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发配充军,林冲和武松的待遇感觉不一样?

第四维虫子


这个问题问的不好,其实武松一共被发配过两次,第一次确实和林冲待遇不同,但是第二次情况比林冲还要恶劣,我们且来具体看看。

武松的第一次发配——杀奸夫淫妇

武松的第一次发配,是在他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奸夫淫妇,替他兄长武大郎报了仇之后,然后主动自首,被判了发配孟州府。

这一次,第一,他还是阳谷县都头,上上下下都对他不错;第二,他为兄报仇,乡里众人也很敬佩,再加上西门庆和潘金莲也算死有余辜,并没有什么人来寻仇。

正因如此,包括那两个差人也都小心翼翼的服侍武松,这一路倒是武松保护着他们,不然两人就在十字坡被做水牛肉包子卖了。

林冲的发配

林冲的情况和武松截然不同,他是因为得罪了高衙内和高太尉,最后被陷害,然后发配沧州府。

而且林冲不死,林大娘子就不死心,高衙内的心病就不能解,所以高俅就特意安排心腹虞候陆谦继续来对付林冲,先是收买了差人董超薛霸,幸亏鲁智深野猪林出手,林冲才死里逃生。

然后陆谦还不死心,亲自带着富安,收买了差拨和管营,想要一把火烧了林冲看管的草料场,好让林冲犯死罪,幸亏林冲运气好不在里面,这才逃得一命。

这次彻底的激怒了林冲,也让他断了侥幸还能回去的念头,杀了所有恶徒,逼上梁山。

武松的第二次发配——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武松的第二次发配和第一次情况完全不同,而且比林冲的更为凶险。

这一次是因为孟州府的张都监受了蒋门神的贿赂,故意诬陷武松偷盗,然后还想把他暗算在牢狱,幸亏施恩上下打点才救了武松。

接下来武松又被发配,这次的差人都是被收买的,而且路上还有两个蒋门神的徒弟,打算联手在飞云浦取武松性命。

这也幸亏是武松,拳脚无双,胆略过人,实战经验又是无人可比,这才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完成了反杀,顺便回头血洗了鸳鸯楼,将仇人尽数杀死。

红尘君说

因此武松和林冲的发配,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他们是好汉,但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得罪了恶人,那就都是危险重重。

也幸亏两人命大,这才逆境反杀,但是也都断绝了最后一丝“从良”的念头,彻底的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就是这个意思。


红尘如镜


为什么同样是发配充军,林冲和武松的待遇感觉不一样?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味道,说明题主认真读原著,也动脑筋进行了思考。首先向题主表示敬意!

在《水浒传》原著中,林冲和武松同样是发配充军,在待遇上确实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二人所犯罪行,身处环境,所具条件均有不同

林冲是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节堂,诬陷他身带利刃图谋不轨。武松是为兄报仇,连杀嫂子和西门庆二人。性质完全是两回事。

高俅在朝庭权势熏天,想陷害林冲,易如反掌。下层人士明知林冲是冤枉的,但碍于高俅的权势,都是敢怒不敢言,想替林冲说话的余地都没有。

武松是打虎英雄,怒杀奸夫淫妇为兄报仇,尤其西门庆是当地一霸,连县官都被他欺侮,名声臭不可闻。杀掉西门庆等于是为民除害,大快人心。所以从上到下,都对武松有好感。

2、没等上路,二人待遇就截然不同

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没等上路,高俅就指使陆虞候买通押送二人(董超和薜霸),准备在路上结果林冲性命。可以说,高俅就是要置林冲于死地,而且是越快越好。林冲自打被宣判后,生命始终处于危险当中。

武松由于人缘极好,从县官开始到平民百姓,都另眼看待说他的好话。就连宣判后惯例的脊仗四十都是轻描淡写,象征性的打了几下。书中写道:

东平府尹陈文昭看了来文,牢中取出武松,读了朝庭明降,开了长枷,脊杖四十,上下公人都看觑他,止有五七下着肉。

你看,脊仗四十,只打了五七下落到皮肉上,这对打虎武松这个壮汉来讲,无疑是挠痒痒一般。

3、二人在押送路上的待遇,更是天地之差

在发配沧州的路上,董超薜霸死劲地折磨林冲,用滚烫的开水把林冲双脚烫烂,到了野猪林又以怕他跑了为借口,把林冲绑在树上,这才举起漆火棍露出了狰狞面目。幸好被鲁智深救下。可惜林冲仍心存幻想,幻想到了沧州后还会有出头之日,竟救下了董超薜霸。不然鲁智深给他俩一人一禅仗,都拍成了肉饼。

