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洲际导弹为什么能在世界五大洲际导弹中排第一?

奋斗中的95后


从来就没有什么“世界五大洲际导弹”之说,也不存在东风-41在现役洲际导弹中排第一的说法。东风-41目前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没有公开,按照目前公认的数据,东风-41可装载1枚或多枚约200千克50万当量的分导核弹头、射程约8000-11000千米、命中精度 圆概率(CEP)差约100-200米。

作为对比,东风-5甲可装载1枚3200千克的4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射程12000-13000千米、CEP500-1000米,R-36M2(SS-18 Mod 6型)可搭载1枚1800-2500万吨当量或10枚75万吨当量热核弹头、射程11000千米、CEP500米,LGM-30G“民兵”型可搭载3枚17.5万吨当量或3枚33.5万吨当量热核弹头、射程13000千米、CEP450米。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东风-41在射程、弹头当量上相较于当前主流的固定阵地洲际导弹差距较大,这是由东风-41采用机动部署所造成的弹体重量和尺寸限制造成的。即便是与其他机动部署的洲际导弹相比,东风-41也不是所有指标都领先。

如RS-24“亚尔斯”,该弹可搭载3枚150万吨当量级热核弹头、射程10500千米、CEP250米,其弹头当量比东风-41更大,因此破坏力更强。事实上,目前中美俄三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性能指标都差不多,这一方面是受限于热核武器、电子技术与运载火箭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需求与成本的取舍有关。盲目追求性能出色、乃至在同类武器中“排行第一”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只有各方面取舍得当才能真正符合需求。


军机图



东风41洲际导弹是不是第一不敢说,但它一定是最符合我国战略威慑需要的洲际导弹,比如它比一般的洲际导弹都要长的射程,1.2到1.4万公里的射程比西方国家要长一些,法国的M51洲际导弹射程仅有8000到10000公里,这是因为我国的地理位置实际上是很偏远的。


尽管在世界地图上我们位于中间位置,但我们打击欧洲和美洲等战略目标时,都要跨过浩瀚的太平洋或者亚欧大陆,尤其是海拔3000到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对导弹射程的需要非常大!

和我们有类似需要的还有俄罗斯,俄罗斯的R-36M撒旦洲际导弹最远可以打到16000公里远,因为俄军距离他的目标同样遥远。尽管俄罗斯距离欧洲很近,但它打击美洲目标要跨过北冰洋和加拿大,这同样需要大射程的洲际导弹。



为了突破部署在欧洲和阿拉斯加的北约反导系统,俄罗斯洲际导弹的大气层再入轨机动能力和多弹头分导攻击模式也是炉火纯青的,很难说我们的洲际导弹能比人家强多少,因此盲目的说东风41排名第一真的很不严谨,只能说它完全够用了。


此外,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也不可小觑,美国是个非常注重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国家,美军的“三叉戟”II弹道导弹射程在11300公里以上,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战略核潜艇使用的弹道导弹,英国的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就选择了引进“三叉戟”II。

美军的陆基洲际导弹也不可小觑,常常被忽视的民兵3洲际导弹是第一个安装分导式多弹头的弹道导弹,而且是70年代就开始装备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美国再怎么不重视发展洲际武器,它们的技术积累也不至于太落后吧!因此请理性爱国吧。


利刃号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昨天中国70周年大阅兵中,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作为压轴首次亮相,作为中国打的最远的洲际导弹,也是最先进的洲际导弹,它是我国战略核力量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先看下现在世界五大洲际导弹都有哪几个:

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

射程超过14000公里,覆盖全球,指哪儿打哪儿;可以一次携带10枚核弹头,采用的是分导式;精度在100米到200米之间;速度极速为25马赫,半小时内到达全球任何地方。



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

最大射程13000公里;理论上最大载弹量为14枚,但是影响射程,采用分导式;精度在200米以内。



俄罗斯亚尔斯-M洲际导弹

最大射程11000公里;最多可携带8到10枚核弹头;精度在200米以内;最大速度4800米/秒。



法国M-51弹道导弹

最大射程可达11000-13000千米;可以携带6枚核弹头;精度在400米以内。



英国三叉戟潜射导弹

最大射程12000公里;可以携带8到10枚核弹头;精度在100米到200米之间。



从这些简单数据对比来看,东风41射程是最远的,精度也是领先的,载弹量也是高于或平于其它几型洲际导弹,但能不能说它是最先进的呢?不能确定。但是不管它是不是最先进的,都是捍卫中国的一把利剑。


