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偽軍的戰鬥力表現如何?

心空明瞭


“偽軍”是一個富有極大時代色彩的語詞,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特殊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傷痛而恥辱的記憶。

早在日本侵華之前,在軍閥割據混戰的大動盪時期,不少地方割據勢力,大軍閥頭目紛紛與意圖從中國攫取利息的“洋大人”勾結。

而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也不斷加快著侵略的節奏,著名的軍閥如“東北王”張作霖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日本的代理人。

而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開始大張旗鼓地侵略中國,“偽軍”就成了先前軍閥更為有效的替代品。

抗戰時期中國的偽軍五花八門,有所謂的“滿洲國軍”、“和平建國軍”、“華北治安軍”等等。


他們作為“漢奸”,選擇現在歷史和民族的反面,也就意味著在後來的歷史記載與影視作品中,成了被抨擊和打壓的對象,但在影視氛圍浮躁、“抗日神劇”橫飛的今天,偽軍也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過度醜化。

和所有的軍隊一樣,“偽軍” 內部也分三六九等,例如派駐在冀東地區的所謂“鐵石部隊”,這支部隊算的上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汽車甚至是裝甲車,甚至一度成為“圍剿”和“掃蕩”的主力。

而一些能進入到“特高課”的等秘密特務組織的偽軍,則算的上是“精銳”了。

當然,“偽軍” 無論如何是洗不白的,而且日軍給偽軍配備的裝備極其簡陋落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偽軍的戰鬥力,當然最核心的還是戰鬥意志和意願的問題。

做亡國奴的滋味絕對不好受,且不說良心的煎熬,但是整天受著趾高氣昂的日本人的欺壓,愛國心再弱的偽軍也不願意為日本人死心塌地的賣命。

不斷的有偽軍覺醒過來,刺殺日本軍官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而到戰爭後期,更多的偽軍的投降速度遠遠要快於日軍。雖然偽軍中也不伐一些“精良”的部隊,但大部分偽軍是羸弱不堪的,如果一支對自己的同胞痛下殺手的軍隊還能打出戰鬥力,豈不是太可怕了?


白話歷史君


說到偽軍,很多人的腦海裡就是電視劇裡一些衣冠不整,舉止猥瑣的兵痞,當然這只是偽軍的一種而已。這場全面戰爭中的偽軍五花八門,戰鬥力是各不相同的。


長期以來,偽軍中被忽視的部分是直接編入日軍的士兵。兵源地基本是日本殖民地,這些人從小生活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中,接受過日本奴化教育,甚至對日本侵略軍有相當的認同感。入伍之後,與日本士兵混編。他們穿著日本侵略軍軍服,使用日式武器,說日語,所以抗日軍民很難從日本士兵中把這種偽軍辨認出來。

中國臺灣偽軍

比如中國臺灣的偽軍,日軍給他們起了極具欺騙性的名稱——“高砂義勇隊”。1942年3月這些士兵和日軍一起參加了巴丹半島的戰役,重創了美軍。後來,他們還參加了菲律賓科雷希島登陸戰,日軍後來不無得意地寫道,這些士兵夜間視力好,在熱帶雨林與山地中健步如飛,攀爬懸崖迂迴到美軍後方,以手榴彈和刺刀與美軍展開近戰。

中國臺灣偽軍,軍裝武器和日軍的差別很小


二戰後期,日軍還使用中國臺灣籍士兵組成“薰空挺身隊”,以空降方式對海島上的美軍機場發動自殺式進攻,可見對其戰鬥力的認可。

當然也有資料聲稱在緬甸戰區頑抗中國遠征軍的日軍步兵中也有中國臺灣士兵。

更令人憤慨的是中國臺灣籍士兵李光輝 (史尼育唔、日本名字中村輝夫) ,1944年,他在摩羅泰島與日軍大部隊失散,在深山老林裡獨自生活了31年,1974年12月才被人發現,這個時間遲於1974年3月被人發現的日本兵小野田寬郎,可見被日本軍國主義毒害之深。

身穿日軍空降兵軍裝的中國臺灣偽軍


朝鮮籍偽軍

雖然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大批朝鮮人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但是確實也有不少朝鮮人被編入日軍或者偽滿洲國軍隊。比如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的爸爸朴正熙,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上過偽滿和日本的軍校,在日軍中當過軍官。