而武松在发配孟州的路上,两个押送他的官人,和他几乎成了好朋友。请看书中所写:

武松自和两个公人离开东平府,迤逦取路投孟州来。那两个公人知道武松是条好汉,一路只是小心地扶侍他,不敢轻慢他些个。武松见他两个小心,也不和他计较,包裹有的是金银,但过村坊铺店,便买酒买肉和他两个公人吃。

不仅如此,当路过十字坡,两个公人被孙二娘下蒙汗药蒙倒,依张青和孙二娘的意见,就把这两人剁碎做人肉包子了。但武松念俩人一路上

对他不错,才阻止了这一行为。

4、到达目的地后,一个是饥寒交迫,一个是待为上宾

林冲到了沧州,住在草料场四面漏风就要倒塌的小土房里,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既使这样,高俅还不放过他。又派陆虞候前来放火。多亏林冲出外避雪,才躲过一劫。直到这时,林冲才奋起反抗,杀了陆虞候等人,连夜踏雪奔上梁山。林冲是百分之百的被逼上梁山。

而武松到了孟州,又被施恩当祖宗供起来了,每天大鱼大肉好吃好喝地招待,就是想把他的身体养好,日后好给他报仇,替他打败蒋门神,夺回快活林酒店。武松也没让施恩失望,来了个漂亮非凡的醉打蒋门神,让酒店物归原主。


所以,林冲和武松虽然同为发配充军,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均有不同,其待遇感觉自然大不一样了。


文化一家人


林冲被人陷害,判携刀私闯军机重地白虎堂,刺配沧州。武松是为哥哥报仇,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主动到阳谷县衙自首,被判刺配孟州。同样是被判发配充军,一个是被动陷害,一个是主动投案,两人感觉自然完全不一样。


导致林冲和武松对发配充军的待遇感觉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林冲与武松两人被判发配充军的事由完全不同。林冲被判充军,完全是遭人陷害,本身没有任何过失或过错,自然感觉冤屈和悲愤。事情的起因是,林冲的妻子赵氏,在去东岳庙上香的路上,遇上了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被高衙内看上并遭其调戏。之后,高衙内一伙人设计将林冲骗出,打算对林冲的妻子赵氏施暴,被林冲及时发现并救出,因此怀恨在心。为了报复林冲,也为了得到赵氏,高衙内求太尉高俅出手。太尉高俅设计以叫林冲到太尉府献刀为名,引诱林冲带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其携刀私闯军机重地白虎堂,打算行刺太尉的罪名,将其抓获,并判发配充军。整个过程,林冲始终都是被动接受,无法反抗,更无法选择。


武松则完全不同。武松的嫂嫂潘金莲,与当地富商西门庆勾搭成奸,奸情被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发现后,为了灭口,将武大郎灌药毒死。武松是县衙的都统,本是公门中人,完全可以选择报官,由官府来查案定罪。但,武松却选择亲自手刃仇人,然后主动到县衙自首。武松被判发配充军,完全是自愿的行为,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归宿。

林冲与武松两人的个人性格天壤之别,导致两人对被判发配充军看法和态度也完全不同。林冲的为人和性格,是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只想老老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老婆孩子热炕头,与自己的娘子及家人安安稳稳过幸福美满的小日子。胆小怕事,从不招惹谁,凡事能忍则忍,不到走投无路,决不敢反抗。他这种性格的人,一旦被逼上绝路,就会彻底决裂,心中埋下深深的仇恨,决不放手,至死方休。所以,林冲对发配充军除了冤屈,就是仇恨!


