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著名陣法?

藝嶼Eyesvot


我們在一些古代小說中,經常可以看到描述到一些陣法,比如楊家將裡的天門陣,說岳中的五方陣,連金國人也會擺出金龍陣這樣的陣法。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陣法這東西是否真實存在呢?還是說只是小說作者忽悠讀者瞎編出來的?


應該說,陣法這種東西,在歷史上確實是真實存在的。試想一下,軍隊作戰不是黑幫火併,就算你是個黑幫老大,手下有百把個小弟,帶出去火併,也要先挑幾個得力的小頭目,交代一下怎麼打,怎麼跑,誰開車,誰望風等等事宜。更別說大兵團的部隊作戰,兵種又繁雜,沒有一個統一的隊形,全憑各自為戰是不可想象的,古人又沒有像現在先進的通訊系統,所以需要陣法來幫助指揮,克敵制勝。至於小說中那些玄之又玄的陣法,就是作者在真實陣法的基礎上自行想象添加形成的了。


其實,陣法就相當於部隊的隊形,戰國時候孫臏孫老爺子的《孫臏兵法》裡就有一篇《十陣》,記錄了十種陣法:“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有鉤行之陣,有玄襄之陣,有火陣,有水陣。”這大概是有記載對陣法最早的描述了。

事實上,並非在中國,就是在西方,作戰也是有陣的,舉世聞名的羅馬軍團,就有著名的三列隊法,這實際就是一種陣法,只是老外不像中國人說的那麼好聽,也不太注重名字上的表述,而在坎尼會戰中漢尼拔擺出來的陣型,用中國人的眼光來看,這活脫脫不就是一個半月陣嘛!


回到中國,孫臏講的十種陣法,基本就囊括了作戰用的基礎陣型,後世那些五花八門的陣法,差不多都是在十陣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或變化組合,再加個好聽的名字,以致出現了這麼多五花八門的陣法。然而,在實際作戰中,固然需要一個陣型,然而死靠陣型的結果必然是被團滅,因為戰場上的局勢是瞬息萬變的,不是小說,不存在靠一個陣法就輕鬆打敗對手的事情,如果那樣,陣法的軍事高度早就上升到最頂端了。


就拿坎尼會戰中漢尼拔的半月陣來說,在實際作戰中,根據戰鬥的進程,迦太基的陣型逐漸由前凸的半月陣變為後凹的半月陣,把羅馬軍團的主力步兵包了進去,而迦太基的騎兵衝散兩翼保護步兵的羅馬騎兵後,完成了對羅馬主力步兵的包圍,從側後方衝擊羅馬步兵,最終導致羅馬軍團崩潰大敗,取得了史詩勝利。而勝利的關鍵,還是在於雙方指揮官臨場的指揮及變化,這方面,顯然漢尼拔略勝一籌。


再舉一箇中國的例子,宋朝對陣法的研究達到了一個巔峰,連皇帝本人也親自下場,宋太宗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陣型《平戎萬全陣》,然而,史料裡除了臣子幾句拍馬屁一般的歌頌外,從未見其在實戰中如何建功,這是為何呢?

我們來看一下“平戎萬全陣”的配置,該陣總共需要兵力14餘萬,配備有步兵、騎兵、弓箭手、瞭望塔、床弩、戰車等等,可謂應有盡有,然而卻沒有一樣東西——腦子,這個陣要擺全寬度就需要20裡,你得先找好這麼一塊平坦的地兒,把大軍拉到那裡,慢慢擺好陣型,然後坐等遼國人來跟你決戰,而且,還不許跑,非得正面跟你剛不可。


這種刻板無腦的陣型,哪怕是宋太宗親自設計的,並下詔必須使用,在實戰中也被他手下將領拋棄,因為用了就等於找死。遼國人騎兵是強項,騎兵的優勢就是機動性,這又不是玩電腦遊戲,你擺個陣,我也擺個陣,啪啪啪一頓操作,輸了還可以重來,你要人家揚短避長,拿自己短處來跟你正面硬剛,不是沒腦子是什麼?

