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棒奔霸


也許過去的農民,還沒有想到世道會大變樣。種地只是養家餬口的一種方式,農民還可以除務農以外去掙錢養家,更沒有想到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是73歲。老農們通過切身地體會,各個年齡段的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0要走、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仔細想想,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30要想。當在鏡子中偶然發現有一根白髮和眼角想要顯現的一絲皺紋。曾幾何像青少男少女般的充滿了自信,彷彿在一瞬間,發現自己不在年輕,心裡難免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30歲已經“長大”,如果想要看看世界的美好,還不得成就一下自己;也明白了,任性的、千篇一律的日子已經不屬於自己,首先要讓自己做出改變;剛還了房貸,水電賬單一長串,兒子的奶粉錢,女兒的補課費,孝敬完父,母,又要隨份子錢,無法推給別人,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有好好地把握;想和別人一樣擁有開掛的人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再也不是自己所找的理由;想知識變現、技能變現,現實並不是那麼樂觀,甚至一敗塗地,只有更加專注,需要一個奮鬥的過程,才能達到既定的目標。也許30歲才是人生剛剛開始成熟,這個時候開始努力,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40歲要戒。到了40歲,兒子的工作沒有著落,女兒的男友又不放心;父親痴呆認不出你,母親的高血壓隨時都會暈;公司用了新技術,中年的你要從零學起;種地只能養家,家庭各項開支都需要錢,沒有理由再呆在家裡,打工是最好的選擇。這個時候,驀然發現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開始鬧“情緒”。可是自己早已染上了吸菸、喝酒,都沒在意過,醫生說還是戒了好;結交了朋友,也是自己的私慾,想一夜脫貧或暴富,還玩起了賭博,十賭九輸,輸了就喝酒“消愁”,兒女們都怕了;自以為自己有本事,討人“愛”,玩個“婚外情”、找個小三,老婆都快沒了,家又在哪?40歲是一艘隨時都可沉浮的船,不戒這些行嗎?


50歲要數。人生已過半百,接下來的日子可要數著過了。不過,我並不贊同這一說法,如今的社會,50歲還是“壯年”。還是要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這個時候也該理清一下“家底”,打算以後的生活。子女也差不多長大成人,而父母的年齡卻越來越大,自己的身體健康、事業、工作精力等方面開始走下坡路。兒女忙得好久不見,孫子等著你帶,而自己腰痠背痛已經成常態。孩子結婚、買房、老人看病及生活的日常開支,家庭經濟好不到哪去,自己還在廉價的打工,或者即將退休,拿什麼“收支平衡”?才能明白,自己還不能安於現狀。或許已經錯過了昨天,今天說啥還得牢牢地抓住。


60歲要放。活到60歲重要的是改變心態。60歲走上了第二條生命之路,許多事情的透了,許多道理也許弄明白了,許多人由陌生變得親近了。於是心理的空間大了,精神也就舒坦了,處世也就豁達了。要學著放得開:放開自己,拋棄“風燭殘年”、“歲月不多”的包袱,“人不思老,老不將至”。心情樂觀了,身體會強健,健康的活著,才能說60歲真好;放手兒女,60歲的人兒女也三十好幾了,而立之年的他們,思想已經成熟。不要攪和他們的事業、工作,更不要參合到他們家庭瑣事的。眼不見,心不煩,要知道,他們都是成年人。


“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告訴人們在各個年齡段,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只有把握好自己,堅實的走好每一步,人生一定會精彩!