武松则是豪气冲天,英雄盖世。景阳岗打虎,酣畅淋漓;手刃西门庆,快意恩仇;血溅鸳鸯楼,并手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豪情万丈。武松的性格,从来就是敢做敢当,率性而为,性情所至,不计后果,做了再说。武松生活是粗线条的人,不会顾忌太多细节和杂事,也没有那么多的委屈和冤情,有仇必报,有冤必伸,从不委曲自己,从不压抑自己的情感,与林冲完全是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所以,武松对发配充军的结果,从未感觉委屈,欣然接受,坦然处之。


晨风晓月趣历史


我是有历史,我来回答。

林冲的待遇主要是靠自己行贿和托关系得来的。一方面他懂得人情世故,给管营和差拨都送了钱,故而在监狱中行动更自由一些。另一方面,他还有柴进书信的面子,故而得到了看守天王堂这样的闲差。

武松的待遇呢?主要靠得是他实打实的本事,打虎武都头,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好汉。施恩给他好待遇是为了让武松帮他夺回快活林,报仇。

两个人的差别在哪呢?

林冲这种待遇,全靠金钱和关系。靠钱,总有一天你财力难以为继,没办法继续贿赂了,关系就会变淡,甚至不复存在。靠关系,柴进只是一个泛泛的面子,影响力不大。一旦遇到更大的面子,这种关系也会不复存在。所以一旦林冲的冤家找上门来,摆出高太尉的面子,管营和差拨立即就变了脸,要合谋害死林冲。

林冲的待遇,就是活脱脱的人情凉薄的体现。

而武松不然。靠实力挣来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可靠。施恩起初只是想让武松帮忙,看中的是他的勇力。后来武松用他的英雄气概彻底折服了施恩,两人成了结拜弟兄,互相利用的关系,进阶成生死相托的关系。所以即便是武松被张都监陷害打入死牢,施恩还是丝毫不避嫌地要去探望并设法营救。


有历史


一、起因不同,上层意志决定了事态走向

  • 有权力的人要林冲死,高衙内想霸占林妻,执掌禁军的高太尉为了自己的儿子,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府内,诬陷其持刀擅闯白虎堂,将林冲送到开封府,让滕知府审理明白,开刀问斩。一出手就是要林冲死。只是遇到个有良心的开封知府将‘擅’字改成‘误’字,免了死罪,脊杖二十,发配沧州。
  • 有权力的人要武松活,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杀人是重罪。但阳谷县上下官民都念着武松打虎的好处,知县与押司、甚至东平府都帮着开脱,最后,脊杖四十,刺配孟州。

二、路上的待遇,是不同起因的延续

  • 高俅通过司法杀害林冲的计谋落空,便买通差人,重金加官威,公差不得不从。住宿时俩公人把林冲的双脚按进滚开的开水中,第二天还被逼穿上新草鞋,剌的鲜血淋漓,差点没被暗害在野猪林。亏得鲁智深暗中保护,才免一死。
  • 两个解送武松的公差,对待武松则是一路上小心服侍,没人看见时,就把枷给摘了,让武松好好吃口饭。一则他们知道武松是好汉,二则,他们也是阳谷县的差役,武松若有差池,也无法跟乡亲交代。

三、天高皇帝远,林冲靠贿赂,武松遇贵人

  • 到牢城营之后,林冲给差拨5两银子,托他给管营带10两银子,又拿出两封柴进的书信,免了100杀威棒,还买了个天王堂看守的清净职位。有空儿能出去闲走走,喝个小酒,会个熟人李小二。如果没别的事儿发生,林冲这小日子算是过的悠闲自在。
  • 孟州牢城营,武松不肯行贿,眼看厄运将至,但风云突变,不但免了杀威棒,还好酒好肉、一日三餐不重样儿,洗澡通头住单间。俨然是在度假。原来老管营的儿子施恩需要他帮忙,夺回快活林。

四、终究是逼走绝路

  • 高俅父子派心腹追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再设奸计,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入夜火起,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林冲无路可走,唯有杀死管营、差拨与高俅心腹,反上梁山。
  • 武松帮施恩夺回快活林,但被打败的蒋门神背后的势力是张都监和张团练。张都监把武松请到家中,好吃好喝,还承诺把玉兰姑娘下嫁。武松丧失了警惕,陷入月夜捉贼的圈套,事前准备好的财宝在武松房间里起获,偷盗的罪名有口难辩。于是,他再被发配恩州,路上张都监又派杀手想结果武松,如此,既能毁掉的武松的名声,又除掉了夺回快活林的障碍。但武松的神威让一切算计都成了泡影。

