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真的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爱心辅导妈妈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由“重复的正确行为、不断地正向强化”二方面协同实现的。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已经构成了重复性的行为。在此基础之上,就要看该行为是否得到了不断的“正向强化”。在阅读绘本的活动中,“正向强化”指以激发兴趣为目的,声情并茂、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加以与孩子的互动、游戏等手段,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因此,只要能做到这种“正向强化”,以正确的阅读方式、愉悦的阅读气氛开展亲子阅读,就一定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形成长期阅读习惯。


师说中小学教育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宝小学六年级了,二宝3岁,从我们家的亲子阅读经历来看,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陪伴孩子阅读,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家孩子的培养经历

大宝当年不到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亲子共读,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后会拿卡片书跟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教孩子认识动物、植物、水果、汽车等各种物体,稍大一点之后,开始给孩子读各种简单的绘本故事,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兔丝丝》、《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等系列绘本,这类绘本的图案卡通、故事情节不复杂,孩子很喜欢听,等孩子的耐性、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之后,我们又开始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这种故事情节更复杂、阅读时间更长的绘本,基本上每天晚上会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属于亲子阅读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体验和坚持,等到大宝3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独自进行绘本阅读了,孩子每天会自己找绘本出来看,我们则会不定期的买一些新的适龄绘本童书回来给孩子,当然,每天晚上的亲子阅读时间,大宝还是会一直找妈妈陪她一起读书,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孩子6、7岁上了小学之后,才逐渐独立起来,能够做到独自阅读了。

现在大宝虽然面临小升初,学业很忙,但是闲暇的时候总会抱着一本课外书阅读,去年暑假期间,刷完了全套《哈利波特》系列的中文版,寒假开始刷《哈利波特》的英文版,顺带练习英语阅读能力,今年因为看了《流浪地球》的电影,也开始刷刘慈欣的科幻系列作品,所有这些,已经不再需要我去提醒和催促了,都是孩子自发的提出阅读的需求,我帮孩子购买书籍或者让她自己去购书中心选购喜爱的书籍。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是不用担心孩子的阅读兴趣问题了,涉猎面增广之后,孩子的知识面增加,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至少这些年来对于大宝的学习没有特别的操心,孩子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在班级前十名以内,上进心、学习主动性都还不错。

然后说一下二宝(元宝)的情况。

元宝这一年多一直是我作为全职爸爸带着,因为孩子开口比较晚,从孩子1岁半开始,我每天会给孩子读卡片书、洞洞书,最初的时候,孩子根本坐不住,到处跑,或者抢过我手上的书扔开,但是我一直坚持,慢慢的孩子愿意坐下来听我讲了,跟我互动了,我也从最早的卡片书换成了《噼里啪啦系列》、《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大卫不可以》等大的绘本故事书,也包括姐姐以前读过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些书一直保留了10年之久😆)等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也成了元宝的最爱。现在孩子虽然不到3岁,但是每天晚上一定要让我给他讲2、3个故事,读几本绘本才肯定睡觉,即便是关灯上床了,也要我在他耳边讲两个故事才行。

现在我每天晚上除了绘本阅读,关灯睡前故事阶段会给孩子讲我以前带着元宝旅行、出去玩、互动的一些经历,一来刺激孩子的听力,二来强化孩子的感知和记忆,当然,也是通过我的声音让孩子产生困倦感,让情绪安静下来,逐渐的入睡。😂

亲子共读有哪些好处?

亲子共读,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亲子感情

亲子的情感,是在陪伴中得到建立和强化的,亲子阅读,通过跟孩子一起共读绘本,互动讨论故事的内容,一起欢笑,一起体验故事中的内容和场景,这样的做法,能够很好的强化孩子对你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二、培养阅读习惯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的陪伴孩子进行不同难度的亲子阅读,坚持给孩子读有意义、正向价值观的绘本童书,孩子几乎没有不爱上阅读的。

三、锻炼思维能力

有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童书,在故事中隐藏了很多生活常识、道理和行为准则,这类绘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经历跟孩子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拓展眼界

除了故事、童话类的绘本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科普类、历史类、地理类的童书绘本,这类绘本,除了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之外,更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帮助孩子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凡事无绝对!!我一位北美的朋友说,她儿子小时候她也给陪读了不少绘本,现在孩子却不爱看书!!!

在十几年前,国内绘本还没这么热的时候,她就开始给儿子买了许多绘本做亲子阅读了,后来移民了,仍然继续保持亲子阅读。但是,因为上了小学后移民的,加上桥梁书读得少,过渡不是很好,导致孩子爱看图画书,却不爱看纯文字阅读的书。然后到了全英文环境,也一样不爱看纯英文书籍。

当然,她家的例子比较特殊。但是,绝不是个案。另外一位朋友,也是注重阅读的妈妈,和孩子看的绘本也不少,但是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或者是,不爱自己阅读。现在,她只好自己组织一些儿童读书会,来想办法带动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习惯。

而这里面北美这位朋友,她也总结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绘本很顺利,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却没有做好过渡,桥梁书读的少。

首先,什么是“桥梁书”呢?

我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因为不会认字,所以看的都是绘本为主,也就是字少图多的图画书。图画有冲击感,好玩的自然都能够吸引孩子。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就需要读文字书了,但是会认的字又不多,读纯文字书要是遇到生字不会,就很打击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不爱阅读了。

而“桥梁书”,就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优秀的“桥梁书”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显著指向性。每个故事或童话在用字遣词上都有周全的考虑;它的主题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形式,帮助孩子从喜欢阅读开始,渐渐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的文字书,最后由“亲子共读”转入“独立阅读”。

欧美地区,他们的阅读分级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而在台湾“桥梁书”的发展的也已经比较成熟。“桥梁书”有利有弊,利于孩子们开始阅读,但可能会折损孩子们深入学习的能力。

所以只适合作为一个过渡。认字比较多后,就可以开始深入学习更多又深度有科普性的书籍了。

这样,盖着的兴趣就不会被落下,才会一直保持热爱阅读这个良好习惯直到长大!

