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的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职场幸福路


分析这个问题的根源,也就是为何很多人会不认真打工,而却把精力更多放在副业,从两者的投入和收入产出比来分析一下。

打工是目前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收益来源,中国有70%-80%的打工者,平均每10-20个人才能出一个基层管理者,每4-8个基层管理者才能出1个中层管理者,每5-10个中层管理者,才会出一个最高层管理者,也就是说,想上升到最高层管理者,你需要打败近几千到1万人。而除了学历、技能、智商、情商等因素,你还需要具备运气,成功的机率几千分之一。

而达到这个水平的收入,就是最高层管理者的年薪,比如一家上万人企业的总经理,在二级城市,年薪40-100万,还不如一个开饭馆的小老板挣得多。当然,不排除某些行业的高管挣得特别多,但按照一般状态来看,很少有这种情况。

不打工的人,占了社会的20-30%,也就是说,比打工者的竞争对手少,但是风险大,一旦失败,负债率很高,一旦成功发达了,收入也比打工者高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热衷于本职工作而沉迷副业的原因,打工者上升机率低,就算上升了,收入也跟做生意的比不了,而如果只做生意,又风险太大,所以就占着两头,打工保收入,副业利发展。


马又见马


前段时间下班,叫了辆滴滴,碰巧遇到了晚高峰,就和滴滴师傅闲聊了起来。师傅是位很健谈的男士,开着辆宝马车,价格约50万左右,当时我特别好奇,明明开着好车,证明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为什么下班后还兼职几个小时跑滴滴,让自己这么辛苦。

当时他说:“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6000左右,车是创业时贷款买的,后来创业失败,每个月生活压力变大,车贷、女儿假期补课费用都是钱,做滴滴司机,一个月也能赚3000元左右,可以减轻些经济上的压力。”

职场中,很多像这位滴滴司机一样的人,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对于这些人,我理解他们的处境,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更多的是担忧。因为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忙,忙到没时间。


我一直认为主业很厉害的时候才能搞副业


1、你每天的时间都非常有限,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专业和专注

很多朋友每天上班都无所事事,领导如果有安排工作就做领导安排的工作,没工作的时候就自己在发呆,或者在刷淘宝。看到身边很多人在做副业,他也跃跃欲试,结果到最后主业被耽误,副业也没赚到多少钱。

其实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专注,每次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因为你不是神人,你不能同时做几件事情。

2、主业做好再做副业

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说过: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叫“沸水效应”,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为什么说是浪费呢?如果只烧到95度,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会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沸腾。

我之前有个朋友搞副业很成功,搞了一年直接被副业公司挖走了,年薪比原来公司高了一倍。为什么他可以搞成?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把主业做的很好,每天只需要投入一点时间就能维持主业的高水准,所以他每天空出很多时间做副业,副业做的有声有色,当时做副业那个老板对我朋友说:你一个做副业的比我那些正职还厉害。

3、不能只顾着做副业,要努力提升自己


如果你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副业,而忽略了自我的成长,你赚到的钱都是短暂的。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事业,你的业余时间可以用来赚钱,或者用来学习和成长,其实成长也是在赚钱,只是没有像副业一样即时变现。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只要你一直在成长,它一定会变现,只是做副业是即时变现,成长是延时变现。

张一鸣讲延时满足时讲到:他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里面有很多人才,技术、成绩都比他好,最初他对这些朋友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10年过去了,很多朋友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说:他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好,但他们却没有做到。很多人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们业余会做一些兼职或者副业,但其实那些兼职和副业对主页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乎还会影响主页工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拿钱付首期,或者可以更快换台更好的车。

总结:


副业可以做,但不要耽误主页的精进,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等主页做好才能做副业。


只有主页做的好,副业也会做的好。时间不能全部用来赚钱,必须要留时间学习成长,副业和主页最好能互相加持,一份好的副业,应该可以带给你快速成长,带给你更多可能。


令狐开讲了


讲一个真实案例:

我们公司的小刘每天下午5点准时下班,从来不会加班。

好几次公司领导要求他加班的时候,他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然后推脱加班的事情。

当时公司领导问他:你每天下午准时下班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在公司加班呢?

小刘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笑,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有了自己的兼职活动,而且兼职活动的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既然兼职活动在下午6点就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他5点的时候加班,因为5点的时候加班就赶不上6点的兼职活动了。

之后有那么一两次开公司大会的时候,领导继续问他:明明可以在公司里面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兼职上面?在兼职上面赚取的工资真的比在企业赚取的工资要高吗?