所以此陣看上去很美,作戰實效等於無。反倒是滿城之戰中,崔翰與趙延進等人違旨,把“平戎萬全陣”丟進了垃圾桶,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集中兵力出擊,靈活應變,才取得了滿城大捷。


歷史上著名的陣法當然遠遠不止這些,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小院。


小院之觀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有十大陣法,第一陣一字長蛇陣,相信這個陣法大家並不陌生,電視劇裡經常提到,第二陣,二龍取水陣,這一陣將兵分成兩路,故稱二龍取水陣。第三陣,天地三才陣,兵分三門,稱天門,地門人門,故稱天地三才鎮陣。第四陣,四門斗底陣,分生門,死門,驚門,傷門,四門之中只有一門能出,故稱四門斗底陣。第五陣五虎群羊陣,這個是擺希臘數字5,也就是v,沒有作戰,在氣勢上就贏了一半,所以叫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在道教中非常重要,經常被道士所役使。這個主要是護身,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狂。北斗七星陣,這個相比大家又不陌生,在射鵰英雄傳上,七個人按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所以就叫北斗七星陣。八門金鎖陣,這個陣法在三國中出現,當時曹仁布下了此陣,徐庶說,這是八門金鎖陣,分生門,景門,休門,驚門,開門,死門,杜門,傷門,故稱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飛沙噬命,十面埋伏,英雄喪命

下面額外說一個八陣圖

八陣圖是由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推演兵法而創設的一種陣法。

八陣由來已久,在三國時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陣圖則是由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

八陣圖最早記載於《三國志·蜀書卷五·諸葛亮傳》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而後在《晉書·列傳第二十七·馬隆傳》、《晉書·列傳第六十八·桓溫傳》等多部史籍中皆有記載。

西晉鎮南將軍劉弘曾在觀遊諸葛亮故宅時,令李興立碑撰文讚揚諸葛亮的功業,其中亦提到了八陣圖。

唐代詩聖杜甫也曾作《八陣圖》一詩以贊孔明:“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上陣圖猶佈列,蜀中相業有輝光。”

八陣圖今已失傳,雖後人對其有多種推測,但其真實面貌已不可考。在《三國演義》問世後,八陣圖愈加被蓋上了神秘的面紗。



夢之秀殤


歷史上的著名陣法是很多的,東西方皆有。

中國古典戰爭小說中的陣法,被吹噓得神乎其神,什麼天門陣,十代冥王陣,三才陣,六甲迷魂陣等,還加上了神怪的元素。

其實陣法,就是軍隊作戰的陣型。通過有效的隊列,使得各兵種、不同部隊之間有效配合,相互掩護,取得最大戰果。

關於這個可以寫很多專著,這裡限於篇幅,只簡單舉幾個吧

中國最早的陣,春秋時代的魚麗之陣:

《左傳·桓公五年》載:鄭國以“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儒葛。
杜預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陣法。”

簡單說就是把戰車排開在前面,步兵在後面。首先用戰車衝擊敵方隊伍,然後用步兵隨後掩殺並掩護後方。道理很簡單,但很實用。


稍晚,西方的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爹腓力二世創立了著名的“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的主力是重裝步兵,主要由富裕農民組成。相對於斯巴達的重步兵,他們盾牌較小。但他們手持的長矛則極為恐怖。士兵排成密集隊形,縱深一般在16排以上。各排士兵的矛長短不一。第一排士兵的矛只有兩米多,越到後面越長,後面的矛最長可達五六米,只能架在前排士兵的肩頭。這樣,前面五六排士兵的長矛,就都伸出到第一排士兵的身前兩米左右,形成了一片矛頭的森林,密密麻麻如同刺蝟一樣。而後面十排士兵也一起往前用力推擠。顯然,這個方陣的正面是無堅不摧的。任何擋在前面的敵人,都將遭到密集矛頭的攢刺,瞬間就能變成蜂窩。馬其頓方陣還配備了貴族組成的重騎兵作為前鋒,色雷斯、伊裡利亞等部族的輕騎兵和輕步兵保護兩翼和後方。如此,就將馬其頓方陣變成了一個能攻能守的有機整體。

