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进入叛逆期,怕生,粘妈妈,活泼好动,不满意就闹,怎么引导?

留住时光回忆


你好!我是头条育儿内容创作者「吱己」,也有一个一岁半的宝宝。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一般孩子成年之前会经历三个叛逆期:

  • 1岁半到3岁的“宝宝叛逆期”
  • 6~8岁的“儿童叛逆期”
  • 12~18岁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时期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父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科学地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并引导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请问地度过一个“特殊”时期。

1岁半到3岁的宝宝叛逆期的表现主要是:

1、害怕陌生人,喜欢黏住妈妈。你有没有发现宝宝突然变得更黏妈妈了。甚至在妈妈洗澡上厕所的时候都会站在门口哭闹;

2、喜欢拒绝。例如他们开始学会说“不”之后就经常说,无论是吃饭的时候,还是穿衣服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拒绝,让人头疼;

3、学会打人,或者抢东西。他们会通过这个行为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是引起父母的注意。

面对宝宝种种的变化,其实是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意识强化,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的安全感,以及和妈妈意识的分离,简单地说就是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这是好事!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破坏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宝宝在情感建设的重要时期缺乏安全感,影响着日后的行为性格。

那在这段时间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少给他下命令。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想要减少宝宝说“不”的频率,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而不是着急告诉宝宝“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不要这样”。

(2)尊重宝宝的选择。这个年龄阶段的宝贝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能做主,因此让宝贝自己拿主意可以养成他的独立性格。爸爸妈妈可以给宝贝们选择的机会,例如让他来选择今天吃什么,穿什么,黄色牙刷和粉色他更喜爱哪个?这既给了宝宝当家作主的感觉,又避免了他随心所欲地做决定。

(3)给予足够的爱,同时立下规则。研究表明,足够的爱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妥协。其实大多数时候孩子的反抗是为了试探父母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妥协的结果就是永无休止地妥协,所以适当尊重的前提是要有原则。如果孩子触及到原则性的问题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以暴制暴。

(4)不要打骂抱怨孩子。就算宝宝正处于叛逆期让你很抓狂,也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抱怨,更不要用打骂来解决问题,这不但不能解决还会加剧他的逆反心理。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吱己


我家双胞胎1岁半时,我父母实在带不住,我考虑再三,不得已辞职了。1岁半的孩子,怎么引导呢?陪伴孩子半年后,我也认真总结了一些方法。分离焦虑症和独立意识增强导致怕生黏妈妈,容易闹情绪,活动能力增强让宝宝又爱探险,家人看护时刻需要留心。

怕生,黏妈妈:分离焦虑症,掌握离开宝宝的时机和方法,练习分离

孩子3个月时可以很平静地和陌生人接触,8-12月龄开始,就会有些怕生,《美国儿科学会育儿》告诉我们:这在这个年龄是正常的,你无须担心。反而不会怕生的孩子,还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孩子非常“黏”你,这就是分离焦虑症的开始。

我家双胞胎1岁半时,我晚上下班回家,上厕所、洗澡都要在门口等着。非要他们走开,会哭得撕心裂肺。睡觉的时候,他会不愿离开你自己去睡觉,还可能在半夜醒来时四处寻找你的身影。

分离焦虑症通常会持续多久?这种症状通常在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然后在1岁半~2岁逐渐消失。你可能因为他不停的纠缠而感到窒息,但当你离开他时看他哭得那么伤心又会有罪恶感。

  • 建议:

第一,宝宝生病时尽量不要离开他。宝宝在疲倦、饥饿或生病时的分离焦虑更加严重。如果你知道将要外出,将离开的时间,尽量安排在他吃饱睡足后。

第二,离开时动静不要太大。让另一个人跟孩子在一起,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跟孩子道别,迅速溜走。

第三,宝宝的眼泪在你离开几分钟后就会停止。他的发作是为了给你看,要求你留下来。你离开他的视线后,他很快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陪着他的人身上。

第四,在家里做一些短暂的分离练习,帮他学会应对分离情绪。如果是他先离开你,他对分离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所以当他爬到另一个房间(前提是保障儿童安全)时,不要立刻跟过去,等上一两分钟。

你需要到另一个房间几分钟的话,告诉他你要去哪里并很快就会回来。如果他闹起来,大声叫他的名字而不是赶紧跑回来。

慢慢的,他会懂得你离开时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重要的是,只要你说会回来就总是会回来。