小刘笑了笑,只是淡淡的说道:最起码我自己兼职能够赚取应有的酬金,在公司里面努力打拼,却未必能够拿到公平公正的酬金。

把精力放在没有希望的副业上,主要原因如下:

对呀,按理来说在公司当中努力把自己的正职工作做好才是主要的,至于兼职那些纯粹是次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副业上呢?

1.正职工作没有希望。有一些企业就是这个样子,大锅熬饭,甭管你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子,甭管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每个月就是你的固定薪水,没有酬金,也没有多余的奖励。

第1次可以这样,第2次也可以这样,但是时间长了之后,难免会有一些人心寒,他们觉得公司对不起,他们觉得公司里面的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慢慢的就没有心气了。

2.兼职工作的福利太多。现阶段有一部分兼职,他们的收益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一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高时效上面的收益。

比如每天下午4点到下午7点这一段时间属于外卖的集中点,如果能够注册一个外卖端口,并且在这个时间段送外卖的话,也能赚个满盆体钵。最起码能够保证每个小时有40元或者50元的收益,三个小时可能就100元,比自己的日常工资还要高一些,难免会有些心动。

3.对于钱财的渴望。这一点就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甭管你是买车买房还是给孩子买奶粉,都需要用到很多的钱。

既然那边有需求,这边就需要及时补入,反正兼职的收益也能够达到正职收益的1/3,甚至能够达到一倍以上。

整体来看的话,一旦兼职的收益不如正直的收益高,而且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兼职上,只能说明企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对的地方,而且员工已经对企业伤了心。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十年职场培养师经历,持续输出优质职场文化,全方位解析职场难题,希望大家关注@职场全能王!

职场全能王


朋友老赵在公司里是高管,他发现公司有个部门主管竟然在做副业,他马上喊对方来办公室,骂了一顿。

结果主管说,因为要供房供车,父亲又患病,经济压力比较大,才不得已在朋友的介绍下做副业,减轻经济压力。

老赵心一软,就让对方做好部门管理先,晚上回去再慢慢做副业。

结果也不知道这事儿给传出去了,而且变成“公司领导同意大家发展副业”,接着老赵发现在部门主管的影响下,公司不少员工都明目张胆做副业。

于是,他就这事开个会议,把主管给开除了,并对做副业的员工提出警告。后面专门挖了个有经验的主管过来,把部门好好整顿一下。

着“斜杠青年”的发展,很多职场人士都在暗地里开始尝试发展副业,对公司管理来说,要完全禁止有很大的难度,有些公司甚至默认员工做副业,这对公司来说绝非好事。

在一家公司里,如果有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话,那么说明公司的管理或者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危机,管理者应当有一定的敏感度。

而作为员工,如果所在的公司里有很多同事在发展副业,那么说明在公司的发展有限,应当考虑是否要换家公司了。

一、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想发展副业,说明公司薪酬收入和发展都十分有限

员工想要发展副业,主要有两大需求:

  1. 公司的薪酬发展满足不了其经济需求,存在比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希望通过发展副业来提升经济收入
  2. 员工在正职工作上受挫,看不到岗位晋升的可能性,职业发展受限,一方面想通过副业发展来摸索职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寻求职业发展的退路,避免随着年龄增长被淘汰,失业后找不到工作。

如果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在发展副业,而不专心工作,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大部分员工在公司里的薪酬收入和职业发展都很有限,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发展副业来满足。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就要分析公司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职位架构、晋升机制中,有哪些制度需要改善,在完善之后,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让员工有心思回归到正职中。

二、公司很多员工在发展副业,说明领导管理宽松,工作氛围消极,公司发展有限

员工在公司里宁肯将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说明三个情况:

  1. 员工的工作量不大,工作时间很空闲,以致于很多员工都有时间去做副业,这是团队分工管理的问题。
  2. 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宽松,员工就算明目张胆做副业也没有收到约束或问责,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去做副业,而忽视正式工作,这个公司管理、问责制度不够完善。
  3. 公司的团队工作氛围很消极,以致于大家对正职工作的兴趣不大,而更愿意投入到自己更感兴趣的副业工作中,这是团队凝聚力不够,管理者调动不起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出现这三种情况,就说明公司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而当前的中层管理者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不足,这些都将造成一种结果:公司的发展会很有限。