為生活而提神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是老人對人生的一個總結,年輕人心高氣傲,許多事情身處迷中,明明做錯了卻聽不得別人的勸解,人入暮年回想往事,才知當年的青雉,所以總結人生經驗,並用簡明的話語闡述出來就有了“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這句話。

這句話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差不太多不過前者多為寫型,後者多為寫意,所以今天我們來詳細的看看這句話。

青年步入中年的分界線就是30歲,而30歲以後大多已經成家,有孩子有家人,甚至父母已經遲暮,這時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上有老下有小,迫於壓力心智上就會有許多改變,對於人生也有更多的規劃,不同於青年時代,進入中年以後所做所想要為家人考慮,現在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任性而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而生活的動力更多是責任,而那些沒有結婚的朋友也是時候冷靜下來,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必竟青春短暫。

而進入四十歲以後事業趨於穩定,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處於巔峰狀態,而在奮鬥的過程中難免沾染吃喝嫖賭等惡習,可聚財不易守財難,一旦因為自己不能剋制種種誘惑,深入泥潭,自己的家業和前途都將毀於一旦,所以說不惑之年多齋戒是很有必要的。

50歲又叫知天命之年,說的就是到了這個歲數就已經後繼無力,沒有實現的夢想也就不會再想,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多,當時社會平均壽命很低,平均壽命也就60歲左右,也有60不死就活埋的說法,而50要數,數的就是餘下來的日子,可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越來越高,50要數就不成立了。

而60歲是我國法定而定退休年齡,既然退休了也就不要操那麼多心,兒孫瑣事由他去,神仙羨慕好伴侶,60要放就是放手的意思。

其實這句話說得就是一生中各個年齡段的感悟,許多年輕人不理解,任性而為往往是上了年紀才明白自己的愚蠢。

希望大家快樂每一天。


朋來有話說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歲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老話是說人從30歲活到60歲時,不同的年齡段內就會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和人生困惑,只有在特定的年齡段做合適的事情,這樣才會一輩子順順利利、不會有大劫大難,其實這句老話也有說到20歲時應該“20要走”,意思就是說,活到20歲時,就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或闖蕩天下,就像老話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腳下的路走多了,這樣才會磨練意志,增長閱歷和提高經驗,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活出自我!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關於“30要想”,意思是說:活到30歲時,就要該思考人生和多想想以後的發展方向和生活方式了!就像我們常說“三十而立”,是說一個人活到了30歲時,就應該人生目標確立,在心理、心智和行動上更加成熟穩重,尤其是言行舉止和做人做事方面就應該得體穩當,而在家庭方面,這時應該已經成家立業,基本上家庭美滿,兒女雙全和事業上風生水起了!如果此時還在到處打工、四處奔波、居無定所、沒房沒積蓄也沒有娶妻生子的話,這時就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再漫無目的荒度人生了!

關於“40要戒”,意思是說:活到40歲時,就應該及時戒掉一些壞毛病!因為這時人生已到中年,會在家庭、事業、財富等方面上升到全新高度,尤其是事業和財富方面可能會接近人生的第一個頂峰,這時家庭雖然美滿,但對於小有成就的男人來說,這時就會“容易變壞”,容易在事業上停滯怠慢,或者在生活作風上不檢點,例如沾惹賭博、出軌以及包養小三等壞毛病,很容易造成家庭破裂、妻離子散,事業全毀!

關於“50要數”,意思是說:活到50歲時,這時人生過半就該倒數過日子了,也該理清家底好好打算以後的生活!一般活到50歲時,子女也差不多長大成年,父母年齡卻越來越大,自己在身體健康和事業、工作精力等方面也開始走下坡路,這時就需要好好盤算以後的生活,例如家裡錢財的收入支出情況就應該數清楚了,畢竟孩子結婚買房、老人看病以及生活日常開銷等方面都是大額支出,而此時收入水平卻越來越低,如果還不理清楚,以後可能就會遇到手頭緊張的時候!

關於“60要放”,意思是說:活到60歲時,我們應該學著放下一些東西而選擇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了!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這時我們就會步入老年人行列,這時我們首先會面臨退休,就需要放下工作,讓位年輕人!另外,也需要放下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更加註意愛護自己身體,畢竟這會兒身體機能是越來越差,如果還是熬夜喝酒、生活飲食不規律,往往就會過度透支身體而誘發身體病變,這時往往就會得不償失了!

