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柄手榴彈便於投擲為何會被無柄手雷取代?

jinye1


手榴彈屬於步兵武器,在日俄戰爭中重新出現,在拿破崙時代當時的手榴彈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很大,當時有一個專門的兵種叫做擲彈兵。擲彈兵都是要找人高馬大的士兵,好扔這些重型手榴彈,這些士兵也是要比其他士兵強壯,所以當時的擲彈兵屬於精銳部隊範疇。不過隨著各種火炮的出現,手榴彈也開始慢慢的退出了戰場,擲彈兵也就淡出了戰場。


十八世紀的擲彈兵,當時擲彈兵都帶著尖尖的高帽子,據說這樣能夠防止手榴彈誤傷自己人

日俄戰爭中,鐵絲網機槍的組合開始出現,雙方大量使用對壕作業,也就是對著挖壕溝,當壕溝距離敵方陣地足夠近的時候,才會發動步兵衝鋒。由於雙方都藏在地面以下,直射武器都無能為力,這種情況下,曲射爆炸武器開始大量使用,像什麼迫擊炮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的。手榴彈也在這個時候復活了,當然這個時候的手榴彈還是土製的,就是把炸藥塞到各種容器裡邊,然後插上雷管點著火扔過去。

而到了一戰時期,日俄戰爭的情況開始重演,於是各國重新開始設計製造手榴彈。這時候手榴彈開始分成了兩種形態,有柄手榴彈和無柄手榴彈。德國人習慣使用有柄手榴彈,而英國人則是開始製造無柄手榴彈。
德國的M24手榴彈,最有名的木柄手榴彈。


英國的米爾斯手榴彈,現代無柄手榴彈的鼻祖

有柄手榴彈後邊通常有一根木柄,在投擲的時候,由於木柄有一定的槓桿作用,所以投擲距離稍微要遠一點,而且有柄手榴彈製造相對容易一些,即便就是炸藥加雷管。而無柄手榴彈的結構相對複雜一些,尤其是引信,為了保證安全性都是採用一定的機械裝置,這樣安全性較高,不過對於製造工廠的要求就高了。

有柄手榴彈和無柄手榴彈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投擲距離稍遠,但是付出的代價是體積還有重量,為了達到足夠的槓桿作用,整個手榴彈的長度要在30釐米以上,而且後邊的木柄是一個死重,手榴彈爆炸時木柄的方向破皮比較少,這也是一個缺陷。

而無柄手榴彈投擲距離稍微近一點,但是一般20-40米的距離也夠用了,再遠有輕型迫擊炮伺候。而帶來的好處就比較多了,首先就是重量體積都降了下來,最輕的只有120克,這樣一名士兵可以攜帶更多,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特工隊的一個特工有的時候甚至身上帶20多枚手榴彈,而解放軍的木柄手榴彈體積重量都太大,一般就是帶4枚,當然在陣地防禦作戰中,手榴彈都是放在陣地上,當時打退一次越軍的班排偷襲,每個士兵一般要投擲30-40枚手榴彈,尤其是夜間,使用槍械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還是使用手榴彈比較方便,即消滅了敵人,又保存了自己。

隨著各國裝備水平的提高,對於手榴彈這種步兵武器的要求已經不再重視投擲距離了,而對於重量和體積的要求提高了,重量輕體積小成了主要的要求,這種情況下那個沒有多大用但是體積重量都很大的手柄就成了首先要減下去的重量,所以現在各國的步兵手榴彈都向著小型化發展,除了少數的反坦克手榴彈之外,都已經是不在安裝手柄了。


有痰


手榴彈質量輕,威力大,是單兵裝備中的必備武器之一。傳統的木柄手榴彈唯一的優勢就是投的遠,除了這點,在其他方面都不如無柄手雷,隨著現代戰爭中各種榴彈發射器的應用,已經取代了手榴彈的位置,現在的手雷主要用於巷戰。