身穿日軍軍服的朴正熙


再比如韓軍退役將軍白善燁,他在回憶錄中就承認自己在日軍“間島特設隊”中曾擔任軍官,長期在中國東北圍剿抗聯武裝,這支特設隊留下了兇殘和善戰的名聲,這樣的朝鮮籍偽軍和偽警察特務,被中國東北人怒斥為“二鬼子”,可見名聲。

抗戰末期,間島特設隊又被派到華北,與八路軍作戰,不過他們意識到日軍氣數已盡,消極避戰,避免了傷亡。


偽滿鐵石部隊

1944年冬,日軍組織偽滿,偽蒙軍隊中的精銳組成了鐵石部隊,下轄鐵血部隊、鐵心部隊及直屬部隊;

鐵心部隊是騎兵旅,是偽蒙精銳;

鐵血部隊是步兵旅,為偽滿精銳;

直屬部隊為鐵虎部隊(裝甲車營),鐵乘部隊(鐵路警護隊),鐵輪部隊(輜重團);

總共約1.6萬餘人,大部分是中國人和朝鮮人,還有少量日本軍官指揮。

這支部隊的裝備相當好,雖然缺少日軍甲種師團那樣的大型火炮,但是迫擊炮、機關槍、擲彈筒、卡車和騾馬一應俱全。

身穿禮服的偽滿禁衛軍


1945年1-8月期間,鐵石部隊居然還敢主動大舉進攻華北根據地,與八路軍交戰,當然被八路軍狠狠地打擊。不過,這支部隊抗戰勝利時投奔了國民黨軍隊,在一年後的四平大戰中給解放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同廣場與解放軍打了兩個小時近戰,據參戰者回憶,大同廣場上“鮮血沒過了腳脖子”。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老舍先生在抗戰初期就對此有所瞭解,所以在《四世同堂》中不無擔憂地寫道,這些人從小讀日本書,看膏藥旗,長大以為自己是日本人,太危險了。


汪偽首都軍

汪偽政府在抗戰期間組織了“首都警衛軍”,下轄3個師,是精銳部隊,裡面有不少軍事素質較高的投降官兵,與國共堅持抵抗的部隊在南京附近地區打得有來有回。被日軍稱為“清鄉專家”。

抗戰勝利後這支部隊基本被國民黨收編,也得到了國民黨的較高評價,在摩擦戰中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所以國軍王牌整編第七十四師在補充兵員的時候,收編了不少汪偽首都軍的士兵。

電影《風聲》劇照,張涵予扮演的角色疑似是汪偽精銳


其餘部隊

下一檔次的是齊燮元的華北治安軍,向日軍成建制投降的國軍部隊,這些軍隊還有一定的正規編制、訓練和戰術,甚至還自己有軍校,在偽軍裡面算比較正規的。

《民兵葛二蛋》劇照,忠實表現了華北治安軍的獨特軍裝


再下個檔次就是五花八門的地方偽軍,原本可能是民團之類的武裝,也可能是會道門,軍裝、武器雜亂,大部分士兵可能只是混口飯吃,士氣低落,戰鬥力較差,這種比較符合影視劇裡的形象。所以敵後抗日武裝在這種偽軍中做敵工工作要相對容易些,通過“紅心白心”,“紅黑賬”發展了不少線人。

總的來說,偽軍五花八門,戰鬥力也是和他們各自的兵源、編制、訓練體系和武器裝備有很大的關係。

閱讀更多軍事內容,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近衛步兵師


首先,抗戰沒有200萬偽軍,正規偽軍數量沒有某些人所說的200-400萬那麼多。比如在1941年11月,日軍所謂第4次強化治安行動。

當時偽山西公署公佈,全省有47萬自衛團,但是武器就只有3024支步槍,其他都是棍子和長矛。這其實是日軍強迫相關地區,平民充數,每家都必須出人,否則就要去東北當勞工,恐嚇的結果。沒有任何實際戰鬥力,平均100多人一把槍,能有什麼戰鬥力?