第三個放下的便是對兒女的操勞和生活中的一些人際關係,這時兒女已經成家立業,往往會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不再過得的干涉或替他們操勞,而在生活交往中,我們這時應該需要篩選一下人際關係,對於那些職場上或生活中沒有意義的朋友就要及時放棄,因為人生已開始倒數,不應該再在這些方面浪費精力和時光!我們這時需要有更多時間去陪陪家人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才不會後悔莫及!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其實人生就像打通關遊戲一樣,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農村俗話有“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這樣的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析一下。

“30要想”。

人說“三十而立”。人一到三十,一般來說已經成家立業。這時候,我們要想的就是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如何通過努力工作,為家庭獲得一些物質上的保障。

成家以後,要想的事情就是如何維持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夫妻之間要恩愛包容,互相體諒。因為愛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對於孩子,要懂得科學育兒,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

在工作上,經過幾年的努力,三十歲的人工作已步入正軌,但是一般還沒有做出多少成績,或者位置還沒有得到升遷。這時候,要想的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以作為求地位,以擔當求發展”。


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雖然眼前還看不到希望,但是隻要只問耕耘,只問收穫,相信,未來一定也不會辜負一個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的人。

“40要戒”。

人到了40歲,已進入不惑之年,好多事情也想得開了。這時候,要想的就是戒除一些不良習慣,對生活及朋友圈進行“斷舍離”。

以前,拼命加班加點地工作,人一到了40歲,身體也漸漸走下坡路了。這時候,就要戒除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戒菸限酒。

吸菸有害健康,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酒可以適當喝一點,喝多了也會傷肝傷胃。尤其是不能再拼命熬夜了,因為身體已經快吃不消了。

進入40歲,人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生個氣,好幾天也過不去。現在,只好沒心沒肺得活著。

戒除了急躁與糾結,逐漸懂得與世界握手言和。放過別人的同時,也放過自己。因為身體已不允許再著急上火。

人到了40歲,也該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一次逐步的刪減。因為朋友貴精不在於多。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知道其實真正能夠幫你的人並不多。而且,這個世界上,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也不多。

想清楚了這點,你可以把時間多用在陪伴家人、提升自己上。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融不進的圈子就不要強融了。否則難為了別人,也作踐了自己。

“50要數”。

人到了50歲,人生開始進入後半場。創業,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激情。這時候,就要想想我前半生做了什麼?

50歲的中年人,父母如果健在的話,一般也七十多歲了。這時候,我們就要想一想,我們是否盡到了為人兒女的責任?對於自己的兒女,我們是否也做到了盡職盡責?自己後半生,該如何讓人生更豐盈?

因為人到了這個歲數,一些小毛病開始找上門來。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保重身體。

另外,這個歲數,就要在穩定中求發展,不能再做一些有風險的投資,以防止自己血本無歸。因為人生過半,一旦失敗,翻盤的機會真的不多了。

“60要放”。

人到了60歲,一般都退休在家了。這時候,要放鬆心態。一要放下做了大半輩子的工作,可以很好地享受退休以後的時光。

要相信“人走茶涼”的道理。尤其是一些在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同志,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落差,覺得無所事事,甚至鬱悶,憋氣。其實這都是自然規律。

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陶冶情操,優雅老去。或者,身體硬朗的話,可以跟老伴去天南海北看看,領略一下祖國的大好風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人到了60歲,孩子往往也三十來歲了。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兒女。作為老人,有能力和精力照看孫輩,就伸手幫一下。

如果覺得想享受一下退休的時光,就可以讓他們去請保姆照顧孩子。沒必要為了兒孫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為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也該為自己活一回了。

還有,孩子們的事情,也要學著放手。不該過問的事情不過問。年輕人自有他們的處事之道。

此路不通,撞一下南牆,也未嘗不可。反正他們還年輕,以後的路總要自己走。作為父母,你能幫他們到什麼時候?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或許,父子母女一場,本來就是要目送他們的背景漸行漸遠。而你不必苦苦追尋!該放手時就放手!

