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什么都行,别教人如何做人”,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阿伟丶-


我觉得有句话说的好,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你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第一次做人,自己未必能做的好,有什么资格对其他人指指点点。



你的做人观点未必正确,而大多数人认同的也未必正确。古人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应以夫为纲。这在当时社会是绝对的真理,但现在看来着实可笑。现在的人认为智能机器人能帮助人们轻松解决很多问题,可未来机器人危机的言论也有理有据的存在着。真理需要时间的检验,这个时间很长,而现在的‘真理’也可能随时被推翻。‘怎样做人’这个真理,似乎是个更复杂的问题,他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且复杂多样。至今也没有准确的结论。也正是如此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而且大多数的人是对‘如何做人’没有概念的。比如我,我不知道如何做人我只知道无愧于心就好。


非常道yes


对于这个问候难度较大,既然邀请,不论对错我也试试回答,

人一出生如一张白纸,赤裸裸地来到人间,什么都觉得陌生,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后来人们又说人没有生儿知之,只有学儿知之,这话的确不假,学什么知道什么,不学什么就不知道什么。

人即然是高级动物,有智商和情商,在上学期间,老师按课程表上课,我学会了数学,语文,音乐……等各门知识,就是没有如何做人这一门书本知识。

在从事教育教学中,从职业上来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我还是教好自已分担的学科,抓好学生的成绩。

至于如何做人,从小父母几乎每天都在说,做个好人,别做坏人,在工作期间,利用晨会也教导学生,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最后还是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

至于如何做人这个问题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贯穿于人的一生,如何做人虽然难以回答,但还是有答案的。

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光和热奉献给人类,不管别人说什么,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做到心地无私天地宽。

人活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在考场上可以考59分,但在人生的考场上起码要及格更要优秀

千学万学不如学做人,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您说对吗?


鲁松青


“教人什么都行,別教人如何做人”这句话,严格说这不一个问题,这是一个规则,而且是一个我们所处的社会独具特色的规则,如果自己不是圣人的话,就得遵循这个规则,否则就是自寻烦恼。

人是很奇怪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导传授都能够很快学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的。

但是如何做人,这个就有点难度了,教导传授之人乐此不疲,但是接受教导传授之人却在大多时候是不屑的,也是难于接受的。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个独具特色的民族,骨子里有一根筋,那就是:接受教化比伺候人要难得多。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小的时候,什么道理听不懂也不会听,但是要求却很多。等到长大成人之后,什么道理都不听也不愿意听,但要求还是很多,甚至要求别人如何去做好一个人。

那么什么才算是做好一个人呢,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却在没有搞明白的时候,偏偏去要求别人去做好一个人,甚至要求别人要做一个道德模范。

我在很愤青的时候,也是这样去要求过别人,却没有好好审视过这些个要求是否合理和过分,而且也没有反过来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些个要求。

等到年龄渐长,经历坎坷多了磨练困苦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了,好些个要求都似乎太过分了,不光是对别人过分了,其实对自己来说也是过分了,毕竟好多做人的要求,自己也做不到的。

其实,人世间这么多繁杂,做好自己是很难的,但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很容易的,也就是做一个不危害社会和不伤害其他公民的公民是很容易的,可是偏偏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为什么呢?也许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要求太多了或太过分了,最后大家之间都相互不买账了,凭什么你做不到的事要来要求我做到呢?

所以说,过分了,本来简单的事就变复杂了,本来容易做到的事也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了甚至变成了最难的事。

因此,大家都有缺点,但是相互之间不宽容,大家都有优点,但是相互之间不欣赏,大家都有个性,但是相互之间不谦让,大家都有差异,但是相互之间不接纳,大家都会有伤心,但是都不懂得相互安慰,大家都会有快乐,但是都不懂得去分享。

久而久之,慢慢地失去了太多的善良,慢慢地失去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本真,慢慢地成为了这个样子:接受教化比伺候人要难得多。

所以,如果自己不是圣人的话,就别去教人如何做人,最起码要懂得遵循一个大家都墨守成规的规则:教人什么都行,別教人如何做人。否则真就是自寻烦恼。

如果内心一直持善和虔诚,那就先做好自己,人世间,做人不是教出来,大多是感化出来的,同时靠自己持之以恒的自觉和自律。

因为做人是为了修己,不是为了教人的。

懂得这点也就会心了,不懂呢,不是因为被教化就是教化人而烦恼不断。





闲说而已


乍一看,观点新颖,马上对那些专好“教人做人”的人心生厌倦。但仔细一想,不对了,谁不是被人教出来的?除非人一生下来就跟猴群生活,那倒是不用人教了,满脑子早被猴的心思,猴的理念占满了,肯定很难接受人的观念了。只是“无愧我心”又能怎么样呢?