历史伶俜者



这是最早流出的“东风-41”图片,从时间上来说至少有6~7年时间了,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官方的证实,也就是说“东风-41”只是民间的说法。如果今年10.1有阅兵式、如果它在阅兵式当中出现(就像1999年阅兵,出现的“东风-31”),这才能证明它确实存在。

实事求是的说从目前美俄洲际核导弹的技术水平来看,即便是有“东风-41”存在,也排不上第一位!因为我们的航天技术水平和核弹头制造水平与这两国相比是有较大差距的!毕竟我们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时间较短,而且型号、试射、数量远没有美俄多,这就造成了洲际导弹整体性能有差距。


在西部边远国道上拍摄到的疑是“东风-41”导弹运输/发射车底盘,从目前出现照片来看“东风-41”采用机动式发射,当然也会有地下井发射型号,要知道地下井发射的打击精度是最高的。

洲际导弹的先进与否主要是:惯性导航和弹头。从目前公布的比较可靠的数据来看,美国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仍然是在这两个方面世界最先进洲际导弹,虽然它已经被销毁多年了,但是它的性能指标仍然是俄罗斯和我国洲际核导弹要追赶的目标。


为啥说“和平卫士”洲际导弹仍然是世界最先进的呢?原因就是该型号的导弹设计非常精巧,图片是“和平卫士”的AIRS惯性导航球(主要就是“陀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制造的最精密的机械惯性系统,该球体积为0.073立方米、重量为50.2公斤,使用一整块“铍合金”经过40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总合要高于同等重量的黄金!铍化学性能稳定、弹性极佳、可以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的环境下工作…核反应堆燃烧棒的包裹材料就是“铍合金”制成。
“和平卫士”

的惯导球浸泡在氟利昂溶液中,它的陀螺仪漂移误差仅在0.000015度/小时,要比最精密的“霍尼韦尔公司”制造的GG-1389VLRLG甚大环激光陀螺仪的理论误差0.00015度/小时,小了一个数量级!

由于激光环形陀螺会产生各向异性的谐振光折射系数,其精度有一个理论上限,所以:最精密的GG-1389VLRLG激光环形陀螺也无法到达最精密机械陀螺的精度。
“和平卫士”
惯导球打开后的内部结构,虽然“和平卫士”被销毁了,但是它的部分先进的子系统被应用到了“民兵Ⅲ”型洲际核导弹上了,“民兵Ⅲ”虽然在目前中美俄现役陆基洲际导弹当中是最老旧,但是它的精度却实最高的,CEP偏差在166~220米,这样的精度相当于拿着一根铅笔投到100多米外的一个可乐瓶当中。

惯性导航系统对于洲际导弹来说,就相当于人的小脑,是管平衡神经控制的,比如:我们回家拿钥匙🔑开门,如果你的“小脑受到过伤害”,拿钥匙的手根本就插不进锁孔…同理洲际导弹的惯性导航系统不精密在飞行当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核弹头的投掷精度,早年间俄罗斯的洲际核导弹弹头的CEP偏差在5000米之外,根本击毁不了美军的导弹发射井,只能是增加弹头的核当量来弥补,反之美国并不追求大当量,就是因为导弹控制技术要比苏联高很多的原因…所以,机械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导弹精度,精度很差的洲际导弹也就谈不最先进的!
目前对于“东风-41”的模糊了解只是在网上流传的几张照片上,具体细节外界不可能知道,只能是通过这些年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进行大致的推断…“东风-41”的技术水平大概与前些年的俄制SS-27“白杨M”洲际核导弹的水平相当,甚至由于后发优势,在某些方面可能要略高一点点,但是综合性能要比俄罗斯最新的SS-29“亚尔斯”洲际核导弹低一些…这样的水平档次上。


