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妈妈!”


2020年的春节,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云下拉开序幕。原计划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几部贺岁电影纷纷撤档,一方面响应疫情预防的号召,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贺岁档的重要性。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然而,徐峥和欢喜传媒却动了这一块蛋糕。字节跳动花了6.3亿买断《囧妈》的网络独播权,头条系的几个短视频APP(抖音、西瓜、火山)在大年初一均可免费观看。一时间网络上呼声四起,热度高涨,大有“变天”之势。


有一说一,徐峥的这一波操作确实精妙,双方都是既得利益者。首先是欢喜传媒,《囧妈》的制作加上宣发大概6亿,如果在春节档成功上映的话,票房至少要达到20亿才不至于亏本,然而就《囧妈》的口碑及同期几部电影的倾轧下,能否达到20亿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在这么一个非常时期,欢喜传媒将《囧妈》卖给字节跳动,全国观众在大年初一可以免费观看,来了一次网络上的阖家大联欢,不仅收回了成本,拉了一波股价,又调动了全国观众的热情,抢占了舆论与媒体的头版,不可谓不高明。之后浙江电影行业联名谴责,足见影响之大。


其次是字节跳动,舆论将其买断播放权的行为渲染成一起历史性的事件,传统电影行业的变革者,国内流媒体行业的新兴者等等在经历爆炸式蔓延后,短视频势必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期,而用户的存留始终是一个问题。


在目前的情势下,字节跳动花6亿买一次爆点,大量新用户注入,行业影响力必定水涨船高,不仅扩宽市场又完成用户的渗透,可以说物超所值。反观快手春晚豪砸10亿红包,却被抖音占尽了先机,不得不令人唏嘘。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严格意义上讲,《囧妈》并不是春节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间回到2019年的春节档,3月7日《疯狂外星人》率先“上网”,登陆【欢喜首映】,单片售价9.9元,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上映。


周星驰在《美人鱼》后携《新喜剧之王》回归,但观众不买帐,排片一再下调,最终票房只有6.27亿。在上映35天后,《新喜剧之王》提前在3月9日在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视频首播,会员6元,非会员12元。缩短「院线独占时间」,甚至在有限时段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上映,对片方来说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这要看片方、流媒体平台、院线方的博弈结果。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一句话总结《囧妈》,演员很用力,剧情很稀碎!


网络平台首播的《囧妈》,目前豆瓣评分6.0,口碑虽说并未两极分化,但槽点肉眼可见的多,密集的广告植入,强行转折的剧情,略尬的人物台词,以及囧系列雷打不动的中年家庭危机的桥段,不过这次在《囧妈》中,男主成功离了婚,也算是一种突破了。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对于《囧妈》吐槽,归根结底还是打着喜剧的幌子却拍成了一部伦理剧,囧系列一贯的风格是人物在窘迫境遇下的内心变化,大多是源于家庭的不和睦,事业的不顺心,随着意外的频发,矛盾的加剧,人物也随之成长,并逐渐领悟到生活的意义。虽然《囧妈》在结尾过分强调“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拍的太过浅薄,给人隔靴搔痒之感。


夫妻脸谱化的人物设定,似乎中年危机伴随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而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比如说伊万和妻子间的对白,矛盾流于表面,并不能带给观众共鸣,而《被光抓走的人》里黄渤饰演的教师,在工作上和情感上都能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人物所面临的困境,而这些困境多半是自我造成的。


《囧妈》试图抓住几个特性来表现母亲,第一是老来失伴,第二是控制欲,第三是妈妈的青春。


每一个点都浅尝辄止,并用一些粗浅的笑料堆彻,人物观念的转变也没有随剧情的发展而深入,想抓住的东西太多,温情又搞笑,商业又文艺,看似元素过多,实则不伦不类,每一项都没有做到最好。


人生的青春只有一次,在生命的暮年,当然要勇敢的缅怀一次。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也许徐峥的骨子里尚且残留着文艺的气息,将母亲的青春与k3(国际列车)凝结在一起,但是在这部商业化的电影中,把所要表露的细节一笔带过,着重突出意外性。


譬如剧中出现的娜塔莎,或许导演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人物反映出伊万的内心挣扎,然而突兀的情节转折,只会让观众觉得俗不可耐,并没有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还有母子二人在森林里遇见的那两只熊,总会有跳戏的感觉,一部喜剧片,在这里变成了囧妈丛林冒险记。


电影的后半段涉及母亲的寻梦,也是这次“囧”行的最终目的。母亲对伊万谈起了她的青春,对于爱情的向往,对于婚姻的期待,以及婚后梦想破灭的家庭生活。


这里涉及到“情感绑架”的观念,面对婚姻的不幸福,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袁泉饰演的张璐,一位超脱的女性形象,符合当下的价值观,独立自主,勇敢果断,在婚姻面临危机时主动提出离婚,似乎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在梦想的家庭生活破灭后,母亲因为孩子选择隐忍,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也是徐峥在《十三邀》里强调的“伟大的善良”。


其实离婚这条线在整部剧中显得非常鸡肋,如果去掉并不影响剧情,观感可能更纯粹些,强行加入的中年危机与母子之间的矛盾交叉进行,故作写实又故作文艺,就会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


「囧妈」依附于短视频的“囧”以及中年大叔的k3之旅

总之,《囧妈》整体的节奏过于混乱,差就差在杂糅的要素太多,如果去掉无关紧要的人物、夸张的动作剧情,或者直接从文艺片切入,喜剧桥段点到即止,加入母亲年轻时在莫斯科的过往,并结合整部剧的基调,说不定会好一点。


不过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在这么一个非常时期,观众们看的开心就足够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