腓力二世依靠這個方陣征服了希臘,亞歷山大則依靠這個方陣一直打到印度。當然,陣法是死的,應用是活的,後來,馬其頓方陣敗在機動靈活的羅馬方陣下。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改進了“八陣圖”。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僅僅用一堆堆石頭擺成的八陣圖,竟然能引起陰風大作,神鬼怒號,東吳大將陸遜進陣去後就出再也不來。這實在太誇張了些。

諸葛亮的“八陣圖”,是在古代《太公兵法》《司馬法》《孫子兵法》等兵書戰陣基礎上發展而來。大致來說,這個陣法,把全軍分為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個分陣,每個分陣又有若干個小陣,分別按照一定隊形和位置排列開來。在兩軍野戰時,根據不同的戰場形勢,各個分陣、小陣變換陣型,或分進合擊,或首尾救應,確保我方各部隊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落單,同時對敵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從而取得戰場優勢。


八陣圖當然不能像小說中的“法寶”一樣每戰必勝,但它確實能在野戰時更多殺傷敵人,減少我軍損失。諸葛亮自己記載,在八陣圖編練完成之後,部隊在戰場上即使戰場失利,也基本可以保證主力退下來,不至於發生全軍潰敗乃至覆滅的慘景。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各兵種的配合越來越靈活,傳統陣法也越來越不實用了。宋太宗熱衷於陣法,每戰必要求將領按照他的兵書來佈陣,結果把宋軍搞成了笑話。

但在明朝中期,戚繼光的鴛鴦陣卻大顯神威。當然,這時候的鴛鴦陣,已經不是那種千軍萬馬的戰役陣法,而更類似“步兵班戰術隊形”。

一個鴛鴦陣共計12人,包括隊長1人,伙伕1人,大毛竹2人,長矛4根,牌刀手2人,火箭手2人。遭遇倭寇時,盾牌手抵擋倭寇的遠程兵器。待倭寇接近後,兩根大毛竹掃在前面,擋住大部分倭寇。少數突破毛竹的倭寇,由長矛手攢刺。牌刀手掩護陣型兩翼(畢竟毛竹轉動不便)。同時,火箭手發射火箭進行遠程壓制。如果近戰,火箭手的發射器也可以肉搏。隊長統管全局,伙伕負責送飯砍頭,必要時刻伙伕也可以上陣堵搶眼。

這樣12個人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相互掩護,相互配合,在江南水網地帶,殺得武藝高強的倭寇無計可施,大敗虧輸。

以上就是東西方几種著名的陣法。其實,到抗戰時期,日軍拼刺刀兩兩背靠背,何嘗不是陣法?炮兵轟完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如何不是陣法?解放戰爭時期林彪的三三制如何不是陣法?現代戰爭美軍先打電子戰,再用空中打擊和巡航導彈,最後陸軍收尾,也是一種陣法。陣法本來就是戰術的形式之一,一點也不神秘的。



巴山夜雨涮鍋


受到電視的影響,一談到陣法,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什麼誅仙陣、八卦陣、八門金鎖陣等等,人進去後暈頭轉向困死在裡面。

但這大多實際是為了達到戲劇效果而誇大的。現實中我也在一些古籍中看到過這類奇門遁甲陣記載,配合時辰方位,只用幾張凳子就可以起到鬼打牆一樣的作用,但是也說到這種陣法非常嚴苛,用於一兩個人可以,但是在戰場上,變數太多是無法使用的。

至於真假,沒見過,也就持保留態度了。

而真實戰場上陣法又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呢?

在動作片中,主角往往能一個打數十個數百個,而反派們總像葫蘆娃救爺爺一樣一個個送,我們觀眾總是著急的大喊怎麼不一起上!