如果孩子对你有强烈的依赖感,他的分离焦虑症可能比其他孩子出现得更早,但也会更快度过。不要厌恶他的占有欲,你应该在这几个月里尽可能地保持温柔,凡事往好处看。

再过几个月,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更加稳定,他就不会再那么怕生,也不会因为和你分开而大闹。

活泼好动有主见:顺应孩子,家长尽量好脾气,也立好规则

1岁半的孩子,可以了走路,可以自己完成很多事,什么都会尝鲜去摸摸看。这时候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顺着他。

他又因为活动能力有限,可能就是打不开一个瓶盖,或者拼不好一个积木,语言表达又不够,就会容易焦躁发脾气。

  • 温柔地引导孩子,建议

第一,立好规则。

做好饭菜,孩子必须就坐吃饭。玩具可以待会玩,不想吃饭就没任何东西吃,得等到下一餐才有吃。如果孩子意识到他不能通过胡闹,达到自己的目的,慢慢也会乖乖听指挥,吃饭尿尿都配合。

第二,温柔告知孩子可以获得什么。

好好吃饭,孩子可以接下来继续玩玩具,玩具就放在旁边不会跑,也没人拿,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玩。

还可以承诺孩子好好吃饭,可以自主选择想吃的水果或者少量零食。

不要觉得孩子不会说就听不懂,孩子哪天就突然听懂了的,要多沟通多交流,多用简短句子。

第三,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比如宝宝还要玩玩具,但是到了午睡或者晚上休息时间,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是要妈妈陪你睡,还是自己一个人睡。

宝宝多会选择要妈妈陪。这时可以告诉孩子,起床再玩玩具,妈妈只陪宝宝睡觉,不陪玩具睡觉。

宝宝如果故意选自己睡。你就可以假装离开,孩子自然抱过来。

可以给孩子想吃水果蔬菜肉的选择,比如今天宝宝想吃鱼肉还是虾子,妈妈中午就做这个。孩子吃的时候是吃的自己选择的食物,也会更配合。

第四,父母多陪伴孩子。

父母尽可能多陪伴和孩子,让孩子感到爱,也会懂得回馈以爱,也能获得安全感。

结语

我家双胞胎孩子也正在“可怕的2岁”,但是越来越好带了。必要规则,让他们知道底线在哪里,也多多陪玩,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欢迎关注【右右细毛和爸妈】: 2岁双胞胎男孩家庭,爸妈说故事,轻松趣味育儿,家庭共同成长。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右右细毛和爸妈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孩子进入叛逆期,那么久放松心态,让孩子感受到被接收,然后慢慢的协助好孩子度过这个时期就好了。

1、孩子怕生,估计是接触的人不多

1岁半的宝贝如果遇到生人比较害怕的话估计是平时生活的环境里面是不是遇到的生人不是很多,如果一直再家里的话,出去接触生人就是会还生的,多出去几次就好了,我家的宝贝一岁之前因为是冬季出去的比较少,并且因为家里没有人带眼镜,孩子第一次看到戴眼镜的人都哭了半天,怎么哄都哄不好呢,但是后来逐渐长大之后出去,带到公园或者其他人比较多的场所,逐渐熟悉就好了。


2、如果比较粘妈妈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安全感吗

如果是比较粘妈妈的话,一是说明和妈妈比较亲近,二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题主说的粘妈妈是到什么程度,是一直要妈妈抱着不让其他人碰吗,还是遇到什么事情一直就往妈妈身边躲,一岁半的孩子其实和妈妈亲近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不是特别的粘着妈妈不放的状态,应该也是比较正常的,如果粘妈妈就多陪陪孩子,孩子的爱的杯子蓄满之后就不那么对于爱饥渴啦。

3、如果遇到不满的就闹,就地打滚的话情绪接受行为制止

如果遇到问题就就闹,是哭还是就地打滚的那种,如果只是哭闹的话,那么告诉接纳孩子的行为,但是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孩子之所以一直这样闹,是因为闹的时候家长就妥协,按照孩子的意愿行事,孩子觉得这招儿好使,那么就一直使用了,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就让孩子哭一会儿,然后告诉孩子只有自己不哭了,才可以满足他的意愿,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哭不奏效,所以就不会采用这种办法了,随着孩子的逐渐的长大,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问题的办法。



