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讓很多人對俞灝明所飾演的朱高煦圈粉,對於這位朱高煦,很多人是又愛又恨又為之可憐。當然,更多人則是覺得他太蠢,因為就他那點實力,還想著造反,這不是典型的痴心妄想嗎?

至於正史上的朱高煦,也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丑角。而且許多行為,怎麼看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比如,《明史》中曾有這樣兩段記載:

“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

“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臨京師。舅徐輝祖以其無賴,密戒之。不聽,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

不僅如此,後來朱高煦的行為,更像是一個腦殘。

比如,朱高煦先是不知死活的起兵造反,結果朱瞻基的大軍還沒到就舉白旗投降,本來事後朱瞻基打算放他一馬,結果他卻故意絆倒朱瞻基,最終被活活炙死在銅缸內,這不是腦殘是什麼?【注】

[注]:一日上欲往視,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鎔,庶人死。諸子並死。

但其實呢,朱高煦是一個被嚴重抹黑的政治人物。

因為,朱高煦是靖難之役中朱棣最得力的助手,這是誰也無法更改的事實,毫不誇張的說,他最初的地位,就類似於李世民對於李淵。

據史書上記載,朱高煦曾參加白溝河之戰,親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大將張玉戰死,關鍵時刻是朱高煦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再後來,朱棣在浦子口被南軍擊敗,仍然是朱高煦率軍趕到將南軍擊退。

也正是因為朱高煦的優秀,朱棣這位一代雄主,據說都曾打算傳位給朱高煦。單從這方面說,如果不考慮後來的結局,這位朱高煦和當初的李世民,完全在扮演同樣的角色。

從這層意義上說,這樣的朱高煦,就絕不可能是一個有勇無謀、傻頭傻腦的貨色。

換句話說,朱高煦即便再不堪,他也不至於連造反這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都搞不明白。所以,朱高煦造反的背後,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和背景。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首先,朱高煦作為一個藩王,他最開始的作用,就和歷史上的魯王孫霸、晉王楊廣、漢王楊諒、秦王李世民、魏王李泰類似,都是用來制衡太子的強勢親王。

本來,明朝作為一個官僚體制非常成熟的王朝,皇帝通常是不會受到太子的威脅。問題是,因為朱棣是通過造反奪取的江山,所以他的三個兒子,都過早的介入到軍政領域,尤其是太子朱高熾,因為常年坐鎮在後方統籌調度,所以在政治上,擁有相當大的優勢。

等到朱棣當上皇帝后,因為他經常親自率軍出征蒙古勢力,導致大明帝國的日常政務,只能全部交由太子朱高熾處理。

加上,在永樂十八年之前,大明帝國的首都在南京,而外患卻主要在北方,這就導致大明帝國的軍政出現分離,朱棣常年在北方負責對外的軍事,太子朱高熾則在南京主管全國政務。

在這種背景下,太子朱高熾,其實比朱棣更像是實際的皇帝,至少在百官心目中。

面對這樣的局面,朱棣心中自然會缺乏安全感。因為,太子在得到百官的一致擁護後,提前搶班奪權而上位的案例,歷史上實在太多太多。

因此,朱棣不得不有所防備,他必須讓官員之間出現分化,不能全部都站在太子朱高熾這邊。

也正因為此,漢王朱高煦被推出來與太子分庭抗禮,甚至朱棣還故意表現出要立朱高煦為太子的意圖,這樣一來,大臣們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分化。

一切是顯然的,一些不是太子朱高熾嫡系的官員,或者與太子朱高熾不對胃口的、卻又想往上爬的官員,甚至還有一些投機的官員,他們覺得朱棣似乎更希望朱高煦當太子,自然他們就會轉而投靠漢王朱高煦。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這就好比,當帝國只有太子這一個繼承人時,大臣們自然只能向他表忠心,即便某些大臣和太子不對胃口,他們也只能儘可能得討好太子,甚至當太子和皇帝出現矛盾時,大家也不敢太過分的得罪太子,因為沒事得罪帝國未來的皇帝,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在這種背景下,太子的勢力自然會越來越大,必要時皇帝也會缺乏安全感的。

問題是,當帝國出現一個有可能取代太子地位的皇子時,大臣們自然會分開下注,有的人選擇支持太子,還有些人選擇支持皇子,這樣文武百官就被分化為兩大相互對立的陣營,皇帝也就可以很好的對雙方進行制衡。