而真正的古代這方就是為了發揮人數的作用,一起上,或者造成局部的優勢兵力。我懷疑這陣法是不是從打群架中領悟發展過來的。

結合《唐太宗李公衛問對》記載關於陣法的演變,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歷代有名的陣法。

傳說中陣法的始祖是黃帝的大臣風后,其創握奇陣,並著有《奇握經》傳世,而該陣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風后八陣圖。

奇握陣以天地風雲四陣為正,龍虎鳥蛇四陣為奇,四正四奇總為八陣。大將居陣中掌握機動兵力(即所謂“餘奇”之兵),稱為“握奇”。

後來據說這個陣法傳到了姜太公手上,被運用和改進。

再後來武廟十哲之一的司馬穰苴創五行陣,但是歷史上司馬穰苴記載很少,只留下《武經七書》之一的《司馬法》,具體五行陣如何也就不得而知。

後孫武創八卦陣,但是具體如何也是沒有記載。

孫武之後孫臏在結合古人的基礎上,創立了《孫臏十陣》對後世影響很大,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和火陣。前八陣為後世的基本陣法,而後兩陣其實是兩種利用水火的戰法。

來到秦末漢初的時候,張良受黃石公圯上授書,得到了姜子牙的《太公書法》,猜測其中可能就是等到姜太公的改進的握奇陣,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

歷史再來到了三國時期,此時陣法終於迎來了其巔峰。傳說中“智近乎妖”的諸葛亮,總結了前人的陣法,最終創出了八陣圖。與演義不同,八陣圖是在諸葛亮北伐後期創造出來的,據說實際上為八個陣法,分別是: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晉滅三國後,司馬炎非常推崇諸葛亮,曾命陳壽整理諸葛亮所有著作,並要求武將都學習武侯兵法。至西晉初,馬隆曾用扁廂車根據八陣圖列陣,邊戰邊進,推進上千裡,大敗禿髮樹機能。

可是到東晉,知道八陣圖的已經很少,面對諸葛亮的八陣圖壘遺址,沒有人知道是什麼陣法,只有桓溫說出這是常山蛇勢。

這是因為八陣圖對於武將素質要求非常高,所以到今天實際已經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八陣圖是怎麼樣的了。

傳說八陣圖在隋朝傳到了大將韓擒虎的手上,韓擒虎又將其傳到了外甥李靖手上。後來李靖對於唐朝軍隊的建設都是基於諸葛亮兵法的基礎上,但是這八陣圖實在太難,就將其簡化為六花陣。大大降低了武將掌握陣法的要求,但這也導致了八陣圖最後的失傳。

而到了宋朝,陣法的使用就開始走偏了,比如宋太宗趙二,每次打仗前總喜歡畫個陣法給下面的將領,讓他們按這個陣法打仗,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平戎萬全陣,此陣非常壯觀,完全布成需要比例14萬,展開直徑20裡,但實際上卻基本上沒什麼卵用。

宋朝對外戰爭的失利就往往與此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後來比較著名的將領,岳飛就是不用陣法打仗的,他就提出兵法運用之妙,在於純乎一心。就是打戰不應該拘泥於陣法,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改變。

之後傳說,陣法傳到了劉伯溫手上,再之後傳到戚繼光。但這裡有個人物卻要提一下,就是俞大猷的老師唐順之。我們一般認為鴛鴦陣是有戚繼光發明的,實際上鴛鴦陣最早是有唐順之發明,之後戚繼光再在鴛鴦陣的基礎上改良出五行陣,而五行陣又可根據地形變化成大小三才陣。

但這裡的陣法我覺得已經和古代的陣法不同了,本質上應該和現在的三角戰鬥隊形是一樣的了。

而什麼契型陣、魚鱗陣、卻月陣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來自上面陣法的實際應用或變陣,至於那些什麼一字長蛇陣,什麼二龍出水、四門斗底的都是小說家們編出來唬人的,戰場上真的想列這些陣,趙二證明會被人打死的。


潘不安講究史


陣法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古代大戰基本上離不開排兵佈陣,我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封神榜上,在我國曆史上比較常見的陣法大概有:長蛇陣,北斗七星陣,八卦連環陣,然而要弄明白一個是,說書是說書,現實時現實。