亲子成长手册


孩子长到1岁多的时候,从某一时刻,突然发现,孩子越来越黏人,不管是做家务,还是出门办事,甚至是去卫生间,他都要跟着,有时候要离开一会,孩子会哭着不让你走。

孩子是怎么了?其实这是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父母多多理解。

01、宝宝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需要安全感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阿兰.斯格尔解释说:“1~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的最明显阶段,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看作一下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求时,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

从宝宝出生,到逐渐长大,对亲人会越来越依恋,这种依恋,让宝宝得到满足,心情畅快。且安全感的建立,对宝宝一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形成和未来发展都十分重要。


02、家长这样做

(1)不阻止、不打击,保护独立意识

1岁大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喜欢自己拿勺子吃饭,吃香蕉,不愿意被别人抱。

家长要积极鼓励宝宝的行为,让鼓励孩子大胆的独立探索。



(2) 建立宝宝与爸爸妈妈之间的信任关系

当宝宝要爸爸妈妈抱时,这是一种需求信号,家长要多与宝宝一起玩,经常说说话,多亲亲宝宝,给宝宝十足的安全感,让宝宝对家长产生信任与依赖。

03 对宝宝实话实说,不开空头支票

孩子能听懂爹妈的话,只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听不懂,养成了坏习惯,给自己带来困扰。

如果家长有事做,一定要如实告诉宝宝:妈妈有事做,马上就回来。”

家长一定要说话算话,必须做到对宝宝的承诺,不让宝宝失望。这样才能更好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妈妈走了,会马上回来。


04 不惩罚宝宝

有些家长不理解,宝宝为什么如此黏人,进而对宝宝进行一些语言上的教育。

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宝宝只黏着喜欢的人,只黏着能给他事来安全感的人,所以这个的语言教育,会让宝宝不自信自己的判断,进而缺乏安全感。


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新手爸妈确实需要很大耐心。给孩子一点时间,建立宝宝的安全感,慢慢会自动消失。


毕竟孩子从母体分娩后,在他的脑袋里,一直认为他和妈妈是一体的,所以才会认为,妈妈走了,他要失去妈妈的想法。


等到孩子独立意识逐渐变强的时候,你让孩子黏你,他还不乐意呢。


作为家长,真的要好好珍惜这短暂的1年左右时间。说长不长,说短,真的很短。


我是杨杨爸,探索育儿之道,我一直在行动。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实现轻松育儿,做有心爸妈。

杨杨爸亲子驿站


1岁宝宝进入叛逆期,怕生,粘妈妈,活泼好动,不满意就闹,怎么引导?

在幼儿心理学方面,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揭示了这种情况的心理缘由。

宝宝在寻求过度关注。这个时期不叫叛逆期。一岁半的宝宝,肢体功能和脑部功能都是处于初步发育期,简单来说就是对什么都好奇,看着大人做什么都想模仿,但是又无法自如地控制自己小手和脚脚,因此就产生了对成人的依赖。

但不一定会只依赖妈妈,只是哪位家长经常带,就会依赖谁,当然妈妈是首当其冲。

而宝宝不满意就闹,正是寻求妈妈注意,让妈妈关注,希望得到妈妈的爱的表现。因为宝宝没法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内心感受,只能用“闹”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

妈妈通常是在忙于别的事情,因此这时的感受是黏人,怕生(因为妈妈在忙,想让其他人帮忙带,其他人却哄不下来😹)

那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呢?

如果这个时候您坚决把宝宝给爷爷奶奶抱或哄,对宝宝心理是的伤害的,这样会加重宝宝的不安和给更加缺乏安全感!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先放下手头事情,双眼看着宝宝,并抱起宝宝,把宝宝带到旁边。可以的话让宝宝参与到您现在事情里。在宝宝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或者不会太捣乱的情况下,让宝宝参与。如果现在做的事情有一定危险性或者不能让宝宝参与,请让宝宝在安全且不影响现有工作情况下坐在您旁边,并布置一项任务给宝宝,例如让宝宝堆砌一个积木,或者完成一个小家务等,

可能这个问题很多宝妈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怎么用一个玩具或者怎么方式把宝宝推给别人,然后我能专心做我的事情。但事实结果却恰恰相反,母亲是伟大的,对宝宝的爱是无私的,一岁半正是好奇心和安全感最为敏感的时期,妈妈爸爸对宝宝的陪伴和鼓励是直接决定宝宝在两岁半能否有一独立、自信的好性格关键。

