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誰的個人能力最強?

諶海飛


唐太宗李世民與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大唐王朝屈指可數的英明君主,當然,唐玄宗李隆基後期荒於政務,大權旁落至宰相李林甫和地方節度使安祿山手中,導致出現了後期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唐太宗開闢了“貞觀之治”,在位期間極大程度發展民生和經濟,為大唐進入全盛時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唐玄宗在位期間出現了大唐有史以來形勢和經濟最好的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任期間出現的“開元盛世” 的昌盛局面實則是沾了自己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光。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至649年7月10日),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對外平定蕃亂,開疆擴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至762年5月3日),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也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採取多種措施,鞏固政權。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且寵愛楊貴妃,政策失誤,重用安祿山等外族鎮守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唐朝從此走向逐漸走向衰落。享年78歲,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與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皇帝,而二人之所以為世人所知,唐太宗是因為玄武門兵變和他開創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是因為楊貴妃楊玉環和他開創的“開元盛世”,今天我們就多方面的來比較一下兩位皇帝的個人能力誰最強?

從出生以及二者的關係來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雖然只在位二十三年,卻在年少時親身參與了唐朝的建立。而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他是李世民的第七代子孫,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從政績來看,唐太宗的改革有效而且徹底,自上而下,由內而外,從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使得國家富強,民族融合,著名的“貞觀之治”更是開創了盛唐一片繁榮的景象。唐玄宗相比較唐太宗而言,雖然也開創了“開元盛世”使得唐朝走向鼎盛時期,但是盛極而衰,隨後因為李隆基過於寵愛楊貴妃楊玉環而導致的“安史之亂”也使得唐朝開始走向衰微。

從感情上來比較,唐太宗的皇后是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賢德,輔佐唐太宗,開創了盛唐,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常常登高思念她,唐太宗去世後,二人合葬昭陵。而唐玄宗李隆基先是奪了自己的兒媳婦兒封為貴妃,後又因楊貴妃而導致叛亂,最後楊貴妃自縊於馬嵬坡。二人的感情不容於世暫且不提,酒色令智昏的道理唐玄宗竟然沒能明白,這大概就是他沒能延續盛唐統治的原因吧!

李隆基有四處不如李世民:第一,李世民在隋末群雄逐鹿中,南征北戰,消滅四方割據,最終為李唐攫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彪炳史冊,而李隆基則是具有雄心的藩王罷了。第二,李世民有一個千古賢后長孫皇后,所以在後宮及勸諫方面勝於李隆基,也讓李世民立嫡子為儲君省了不少麻煩。第三,李世民比李隆基活得短,五十多歲的唐太宗已經逐漸在個人生活上出現奢靡腐敗之風,就是如果再給太宗皇帝一些歲月,那天寶危機不見得只是唐玄宗一個人的悲劇,上天讓太宗皇帝帶著英明神武的形象離開了人世,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第四,從他倆任命的宰相來看,是不是也能看出對他們的治國能力呢?唐太宗任命的宰相不多,但各個能幹;唐玄宗李隆基任命的宰相一堆,著名的良相沒幾個,有名的奸臣倒有倆。要論決戰沙場,開疆擴土,善採良言,治國平天下,李隆基比不上他祖爺爺;要論享受玩樂,養尊處優,歌舞昇平,李世民不如他重孫。都說大唐在李隆基治下的是極盛時期,號稱明皇,應是極會治理國家的,但看看他在安祿山造反之後的無奈奔逃,真不敢讓人恭維!李隆基的政治軍事用人能力與曾祖李世民相比那相差太遠了。

李世民有三點不如李隆基:第一,名正言順入繼大統,雖然同是發動政變獲取最高權力,但李隆基是誅殺韋后拯救社稷,還是睿宗皇帝親口封的太子儲君,這一點是太宗皇帝最想要而不可得的。第二,社會繁榮,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時代是“開元盛世”,這是開創之君李世民所沒有達到的,大唐註定在李隆基手裡走向巔峰,這一點是守成之君李隆基的幸運。第三,李隆基有一個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作為帝王,李隆基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雖然結局是悲慘的,但這不得不說是多少帝王可望不可即的,這是長孫皇后無法帶給太宗皇帝的感覺,也是楊貴妃和李隆基傳唱千古的長恨歌。