歷史上最早出現陣型,是黃帝大戰蚩尤,據說黃帝向神學會了陣法戰勝蚩尤,但這是神話,有史可考的是在商朝後期的左,中,右三師,這應該是最早的陣法。中國的陣法在春秋和戰國發展成熟的,出現了《六韜》、《吳子》和《孫臏兵法》這一類兵書,在當時出現這樣的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再往後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的“武侯八陣”,戚繼光自創的“鴛鴦陣”和“三才陣”,之所以跨度大,是因為這兩位比較有特色,重陣法而非兵法。陣法是深入瞭解兵法基礎而創。

鴛鴦陣

在其他國家日本深受我國文化影響,在軍事上也一樣,武侯八陣變結合日本實際發展成武田信玄的魚鱗、鋒矢、鶴翼、偃月、方圓、雁行、長蛇、衡軛武田八陣。

在西方古羅馬陣法是由步兵陣和騎兵陣編成,這是早期的,說道步兵陣就不得不提非常著名的馬奇諾方陣,本質上沒有比較驚豔的地方,主要是以較高的機動性,完整的隊列,發動衝擊,在西方同時代,步兵是很雜亂無章,因此馬奇諾方陣才能在那個時代常有勝蹟。


玄坤文史


史上名字最好聽陣法:

魚麗陣法

出處:

最早歷史記載於《左傳·桓公十五年》鄭莊公“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

特點:

攻擊力極高,勢如破竹,防禦性偏弱

繻葛之戰全過程:

公元前707年秋天,周桓王沙場點兵,親自統率周、陳、蔡、衛聯軍開赴鄭國,大舉征討。

鄭莊公聞報桓王傾巢而出,來勢洶洶,決定出兵迎戰。很快,兩方大軍相遇繻葛(今河南長葛東北),雙方拉開陣勢,劍拔駑張。

交戰之前,鄭國大夫公子元建議鄭莊公首先擊破周聯軍薄弱的左右兩翼,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桓王所指揮的聯軍主力中軍。鄭莊公欣然採納了這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

另一位鄭國大夫高渠彌鑑於以往鄭軍與北狄作戰時,前鋒步卒被擊敗,後續戰車失去掩護,以致無法出擊的教訓,提出了改變以往車、步兵的混搭作戰方式,編組成“魚網陣”以應敵。

所謂“魚網陣”,就三軍陣形特點而言,是軍隊部署兩翼靠前、中軍稍後的倒“品”字形,像張網捕魚似的打擊敵人;就各自軍陣內部部署特點而言,是“先編後伍”、“伍承彌縫”,即把戰車佈列在前面,將步卒疏散配置於戰車兩側及後方,從而形成步車配合,攻防靈活的整體。

鄭莊公不愧為一代霸主,聽了這個“魚網陣”後,心中大喜,拍案叫好,就這麼辦。

會戰開始後,鄭軍按照既定方針向周軍發起猛攻,“旗動而鼓”,擊鼓前進。鄭大夫曼伯指揮鄭右軍方陣首先以泰山壓頂之勢攻打聯軍左翼的陳軍。陳軍士氣低落,一擊即潰。

與此同時,祭仲也指揮鄭軍左翼方陣奮勇進擊蔡、衛所在的聯軍右翼,蔡、衛聯軍抵擋了一陣,幾個回合下來,也是丟盔棄甲,一敗塗地。

周王所在中軍,為潰軍所擾,軍心不穩,陣勢混亂。鄭莊公見狀,立即擂鼓搖旗對週中軍發起總攻。祭仲、曼伯雙翼方陣左右順勢合圍,夾擊週中軍。失去兩翼的周桓王中軍無法抵擋鄭國的三軍合擊,瞬間大敗,周桓王倉惶後撤,本人身負箭傷,退出戰鬥。


繻葛之戰以鄭國的勝利宣告結束,周天子在此戰之後威信盡失、顏面掃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傳統從此走向衰亡,開啟春秋爭霸時代。

