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尊崇的北靜王,為何林黛玉會不屑一顧?

宛新駿


林黛玉的性格而言,對其他任何男人都不屑一顧

一從林黛玉的處境上看

林黛玉對北靜王不屑一顧,因為林黛玉沒有與北靜王交集,只是在賈寶玉的口中,知道有這麼一個王爺的存在。



對於林黛玉來說,前八十回中的北靜王爺就是外面世界中,一個毫不相干的人,一個有權有勢和賈寶玉交流較多而已。不管北靜王爺還是皇上本人,對林黛玉來說都是一個符號。她不想著嫁給權貴,也不想著督促自己喜歡的人,求得功名,所以對於北靜王,林黛玉不屑一顧。

二從林黛玉情感上看

最初的是賈寶玉得到北靜王送個他的一個手串,寶貝似的收藏著,只等著林黛玉回來了,送給林黛玉。誰知道,林黛玉一句:“什麼臭男人戴過的東西”。在林黛玉眼中,除了賈寶玉,賈家之外的男人,對她來說都是臭男人,她不會有一點的關心和在意。

林黛玉一樣的女子,常年住在閨房,很難出來見見外面的世面,更沒有機會與別的男子接觸。自從心裡對賈寶玉暗生情愫後,就更是眼裡只有賈寶玉。其他的一概不管。

假設林黛玉有機會拜見北靜王,也許覺得這個王爺樣貌不俗,人品高貴,也不會因此而對北靜王有其他什麼想法。《紅樓夢》雖是“家亡學史”,主線以男女感情為主杆展開的故事,所以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感情是忠貞不二的。《葬花吟》中所唱的:“質本潔來還潔去”,林黛玉的靈魂和身體,都是潔淨無瑕的,不會對賈寶玉之外的男子,有任何想法。



三從林黛玉的品格上看

無論北靜王爺權威和地位多大,不管賈寶玉對北靜王有多尊敬,崇敬和看重,林黛玉的態度就是告訴賈寶玉,除了你,任何男人在我眼中都是不屑一顧的。

換句話說,若是薛寶釵,一定會與林黛玉截然不同的態度。事實上呢,林黛玉的選擇適合理想社會,薛寶釵的思想才符合現實社會。

到後來,賈寶玉下雨夜看望林黛玉,穿著蓑衣,看起來像漁翁,還挺好看。賈寶玉說,這身雨衣服是北靜王爺送給我的,趕明兒我也給你要一身。林黛玉這次沒有說,什麼臭男人送的,我不要。只是說不要,我穿上就像畫兒上畫的漁婆了。這時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心意已通,兩個人不再相互猜忌和試探。賈寶玉從齡官和賈薔身上,看到世間的情份,各有情緣。

寶玉默默不對,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此皆寶玉心中所懷,也不可十分枉擬。

寶玉最初想得到大觀園內所有女孩子的眼淚,而林黛玉,從最初就只想得到賈寶玉的心,可見在感情上,男女的想法和地位,就是不一樣。



一串七珠讀雜書


黛玉之美在於超凡脫俗,在於俗間又開口,仙間會盛開。但這並不能說明黛玉沒有人之常情之愛,如黛玉真的成了不食人間煙火之偶像,那黛玉還美嗎,正如最豔之花朵,如果不願陽光雨露了,不願蜂來採擷了,那花朵盛開又有何用,只不過最豔之花需最燦爛之陽光來照耀罷了。

黛玉追求高潔,但古時的大家閨秀是很少邁出大門的,黛玉可接觸的男人也就榮寧二府的男人,而榮寧二府在當時已是一片穢氣,正如焦大所言榮寧二府除了門前的兩個獅子是乾淨的外沒一處是乾淨的。如此情形,滿目男人,也只有賈寶玉尚未成俗物,所以高潔的黛玉也只能把愛戀的眼光,放於寶玉身上。

黛玉之所以能被排為金陵十二釵之首,不完全在於其美貌,也不在於其才情,更主要的在於其高潔之心靈。若論美貌,秦可卿當屬第一,秦可聊長的國色天香,還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只應在“淫”字之前,喪了節操,被其公公賈珍姦淫,成為其公公賈珍的情婦,行為亂倫,所以其千古形象,也為一淫婦。