父母打小就教我们“要这样”,“不要那样” ; 《论语》尽是些孔夫子说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向雷锋同志学习”,都是讲的做人的道理,对人,对全世界都有好处,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教人做人”,一人一个样。题主不是也在教人们“不要教人做人”吗?人有了体会就想说,说对说错都是有的,关键在听的人怎么认识。哪怕说的人说得不对,听者认识到了这种不对,有了他自己相对正确的认识,也是受益了呀。所以不能阻止别人干什么,自己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


山右1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谁家的孩子,包括相信这个观点的人的孩子,家长或负有管教责任的监护人敢对他的成长过程放任不管、让他在社会上为所欲为、任他在社会上自由发展。要是这样,这个孩子就会对这个家庭带来灾难,例如吸毒。哪一个社会对民众是不进行认为是正统的教化的。要是这样,这个社会的那些未受正统教化的民众就会对这个社会带来灾难,例如信奉某个邪教。一个全民信奉某个有神论的宗教(也就是说敬拜某个神或神的体系)的社会,宗教的作用主要就是教化民众如何做人。中国传统儒学尽管从严格意义上判断不能算是一个有神论的宗教,然而它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化民众如何做人。目前在中国学校里,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教人做人。在某些学校里,老师教不教、学生学不学科技知识,是无关紧要的,主要任务是管教学生。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可能对目前的这种情况一无所知,要么就是对这种情况公开唱反调。


情未了158507209


别去教别人如何做人~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我们没有资格去教别人怎么做人,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好“人该做的事”

作为一个标准的人的定义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只是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守规则的、有底线的、有尊严的人~

我们生来这个世界就给了我们规则,当然这个规则也是人定的,但它们是有依据的,代代相传,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不断进步,为了做好一个人,我们要去履行这些规则~就看你是怎么理解,怎么去实行了

总之我们始终没有资格去教人如何做人……

先做好自己吧,做好自己就足矣



〖这辈子请努力活出你理想中的模样👊〗


遇见慵懒的树袋熊


是的,各有国法,各有民族,各有地方随俗家庭的管教。会教做人你用好心别人也是不用你教的,除非他自己问道。在的世代里面,作好变丑.,花样有模。更不能要人做人了。因为人的花头还在邪头,人是人样,里面的苦毒是不成完全人的。他们自由的自我以为很强,这样只有文化改变。人是靠在文化慢慢成熟吧!

做人为最好的要有同本书信,这本书信也是让人最恨的。人恨也要给人,因为惟一看的当吃饭一样味道,所以用人吃,就有从新得力,那是圣经能和国界。


原来秦春月


很多人都喜欢教别人怎么做人

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对人不对事,

由于一件事,然后就开始说你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不嫌事大,以自己对这个人的理解和看法,到处去跟人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是当面私底下指出别人的错误,并提出建议,帮助改正,这是非常好的。

有些人教人做人的方式是,等着看你闹出笑话,然后背地里到处传播,不嫌事大。


用户4353398821694


每个人性格不同,每个人在世上有自己的处世之道,所以教做人本身就是一个想要让别人活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跟着做了,也会发展出自己的心的不同,当然了,没有心的人就不一定。所以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没有规定一定要活成谁心目中的样子。


夏暮的小剧场


几年前有个邻居垃圾都是放楼道里从来不拿出去扔进垃圾桶,这种人你必须得教他如何做人,我都是把垃圾从袋子里倒出来堆在他家门口,臭豆腐汤泼在他的门上,只动过一次手我赔偿给他8000快钱,然后他就不跟我做邻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