上被老師賣到大洋州擠牛奶,其佘的到藥檢所,也就是現在的sFDA。


三江源6489


本科臨床中藥學畢業,全班59名同學,現在還剩3個在做臨床醫生,一個做法醫,一個做警察,其他不是做醫藥代表就是做臨床藥師去了。反正沒有一個去輪夜班,管病床。


羊城中醫馮克久


就說自己知道的吧,北京大學首批長學制臨床八年的博士畢業生,只有兩三個出國,不知現在情況,餘者都被分配在北京大學各臨床教學醫院,個別的去了湘雅,在京軍隊醫院,協和醫院,阜外醫院都在從事臨床醫療,僅有一位在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辭職了。應該說97%現在都成為專家級醫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