黛玉高潔,在賈府只能愛戀相對高潔的寶玉。但天外有天,世間總有比寶玉更高潔之人,在《紅樓夢》中所能提到的就是北靜王。

北靜王送了手串與寶玉,寶玉要將其送與黛玉,黛玉拒之,並言道“什麼臭男人戴過的東西”。其實這不是不屑一顧,正相反,這正說明林黛玉其實已對北靜王動心,女兒之心,打是親罵是愛,如果黛玉沒有對北靜王動心,那麼做為有修為的大家閨秀,怎會罵一個王爺為“臭男人”呢。她不是拒絕北靜王的手串,而是恨北靜王為何不親手將手串交與自己呢。

還有,當時黛玉正相戀寶玉,雖然見過北靜王后,發現了山外有山,發現了比寶玉更優秀的男人北靜王,喜歡上了北靜王,但對著寶玉,有怎麼能接受北靜王的禮物呢。

當然,黛玉即便是對北靜王動了心,但黛玉愛的專一,在寶玉沒負卿之前,黛玉是不會負寶玉的。在寶玉娶寶釵之後,黛玉很可能會嫁與北靜王,成為王妃,只是《紅摟夢》的續寫者遇鈍和愚腐,才將黛玉花葬風中。



春日之虎


北靜王與黛玉故事中只有三次交集,第一次就是寶玉把北靜王送給他的一串念珠要轉手送給黛玉被拒,黛玉拒絕的理由是不喜歡這些臭男人拿過的東西,第二次交集就是賈母的壽辰,北靜王和王妃都來祝賀,北靜王妃還賞賜了黛玉等賈府其他千金禮物,第三次就是寶玉穿的那套三件套的蓑衣帽還有木屐,寶玉要送給黛玉同樣的一套,又被黛玉拒絕了。 圖片摘自百度 那麼黛玉為何再次拒絕北靜王的禮物呢? 首先,黛玉的潔癖。黛玉雖然比不上妙玉的潔癖,但也有自己的潔癖,不喜歡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更不稀罕什麼王爺送的東西,所以拒絕了寶玉的轉贈。 其次,黛玉眼裡只有寶玉。黛玉眼裡只有寶玉,其他男人都不入她的法眼,自然那些東西也就很難讓她心動和接受,如果只是寶玉送的,或許她還會接受,這大概就是愛的高境界吧! 然後,黛玉拒絕了所有的希望。黛玉拒絕北靜王的禮物,等於間接的拒絕了北靜王的提親。按照賈府的狀況,在元妃死後,賈府急於找到新的家族希望,而探春又遠嫁和親,只有黛玉才是合適的人選,所以狼舅媽王夫人會建議黛玉嫁入北靜王府做側妃,至於黛玉自己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幾次交集都拒絕了他的禮物。 當然黛玉拒絕了北靜王的禮物,也等於間接的拒絕了生的所有的希望。當寶玉娶了寶釵,黛玉如果不死,嫁入北靜王府做正妃也是可以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實際上以黛玉的性格不會發生,所以才說黛玉拒絕了禮物也等於拒絕了所有生的希望,黛玉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寶玉的身上,一旦這個愛死了,那麼黛玉的心也就死了,所以黛玉才絕望而死。 圖片摘自百度 其實黛玉再次拒絕寶玉的禮物,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避開了漁公漁婆的那種曖昧遐想。原文如下:寶玉道:“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閒了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別的都罷了,惟有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頭的這頂兒是活的,冬天下雪,帶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怞了,去下頂子來,只剩了這圈子.下雪時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頂,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及說了出來,方想起話未忖奪,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後悔不及,羞的臉飛紅,便伏在桌上嗽個不住. 黛玉話已出口才知道說錯了,好在寶玉根本沒有在意,所以這個不好意思的場面以黛玉的咳嗽結束了,只是黛玉再次拒絕了北靜王送給寶玉轉贈黛玉的禮物。 看來黛玉註定就是來還淚的,所以她把愛都給了寶玉,心裡已經裝不下任何一個男人,哪怕北靜王很優秀,對她很仰慕,都不能打動黛玉的心。 可惜黛玉的淚流乾了,債也還完了,寶玉最終娶了寶釵,她只能在絕望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其實如果放在今天,黛玉不可以死,特別是殉情而死,這樣的做法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事,痛苦的只有親人,而不是那個曾經愛的人。 只是黛玉的目的就是來還淚,而不是來嫁人,所以淚乾人亡是故事的必然結果,與愛情的悲喜無關,與愛她的那個人無關。


茶嵐


林黛玉超級才女,她的喜好當然和普通大眾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