想當年,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卻又讓魯王孫霸與太子擁有對等的地位;還有隋文帝楊堅立楊勇為太子時,卻又不斷扶持晉王楊廣和他抗衡;後來楊堅改立楊廣為太子後,卻又讓漢王楊諒不斷做大;

還比如,李淵讓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相互抗衡,後來李世民讓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相互制約,都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從這層意義上說,漢王朱高煦,其實就是朱棣用來制約太子朱高熾的關鍵人物。

其實,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朱高煦不可能是個有勇無謀的傻貨,他的才能與太子相比,至少是平分秋色,甚至更為出色,否則他作為一個親王,又憑什麼來制衡太子呢?

當然,也正因為朱高煦扮演這樣的角色,他的結局其實一早就已經註定好。

因為,翻開中國歷史,扮演這種角色的人,通常只有兩種結果,要麼捨得一身剮的衝向皇位,要麼成為新皇帝的打擊對象,最後在打壓中死去。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事實上,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等到朱高熾的皇位坐穩後,漢王朱高煦就會成為被收拾的對象。

可惜的是,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所以才給人感覺,朱高熾好像對朱高煦這個弟弟非常好。因為朱高熾登基後,不僅增加了朱高煦的俸祿,還將他的兒子都封為郡王。

這就好比,如果雍正在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後人再看他和八阿哥的關係時,也會覺得他對八阿哥非常好,因為雍正登基後,八阿哥立馬就被加封為親王,還負責朝堂大小諸事,可謂是權傾朝野。可是,八阿哥最後的下場呢?

還有,如果漢文帝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後人再看他和皇弟淮南王劉長的關係時,也會覺得他對劉長非常好,因為漢文帝登基後,對劉長各種縱容,以至於他完全按照天子的標準來行事。可是,劉長最後的下場呢?

當然,因為八阿哥和劉長都是失敗者,所以史書上在寫他們時,都是說他們冥頑不化,總而言之,皇帝一再對他們寬容,一再赦免他們的罪過,甚至還重用他們,但他們卻死性不改,最終自己作死。

問題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所以,對於朱高煦來說,如果按照正常節奏發展下去,他最後的結果,和後來的八阿哥不會有什麼本質區別,所以他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只能鋌而走險。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恰恰這個時候,老天送給他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那就是朱高熾突然去世,新登基的朱瞻基還是個小年輕,根基不穩,至少很難在短時間內駕馭住帝國的各派勢力集團。

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帝國內部的各大軍政大佬,不免趁機蠢蠢欲動,至少會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權力。

另一方面,地方上的眾多藩王,尤其是那些輩分和勢力比較大的藩王,難免也有些躍躍欲試。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朱瞻基所面臨的局勢,就和當年的朱允炆非常類似。

所以樂觀估計,朱高煦這個時候選擇造反,也未必不能複製當年他父親的成功。

更主要的是,這個機會,可能是朱高煦唯一能夠改變悲慘下場的機會。如果他不抓住這個機會,一旦等朱瞻基的皇位坐穩之後,朱高煦就只能坐以待斃,而這個結果顯然是戎馬一生的朱高煦,無法接受的。

再者,雖然當時朱高煦自己的實力有限,問題是,他的11個兒子都已被封王,而他們都全力支持造反。

同時,朱高煦的三弟趙王朱高燧,早已暗中和朱高煦勾結在一起,並表示全力支持朱高煦的造反。所以樂觀來看,他們倆兄弟的結合,未嘗不是當年朱棣與寧王的聯手?

不僅如此,在朱棣當皇帝期間,朱高煦曾在中央政府待了十幾年,擁有很強大的關係網,甚至很多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當年都曾支持過他當太子。

比如,永樂朝的第一名將、執掌帝國中軍大權的英國公張輔,就和朱高煦的關係非常好,兩人曾在靖難之役中結下深厚的友誼。

所以樂觀一點估計,現在的這位英國公張輔,就好比是當年建文帝身邊的李景隆,如果在朱高煦造反之後,張輔願意當朱高煦的內應,和他暗地裡眉來眼去,還有其他眾多大臣,也都是出工不出力,那朱高煦也未必不能複製朱棣的成功。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事實上,如果真出現這種結果,那別看朱高煦的地盤和實力都很弱小,但他依然有資格挑戰皇帝朱瞻基。

因為,造反這種事,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看你自己的實力有多大,它更得得看其它人的態度。