手榴彈本來就是為近戰設計的,木柄手榴彈多了一個木柄,士兵在投擲時可以增加力臂,從而扔得更遠,不過扔的遠就說明命中率會降低,從這一點看,榴彈憑藉著超高精準度 ,即打即爆等優勢,完全可以取代手榴彈便於投擲這一優點。所以說,木柄手榴彈和無柄手雷只要能保證在近戰中能拋出去就行。

其實木柄手榴彈還有很多缺點。如木柄本身太笨重,相對於無柄手雷來說很不方便攜帶,而且木頭會受潮發黴,再加上其在木柄的部位碎片較少,爆炸的全向性能差等缺點,所以它將被無柄卵形手雷取代。不過解放軍至今還在使用木柄手榴彈,畢竟庫存量遠大於消耗量,中越戰爭時期我軍生產了太多的木柄手榴彈,故而現在只能靠平時訓練將其消耗完。

無柄手雷取代木柄手榴彈,實際上是作戰理念與方式的質變,在二戰時期就存在著手雷與手榴彈並存的局面,在當時木柄手榴彈更適合仰攻,因為它投擲出去不會滾下來誤傷隊友,而且木柄手榴彈還可以捆在一起使用,這樣可以提高威力,我們在戰爭影視劇中也經常會看到士兵拿著一捆手榴彈去炸敵人碉堡的場景,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兵說


簡單的講就是扔的遠,這是缺點!因為在作戰的時候扔那麼遠精度很差。如果用不著扔那麼遠,要木柄就沒有了意義。

由於手榴彈增加了一個木柄,在投擲的時候就增加了投擲的力臂。質心所能受到的離心力就更大,因此就可以扔得更遠。

這時木柄實際上就起到了類似於機弦的作用。“機弦”沒聽過?

就是這個

柄一端握在手裡,用一根手指勾住環一端。將石頭放在中間的兜子上,迅速轉動,當手指放開環狀一端的時候,石頭就會沿著切線飛出去。這東西也叫投石索。

用機軒投石的距離可以達到只用手投的五倍之遠。

手榴彈木柄也是用的相同原理。

但問題也是相同的,由於作用的力臂變長,人手臂運動相同的角度則帶來線速度就更大了。那麼以角度為準的精度就下降了。

相反如果是無柄手榴彈,則可以用手更好的控制方向

沒有必要扔的那麼遠,並且還扔不準,況且還有更多的死重,那麼就必然會被淘汰掉。

至於木柄手榴彈為什麼會出現,因為之前(一戰)有那麼一群士兵是不帶槍的。他們的任務就是扔手榴彈——投彈兵。








他們的手榴彈柄長的更誇張。投的也就更遠同時精度也就更差。

精度差怎麼辦?人來湊啊!

一群人向一個目標扔手榴彈!

想想李雲龍!

是不是什麼敵人都夠喝一壺的了?

只不過以面打點性價比太低,所以漸漸的投彈兵就沒落了。甚至後來出現的“裝甲投彈兵”也僅僅是繼承了投彈兵的精神而非戰法。

隨著戰爭的發展,笨重的木柄也就越來越短直至消失了。


軍武數據庫


兔哥回答;木柄手榴彈曾經的傳統型手榴彈,以其方便,投擲距離遠,安全可靠倍受推崇,應該說和卵型手榴彈(手雷)比,除了投擲距離遠,還具備落地不容易滾動,戰場環境下不容易脫手,可以在掛上拉火環的情況下手持進行任何單兵動作,這一點是卵型手榴彈所不具備的。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左撇子照樣能夠投擲,而卵型手榴彈由於需手握保險片式的保險裝置,並不適合左手握持,這也是出現了訓練中,左撇子甚至不被允許投擲手雷的情況。既然如此,為什麼木柄手榴彈正逐步被淘汰呢?兔哥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戰方式發生了改變;過去手榴彈是重要的單兵投擲武器而存在,手榴彈在戰場上的作用非常的廣泛,不僅用來殺傷步兵,同樣也用於對付碉堡,對作戰車輛進行打擊,還可以設置成地雷,絆雷,而這些是卵型手榴彈不能比似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作戰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各種榴彈發射器,單兵火箭筒,甚至單兵便攜式的導彈相繼進入步兵班組,使步兵班組的武器裝備的火力打擊能力有了本質性的提高。而且,隨著武裝直升機,各種火炮的彈種越來越齊全,使得戰場上的武器使用也出現了變化,手榴彈能做到的,榴彈也能做到,而且是即打即爆,不怕滾動。而對於手榴彈不能對付的仰角目標,榴彈也是運用自如,並且精準度是手榴彈無法達到的,因此,手榴彈也包括卵型手榴彈都不會像以前那樣的大量裝備了。