所以,各位宝宝的爸爸一定要在这个时期和宝宝妈妈一起来陪伴宝宝,让宝宝用于探索同时用我们的爱赋予宝宝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大家说对么,欢迎指正讨论,如果觉得我分享的观点有道理,请转给更多身边的朋友哦


追光大叔


一岁半孩子粘人、爱发脾气,聪明妈妈这样做。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可见,对于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妈妈的引导有多重要。


01.接受孩子的感受

深冬的早晨,一个小区的超市外,一个两岁的男孩突然发脾气,大哭大闹。他趴在地上,滚来滚去,周围人来人往,小男孩不顾他人的存在,依旧任性的躺在地上不起来,哭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而他的妈妈呢?此刻在干什么?是在打他还是骂他?结果都没有,男孩的妈妈一句话都不说,她放下手中的包,然后蹲下来,坐到男孩身边,一直看着自己的儿子。

时间过了二十多分钟,妈妈还是一言不发,男孩脸上的愤怒慢慢消失了,男孩看了看妈妈,妈妈看了看男孩,最后男孩站起来了,妈妈也站起来了,随后妈妈抱起男孩,两人一起来到了停车场。

在停车场,妈妈打开车门,把孩子放到儿童座椅上,亲吻儿子的额头,这时候的男孩已经变得安稳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一句话都没有说。

西方哲学家说过:“理解和接受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将人从沮丧中救出来。”这个就是最好的答案。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大哭大闹的时候,只会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家长在注重爱护孩子的时候,应该设身处地的在孩子的立场为他们想一想,看孩子是否能接受。

就像故事中的妈妈,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去责怪,而是陪着孩子一起,理解孩子的感受,从而使孩子心情渐渐平复,这就是母亲安抚孩子的力量。

02.和孩子平等的对话


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摆出一副“我才是家长”的样子,指责孩子的不是,这是适得其反的。

作为家长,要主动理解孩子,相信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果父母把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那么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甚至叛逆心理,这都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是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前提。

其次,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觉得他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是中国式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最后,要放下家长的权威,让孩子自己表达心中的想法。

家长愿意倾听,孩子才肯说,不要总是埋冤孩子只会哭闹不懂事,作为家长,又做到了几分?

03.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教育学家说过:“最好的父母一定是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孩子惯关怀的父母。”

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找出哭闹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埋冤孩子如何不好,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

及时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不仅仅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能给孩子安定的力量和支持,让孩子有勇气战胜困难,和父母更亲近。

当孩子出现无理取闹的负面情绪时,做父母的要先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然后再积极引导。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关键,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作出否定孩子,责备孩子的情况,这样只会让孩子忽略父母的目的,更加肆无忌惮。

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任由他自己宣泄,不要被孩子的哭闹所屈服,等孩子哭累了,觉得没意思的时候,就不闹了,这样的处理最好。或者,我们还可以对孩子 说:“咱们来照照镜子吧,看看你是不是变丑了?”


【关注栋果宝妈,帮您解答生活中的育儿难题,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栋果宝妈


一岁半孩子还属于依恋期,是非常想和妈妈亲近的。如果出现有叛逆的行为,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如果长期和妈妈分开,或者没有固定的扶养人,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表现得特别黏人。

二,孩子受到过大的惊吓,没有及时做心理疏导。比如遇到狗狗惊吓、鞭炮异响、被大声呵斥、家人吵架等,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出现并且安抚孩子,会对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创伤,从而特别依恋妈妈。

三,孩子逐渐有自我意识,比如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很强的占有欲,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我的。如果妈妈强行拿走宝宝喜欢的玩具,对于一岁多的宝宝来说就是掠夺,孩子会表现出异常的反抗。

对于上诉问题,妈妈要从孩子心理源头寻找原因。要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多些温柔的询问,多和宝宝对话,不可强行拿走宝宝的东西,原则性的问题要耐心跟宝宝讲,用简单的语言多次说明,其实宝宝是能听到大人的意思的。总之,要把宝宝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耐心引导。


幸与茗儿童之家


很多家长会发现:到了一岁半之后,孩子逐渐就不好带了。有种说法叫“可怕的两岁”,也就是指的这一时期,也就是第一叛逆期。

这场景想必经历过的妈妈都不会陌生的:

“带宝宝下去玩一会好吗?不!