人生的優雅不過如此。30歲時要想,如何為了家庭和事業打拼;40歲,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不長不短的人生路,該卸下的就卸下,戒除不必要的習慣及人情,以便輕裝前行;50歲,人生過半,要盤點自己取得了哪些成績,是否扮演好了人生的每個角色;60歲,對工作和兒女之事,心態也該放緩,適度享受生活,順其自然,安享晚年!

在每個階段,盡人事,聽天命。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如此,最好!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這是現代人將流年趕運再編出的新詞,流年趕運是5年一小運,10年一大運的推算人變化的方式,其根據是22歲前是跟隨者,22至50歲是做事者,60歲是養老者,從而構成兩端呆在家內,中間在外闖蕩者的形態,

因此3年學技藝可成,準備學藝與熟練所學耗兩年,就共五年,這就是三年一變,只不過更多詞說成“仕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了,並五年一轉氣了。即:三年一變,五年一運。而十年當有小成就,再十年應有功績,再十年應有功業。

而這依據的是18歲學技藝已成出師,18至24歲為闖蕩增見識與熟練技藝,25至30歲應立業構想完成,30至40歲擴展發展,40歲收回收斂不必要的擴張,50至60歲精細操持事業,60歲應尋接班人了。

此流年趕運不是人生規劃,而是人生定式或格式模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除非自不建業立業創業,僅打工一輩子巋不在其列。

贊議一下,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有時候讓人很是困惑,很多時候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僅如此,有時候還非常模糊,正如這句俗語,想、戒、數、放,到底想什麼?戒什麼?數什麼?放什麼?又是為什麼想?為什麼戒?為什麼數?為什麼放?都沒有透露半點信息給你,其意全靠後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感悟,俗語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理解,僅供參考。


30要想

農人農曆88年出生,恰好30,看到這句俗語,我在問,我到底要想什麼呢?什麼才是我要想的呢?最後落到了一個錢字,30了,孩子不到一歲,老人年紀也大了,幫不了忙,一大家子人,全靠自己微薄的收入養活,除了錢,還能想啥呢?有人說,放下了遊戲,放下了手機,男人就成熟了,30歲的我,拿著手機,還真有了那麼一絲感覺。致敬自己,目前一人做著三份工,只要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衣食無憂,父母長壽,老婆開心,我累一點,那也是快樂的,30我不偷不搶,靠著雙手,未來一定能打下屬於我的天地。

小結:古人云“三十而立”,也許我們很卑微,但咱們努力賺錢的樣子,真的很帥。

40要戒

人到四十,已是不惑之年,何為不惑?不惑是孔子說的話,其意是人到四十,人生經歷了各種歷練,能透過各種事物表現、社會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分辨出是非、善惡、好壞、美醜,已經不存在迷惑,或者說“智者不惑”。


這個時候,需要戒掉前四十年來不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對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為也要戒掉,特別是身體這一塊,為未來身體良性衰老打下基礎,例如戒掉熬夜、生活不規律、喝酒、抽菸,更要戒色,特別是男性,人稱男人四十一朵花,事業成功,人成熟,讓很多年輕姑涼迷失了自我,如果不戒掉色心,很容易人到中年,晚節不保。例如1968年出生的吳秀波,今年恰好40左右,沒能戒色,算得上是晚節不保,多少人心目中的國民老公,瞬間坍塌。

50要數

老話的意思是到了50,已知天命,是要數著過日子嗎?過一天算一天?個人理解不是這個意思,這裡的數,應該是理清之意,理清楚自己還有多少事做到一半,做到心中有數,也要留有後手,萬一身體不允許,事情能很好的過渡,不至於半途而廢,拖累別人。