因此,公司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问责制度,最好是更换掉现有的中层管理者,招一个更有经验、管理能力强的中层管理者,加强对团队分工的管理,让员工“有事做”、“积极做”。

三、职业第一阶段应专心发展正业,正业发展受限时,再考虑发展副业

最后,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进入了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做副业,而忽视正职工作的公司,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换一家公司。

尤其是作为职场新人,还处于职业发展第一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积累自身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有用的经验、专业技能、通用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专心投入工作,还需要利用晚上或业余时间去填充学习,让自己成长更快。而副业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即使是晚上做副业,也只能消耗个人成长的时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更为不利。

当我们发展到职场第二阶段(一般是30-45岁),在正业发展受限时,发展副业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阶段我们的竞争力下降,正业发展一旦受限,要突破发展会更加难,而副业可以作为职业发展的第二条路。

最后要说的是,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公司,给我们带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有限,留太久不会有好处。


学习委猿


我主业月收入不到七千,我副业写小说收入个别月份有2万,最差也5000,你觉得主业还有多少吸引力?


坐一次飞机吧


朋也观点:易中天在《开讲了》栏目中曾经被一个年轻人质问“不务正业”,大概意思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上了电视,讲起了原本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颠倒了“业余”和“专业”,认为易中天是在刷存在感。

易中天是这样回应的:“什么叫不务正业?什么叫正业?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这叫不务正业。那叫不务专业,不“正”吗?用词不当吧。那么我再往下逻辑推理,所谓“不务专业”这个词是罪名吗?谁规定了这个人,大学的时候学了什么,将来就得干什么?”

题主的问题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本职工作只要做好就行,至于是不是专心其实没有必要,专心工作未必做好,不专心工作也未必做不好。

在职场没有任何一个规定说员工必须把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工作上,换句话说只要你完成了工作,让领导满意了,剩下的精力你爱干嘛干嘛,没人拦着你。

人各有志,有的员工认为主业就是用来过渡的,副业才是自己的方向。

我单位里就有一个干保安的,跟我是同龄人,没学历没技术,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年多了,一个月拿着两千左右。

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指望这点工资活着,副业是某知名公众号的签约作者,每个月光稿费就能拿到七八千块钱,干保安就是不想在家闷着,没事溜达溜达散散心。

当然人家这是把副业干出成绩来了,可在此之前身边人都觉得趁着年轻不如学个技术,靠码字才能赚哪几个钱,想养活自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跟题主的观点一样,都认为这是毫无希望的副业,可结果人家真干出来了。所以别以为同事的副业注定毫无希望,有没有希望还要看付出了多少精力。

“专心工作”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职场只看结果,不看专不专心。

网上有句话:“只要你成功了,那你说什么都有人认为有道理,也没人在乎你是怎么成功的。”

话虽然有点“歪理”的成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职场的现状。无论多专心工作,拿不出业绩,能力也不见提升,领导凭什么认为你专心了?职场以结果为导向,专心工作只是个过程,苦劳再多,也抵不上功劳的。

还有就是当员工陷入职业瓶颈的时候,苦于无法突破,这时候副业无疑是另一个选择,毕竟多个渠道多个收入,反正主业再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多少了,那干嘛不研究一下副业呢,有钱赚更好,没钱赚也能学个经验,怎么算也不亏啊。


朋也


有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是难鸣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公司要反思,我们个人也要反思。

一、公司要反思的是什么?

公司要反思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员工会宁肯把精力放在没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专心工作?

做副业的原因有多样,公司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他做副业做了不少时间,也赚了一些钱,他做的副业正是自媒体。

他为什么要做副业呢?聊天之后,他与我透露出做副业的主要原因所在:“自己目前的公司过于压榨员工了。”

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还不给加班工资,只给调休,然后当他想要用调休的时候,公司又不批,并因此还给他加工作,让他一定把手头工作做完,这样其实就是间接性的阻止他调休了,加班也就成了免费休息了。

不仅如此,公司也非常的没有人情味,记得去年国庆,因为公司要搞改革,所以需要他们部分加班,加7天,没加班工资,他们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如果他们领导会做人一些,也没有那么大的意见。

当有一个人说想要国庆回去看看家人,中秋回去路上一天,回来一天,只能在家待一天时间,太紧了,你猜他领导怎么说的?他说:“一天时间还不够啊,中秋待一天可以了,国庆就好加班了。”