“和平卫士”所使用的W87型核弹头,与“三叉戟Ⅱ”型潜地导弹上的W88型核弹头构成了美国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该弹头设计和制造水平仍然是世界最先进的,没有之一!弹头长度175厘米、弹头椎体底部直径55.4厘米,弹头重量220~272 公斤(安装突防装置)由于导弹的惯性导航系统非常先进,“和平卫士”的弹头投掷精度也极高CEP误差在90米内,这样高的精度设计就是要打击苏联的SS-18导弹的发射井…它的这个精度直到1990年代末才被“三叉戟Ⅱ”的W88弹头的CEP误差50米所打破。
W87弹头是“三相弹”设计(右上角是实物),也就是非常高级的氢弹,先由原子弹扳机形成“核裂变”→轰击外层形成“核聚变”→再被反射层反射再次形成核裂变…这种核爆方式是目前世界使用核材料最少,而形成的核爆炸威力最大的核弹设计,目前“五常”的核弹头都是这种设计。

W87弹头威力为30万吨当量,但是它核爆炸威力可调节,通过包裹铀235外层可以提高到47.5万吨,W87已经研制出来30多年的时间,外界除了得到几张美军公布的照片之外,对它较深层次认知很低!但这不妨碍它目前是最先进核弹头。

我国早己经掌握了氢弹的设计理论,从弹头设计角度来说,可能要高于俄罗斯的小型核弹头,但是与W87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当然这个差距要比“惯性导航”方面小一些。
“东风-41”导弹CG图,目前世界先进的陆基洲际导弹的型号不多,“东风-41”的总体性能已经位居前列了,这是我国长期的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在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一步一步攀登上来的结果!

当今世界上已经成熟掌握陆基洲际导弹的国家只有三个,也是大国的象征!能发射飞行距离超过12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国家在技术水平都没有太大的差距,只是在某些加工环节的略有差异罢了,并没有形成代差…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改进…而刻意的去追求全面领先有可能是“欲速不达”,因为这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反而是有害的。


皇家橡树1972


我对此提出不同看法。

一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权威机构,哪些专家,依据什么数据,与其它导弹如何进行的比较,实验数据在哪?

否则如何能得出第一的结论?

战略核导弹是国家的最后一张王牌,是自身彻底毁灭前的唯一反击手段,所有数据全部是绝密。所公开的一些数据都是经过修改,掩饰之后才象征性予以公开。导弹的核心数据包括三段飞行的高度,速度,变轨方式,诱饵情况,除了极少数相关人员外,无人知晓。其它的国家全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得出第一的结论?


贵气凡夫


目前东风-41的具体性能参数都没有公布,那里来的东风-41排名世界第一?!按照目前网络上披露的信息(仅供参考),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是一款陆基车载机动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可达12000公里以上,具备搭载分导式多弹头能力(最多10枚),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要说东风-41排名世界第一,就有“恶意”捧杀的嫌疑了关于东风-41导弹的性能推测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效果图

目前全球范围内装备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只有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中,美、俄两国在技术水平和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将其他三个国家远远抛在身后。具国际有关组织统计,截止2017年初全球共有各类核武器约14900件,美、俄两国占据了约93%的份额。各国的核武器投射方式中,绝大多数以洲际弹道导弹形式,此外,还有少量空射型核武器。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效果图

全球核武器数量级分布

洲际弹道导弹按照发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陆基发射井、陆基机动发射以及海基潜射三种形式。其中,陆基发射井形式由于无任何机动性,容易遭受敌方打击,正在逐渐退出,目前仅美俄中三国还有少量装备;陆基机动发射形式,机动性强、隐蔽性较好,但是对于导弹载具(重型运输车辆)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国土有较大战略纵深,目前仅俄、中两国装备改形式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也曾装备过);海基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是目前各国最为倚重的核威慑方式,相对于其他两种形式,战略核潜艇隐蔽性最高、威慑性最大,哪怕只有1艘战略核潜艇幸存,也足以毁灭敌方上百个中大型城市。