在關內,正規偽軍為32.7萬,地方偽軍29.9萬(日軍直接控制的各縣地方警備隊),合計62.7萬人。其中華北正規偽軍20.9萬人,華中正規偽軍9.4萬人,華南正規偽軍2.3萬人。這些是偽軍當中的主力。

論戰鬥力,實際上正規偽軍也很差,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也沒有投降當偽軍的。投降當偽軍都是些戰鬥力很弱的部隊。比如齊燮元,孫殿英,趙瑞,任援道這些偽軍大佬的部隊素質都非常差。

真正實力強的反而是地方偽軍,因為他們是日軍直接控制的。裡面有日軍指揮官,教官,甚至在中隊裡還有一個日軍步兵班摻入。比較多的鐵路警備隊,日本人比例達到30%,這些縣警備隊級偽軍的戰鬥力就要兇惡一點。在日軍直接督戰下,防禦工事還湊合。

總體來看,偽軍的特點是番號特別大,人數特別少,如果按番號算,可以算出400萬偽軍,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人。偽軍的治安軍有12個集團軍,總共只有6萬人,1個集團軍不到5千人。偽軍1個師大多都是1千到2千人,就是700人的1個師都有。總體戰鬥力來說,沒有一個具備進攻能力,在日軍監督下防禦,可以勉強打一下。


深度軍事


偽軍,是我們中國老百姓對抗日戰爭時期協助日本軍隊的一隻傀儡武裝的統稱。日本鬼子佔領中國14年,期間偽軍的數量大概有200萬左右。由於偽軍的來源五花八門,叫法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是漢奸,儘管他們標榜自己是“曲線救國”。

偽軍的大多來自國民黨軍隊,所以他們的軍裝軍銜與國民黨軍隊基本一樣。偽軍在各地由於隸屬關係和編制不同,稱呼也不同。像南京汪精衛偽政府的軍隊叫黃衛軍,滿洲國溥儀的軍隊叫和平建國軍或國防軍,華北敵佔區的偽軍叫皇協軍或治安軍。

偽軍還有部分是地方警備部隊、偽警察、地主民團武裝、土匪地痞無賴組成的隊伍等。這類沒有編制,像江浙一帶的忠義救國軍。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偽軍也能打仗,但是戰鬥力不敢恭維。與日本鬼子相比,顯然不行;與八路軍新四軍打仗,也不行;與國民黨軍隊打仗,還湊合。偽軍最大的本事,是伺候日本鬼子,給鬼子當炮灰;還有就是欺壓老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偽軍消亡殆盡了!



一風2008


1941年9月,漢奸熊劍東率領他的“黃衛軍”四千餘人在湖北監利一帶的楊林山駐紮,協防白螺機場。駐朱河的國軍53軍116師周福成部夜襲楊林山,但沒想到的是,這群偽軍甚是兇悍,憑藉著日軍補給的重武器頑強抵抗,雙方激戰一夜,在日軍的策應下,國軍損失大量人馬,被迫撤退。半個月後,53軍再次進攻楊林山,還是敗在了“黃衛軍”手裡。這還不算什麼,在同年冬季,熊劍東居然率領他的隊伍主動向53軍發起進攻,雙方展開激戰,最後在日軍的配合下,國軍吃了點虧,丟了聶家河陣地。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偽軍的戰鬥力並不強,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為了混口飯吃,保存實力。但是像“黃衛軍”這樣為日軍賣命的軍隊還是挺少的,為什麼“黃衛軍”會如此強悍,居然連東北軍53軍都降服不了它呢?原來這支部隊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投降日軍的黃埔生和軍統特工,而且在此之前熊劍東因為戰鬥負傷,居然受到日軍“重用”,為此日軍撥給他了一批輕重武器,熊劍東也就率部死心塌地跟著日本人幹了。所以說,偽軍戰鬥力的強弱,關鍵在於他們對待戰爭的態度。

抗戰時期有兩百多萬偽軍,其實有六成都是國軍叛國投敵的,這些偽軍多少還些戰鬥力的,如華北的偽軍大部分都是投降的地方軍閥部隊,他們經常參與日軍圍剿八路軍的作戰,給八路軍造成了不少麻煩。剩下的偽軍就是日軍通過收編土匪、強行抓人獲得,他們主要就是幫助日軍維持一下地方秩序。

到了抗戰末期,日軍已經快窮途末路了,所以這些偽軍大部分消極作戰,戰鬥力當然就變差了。抗戰結束後,大量的偽軍都被國府收編,投入內戰。值得提及的是,吳化文率部投汪、投蔣後又投共,他的部隊在渡江戰役中居然第一個攻佔“南京總統府”,所以說任何部隊都是有戰鬥力的,但前提是不能與人民為敵。