(二)木柄手榴彈的缺點決定的;木柄手榴彈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這是任何武器共性的問題。木柄手榴彈由於採用單兵投擲,所以不能重量很大,而且,戰場上容易出現誤炸的現象。手榴彈包括手雷都有這樣的情況,特別是激烈的戰鬥中,有什麼武器就用什麼武器,而且投擲時沒辦法顧及到同伴的情況下很難掌握投擲的節點和距離。這樣的情況在戰場上並非是以個案的情況存在的。

(三)木柄手榴彈攜帶不方便也是一個原因;木柄手榴彈的木柄是它優勢所在,也是因為有木柄的存在使木柄手榴彈的攜帶不方便,必須用專用的彈袋,這一點手雷就方便的多,不需要專用彈袋,鋼盔上,肩帶上,子彈袋裝油壺的小兜裡都可以塞進去。這樣的攜帶方式是木柄手榴彈所不具備的。

(四)目前木柄手榴彈並不能徹底脫離戰場,就兩種手榴彈而言,並不能說哪個落後,哪個先進,木柄手榴彈的缺點主要是質量大,體積大,而木柄浪費了寶貴的彈頭裝藥,製造環節也多。卵型手榴彈把全部重量都可以用在彈體裝藥,省去了木柄所佔用的寶貴體積和重量,爆炸的全向性能也好。但實戰中卵型手榴彈脫手的機率遠高於木柄手榴彈是不爭的事實。這兩種類型的手榴彈都參加過實戰(我們而言),在兩山輪戰期間就開始使用兩種手榴彈,但從使用上來看,並不認可卵型手榴彈。一是傳統習慣,二是投擲的不安全性,一但解除拉環保險即便是用手握持保險片也必須出手,否則戰場環境下很容易脫手,而且投擲距離並不遠,投擲的方向很容易改變也不好掌握,需要用時訓練。另外就是仰角情況下絕對不敢用,滾落的情況很高。其實,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卵型手榴彈使用的多,但美國因脫手造成的誤傷事故也很多,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五)任何武器都有優缺點,能用,好用,管用的武器就是好武器。手榴彈這種武器並不是木柄的要淘汰,卵型的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也許你不會想到,真實的戰場上的誤傷率是所有武器中最高的,這一點是兩種手榴彈都存在的問題,而且卵型手榴彈更是高出木柄手榴彈很多。觀念也是一個因素,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對一款武器的檢驗缺乏理解,這山望著那山高也是一個因素。再逼真的演習也永遠比不上真實戰場的百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戰場環境下改變的不僅是武器的使用,最重量的是人的思想,如果說平時你可以用心去投手榴彈,那麼,戰場上你的舉動只不過是一個本能的反應而已,甚至是在沒有思考中你已經開了槍,投了彈。由於儲備的因素,目前來看兩種手榴彈還需要共同走一段路。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探討評論。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相比於無柄手雷,木柄手榴彈唯一的優勢就是投的遠。然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部隊都會裝備榴彈發射器和火箭筒,這些武器可以攻擊遠距離內的地方建築物。投擲武器的主要用途是攻擊20米範圍內的建築物內的敵人,這個距離使用無柄手雷也可以扔到。沒有了投擲距離的優勢,同無柄手雷對比,木柄手榴彈毫無優勢可言。



