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发生在哪里?

用户101245589136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

交战梗概: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公元200年曹操领兵2万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交战(袁绍领兵11万),曹军突袭袁绍的粮仓然后趁机击败袁军主力军,此战攻击交战一年五个月,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背景:随着汉朝的没落,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导致割据势力的出现,各个地方独揽大权。各个地方因争夺土地而长年交战致使兼并战争的产生。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击败元少等各路势力固了自己的地位。

曹军胜利的原因:①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虽然这是一场兼并战争但也客观符合了人民的愿望(国家统一)。②荀彧、荀攸、许攸为曹操扭转战局。荀彧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荀彧提醒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许攸县级火烧援军粮草。

历史评价:蜀国丞相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而且兵力少。但曹操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的人,不仅是时机,也是人的谋划啊。”)

清代学者赵翼评价:“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译:“官渡之战,袁绍军队十余万,曹操军队仅十分之一,打败了他们。”)




默凡解说


谈起官渡之战,首先要知道东汉末年的三场大战役,首先就是官渡之战,是发生在曹操合袁绍之间,也是一次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地点在今天的河南中牟东北!另外两场分别是赤壁之战,是孙权和曹操之间的,最后一个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它是蜀汉刘备和东吴孙权的战争,是一次有名的防御性战争,最终东吴胜利,刘备元气大伤。

今天我们主要谈官渡之战,首先要了解背景,当时黄巾起义刚过,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官渡之战,大概经历一年多时间,结果曹操大获全胜。已两万兵力战胜袁绍10万兵力。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袁绍因官渡之战失败,午饭从阴影走出来,最终忧郁而亡,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最后,曹操取得了统一北方的霸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