RS-2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全球威力最大的核威慑平台

在陆基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方面,苏/俄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俄罗斯目前装备的陆基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有“白杨”系列、“亚尔斯”系列,最新的陆基“萨尔马特”(也称“撒旦2”,测试基本完成,即将服役)洲际弹道导弹程超过10000公里,发射重量约200吨、有效载荷约10吨,最多能够搭载10枚75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多弹头,威力甚至超过大名鼎鼎的美国“三叉戟II”和“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亚尔斯”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上的分导式多弹头
美国“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

我国的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发展相对较晚,首款陆基机动型洲际导弹东风-31采用的载具还是分体式的载重卡车,而且东风-31及东风-31AG等整体性能与其他国家先进型号差距明显;东风-41性能虽然相对东风-31系列有大幅提升,但整体上仍达不到在所有洲际导弹中排名世界第一的水平,别的不讲,美国“三叉戟II”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自服役以来进行了172次试射无一失败,这个可靠性就没有能出其右者!毫无疑问,个人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及取得的成果十分尊重,对我们的装备绝对有信心,但是不论何时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不断的提升!试射中的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采用的分导式多弹头结构效果图


威呐解析


随着我国东风41洲际导弹试射成功,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都将它视为中国对世界的重要军事威胁。很多中国网友们对外宣称,中国的东风41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洲际导弹,它可以装备十个分导核弹头,射程竟然有一万四千千米,可以覆盖整个北美大陆。

那么这些传言都是真实的吗?东风41确实是在世界五大洲际导弹中排名第一吗?

那就让我们根据它们的硬核实力排名看一看,东风41研制出之前,中国的核导弹中坚力量是东风31,虽然当时的它能力很强,中国还专门为它配备了许多新型的技术,但是随着世界各国洲际导弹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东风31只能排在第五位了。

即便如此,东风31的性能依然不能小觑,它的打击精准度高,突防能力强,射程虽然只有东风41的一半,但是可以携带七百公斤的弹头。虽然它在外表上与当时国外的和洲际导弹相差无几,但是它的内部性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当时也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和洲际导弹。

第四位是俄罗斯当时在纪念卫国战争七十周年大阅兵上展示出来的亚尔斯洲际导弹,它算得上是现代整个俄罗斯军事的骄傲。亚尔斯洲际导弹不仅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而且据说它能够穿透敌人的防御设备打击敌人的任何目标,这也是亚尔斯最令人害怕的地方。目前这一款洲际导弹是俄罗斯核导弹的中坚力量,也是俄罗斯用来对抗美国的最大的武器。

排在第三位的当属俄罗斯的SS-18,这款洲际导弹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为洲际导弹中的霸王龙,从这个称号当中,我们就足以窥见它的威力。从它研制出直至现在俄罗斯的SS-18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令许多俄罗斯周边的国家不寒而栗。SS-18可以携带大约十个量子弹头,有效荷载近九吨,它的弹头威力巨大。

有传言说SS-18投下一枚导弹,就可以将整个地球炸平,虽然SS-18拥有如此超强的实力,但是俄罗斯对此还是很不满足,最近有报道称俄罗斯正在研制新的洲际导弹,不知道未来又会有什么样惊人的军事设备呈现在我们面前。

身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权美国是不可能没有一款实力超强的洲际导弹的,和平保卫者就是美国装点门面最有力的武器。虽然这款武器要比许多新型武器出道时间更早,但是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直至现在它仍然是世界极强的洲际导弹。

随着2013年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的试射成功,它自此开始成为许多西方媒体口中的世界上最强的洲际导弹。根据许多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国研制出的这款东风41新型洲际导弹,主要就是为了对付世界的强权美国。

特别是许多美国媒体都对此十分忌惮,有专业的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东风41洲际导弹的核弹头可以瞄准几乎所有的美国城市,一旦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发生战争,美国西海岸的所有城市在一瞬间就会被全部毁灭。美国目前的防御设施根本挡不住它的威力,美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已经落后于中国。

但是也有一些军事专家对这个结果并不能认同,因为除了中国之外,美国和俄罗斯的洲际核导弹的技术水平也非常的高。不仅如此,这两个军事大国从很久之前就开始研究和洲际导弹,它们比中国要拥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加扎实的技术水平。所以这些专家认为东风41还不能算得上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洲际导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风41是我国洲际导弹的最高水平,但对于我国的军事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最需要的一款洲际导弹。