这话似乎把加班说成了理所当然,毫无人性可言啊,所以他们公司的人员流失的很快,我那朋友也准备离职了,不过骑驴找马、或者裸辞都有一些风险在,所以他就做了一份副业,让自己有一定的经济保证,下一次选到一个更好的公司,或者直接把副业当成主业。

所以他的精力就开始分散,放了一些在副业上,做了一份看上去不靠谱的自媒体副业,但坚持到现在,收入也有小几千了,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他之所以不像之前那么专心的工作,是因为公司没法给他带来安全感,管理不人性,拼命的压榨员工,员工也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随时就会被抛弃,这样谁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公司的工作上呢?到时被公司抛弃,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公司要反思的地方。

二、个人要反思的是什么?

那个人要反思的是什么呢?副业刚需是个真命题,但做副业的时机很重要。

有一些朋友受了副业刚需观点的蛊惑,觉得人人都应该找一份副业,所以啥副业都去试,有些副业在最开始看上去确实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他们也愿意付出一定的精力。

但时机不对会出大问题,我有一个朋友,看我做自媒体做得很不错,所以就像我来讨教,阿胖是个乐于分享的人,所以一五一十的手把手教他做自媒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把60%的精力放在了副业上,注定你只有40%的精力能够放在主业上,你的主业要是非常需要精力,你一旦做副业,那主业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我这朋友正是如此,他的主业本身是要花大量精力去处理的,但他因为觉得身边的人都做了副业,所以自己也想做,但自媒体这个副业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做的,他没有把时间调控的很好,花了比主业还多的精力在副业上,这就本木倒置了。

虽然自媒体这个副业看上去没什么希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会越来越大,我这朋友也是如此,通过自媒体赚的钱已经只比主业低一点点了,但这时候晴天霹雳,因为他的主业花的精力太少,所以被开除了,现在副业被动就变成了主业。

他一开始完全不担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焦虑了,因为当你的副业变成主业,你只依靠这个为生的时候,你的思考方向完全不一样了,你会整天想着怎么盈利,而不是如何做好内容,所以,其实我那朋友到现在,自媒体赚的钱已经越来越少了,只好重新找一份新工作了。

所以,咱们个人要反思的是不要盲目的去做副业,如果主业确实不错,所需要花的时间又多,那就可以不做副业,如果主业不行,或者花的时间不多,很闲,那时候再去做个主业完全是可以的。

总结:有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公司要反思,个人也要反思

公司要反思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不要压榨员工,让员工心甘情愿的为公司卖命,这样员工才会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副业上。

个人要反思的是:不要盲目跟风做副业,需要在自己主业不花什么时间,或者主业没有什么前景与希望的情况下再去做副业。


阿胖: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自我提升·阅读·思维,每一篇文章与问答都是干货满满,如果你的问题,在我头条号里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输

阿胖读书


要明白一点人性是逐利的,做哪一件事对自己更有利,他就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件事上。

小王在一家家族企业里工作,做的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一开始工作非常的努力,想说能靠自己的努力混上主管的位置。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是领导只是把他的提成增加了一些,却不提升职加薪的事情。

这让他非常的失望,终于明白了在这种家族企业里工作,不管自己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提升,那些主管的位置只能是老板的亲戚才能做。所以他就慢慢的对工作失去了激情,然后利用自己的关系做起了一些副业。

慢慢的,他的大部分时间的精力都放在副业上,工作表现越来越差。虽然老板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不好,但是他也无所谓,反正他的副业收入比他的主业还多,他也不怕被老板开除掉。

这就是很多人宁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物业上,也不愿意花在主业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自己的主业能够有好的发展前景,想信没有谁会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前途的副业上的。

这些人开始都是经过努力,想要在主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然后能够获得很好的前途。但现实却让他们知道,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好的前途。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慢慢的失去了激情啊,然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没有前途的副业上。

作为领导想要让员工努力工作,把精力都放在主业上,那就要做到奖罚分明,对那些取得很好业绩的员工及时进行提拔,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才不会寒了员工的心。


老茶聊职场


副业是职场打工者一定阶段肯定会考虑的问题,身边的同事或朋友都有这类经历,并且有人做到“双丰收”,这就更刺激了一些人去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副业。

因此,从题主的问题来看,对不愿专心工作的原因和副业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1、首先,要反思为什么员工不愿意专心工作