兵說


談起偽軍,腦海中第一映像就是抗日劇中穿著軍裝,拿槍跟在日本人後麵點頭哈腰,經常欺負欺負老百姓的形象


抗日戰爭時期偽軍最多時數量達到200萬餘人,基本上都是吃不起飯的老百姓和國軍敗陣下來的士兵組成,受日軍訓練。我們看電視劇中,偽軍好像都是不堪一擊,打戰時放兩槍就跑,感覺戰鬥力很差。其實不是這樣的。

1、根據史料顯示,有相當部分的偽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尤其是東北和華北地區的偽軍,以兇悍著稱,敢於和八路軍硬碰硬進行白刃戰,八路軍正規軍在他們手裡都吃過很多虧。畢竟很多偽軍原來都是國軍正規軍,基本的軍事素質還是有的。

2、即使是戰鬥力較差的偽軍,也不是白耗糧食,維護地方治安,打一打游擊隊,他們還是很在行的。有這些偽軍的存在,日軍可以抽調部隊集中作戰,沒有後顧之憂。

3.最重要一點,不管偽軍戰鬥力如何,我們寧死不能當賣國賊。


星星讀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偽軍不少是拉壯丁拉來的, 大字不識幾個,也沒有多少民族觀念,抱著吃糧當兵,有奶就是孃的觀點當的偽軍,武器不少都是日軍繳獲國軍的雜牌武器,訓練也很差,最多是隻能禍害老百姓的治安軍,正規野戰基本一觸即潰。

偽滿洲國的偽軍戰鬥力要比其他偽軍強一些。偽滿洲國的偽軍主要來源於東北軍的二流部隊和民團,還有很多土匪,多為烏合之眾。因為張作霖在東北建了不少兵工廠,都能生產坦克和大炮,所以東北軍的裝備不錯。日本人佔領東三省後,這些武器都裝備了不少日本正規軍。最能打的是偽滿的鐵石部隊,鐵桿漢奸部隊,戰鬥力很強。

華北的皇協軍多出身國民黨雜牌軍, 據說西北軍投敵的軍隊最多,西北軍善攻擊,敢白刃,戰鬥力不錯,鬼子掃蕩基本都靠他們打頭陣。其中最厲害的是原西北軍投敵的吳化文部隊。

汪偽軍隊首都警衛軍三個師戰鬥力和裝備都不錯,最厲害是是汪偽的黃衛軍,以投敵叛變的黃埔生和軍統成員為骨幹,是偽軍中戰鬥力最強的。


浩蕩揚子江


抗日劇裡面往往偽軍比日軍可恨的多,可能是因為叛徒、漢奸要用自己對待同胞的兇狠向主子表忠心的緣故吧。據統計整個抗日戰爭中偽軍數量在150萬到200萬之間,因為很多偽軍是牆頭草,經常變換陣營,很難統計。

偽軍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的部隊、華北自治政府等漢奸組織的隊伍、偽“滿洲國”的隊伍。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的部隊和偽“滿洲國”的隊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首先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的部隊基本上都是由原來國民黨的軍隊組成,受過專業訓練,很多士兵都是經過戰火的老兵,很多人原本還是抗日英雄。只不過因為汪精衛的政治誘降以及蔣介石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影響而大量投敵。這些人在進攻抗日根據地的戰鬥中還是很兇悍的,其中還有不少偽軍參與了對平民的大屠殺活動。

偽“滿洲國”的部隊主要由受到洗腦的東北人和朝鮮籍日本兵組成,軍官都由日本人擔任,武器裝備能和日本正規軍相媲美,因此很有戰鬥力。一般情況下調入關內都做特務武裝和主力使用。

而齊燮元、孫良誠、吳化文、龐炳勳、孫殿英等人所統率的偽軍戰鬥力是比較拔尖的,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能和國民黨正規軍持平。


當狗容易做人難


偽軍總共分為三等不同等級的偽軍戰鬥力不一樣。一種是由韓朝及某灣等早期日佔區人組成的,這類人把自己當成日本人,而日本本土也對他們非常信任,比如韓國就派了29萬多人參加日軍。這些人被日本編入丙級兵團,直接列入日軍的作戰序列。由於武器的無差別使用使得這類日偽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的。在日軍開戰太平洋以後,大量甲級兵團被派到太平洋打美軍,剩下的大部分就是乙級兵團跟丙級兵團。