猫眼观史


有句话送给你: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这个所谓的“排名第一”是谁排的呢?东风41可以采纳的有用资料少之又少,如何判定是世界第一呢?东风-41的确技术水平已经迈入较高的层次当中,然而一旦某种洲际导弹已经达到基本无法被拦截的程度那么谁第一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头顶上都会出现蘑菇云,只是几个的问题而已。

东风-41之前也一直是个热点话题,主要存在这么几个技术焦点:1.公路机动发射能力。2.多弹头分导技术(MIRV)。3.1.2-1.4万公里的射程。4.圆概率偏差100-200米。上面这4个是公开的或者一些有所谓的“官宣”的技术资料。

从这些技术指标来看,1.2-1.4万公里的射程基本被认为已经可以覆盖全球了,毕竟重要的战略目标基本都在北半球,南美洲虽然有空白但是那个地方说实话不太需要浪费热核弹头。而且公路机动的生存能力比固定发射井要强,比SSBN战略导弹核潜艇弱一些。在往下的关键是就是MIRV多弹头分导技术,网上说东风-41可以携带最多10枚弹头,我们暂时认定是10枚。关键是这10枚弹头在重返大气的时候可以对着10个不同的目标,这是最要命的地方,这样对方反导系统要对付10个目标,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以现有的拦截技术想要在末端实施拦截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这10枚有1枚突破反导系统那么就是胜利。再就是圆概率偏差100-200米的精度也是很高的,毕竟苏俄那些洲际导弹都是按照200米+甚至400米+的精度来算的。至于其他的技术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从现有的来看东风-41已经处于洲际导弹的一梯队的水平了,算是性能很好的洲际核导弹了。其他的机动变轨、末端高超音速这些技术应该也会有,只要有就会对突防其很大的帮助,但是具体的我们不知道。

然而我开头也说了,只要不被拦住其实没有谁是第一的问题,反正头上只要出现了蘑菇云就是对方的胜利。同时达到上述东风-41的那些技术指标的洲际导弹并不只有他自己,美国的UGM-133A“三叉戟2”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1300公里,具备最多12个MIRV分导弹头的携带能力,即便是运载47.5万吨级的W88型热核弹头也能达到8个。而且“三叉戟2”在2000年之后经过升级,加装GPS辅助制导,圆概率偏差达到120米以内,这个已经是极高的精度等级了。“三叉戟2”发射平台还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理论生存能力是最高的,而且打击范围更灵活,不受本土的领土范围限制。

都知道美国的“三叉戟2”厉害,有些人认为美国的陆基洲际导弹质量比较差,然而这只是个误解,美国其实也有强悍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只是根据条约和成本问题削减掉了。LGM-118A“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由于是固定发射井和固体燃料的关系,他的运载能力是比较强的,88吨的发射重量最多可以携带10枚47.5万吨级的W87型热核弹头,也都是具备分导技术的,比上面的“三叉戟2”还要多2个,圆概率偏差达到90米。射程1.4万公里,理论上也是可以覆盖重要的战略目标。但他是固定发射井发射,在核打击中是第一波被摧毁的目标,但是导弹本身是号导弹。

还有俄罗斯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的,是比较新的导弹。按照俄罗斯的说法改装后也是具备最多10个分导弹头的携带能力,再加装格洛纳斯导弹系统辅助制导,圆概率偏差150-250米。然后就是4800米/秒的末端攻击速度、机动变轨能力等一些俄罗斯“惯有”的突防技术等等。

总的来说,洲际弹道导弹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排第一第二的必要,只要对方没有拦住你的能力你就是第一,大家也都是第一,毕竟核打击以摧毁为目的,只要能把弹头顺利投送到目标头上这就够了。当然了,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东风-41的技术增强的确是更进一步形成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将我国的核打击能力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将来会与东风-5B、东风-31AG共同构成我国的战略核打击网络。反正别人有的我们也有了,这就够了,其他的谁是第一不重要。


雏菊西瓜Peterpan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能否排名第一,主要是看他的性能能否击败美俄同类导弹,比如亚尔斯和三叉戟。说起来,东风41的作战威力,在世界上的弹道导弹中,也不可能是第一,毕竟俄罗斯导弹还更先进一些。