正好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深圳一家遊戲公司,投了500-600萬的遊戲開發項目,最後因為一個技術總監的人品,辛苦兩年耗巨資投的遊戲項目泡湯,如果真是因為這麼一個個人原因,這人的內心得有多陰暗?50要數,就是數清楚自己手裡還有沒有類似的工作,做好準備,不要把秘密帶進了土裡,成了不解之謎,坑別人的事不能做。



60要放

這句話很好理解,人到60,手裡的事,心裡的願望,該放下的就要放下了。50數清楚的事如果還沒有做完,就該放下,讓年輕人繼續前行,心裡還沒有實現的願望,到了這個年齡,沒有必要再有執念,是時候安安穩穩過日子,享享清福。

總結:俗語就是暗示人們,在不同的年齡段,做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事,30拼搏,40守業,50傳承,60歸田,這就是我對這句俗語的概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人解說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農村文化一樣影響深遠,其也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過去絕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沒有念過什麼書,但是卻能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就是受古人所傳下來的一些俗語的影響。這些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留給後代人的寶貴財富。農村的老人就常說起“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30要想

古人提倡“三十而立”,到了三十歲,男人就要開始學會自立、自強了,這個時候不應該再依靠父母了,而且父母的年紀也大了,在很多方面也幫不了我們了。而自己也有了妻子和孩子了,所以壓力方面也是很大的。所以男人在30歲這個年齡段就要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路怎麼走,不能再像過去一樣由著性子來了,而應該是在做事情前要思前想後,考慮清楚了再去做,免得讓家裡人都跟著一起操心。對於男人來說家庭和事業是最重要的兩項,當家庭穩定了,就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畢竟事業才是家庭穩固的基礎,這樣才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40要戒

古人把四十歲稱之為“不惑之年”,說的是人到了四十歲以後,因為見過了很多的世面,也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了,各方面也比較成熟了,不應該在這個年齡段還有疑惑。尤其是在事業上,應該是處於巔峰了。因此就要開始保養身體了,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為了身體健康,就要戒掉一些不好的壞習慣,比如要戒菸、戒酒、戒色了,還有要戒掉好勇鬥狠,戒掉急於求成等行為。同時還要多抽時間陪伴家人,一起多出去走走。

50要數

等到了五十歲以後,就是知天命的年紀了。在古代的時候人的壽命普遍不長,等活到這個年紀的時候,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也懂得“天命”的涵義了,餘下的日子多少也基本數得過來了。因此為了不留遺憾,就得把之前想做卻沒做的儘量就完成,並且開始安排身後事了。在農村裡,很多人過了50歲以後,就開始準備身後事了,比如給自己打磨棺材了。同時還要為頤養天年做打算了,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餘下來的歲月中最重要的。

60要放

到了六十歲了,那就要懂得放下了,在家中要把當家的權利交給孩子了,而在事業上也要放權了,在生活中更要有捨得的心態了,不要再像年輕時那樣什麼都想要,其實放棄也是一種成全,人生最高境界就是“難得糊塗”。尤其是對待子女這方面,子女已經長大了,就不要過多幹涉他們的生活了,免得被人嫌棄。畢竟“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牛馬”,看開一些,儘量放手,這樣子女家庭和睦,而老人也能每天開心無煩惱。

古人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說的是在不同的年齡段的狀態,而“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這句俗語則描述出了不同年齡段要做的事情。古人這樣說,就是要提醒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要做符合這個年齡段的事情,這樣一輩子才能平安喜樂,祥和順遂。對此,你怎麼看呢?你現在又在哪個階段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中流傳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老一輩的人們並沒有很高的文化,但是這些朗朗上口的俗語卻蘊含著很重要的道理,流傳到現在仍然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30要想

人到了三十歲,便進入了而立之年,此時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小孩要養育,壓力也隨著歲數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人到了三十歲後,就不要像以前活的那麼灑脫,應該靜下心來想想人生的路要怎麼走。不管做什麼事情,在做決定之前要好好想一下利與弊,千瓦不能盲目的去做什麼事情,以免出現損失給家庭帶來傷害。