從便攜性的角度來看,木柄手榴彈外形比較大,需要捆綁在戰士的腰上,對於戰士的靈活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無柄手雷的外形比較小,可以掛在身上,也可以放到口袋裡面,對於戰士的正常活動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從殺傷性的角度看,手雷殺傷敵人主要依靠的是彈片,木柄手榴彈的殺傷力一般,爆炸的時候產生的碎片比較少,不能有效的殺傷敵人。在抗戰時期,由於兵工廠的生產水平限制,我軍大量使用木柄手榴彈。在實戰中,這種手雷爆炸產生的彈片非常有限,有時候僅僅是炸成兩片。無柄手雷的外殼是鋼結構,在發生爆炸的時候,手雷的外殼會發生碎裂,形成殺傷性極強的碎片。一顆無柄手雷爆炸的時候,能夠產生數百個彈片,即使在爆炸範圍之外的敵人,也有可能被彈片殺傷。

從二戰結束後,手雷就開始逐步的取代手榴彈的地位。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國主戰的投彈武器也從手雷替換成了手榴彈。因為在早期生產的手榴彈比較多,所以現在國內還有一大批手榴彈的存貨,這些存貨大部分都是在訓練士兵的時候使用。


軍武小咖


首先,要解釋下為何我軍,德軍曾長期執著於木柄手榴彈,而日軍,蘇軍,英軍則多用卵形手榴彈?

手榴彈最早是步兵手中唯一的爆炸物,銜接行營炮和步槍之間,擲彈兵曾是步兵中最勇敢,身體素質最好的一批人,手榴彈也要儘可能的遠擲。那時投擲最遠的手榴彈是麻尾手榴彈。依靠離心力投擲,類似流星錘,靠機械觸發引信引爆,缺點是投擲時間長,動作大。在鐵絲網,戰壕和機槍出現後便消亡,最後成建制使用的是嚴重缺乏爆破殺傷能力的工農紅軍西路軍。

一戰爆發後,步兵分隊形成迫擊炮,槍榴彈,手榴彈的爆破殺傷梯次。手榴彈投擲距離要求降低。但是,德軍和中國軍隊成為例外。德軍喜愛木柄手榴彈的原因,除了其擲彈兵傳統外,還有其排屬50mm迫擊炮的性能是各主要工業國中最坑的,重量大射程近,遠遜於英法50/51mm迫擊炮,甚至部分性能不如日軍89式擲彈筒。而中國軍隊,則缺乏排屬輕迫擊炮/擲彈筒,強烈依靠手榴彈的支援,也更偏愛遠擲手榴彈。而英法蘇日,則更喜歡攜行性好的卵形手榴彈。

而木柄手榴彈真正的沒落,則源於解放軍財政的寬裕和軍事技術的進步,自動榴彈發射器,槍掛榴彈發射器,火箭助推榴彈在步兵分隊的普及,嚴密的填補了迫擊炮的火力間隙。對手榴彈的投擲距離需求進一步降低。

換句話說,手榴彈已經從步兵輸出主力變為輔助了。


SS震旦1


主要還是設計比較老舊,安全性和質保期差。另外攜帶也不很方便


阿大22324427


木柄手榴彈沒有被卵型手榴彈完全取代,只不過現在沒有戰場需求,才沒有成為標準裝備,如果發生山地戰,又需要大量使用手榴彈,再生產木柄手榴彈也不遲


行攝清遠


首先木柄手榴彈的木柄會發黴,影響單兵作戰過程。其次,木柄手榴彈的引信是繩制的,在一些特殊戰場會受潮,導致武器本身損壞。而鐵製手榴彈的引信是鐵製的,一拉就炸,除非你把引信再塞回去。


戰術武器軍迷


陣地戰太少了。更多的是從窗戶往屋裡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