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带孩子没有一件事是轻松的,尤其是喂饭。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就差没求爷爷告奶奶了,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心声。

尽管现在都提倡让孩子独立进食,但仍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在喂孩子吃饭这件事上操碎了心。

关键在于,有些家长好心办了坏事,采取的喂饭方式不当,反而一步步摧毁娃的脾胃。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奶奶心疼孙子,不想喂饭竟喂出了胃溃疡

小莉一岁多给孩子断奶后,就重回工作岗位了。夫妻俩的工作都比较繁忙,多亏孩子奶奶帮忙带着,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奶奶对孙子的好倒是没话说,就是有些过于宠爱,而且存在一些老一辈带娃的坏习惯。

心疼孙子的肠胃娇嫩,不好消化食物,常常都是直接把饭嚼碎了再喂给他吃。小莉为此劝阻过好几次,表示这样喂很不卫生,让孩子自己吃饭就行。

但奶奶每次都坚持说,孩子爸爸就是这么养大的,食物嚼碎了才好消化,那一辈的孩子也没见有什么毛病。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一来婆婆帮忙带娃,确实给他们省了不少心;二来多次争执无果,又不想激化家庭矛盾,小莉也只能随她去了。

不想前段时间突然给自己来电话,说孩子生病正在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胃溃疡。小莉请假后赶紧打车去医院,询问医生到底怎么回事。

医生表示,这是因为孩子奶奶平常喜欢把食物嚼碎再给孩子喂,使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时间一长就胃溃疡了。不过好在送来的还算及时,情况已经得到缓解,暂无大碍。

此时的孩子奶奶愧疚不已,才知自己的喂养方式的确不好。

当然,这只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的缩影,错误的喂饭方式还有许多,父母可别不重视。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正在逐渐摧毁娃的脾胃

1)亲密喂食

这就是上文案例中说的那种喂饭方式,如今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娇嫩的肠胃无法自己消化食物,进而打着疼爱的名义,把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

实际上,从添加辅食开始,孩子就已经具备自主进食的能力了。而这样的亲密喂食,只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健康隐患。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传播细菌,易导致婴幼儿腹泻与口腔问题。

◆传播疾病,大人的身体相对孩子来说复杂很多,如果有传染病,就可能通过唾液进行传播。

◆影响咬合和消化系统,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本来就需要通过咀嚼来锻炼咬合和消化能力,如果家长代替他们做了这一步,就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发音受到影响,这是缺乏咀嚼尝试,口腔没有得到训练的结果。

更大的影响是,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黏膜的保护能力也比较弱。一旦家长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此时进行嘴对嘴喂食,就可能导致孩子被感染。

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胃溃疡,甚至导致胃炎、胃癌等严重疾病。

2)过度喂养

一来,现在的生活条件的确比从前高了不少;二来,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吃得越多,发育得越好。

实际上,孩子是在长身体不错,但也需要考虑他们脆弱的肠胃承受能力。

一旦过度喂养,就可能导致积食、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久而久之脾胃就会被摧毁掉。

更何况,现在很多食物都暗藏有多种激素,不仅易使孩子肥胖,还可能催生性早熟。

有研究发现,被过度喂养的幼儿,早衰物质是正常喂养的数万倍之多,易肥胖不说,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智商偏低。

3)逼迫喂食

尽管现在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这种喂养方式的不当,但我们仍然可以看见家长追着孩子喂饭的身影。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在部分家长看来,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就是天大的问题,因此会采取强迫、威逼利诱等追喂的方式。

但这不仅容易让孩子患上肥胖症,还可能让孩子对吃饭产生恐惧,甚至出现厌食症状,家长逼得越紧,孩子越不想吃。

以上这几种喂饭方式,对孩子的健康影响都不可忽视,家长千万要手下留情。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如何正确喂养孩子?

✔从辅食期开始,就鼓励孩子独立吃饭。遵循从少到多、从软到硬的原则,既能让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都得到锻炼,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

家长要摒弃焦虑,一开始孩子肯定会弄得满身都是,但只要坚持下来,吃饭这件事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这些喂饭方式如“慢性毒药”,逐渐摧毁娃的脾胃,家长手下留情


​✔把握孩子的食量,如果孩子实在吃不下了,就不要再喂了,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此外,只要给孩子搭配的膳食荤素合理,具备鱼肉蛋奶这类优质蛋白质,就无需再盲目大补,很可能会让孩子的肠胃承受不住。

✔给孩子制定喂养作息表,让他逐渐养成固定时间吃饭的习惯。与其追喂,还不如让孩子形成生物钟,自发产生进食需求。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