春秋砚


林冲和武松同样发配充军,为什么待遇不一样?确实不一样,武松一路被官差好吃好喝招待,而林冲被虐待,要不是鲁智深出手相助在野猪林林冲就被官差杀害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区别对待的呢?我觉得有几点。

其一,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林冲虽然官居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枪法神出鬼没无人能敌。但是林冲的性格软弱,不敢于抗争,一切都是逆来顺受。直到自己家破人亡爱妻被高衙内所害也还指望着高俅能给他公道。所以就算是普通的官差衙役芝麻绿豆大点官职的人都敢仗势欺人欺负林冲,而林冲性格懦弱不敢反抗。自然就没人怕林冲了。




而武松原来是清河县的武都头,相当于一个县城的公安局长的角色。自然手下的衙役捕快,黑道白道都是给面子的,且有打虎英雄威名加持,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后更是名声大噪,活脱脱一副杀神的模样人见人怕。自然说威震清河县也不夸张,所以这么一位杀人不眨眼的猛人自然宵小之辈就不敢暗下黑手。

其二,武松人脉广,善于结交朋友。林冲为人比较呆板,不善于交朋友。



武松结交金眼彪就是很好的例子,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后充军到孟州,施恩就是孟州牢房管营之子,听说了是武松后好吃好喝招待。才有了后面拳打蒋门神的事情…所以武松好爽义气为重的性格让他结交了很多贵人。

而林冲落魄的时候连自己多年的好友陆谦都出卖自己,风雪山神庙好不凄凉。哪里像武松去到哪里都好酒好肉伺候,别人都是求着结交武松。所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林冲和武松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说到底林冲和武松的遭遇反差其实就是性格和处事方式的不同得到的待遇也就不同,这个世界永远是畏惧强者,欺压弱者。同时《水浒传》中当权者把林冲这样性格懦弱只想安安分分当差过日子的人都能逼得上梁山造反,讽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官逼民反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残暴昏庸的统治者被推倒是迟早的事。


竹林论风月


同样是发配充军,林冲和武松的待遇绝对不一样的,武松的待遇比林冲好的太多了。

武松和林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两个人的遭遇也完全不同,相同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官面上的人物,而且都有一身好功夫。

首先要从两个人的出身来看。

林冲家庭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林冲有个好岳父,也就是张教头,其实知道林冲的岳父是个教头,就明白了,林冲绝对是攀高枝了。

所以林冲也成了教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林冲好像一个倒插门的女婿啊,不管是不是吧,张教头对林冲那是真的好。

而武松呢,那真是穷苦人家啊,从小父母双亡,靠着他哥哥把他养大,结果打伤了人,浪迹天涯,漂泊在外,后来回家的时候,路过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从此扬名天下。

因为打死老虎,知县欣赏他,让他做了都头,武松这也算白手起家,过上好日子了,就差个媳妇儿了。

结果潘金莲勾搭西门庆害死他哥,他一怒之下,杀了奸夫淫妇,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然后再看两个人的为人处事,人情世故。

林冲身处京城这么好的地方,而且有岳父大人的提点和帮忙,结果依然混的一般般,一个朋友都没混到,唯一一个假朋友,最后还要置他于死地。

林冲基本上就生活在自己家庭这个小圈子,在外面没有什么可以谈心的朋友,和街坊邻居也不怎么往来,后来好不容易遇到了鲁智深,结拜了兄弟,这算他第一个朋友了。

武松就不一样了,早在他回家之前,他就认识了以后自己的老大宋江,还有柴进,然后打死老虎,为民出害,知县都非常欣赏他,街坊邻居对他也是敬重有加。

再者,两个人所犯的罪也不一样。

林冲什么罪都没有,即使有罪,也是被陷害的,起因就是他媳妇儿长得太漂亮,惹的高衙内动了歪心思,偏偏他自己又没能力保护媳妇儿。

结果被陷害的刺金发配,而高俅依然不依不饶的要害了他的性命。

武松是因为杀人,而且杀了两个人,还好这两个人也该杀,知县欣赏他,没判死罪,改成了发配,而且也没人要害武松。

最后,两个人的性格大不一样。

武松的性格是嫉恶如仇,血性仗胆,不会憋着忍着,别人想害他,他绝对是会杀了对方的。

所以就有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林冲则不然,我有文章说过,林冲活的非常明白,非常理智,所以他一忍再忍,但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林冲的底线很清晰,就是不能丢了性命。

