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0歲了,有10年的高血壓史,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怎樣預防腦出血?

用戶50925309261


張醫生為你解答:高血壓患者怎樣預防腦出血。

50歲了,有10年的高血壓,首先要恭喜你,至少目前還沒有腦出血。我接診的最年輕的腦出血患者,年僅36歲,而且是致死率極高的腦幹出血!隨著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急性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高血壓患者想要預防腦出血,生活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藥不能停

降壓藥是需要終生服用的,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規律的服用降壓藥,切忌服藥不及時、隨便停藥,因為這樣容易引起血壓反跳,使血壓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這對腦血管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2.血壓監測

光吃藥是不夠的,我們要時刻了解自己的血壓水平,目標導向性治療,是最科學的治療思路,服用降壓藥以後,我們在家要勤測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達標(高於140/90mmHg),請及時就診,尋求醫生的幫助,調整用藥方案。

3.心態平和

情緒波動對血壓的影響絕不能忽視。很多腦出血的患者都是在跟他人爭吵,或者是情緒大起大落後發病的。生活中,高血壓的患者要注意調整心態,凡事貴在中和,避免過度焦慮、緊張、情緒失控。

4.飲食運動

高血壓的患者能運動嗎?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運動導致血壓升高的問題,舒緩的有氧運動,有利於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調節適應能力。另外,高血壓的患者,要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每天6g以下),減少動物脂肪、食用油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戒菸戒酒!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張醫生在線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我國2018年的高血壓指南中指出,中國18歲以上高血壓的發病率是27.9%,也就是說,中國成年人中,將近1/3的人有高血壓,這已經成了一個很常見的健康問題。

有高血壓,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1.要定期量血壓。瞭解自己的血壓情況,把血壓控制到理想水平,題主才50歲,建議儘量控制到120/80mmHg。

2.要控制鈉鹽的攝入量。我們吃的食鹽還是以鈉鹽為主,由於過去的生活習慣,中國大多數北方人口味比較重,會影響血壓的控制。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最好不超過6g鈉鹽,高血壓的人,如果可以,最好不超過5g。

3.要運動。如果心功能正常,高血壓並不限制運動,最好每天有半小時以上的中等體力以上的運動,喜歡做什麼運動就做什麼,跑步、跳舞、游泳、打球都可以。

4.要情緒平和、穩定。情緒的波動會造成血壓的波動。年輕人中的高血壓,有一部分就是精神緊張、長期焦慮導致的,因此,保持心情平和,有利於血壓平穩。

5.控制體重。將體重指數控制到24以下。

6.改變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

7.保證每天足質足量的睡眠,不熬夜。

高血壓預防腦出血要注意什麼呢?

1.首先,當然是要嚴格控制血壓了!血壓控制的好,腦出血風險就小。

2.要避免血壓的突然波動,如突然情緒激動或過度用力。

3.在血壓沒有控制好的情況下,使用阿司匹林華法林這樣會影響凝血的藥要慎重。

4.注意安全,避免外傷,做一些有可能受傷的運動或活動時,要對頭部做好保護。

5.如果有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如果有其他血管炎症性疾病或者影響凝血的疾病,治療原發病。

重視而有不過度擔心高血壓,把血壓控制好,是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的基礎。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我國近幾年高血壓引發腦出血的案例明顯上升,這可能導致短時間死亡,高血壓越高,出現腦出血的概率越大,高血壓對身體造成的損害都是不可逆的。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出血,首先要控制好血壓。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進行治療,初診低、中危的患者可以嘗試非藥物治療,高危、重度患者應該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高血壓的治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沒有症狀,也要按時服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即使沒有症狀也必須服用降壓藥。高血壓雖然有時並不會出現症狀,但是一旦患上高血壓,就已經開始對身體的各臟器產生損害了,表現出症狀往往是高血壓程度加重了。因此患者需要按時服藥。

2. 終身服藥,不可隨意停藥

絕大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藥,但是服用的劑量可以根據病情、季節等因素進行增減,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可隨意停藥,更不能隨意增減藥量,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

3.每天進行血壓監測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定期監測自己的血壓,最好能做到每天監測。並且要定期去醫院進行體檢,因為高血壓會對身體的其它器官造成損害,只有早發現,才能及時治療。

4.非藥物控制

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非藥物療法的重要性。首先是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脂,補充優質蛋白,多吃蔬菜水果,戒菸限酒;其次是注意適量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等;高血壓患者還需要注意情緒的控制,保持情緒的平穩;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除了控制好血壓外,預防腦出血還要注意幾點,控制好血糖、血脂,這些都是導致腦出血的基礎因素。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55歲的王女士有6年的高血壓病史,並且準時服用抗高血壓藥物。但有一天晚上,王女士突然覺得她的右側軟弱無力,整個人很快就倒在了地上。

一家人看到,立即撥打的120,送到醫院,做了腦CT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腦梗塞!

在醫生了解病史後,王女士立即接受溶栓治療,持續治療,使王女士的病情得到改善,但另她不能接受的是,她的手臂和腿腳不太聽使喚,這讓她感到非常恐懼和不安。

這四種食物會加速我們的血管堵塞,別再吃了!