換而言之,你的實力弱小,但你振臂一呼,天下人云集響應,於是那些非常強大的敵人,往往也會被你打得分崩離析。

最簡單而言,陳勝吳廣率領九百人造大秦帝國的反。單從實力上看,陳勝吳廣與大秦帝國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問題是,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後,天下人都響應他們,強大的大秦帝國很快就搖搖欲墜。

反之,即便你實力強大,開局就能氣吞山河,席捲一大片,但事後卻沒有人積極響應,於是那些看似懦弱的敵人,往往卻會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將你給打死。

比如,安祿山造反時,那開局完全是一副氣吞山河的樣子,至於唐王朝呢,直接被打得狼狽不堪,天子都狼狽逃出長安,可最後的結果呢?

所以回到朱高煦身上,他造反能不能成功,不在於他個人的實力有多強,主要在於事後有多少人願意響應他!

那麼,朱高煦造反後,會有多少人會響應他呢?這實在是個未知數!問題是,如果朱高煦不抓住這個機會造反,那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還不如抓住機會放手一搏。

事實上,如果朱高煦不抓住這個機會放手一搏,等到將來他被朱瞻基給收拾時,後人再看這段歷史,又會認為朱高煦太過懦弱,就如同曹爽和劉阿斗一般,爛泥扶不上牆。

因為,有句話說得好,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更何況,基於朱當時高煦的想法,他選擇造反後,肯定會有很多人響應他,因為他在軍中和中央政府,都有很深的關係網,而且和他們都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繫。

但是很不幸,和朱高洵關係最鐵的張輔,第一時間就把他給賣了,這位和朱高洵關係最鐵的張輔都把朱高洵給賣了,那其他人就更不會站在朱高洵這邊。

後來,朱瞻基御駕親征,帝國內部的軍政大佬,全都選擇站在皇帝一邊,朱高洵自然就沒法再玩下去,於是雙方還沒正式開打,朱高洵就直接嚇得出城投降。

據說,朱瞻基俘虜朱高煦後,本來沒有打算殺他,結果朱高煦自己找死,竟然在朱瞻基來看他的時候,故意將朱瞻基絆倒,於是盛怒之下的朱瞻基才下令將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按照這種說法,朱高洵被殺,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但其實呢,這就是典型的扯淡,因為翻開歷史書,造反失敗的人,通常只有死這一條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沒有一個例外,所以朱瞻基不可能單獨大發善心放過朱高煦。

別的不說,如果朱瞻基真沒打算殺朱高洵,那朱高煦的11個兒子,又怎麼說?他們可並沒有絆倒朱瞻基,為什麼還是全部被殺了呢?

所以,與其說朱高洵絆倒朱瞻基而遭來禍事,還不如說是史官們為朱瞻基殺朱高洵找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主要就是為證明朱高洵就是一個冥頑不化的惡人。

這就如同史書上記載,李世民之所以發動宣武門之變,主要是因為李建成欲置李世民於死地,據說還差點用毒酒毒死李世民。

在這種背景下,朱瞻基殺叔叔,或是李世民殺李建成,自然就不用揹負太多道德上的罵名,所以歸根結底,不過是政治抹黑而已!

事實上,如果李世民玄武門政變失敗,那他寫在史書上,恐怕也就是漢王朱高煦的翻版。總而言之,他有功勞也有才,但卻不適合當一國之君,而且之所以會死,就是因為他自己作死!

反過來說,如果漢王朱高煦成功登上皇位,御用文人再寫這段歷史時,自然會把靖難之役的成功,都歸於漢王朱高煦的英明領導。總而言之,面對建文帝的磨刀霍霍,明成祖朱棣當時就嚇得六神無主,最後還是靠漢王朱高煦的極力勸說才敢起兵。

當然,當初朱高煦從建文帝那邊僥倖且狼狽逃回來的行為,也會被證明是王者不死,其精彩程度恐怕不會遜於劉邦的鴻門宴。

還有在靖難之役,恐怕也會變成是漢王朱高煦多次力挽狂瀾,朱棣因人成事毫無作為,太子朱高熾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只能留守在後方,至於上躥下跳的朱瞻基,就是和齊王李元吉一樣助紂為虐;最後漢王在萬般無奈下,為了黎明百姓,為了江山社稷,只能忍痛奪取皇位。

從朱棣生前的權力佈局,看《大明風華》中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