“魚麗陣法”的出現和獲得的成功,成為中國軍事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促使古代車法、陣法進入不斷革新、迅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遊史無終


南朝宋武帝發明的“卻月陣”,號稱能夠“以步制騎”。他曾使用卻月陣,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聽起來非常吊,但有嚴重的侷限性,後世基本不用。

卻月陣以步兵和水軍相互配合,來對抗騎兵。步兵的核心是戰車,水軍的核心是戰船,也就是戰車、轉船配合使用。

劉裕在和南燕騎兵作戰時,為了對付強大的騎兵,想出了這招卻月陣。

車四千兩,分車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幔,御者執槊,又以輕騎為遊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

劉裕和南燕軍隊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劉裕突然奇襲後方重鎮後方臨朐,最後南燕軍隊大敗虧輸。這一戰,使得卻月陣初現原型。後來劉裕根據戰鬥成果,總結出了卻月陣。

後來,劉裕和北魏對陣。在這次戰鬥中,他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這一戰,使得卻月陣一戰成名。

不過卻月陣卻並沒有流傳下來。因為侷限性太重了,要求太高,需要背靠河流,需要己方有戰車和戰船,要求己方有很高的水戰能力。

劉裕也是在用險招,當時當時如果北魏軍隊從側翼或者後方攻擊劉裕,那麼他的卻月陣將難以奏效。

如果敵人提早準備,防守嚴密,沿河佈置重裝騎兵,那麼卻月陣將無從發揮優勢。甚至造成己方的重大傷亡。

正因為侷限性太高,而且險招。使得卻月陣最終沒法流傳下來。


袁衛宇


在冷兵器時代,陣法相當重要。說一下我的一些體會吧!

方形陣

這是最常用的一個陣法,別看這個陣法簡單但是它可攻可守,基本陣型為,中心兵力較少,四周的兵力較多,在防守時,前面的兩翼可以迅速的保護中軍,進攻時兩翼部隊可以迅速出擊,進行包抄。

圓形陣

這種陣法適合於防守,因為沒有明顯的破綻,軍隊集中在一起,缺點就是進攻不力,軍隊集中在一起,我發快速展開。

錐形陣

這個陣很好理解了,就是為進攻而生的,像錐子一樣進攻對方。但是真個陣對兵員素質要求比較高,錐子的前端必須打開局面,再由兩翼鞏固戰果,戰士素質較差的話,那就成了羊入虎口,這樣的陣型雙方的接觸面非常大。

雁形陣

這個陣型擺出來向一個“喇叭”,喇叭口朝向對方,那是用於包抄敵人的進攻陣型,喇叭口朝後,那是為了防止被敵人從兩翼包抄的防禦型。這個陣型能比較迅速的進行攻防轉換。

八卦陣

這個陣法一直流傳著他的神奇,具體陣型在影視劇中見過,但是看不懂是怎麼用的。查閱資料顯示,它主要是步兵對抗騎兵的一種陣法。我們都知道,步兵對戰騎兵有天生的劣勢,而八卦陣就是在騎兵衝陣時,有意識的讓出空間,引導騎兵路線,最終騎兵沒有衝力後,因為受攻擊面積較大的原因,騎兵並不比步兵強多少。

當然神奇的八卦陣肯定作用不止於此。每一種陣法,根據地形、兵種的不同必然存在很多的變化,與應用手段。

拍磚的可以在評論區開始了。


文古平說


不邀自來。其實八卦陣、長蛇陣、雁行陣雲雲都是扯淡。電視裡看到的一個方陣衝進另一個方陣廝殺的方式也是扯淡。真正短兵相接,講究的無非兩個字,攻和防。攻就是讓傷害最大化,方陣要一線展開,爭取使所有的矛都能攻擊到敵人。防就算讓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盾兵也要一線展開,爭取能阻擋敵人所有的攻擊。正因為這樣,戰爭的勝負往往由兩類兵種決定,弓兵與騎兵。由於近戰兵種的保護,弓兵可以肆無忌憚地將傷害打到最高。而騎兵則負責衝散敵軍陣型,遏制弓兵的發揮。原理和現代的策略戰爭遊戲是一樣的。