谁都希望工作活少、钱多、职位高,但现实状况下,活多活少员工几乎没什么掌控权。那么,在钱多和职位高上就必须有所追求。

如果公司的员工在有限精力内就能搞定工作,钱不多职位发展也没吸引力,多半会不愿意专心工作,而是选择把剩余精力投入到副业上。就像投资的最简单逻辑“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谁也不愿耗费大好年华在毫无前途的工作上。所以,公司有很多人不愿专心工作,这是首先要反思的。

2、其次,副业的收获可以是多方面的满足

“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可能只是你个人所见,没人愿意做毫无意义的事。

比如有人爱好写作,可能只是为了自嗨,在精神上得到愉悦感也是一种收获,即使没有发表变现也无所谓。但你可能只狭隘地认识到能挣钱才是有意义的。

况且,副业很多时候是比较隐晦的,没人会在公司跟同事大肆宣扬,所以,有可能你看到、听到的并不全面,这会影响你的判断。

3、最后,机会不会自动找上门,没有尝试和努力哪来更多希望?

每个人对副业的诉求不同,有人想找日结的临时短工,有人想做长线的投资,还有人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满足精神需要。即使现在看来毫无希望,一点点的积累下来,谁能说将来就不会爆发呢?

如果你的主业发展一帆风顺,前途无量,你可能不会考虑。但毕竟晋升通道有限,绝大多数人处在中层以下挣扎。不去尝试和努力副业,怎么能看到更多希望?

当然,并不是鼓励一定要去做下副业,而是要根据个人状况(才能、兴趣爱好、环境等),合理地安排副业,不可因此而影响主业工作。否则,很可能会是“鸡飞蛋打”的结局。


子亦不语


在这个副业刚需的年代,一个公司有人搞副业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个公司很多人高副业,那就不正常了,这样的公司留不得,除非你就想着搞副业。

副业有没有希望,不是你可以看到的

一个员工搞副业,可能赚的多,可能赚的少,没有人会告诉你的, 即使赚的多,也不会告诉你,怕你嫉妒, 怕你告密, 所以有没有希望,只有做副业的人自己知道。

当然,从概率上看,搞副业超过主业的还是少的,一般都是做赚钱零花钱,对于副业也没有存那么大的希望。但是这可能是对于在公司工作找到希望的一个出口。


员工为什么要从事副业,因为工资不够或者员工看不到希望

一个员工从事副业,而不是专注到主业上来,肯定是有其原因的,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

1) 工资不够话

当公司给员工发的工资,而员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个员工只能从其他方面来找补, 于是开始搞副业,其实大多数的人搞副业都是为了钱的,赚点除了工资之外的零花钱。


2) 工作看不到希望

有些人在公司工作多年,看不大升职加工资的迹象,但是公司福利,还有其他条件都不错, 如果离职也不敢,于是找一点其他事情做,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希望。


公司为什么要让员工从事副业?

1) 公司工作量不饱和

员工要有时间做副业,肯定是工作不满,如果每天早起晚归,而且是996, 谁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做副业。工作不忙,自己又有一些技能或者机会来做副业,也是就开始了。所以一定是工作量不饱和的。


2) 公司的业务不好,大家都在找其他出路

公司业务不好,大家看不到希望,大家都是人心惶惶,如果直接放弃,没有赔偿,不甘心,不放弃,于是开始做点副业补偿下。

公司的业务不好,乱员工失去信息,而且原来的奖金,福利都消失,这个时候,公司无法聚拢人气,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


3) 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

公司的管理层对于员工的管理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没有KPI,没有任务,如果有活,分配下去,如果没活,也不想着做做培训,学习学习,或者是找一些事情给员工做。这样时间一长,员工就涣散了,于是大家都想着自己的事情,队伍就不好带了。


如果遇到这种公司,应该怎么办?

其实有的人喜欢做副业,在一家公司只是为了交社保,体验生活,在这种公司,你就如鱼得水,可以继续留下来。


如果你想着在公司有大的发展,就不建议留下来了,因为这种的公司,人性涣散,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公司的利益,当出现冲突的时候,肯定是只顾个人利益的。


在这样的公司,你如果表现的很上进,容易被副业的员工给拉下水,或者被其他员工给记恨,做不成事是最痛苦的。


所以,在一个全民皆副业的公司,要谨慎选择,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机会,毕竟,大家都做副业,是没有办法做好主业的。


欢迎关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职场干货,HR知识,认知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