图为东风41弹道导弹设想图。

洲际弹道导弹排名第几,其实不是一件太重要的事情,只要他的射程足够覆盖最主要对手的全境,能够突破主要对手的导弹防御系统,那么他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洲际弹道导弹,即便不是第一,也会给敌人造成最大的军事压力。





东风41导弹厉害就在这里,他是我国第一款不用离开国土发射,就能射程覆盖北美全境的弹道导弹,也是我国火箭军手里运载弹头的吨位最大的弹道导弹。他的射程为12000公里以上,可以一次投掷6个以上的分导多弹头。





东风41导弹的弹头采用了滑翔式设计,可以进行机动变轨,发射后不到可以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阻拦,还能打穿敌人防线后调整姿态,提高命中率。洲际导弹飞行速度极快,滑翔式弹头需要经受高温考验。





图为东风31ag弹道导弹。

我国前阵子宣布,突破了飞行速度为18马赫的滑翔式弹头空气舵的技术,是世界上承受速度最快的空气舵,这说明我国应用在东风41导弹上的各种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可用。东风41采用固体燃料,使用越野式运输发射车机动,作战反应速度快,不需要加注燃料或者构建发射阵地。





图为东风5液体燃料弹道导弹。

目前,我国还实现了对东风31导弹的改造,改造为东风31ag导弹,也使用了以上技术,采用了新的越野式发射平台,说明东风41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靠,可以移植重用到其他导弹上,帮助他们提升性能了!





不过,就现在看来,东风41导弹在突防能力,飞行速度,运载吨位上都不如俄罗斯的亚尔斯导弹,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海事先锋


因其公开信息太少,东风41是否能排在世界第一,现在还不好说。不知题主是在哪看到的“在五大洲际导弹中排第一”?儒道之主并未见到任何一家正规媒体将东风41排在第一位,包括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美国的“全球火力指数”等西方媒体以及国内的正规媒体在内,恐怕只有某些国内自媒体才会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我个人的看法是:东风41未必能称得上第一。只有一点能排在第一的位置:试射的成功率!


网传东风41图

我国火箭军目前装备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有三大系列,包括东风5系列、东风31系列以及东风41,最新型号分别为:东风5B、东风31AG、东风41。其中,东风5系列为液体燃料,只能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方式,不具备机动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差,而且发射所需的准备时间长。东风31AG、东风41为固体燃料,并采用陆基机动发射的方式,末端可机动变轨,并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不仅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极大的提升了其突防能力。

疑似东风41图

东风41是我国火箭军装备的最新型的洲际导弹,是东风31的改进、发展型,它的特点就是:机动能力更好,具备一定的越野能力,生存能力更强,反应时间更短,命中率更高,突防能力更强。外媒推测:携带3—4枚分导式核弹头时,其射程在1.1万公里以上,最大射程可达1.4万公里。弹道导弹的射程与它的运载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搭载核弹头的数量不同,射程也不相同,为保证最大射程必须减少弹头的数量或者是质量,因此其射程并不固定。
这是个什么“东东”


??

东风41于1984年正式立项,工程编号204。1994年,首次高弹道试射。1999年,计算机模拟进行全程试射。2012年7月24日,首次进行公路机动发射。2014年12月13日,进行测试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的试射。2015年8月5日,进行携带两枚分导式模拟核弹头试射。2015年12月4日,进行了铁路机动试射。2016年4月19日,分导式核弹头进行试射。这都是有媒体报道过的消息,在所有这些试射中,均取得了成功——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这个数据比美国还要更高。

目前,具备研制陆基洲际导弹的能力的国家只有三个:美、俄、中。连五个核大国中的英、法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就更不用说印度了。但若说东风41在洲际导弹中排名第一,这就有些吹嘘之嫌了。其具体性能、参数等并未得到官方消息的证实,外界并不清楚它的真实情况——尚未有东风41服役的官方报道。美国的核武发展更侧重于空基、海基的核打击能力,对于陆基洲际导弹的发展并不太重视。俄罗斯却是在大力发展陆基、海基的核武,陆基的白杨—M、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性能可不差,威力更是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