第二種日偽軍是由偽滿洲國提供的偽軍部隊,這支部隊的總額非常多,大約有80萬人左右。這些人對於日軍來說其實算是盟友,日軍對待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尊重的,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的當成狗。這類軍隊採用日軍的訓練方式,裝備日軍的武器,總體戰鬥力來說,對正規日軍肯定是會弱一些,但是仍然比國軍精銳得多,戰鬥力上我們單挑贏不了。

第三種偽軍是由類似汪偽政權提供的部隊,這種偽軍實際上不能算部隊,只是治安隊而已,相當於警察,這批人大約有210萬左右,這批部隊從裝備上面並不是使用日軍的制式武器,大部分還是使用漢陽造,中正式等等國產武器。裝備差,又沒有專業性訓練,肯定戰鬥力不行了。我們所說的打偽軍實際上打的是這種,但是打這些偽軍沒有什麼賺頭,他們的裝備次得一逼,靠繳獲肯定是打不了仗的。


優己


1成建制的部隊投敵,例如吳化文的魯蘇戰區新4師、榮子桓的第334旅一部、孫殿英的新5軍、李守信的東北軍騎17旅……

2被俘的國軍官兵,例如中條山會戰,有數萬國軍被俘。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偽軍,例如劉明夏、公秉藩……

3流氓、地痞、無賴、混混、土匪之類,被日偽軍收編。

4偽軍招新,許多農民、小市民、小知識分子……為了生存,或者為了所謂的前途,成為偽軍……

…………………………………………………………………………

至於戰鬥力,相當爛。畢竟,大多偽軍沒有信仰,紀律也差,待遇也不咋地。為了生存,為了養家餬口,出工不出力,混日子,太常見。也有部分部隊,有一定的“節操”,有一定的戰鬥力,有所謂的“上進心”。就隨便列舉一些事例,來介紹下偽軍的表現吧。

榮子恆帶著第334旅一部以及魯南地方遊擊部隊,合計約2萬人,在魯南投敵。所部被汪偽政府軍委會改編為一個軍,榮子恆擔任軍長。八路軍魯南軍區集中了兩個團和八個獨立營,於1944,05開始討伐榮子恆。打了五天,榮子恆的部隊全線潰退,最後收縮到泗縣附近。1945年2月3日夜7時,八路軍魯南軍區第3團、費縣獨立營、尼山獨立營在魯中第3軍分區一部和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對盤踞泗縣的第10軍殘部發起進攻。很快,這股偽軍被殲滅,榮軍長被擊斃。

岡村寧次於1941年4月向熊劍東補給800支三八式步槍, 20餘挺輕機槍,以土匪、地痞、潰兵為基礎組建的“黃衛軍”正式掛牌成立,熊劍東自立為軍長。該偽軍建立時下轄3個團,1個特務營,由於人數不多,團以下不設營一級編制,直接由團管轄到連。1941年9月,熊劍東率領部隊返回監利,駐紮於楊林山,充實新堤至白螺磯一帶防線。

由於偽軍普遍戰鬥力弱,當時的國軍也未將其放在眼裡,得知守衛是“黃衛軍”後,駐朱河的國軍第116師萬福麟部在一個風雪之夜對楊林山發起襲擊。令國軍萬萬沒想到的是,經過整編的“黃衛軍”戰鬥力已大幅度提升,不僅擁有大量重武器,又有日軍策應,更為重要的是這支部隊似乎很為“皇軍”賣命,對付起自己祖國的軍隊來毫不手軟。經過一夜激戰,國軍萬福麟部死傷慘重,被迫撤離。半個月後,萬福麟部再度進攻楊林山,與“黃衛軍”激戰數小時後不支撤退。

吳化文本來是魯蘇戰區的一個師長,因為被東北軍排擠,加上生存艱難,率部投敵。到了1944年,所部已經發展到兩萬人上下。無論是和國軍作戰,還是圍剿八路軍,該部都特別賣力。何應欽在分析形勢的公開報道中稱:“吳逆化文籍敵之攻勢,亦乘機進據山區,目下除吳逆化文部乃拒守山區與我對峙外,已無敵軍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