當然戰爭還受地形影響。在狹窄地形,人多的部隊無法展開,有效的作戰兵力是有限的。中國有句古話,狹地相逢勇者勝。也即是說,無論兵多兵少,在狹窄地形裡,膽怯的一方最先發生混亂,自然要輸。

士氣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勝負。真正打起來,場面是非常混亂的,士兵只顧著打,哪曉得自己身邊到底是敵人多還是隊友多。士氣低落的一方,在震天的廝殺聲浪裡,只覺得到處都是敵人,當然抱頭鼠竄。

所以說,古代陣型這東西,都是意淫出來的。


dancingcash


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說起中國古代陣法,最出名當屬八卦陣了!

這八卦陣傳說乃是戰國時期大軍事家孫臏創造的,其靈感來自於《易經》中八卦圖,所以稱為八卦陣。

具體陣勢是大將居中,四面各布一隊正兵,正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奇兵,構成八陣。八陣散佈成八,復而為一,分合變化,又可組成六十四陣。

後來諸葛亮將此陣再度推向頂峰,名為"八陣圖",不過由於此陣太過逆天,最終失傳!

傳說八陣圖在隋唐時期,曾經由名將韓擒虎和李靖這對叔侄重現過,並作為士兵的教習軍陣之法。據《隋書》及《新唐書》在的相關記載,此教習之法,乃是讓士兵分為兩軍,各依直陣、銳陣、曲陣、方陣、圓陣的順序變陣,取其對應的五行相剋之意。


當然,此陣法太過神奇,真實性有待考證!

鴛鴦陣

鴛鴦陣,中國古代陣法之一。中國明代軍隊抗擊倭寇時採用的一種疏散的戰鬥隊形,由抗倭名將戚繼光創立,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明朝時期,火器已經廣泛運用於戰場,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傳統密集的戰鬥隊形已經是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明朝軍隊在倭寇的火繩槍面前,沒少吃虧!


於是,一代軍事怪才戚繼光,在接受抗倭重任之後,他根據東南沿海地區的地形特點和倭寇作戰特點,採用了此陣法。

事實上,這個陣法最早是由唐順之設計的,這傢伙也是一個兵法奇才,在抗倭戰場上有突出表現。

唐順之早期的鴛鴦陣,規模較小,其以五人一組,主要對付倭寇長槍兵。不過即使如此,唐順之的鴛鴦陣跟同時期的相比,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更靈活的作戰。



當然了,這也有自己的不足。因為兵力不足,無法做到攻守兼備。於是戚繼光便在唐順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人數增加到了12人為一隊,盾牌,標槍、腰刀,長槍還有專制日本長刀的狼筅,攻守兼備,運轉靈活。吧倭寇給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馬其頓方陣

這是亞歷山大大帝橫掃亞歐非最大的倚仗,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一寸長一寸強。那個時代的軍隊還比較落後,更多的是一種亂戰的方式,混亂無比。而馬其頓方陣則是將軍隊用方陣的形式組成了一個整體。這樣在混戰之時,即使在總人數上他們處於劣勢,但在實際對陣中,他們面對敵人是絕對的優勢,其軍隊的戰鬥力會曾幾何倍數的增長,特別是那長約十幾英尺的馬其頓長矛,在普遍缺乏遠程武器的那個時代,簡直就是敵人俄噩夢。它管你幾處來,我只一路去,就像一個坦克一樣,在人堆中橫衝直撞。如此在配合騎兵的掠陣,簡直無敵!

這樣情況下,敵人很容易就會被擊潰,接下了便是騎兵的收割了!

但是這個陣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無法估計兩側,一旦側翼保護的騎兵被突破,這個方陣就完蛋了。後期羅馬人就是靠著這一戰術,把馬其頓給滅了的。所以馬其頓方陣其實不算厲害,他之所以一度無敵,只不過是面對的敵人太過無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