最後我個人覺得,如果李隆基在開元末年就壽終正寢,很難說他將成為中國封建帝王中的第一人,而就算他有天寶之敗,但依舊不失為一名優秀的君主,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覺得李隆基是比李世民要強的,哪怕他是失敗者。但自古成王敗寇,註定李世民要成為他前面的人。唐玄宗李隆基相比較唐太宗李世民而言,雖然也開創了“開元盛世”使得唐朝走向鼎盛時期,但是盛極而衰,隨後因為李隆基過於寵愛楊貴妃和後期的剛愎自用,沉溺酒色而導致的“安史之亂”也使得唐朝開始走向衰微。唐太宗處理民族關係的做法也值得稱道,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出現了歷史上難得的民族關係。 唐太宗在處理民族關係方面最過人之處是他的寬容,因為寬容,貞觀時期的民族關係異常融洽。











Zh上善若水W


李隆基有三處不如李世民:第一,李世民在隋末群雄逐鹿中,南征北戰,消滅四方割據,最終為李唐攫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彪炳史冊,而李隆基則是具有雄心的藩王罷了。第二,李世民有一個千古賢后長孫皇后,所以在後宮及勸諫方面勝於李隆基,也讓李世民立嫡子為儲君省了不少麻煩。第三,李世民比李隆基活得短,五十多歲的唐太宗已經逐漸在個人生活上出現奢靡腐敗之風,就是如果再給太宗皇帝一些歲月,那天寶危機不見得只是唐玄宗一個人的悲劇,上天讓太宗皇帝帶著英明神武的形象離開了人世,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

李世民有三點不如李隆基:第一,名正言順入繼大統,雖然同是發動政變獲取最高權力,但李隆基是誅殺韋后拯救社稷,還是睿宗皇帝親口封的太子儲君,這一點是太宗皇帝最想要而不可得的。第二,社會繁榮,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時代是“開元盛世”,這是開創之君李世民所沒有達到的,大唐註定在李隆基手裡走向巔峰,這一點是守成之君李隆基的幸運。第三,李隆基有一個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作為帝王,李隆基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雖然結局是悲慘的,但這不得不說是多少帝王可望不可即的,這是長孫皇后無法帶給太宗皇帝的感覺,也是楊貴妃和李隆基傳唱千古的長恨歌。

最後我個人覺得,如果李隆基在開元末年就壽終正寢,很難說他將成為中國封建帝王中的第一人,而就算他有天寶之敗,但依舊不失為一名優秀的君主,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覺得李隆基是比李世民要強的,哪怕他是失敗者。但自古成王敗寇,註定李世民要成為他前面的人。






小莊說歷史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我們肯定都不陌生,因為他是開唐第二位皇帝,他的政績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同為優秀的皇帝還有他的第七代子孫唐玄宗李隆基,如果要拿他們兩個人的能力來做出比較的話,我認為,唐太宗會更優秀一點。



首先,唐太宗開闢了貞觀之治,他為盛唐做出的貢獻可是不容小覷的,不僅給唐朝的生活質量和經濟水平帶來了很大的發展,並且給唐朝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夯實呢基礎。而我認為唐玄宗雖然也很勵精圖治,但是有一部分功績還是要歸因於唐太宗的,所以,唐太宗的實際行動還是比唐玄宗更有成果一點。


其次,唐太宗的軍事計謀能力強於唐玄宗,唐太宗憑著自己的能力在隋末的時候南北征戰,給唐朝打下了屬於唐朝的天下,在當時的暴亂中奮勇而出,依靠著自己的軍事能力消滅各種阻礙,並且從來不放棄,而唐玄宗的李軍事能力遠遠不如李世民,他不僅計謀不足,並且還在安祿山造反的時候選擇了逃跑,所以,他的勇氣也不行,所以這一點李世民還是要遠遠高於唐玄宗的,雖然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他卻沒了然後。



最後,唐太宗和唐玄宗後期的時候雖然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唐太宗在中晚年的時候雖然有一點奢靡,但是,唐太宗的錯誤得到了幸運的眷顧,他的錯誤在他去世時得到彌補,最後唐太宗的江山還是完好無損的。然而,唐玄宗卻因為過度沉迷美色,卻丟掉了江山,雖然他在生前讓唐朝的經濟走上了巔峰,但是唐朝卻是在他的手裡最後越來越衰敗的,所以,我感覺雖然人人都不會是完美的,但是唐太宗的過錯沒有唐玄宗的大。

所以,我認為李世民的綜合能力還是比李隆基強一些,雖然李隆基有些方面做的確實比李世民好一些,但是作為唐朝的兩個傑出的皇帝,都是值得令人尊敬的,畢竟,唐朝的鼎盛也給我們當代人留下了一大筆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