所以,不管高衙内如何侮辱妻子,他都忍了,高俅陷害,也忍了,发配的路上被折磨,也忍了,直到在劳城营,性命要丢的情况下,他才开始爆发。

所以就有了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然后火并了王伦。

从这几方面来讲,林冲受苦受难,也比较正常,因为他知道自己活的是什么,武松则不一样,讲究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

所以,两个人的发配之路所遭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的大部分人活的都像林冲,也就不没看不起林冲。


踏歌走马


林冲和武松都是武艺超群,一样热血勇武,但林冲的性情趋向庙堂中人,而武松的性情趋向江湖中人。林冲行事的性情小心谨慎为主,并且长时间的在官场中“沉浸”,使他深刻地明白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而武松的性情直爽豁达为主,长时间在江湖中漂泊,即使不会任性妄为,也绝对不会逆来顺受。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林冲想在这个“黑白”不分的社会安身立命!所以,无论是充军前的休妻之举,还是到沧州后寻求柴进的庇护……都体现出其处世老练圆滑的一面。而武松本来就没一定的目标、志向,“都头”之职也是意料之中获得,江湖之气十足;为人处事方面自然会直来直往,虽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疾恶如仇,不讲究做人的心计与手段。也因为做人方面的方式不同,故在人生的遭遇上就不同的结果。


李光峰之道


林冲与武松同样是发配充军,但其所犯罪名却有所不同个人性格也有所不同。先就林冲而言,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教头,相貌堂堂,武艺高强。高俅的义子垂涎林冲的妻子与陆虞候设下毒计,先让人在京城中售卖宝刀引起林冲的注意让林冲上钩,然后借口观刀让林冲进入白虎节堂,以持刀进入白虎节堂欲行刺之名想致林冲于死地,在开封府尹的帮助之下,改原来的死刑为刺配沧州,高衙内想要除却后患,又买通董超、薛霸二人想要半路了结林冲的性命,多亏鲁智深暗中保护才幸免遇难,林冲在发配路上遭受种种磨难,差点丢失性命,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第一高俅与其义子高衙内想要置林冲于死地,千方百计的算计林冲,折磨林冲,第二林冲对大宋朝还抱有幻想,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所以一路上面对董超薛霸的折磨忍声吞气。



反观武松刺配的原因是其嫂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谋害了他的兄长武植,武松替兄报仇怒杀西门庆与潘金莲,又主动投案自首,县官又平时与武松关系要好,因此改判死刑为刺配恩州,在加上武松平时为人义气和善,与下属相处和睦颇得下属的佩服与百姓的赞扬,所以在发配路上得到下属的照顾。


微笑


致力原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指教!

林冲,人称“豹子头”,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事业有成,妻子美貌,正当人生得意时!

由于高俅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不得到不罢休,害了相思病。高俅为了儿子,设计陷害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得此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由此可见,林冲的待遇不一祥是因为得罪权贵高俅父子。高衙内认为只有林冲死了,才能断了林娘子的念头;只有林冲死了,才能防止他有朝一日前来报仇。所以林冲刺配待遇不同是并不是朝廷制度的不公,而是人为因素在作怪!

武松,人称行者,北宋年间清河县人。因打死村中恶霸而逃亡沧州,后来得知是打晕,就回老家。在景阳冈上打死害人的老虎,被阳谷县县令看上,做了都头。由于大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给谋害,而杀了俩人。由于判案人陈文邵敬重武松为人和义气,轻判武松,于是就刺配孟州。一路上押解的官差对武松礼遇有加。

由此可见,武松刺配孟州的待遇好是因为:1.武松没有得罪官府的权贵,他杀的人是该杀之人,赢得民心,且大宋律例对通奸杀人罪判的很重。2.武松个人的魅力赢得县令和主判的喜欢,都敬重武松的义气和为人,不愿与武松为难,且愿行方便照顾之门。这才让他与林冲待遇不同。

所以,制度是公平的,不公平是在于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