40要戒

40歲便進入了不惑之年,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事業也會越來越成功。因為壓力大應酬多,身體也大不如從前,所以在四十歲以後要戒掉不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身體健康,才能使家庭更加穩定,事業才能穩步上升。

50要數

50歲便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孩子已經成年成家,家裡的老人身體也大不如從前需要有人精心呵護,自己隨著歲數越來越大,精力和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從前,所以以後的日子便要數著過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肆意揮霍自己的生命。

60要放

以前人們常說人到六十古來稀,雖然現在醫療水平越來越高,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但是60歲的人也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人老了以後便要將心理的壓力,事業都放下來,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時光,這樣才能長壽。

雖然“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這句俗語短短的幾個字,卻把人生中不同的年齡階段該做的事情說的清清楚楚。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人才不會活的那麼累,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事業也越來越好。


小馬話三農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



30要想

古人說,三十而立。

人到了三十歲,為人父,為人母。不能再青春年少肆意妄為,畢竟肩上得扛起一個家庭的責任。得時時想著給自己一份事業,給妻子一個依靠,給丈夫一個港灣,給孩子一個未來,給父母一個安定。這些責任,抹不開,逃不掉。所以,得多想想,怎樣才能做的更好,讓自己有成就,讓家人更幸福。

40要戒

人到中年,該有的也應該有了。大多數人此時事業已達到了高峰期。俗話說,盛極必衰,所以,這個時候就得居安思危,對於一些潛在的風險,要身體力行,防患於未然。有錢有閒的,要經受住紅塵誘惑,對另一半忠誠。前二十年為了事業在拼命,這個時候事業穩定了,就得慢下來,多審視一下自己,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諸如吸菸喝酒之類趁早戒掉。這樣後半生才能更好的陪伴家人,不給家人添負擔。

50要數

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這個年紀,說實話,活得都差不多了,該乾的都幹了,幹不了的也就真幹不了了。以後的日子,還得數著過。說得通俗一點,差不多到了人生總結的時候了。所以啊,數數這一輩子幹了些啥,有什麼遺憾。剩下的日子,趁早為自己的身後事和孩子的將來做打算,趁著自己還有點力氣,能幫一把是一把。

60要放

這個時候差不多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時代再在變化,這個時候人的思想基本上都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對於新事物的出現甚至會產生牴觸情緒。而自己當年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很有可能不再適用於這個時代。所以說,這個時候的人啊,得學會放手,讓年輕人自己去發展。兒孫自有兒孫福。人啊,得學會服老,該放手的,趁早放手。捨得之間,才是一種大智慧。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合適的事情,這個大概就是成功的人生了。只是世人大多很難做到,有些選擇錯誤,有些不會取捨。我們不能做到事事盡如人意,但求一生無愧於心。以上話語,個人之見,謹以自勉。


湘俚伢子


農村俗語“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說以前農村老一輩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懂得道理就少。恰恰相反,由於經歷世事比較早,所以對於生活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知道在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就如農村老人說的“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咱們來看有沒有道理!

“30要想,40要戒,50要數,60要放”

30要想:“三十而立”,三十歲是一個人精力、身體、時間都最佳的時間段。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去奮鬥。而要確定目標,就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想一想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

40要戒:人到四十,已經到了人生最成熟的一個階段,俗話說“四十不惑”,到了這個階段,對於感情、生活、事業都已經有了充分的瞭解,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庭,都會將一些壞習慣、壞毛病戒掉。

50要數:“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歲已是人到半百,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黃土埋半截”了。人生已經過了大半,也是時候考慮以後的生活了,所以自然就要數著過,也好讓自己過的更加輕鬆。

60要放:“六十花甲”,人到花甲之年,已經徹底步入了老年的生活。這個時候的人已經沒有太大的精力在去想著拼搏了,而且這個時候,子女也都已經安家樂業,不再需要自己去幫襯他們了。所以這時候也該放下身邊的事情,放鬆心情,享受生活了。

駿景——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