食物1:反式脂肪酸類食物

反式脂肪酸是一種"壞"脂肪酸,通常被稱為"餐桌上的炸彈"!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蛋糕、糕點、餅乾、麵包等,凡是鬆軟香甜,口感獨特的含油食品(植物奶油、人造黃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酸。用植物油催化加氫製取脂肪時,反式脂肪酸也同時生成了。

反式脂肪酸可通過影響膽固醇酯酶活性和白細胞介素、損傷動脈的舒張性,並干擾以及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等,而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食物2:高糖飲料

經常飲用高糖飲料可警惕急性腦梗塞的發生,長期的飲用高糖飲料,可能導致體內水電解質的不平衡,也就是引起脫水的現象。

一旦引起身體脫水,就可導致血液濃縮,血栓形成,並且易於引起急性腦梗塞。

長期喝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會增加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和糖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肥胖,而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食物3:吸菸喝酒

長期吸菸和飲酒會導致血液中脂肪濃度和蛋白質含量迅速增加,從而導致血壓迅速升高,最終形成腦梗塞,並危及生命。

保護血管,關愛健康,記住:"一補"、"三忌"

"一補充":

1、補充抗氧化劑

<strong>

經常泡服抗氧化劑豐富的雁門冰菊、綠茶或者烏龍茶。

研究表明,人體抗氧化劑的缺乏,是誘發心血管等慢性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補充抗氧化劑,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保護心臟,降低心臟病、抑鬱症、痴呆症和關節炎的風險。

其中,雁門冰菊,就是富含抗氧化劑的藥用菊,其含量高達67%以上,有“懷藥之首”之稱,每天泡6朵,即可滿足人體對抗氧化劑的需求。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倖存者,提高身體抗氧化水平,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復發幾率。

很多實驗得出抗氧化劑,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二忌":

1、忌吸菸

經常吸菸會導致腦梗塞,這已經是一個有爭議的結論!許多醫學研究已經給出了證實這一結果的有力證據。

首先,菸草煙霧含有4,000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包括重金屬和其他毒素,它們促進自由基的發展,誘導內皮功能障礙和炎症,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此外,吸菸還與腦梗塞的其他危險因素相互作用,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增加腦梗塞的風險。

2、忌久坐

長時間保持姿勢不動,容易造成相應部位血管受壓,血流速度減慢,血液循環不暢,再加上,飲水量少,就會增加血液的粘度,增加血栓的發生的機會。

長期如此,從血管中脫落的栓子將通過血液流向大腦,導致腦梗塞。適量站立走動,多喝些水,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


三九養生課堂


50多歲的王先生有高血壓病史,醫生給開了降壓藥,但王先生就像個任性的孩子,想起來就吃,到很多時候都會忘記吃,沒有規律的吃藥,血壓控制自然不理想。

一天深夜,王先生玩手機後感覺頭痛劇烈,家人看到後,立即撥打了120,但沒等到救護車來,王先生就暈倒了,醫生趕到後,初步檢查,確診患者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到了醫院急診後,開通了綠色通道,進行了腦部CT檢查,發現腦內左側基底節處血管破裂,血腫進入腦室,經確診為高血壓性腦出血!!!

醫生開具了病危通知,告知家屬做好心理準備,簽了字。接下來,醫生們盡全力對患者進行手術搶救,但很多時候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手術過程中,因腦血管出血量難以控制,最終還是離開了。

確診高血壓後,提醒你,這一件事最好少做,穩住血壓,防中風!

就是熬夜!!!

但很多人受不住誘惑,離不開手機,經常熬夜就成了“家常便飯”,對高血壓者來說,熬夜會使血壓飆升,誘發腦卒中發生。

據患者家人說,王先生經常玩手機遊戲,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晚飯後,有時會玩到凌晨,甚至拿著手機睡著了。

長期熬夜,會使睡眠不足,降低身體免疫力,還會使血壓控制不佳。有調查表示,平均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患高血壓的幾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1倍多。

此外,熬夜玩手機不僅損害健康,還會影響家庭之間的感情,讓家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控制好血壓,記住,少食“二白”、做好3件事!

少食“二白”:

1,鹽

鹽,是生活中飲食上必備的調味品。對很多人來說,鹽放得太少,食物沒有味道,會影響食慾。

據調查,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遠高於西方國家,北方人群食鹽攝入量每人每天12-18克,南方為7-8克。

鹽分攝入遠超過推薦攝入量,這樣一來,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2,白肉

白肉,指肥肉,是一種脂肪含量比較高的肉類,若攝入過多,身體無法消耗掉,就會堆積在體內,誘發肥胖、高血脂等,也會誘發併發症高血壓。此外,對高血壓者來說,吃過多肥肉也不利於血壓控制,易使血管內血栓增多,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

做好3件事:

第1件:控制血脂,食用油巧搭配

茶水,是健康飲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釋劑。

白天,喝點茶水,可促進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藥用小植物,泡水喝,對於疏通血管,促進排毒,是不錯的選擇。

雁門冰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血管健康。

雁門冰菊,藥用懷菊,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用其泡水喝,有助於改善血液濃粘狀態,降脂,防血栓。

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經常攝入,可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鹼,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進排毒。

經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血管健康。

第2件:控制飲酒,減少血栓形成

對高血壓者來說,最好不要飲酒。若要喝酒,一定要控制量,啤酒少於250毫升(相當於半斤),或白酒少於50毫升(1兩),或葡萄酒少於100毫升(2兩)。

飲酒過多會使血壓升高,增加冠心病、中風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而酒精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輸出量增加,會間接引起腎素等其他血管收縮物質的釋放,從而使血壓升高。

第3件:控制血壓,記住“2戒”

1,戒 煙

吸菸是一件增加血管疾病、癌症發生的事,但很多人卻戒不掉,主要是香菸中有尼古丁,它會讓人上癮。

長期大量吸菸,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促使血管逐漸硬化。

研究表明,吸一支菸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

2,戒猛起床

尤其是秋冬季節,天氣冷,早上醒後,猛起床會促使血壓迅速上升,誘發腦血管疾病。

早上起床時,不要著急,最好先躺一會兒,讓身體慢慢“甦醒”,再站起來。

起床後,不要反覆彎曲身體、下蹲等,這樣也容易使心臟和腦部供血不足,促使意外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