我们先吃个饭,吃完饭再玩好吗?不!

这个可以跟其他小朋友玩一下吗?不!.....”

这一阶段宝宝年龄不大,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最喜欢说的就是“不,不,不”,一言不合就哭闹。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不喜欢大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希望通过叛逆的心理和行为彰显自己的独立。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带?据我自己的带娃经历,给妈妈四点意见:

  1. 培养独立与专注性

每天腾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让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可以跟宝宝一起玩玩,一起玩玩小游戏,给孩子讲讲绘本,或者与孩子一起研究玩具。大人需要做的是在旁边指导,放手让孩子自己玩。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性,对于喜欢粘妈妈的孩子,会有帮助。

培养孩子独立性很重要,但陪伴也必不可少。最好每天腾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有些孩子喜欢黏人,只是因为陪伴太少。

2.理解孩子

孩子为什么哭?我们要弄出宝宝为什么哭闹,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先要弄清楚原因,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也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来,如果孩子还不会表达具体的情感,妈妈可以试着引导,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偶掉地上了,于是一下子就哭了,这时宝宝的目的是想要妈妈帮忙捡起来。妈妈可以说:宝宝,玩偶也哭了,它在等着你把她抱起来呢!她现在最想要你的怀抱。等你把她抱起来了,妈妈再抱抱你好不好。

3.温和而坚定

宝宝哭闹的时候,我们要坚持“温和而坚定”的原则。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第一时间温和地跟宝宝沟通,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而不是指责。但也要好好跟宝宝聊一聊,告诉他那是不对的,妈妈不答应他是有原因的。

4.适当冷却

如果宝宝经常性的无理哭闹,可以先冷却宝宝十几分钟,期间视线不要在宝宝身上做任何停留,可以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再关注,宝宝也就会停止哭泣。宝宝哭闹有的时候是为了引起妈妈注意,当他(她)的哭闹起不到作用时,自然就会停止。适时地冷却有利于建立宝宝的边界感,知道哪些情况下妈妈会答应自己,哪些情况不会。

我是颖妈,80后宝妈,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辅食达人,多平台育儿自媒体。致力于婴幼儿科学养育与辅食分享。宝宝养育,宝宝辅食、宝宝心理等育儿问题都可以问我,欢迎关注,转发,留言。


颖妈谈育儿


你好宝妈,每个宝宝都会有这个阶段,需要我们耐心的正确引导,很快就会渡过去。

宝宝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有叛逆期。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你的N岁孩子》,上面写到孩子的心理会跟身体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心理的变化不像身体变化那样是自然的,而是他们自己积极参与的。宝宝到了一岁半,开始萌生了独立意识,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与我们家长要求的背道而驰。

宝妈不必担心,这说明你家宝宝的发育是正常的。你要有耐心并且态度和善的陪宝宝渡过这一个时期,到了2岁,宝宝的性情就会慢慢的平缓下来。

可以多带宝宝出去接触其他小朋友。

宝宝怕生有可能是平时接触的外人比较少,宝妈有空可以多带宝宝出去外面玩,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平时在家里楼下遇到认识的,也要引导宝宝叫叔叔阿姨。在家要多跟宝宝说话,其实宝宝是很容易受大人的影响的,如果你自己平时带着很少说话,出去很少跟别人打招呼,宝宝自然也会这样。

至于宝宝不满意就闹,你要了解清楚宝宝的用意是什么?宝宝发脾气的时候我觉得有2点是不可取的:一是马上低声下气的哄他,二是也发脾气对着他。不要直接指出他不可以这样,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跟他说其他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分散不了他的注意力,那么就让他自己闹一会儿,你就在旁边坐着不要看他,让他觉得自己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没有人重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我是赛赛麻麻,欢迎你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养娃的一些经验!

赛赛妈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现在的宝宝心理的成长绝对超过我们的认知。

我们先分析下原因,宝宝怕生一般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应该是父亲的陪伴少,同时妈妈脾气有时暴躁,或者在家中父母都不善于交流引起的。

解决方法:父母一定要多抽时间带着孩子出去玩玩,尤其是一些大冒险的游戏,这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其次父母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多交流,一岁半的孩子学习力超强,父母的交流是宝宝学习语言能力最好的途径,同时引导宝宝去主动交流说话。

循环渐进,这需要一个过程的,最后祝愿宝宝健康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