桥梁书,一般最常见的就是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图。篇幅比例比较均匀。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知名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琉璃巧育儿


每天读绘本,是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

说说我女儿的情况。

从三岁开始,一直到今天,亲子共读从不间断。现在,这已经是每天晚上睡前,雷打不动的节目了,很多次女儿生病,对我提的要求就是:“爸爸,给我讲故事。”
得益于这么多年的亲子共读,女儿已经养成了看书阅读的好习惯。有时间的时候。经常就是我在看一本书,她在看另外一本书。这样的场面常常出现。而在这么多年亲子共读的历程时,我发现这几点是一定会出现的。
一次只读5分钟
在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呢,我就开始陪她做亲子共读,实际上两岁多的时候,已经开始会买一些书给她看,像布书或者其他类型的书,这种时候,我女儿对于阅读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只是把它当成玩具的一种。
三岁时开始读的是适合她年龄的一些书,甚至是无字的也有,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上学去》。
刚开始读时,我女儿也就是几分钟时间听你读,很快就开始转移注意力了,接着就是抓着一个玩具在那边捣鼓。看到这样,我也就没有再要求他一定要听我读绘本,没有要求一定要读多久,5分钟也行,甚至3分钟也可以,一切全凭兴趣。
然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刚开始一天读个5分钟6分钟,后面慢慢的就10分钟8分钟,都能够读下来。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去强迫他去做这件事情。
实际上,孩子年注意力跟年龄是有关系的。
一本书总是反复的看,没头没尾
然后有一段时间,女儿迷上了《猜猜我有多爱你》,每天晚上必读,并且,一次要读两遍三遍。其他的书都不感兴趣,要给她换,她还不愿意。
有些家长一定感觉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重复的读同一本书,感觉“没营养”。实际上恰恰相反,每次反复读,感觉得出来,女儿从中都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并且往往读着读着有不一样的一个感悟。当我知道了,虽然同一本书反复读,看起来好像是好无聊。但我女儿从中找到了乐趣,并且不断的去深入下去,那么我就继续陪他。虽然不知道这本书要读多久,最后这本书读了一个多月。才愿意换别的书来看。
要爸爸做动作扮演兔妈妈,哭
接下来女儿就对读书有更多的要求,她要求我这个老爸要跟她一起扮演绘本中的人物。跟她一起扮演。好嘛,一会儿我是兔妈妈,一会儿是霸王龙,再一会儿又变成了狐狸。
在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时候呢,女儿最喜欢的就是趴在我背上,然后我假装一跳一跳的,家里地方小,后来就在客厅里一跳一跳的,每次都快乐的咯咯笑。
最好玩的是读《猜猜我在想什么》,还有一本叫《菲菲生气了》,《猜猜我在想什么?》,需要做各种表情,我和女儿互相看对方演得像不像。《菲菲生气了》女儿最喜欢的那一页,就是菲菲喷火!就像火山一样,把家里的东西都点燃了。每次一看到这里,女儿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把头伸出去,拼命的喷出自己假想的火焰。战斗力十足!
所以每次阅读我们都是读得上蹦下跳,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读到一半停下来,不断的问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已经不满足于绘本和故事里面的情节,我们经常会现编故事,脑洞大开,最后故事的发展往往令我们乐不可支,笑成一团。
再或者就是读到了某一个点,突然特别有兴趣在这里停下来,不断的问下去,常常问得我缴械投降:“宝宝,爸爸回答不了,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于是父女俩一起百度,找资料来看。
时间过得飞快,眼见女儿已经7岁上了一年级。这几年阅读下来他积累的词汇量,比同龄人超出很多,作文经常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要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说得非常准确又清晰。我想这一切都得益于,从三岁开始一直到现在中间不间断的,每天持续阅读的动作。

这样的亲子共读,已经成为我和女儿之间充满回忆的一段时光,我能深刻的感觉到,这样的陪伴,给到女儿的是满满的快乐,最开心的是,我没有浪费这个黄金的时期,帮女儿打下了这个喜爱阅读的基础。


我是庭爸,家庭教育指导总监,帮助过上千的家庭和孩子成长。欢迎关注,一起交流孩子成长的那些事

庭爸谈育儿


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小时候都爱听故事,我家孩子小时候,就特别爱听故事。每天晚上都要给他读绘本。孩子小的时候,全是大人给他读,他会聚精会神的听。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认字之后,就自己读,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晚饭后的时间,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坐到书桌前看书,不用大人督促。

给孩子读绘本时要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选孩子喜欢的内容,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喜欢听绘本,到喜欢自己读绘本,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孩子形成了阅读习惯,以后写作业也会自己独立完成,能自主学习。

所以,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绘本吧,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亲子时光,同时也能让孩子长知识,还能给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淡月轻风2006


这是肯定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时间,每天抽时间给孩子阅读,但是我们要慢慢做到孩子能独立自主的阅读。

我想大多数爸爸妈妈和我的想法一样,希望孩子能独立阅读,那么现在可以慢慢搭梯子了。

下面我来给大家谈一谈阅读搭梯子的方法有哪些:

1.形式上搭梯子

形式上,就是直观的方面入手,阅读中最直观的东西就是绘本图画,孩子天生对图画没有抗拒力,所以大量阅读绘本可以让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在我家森宝身上,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3岁之前他不喜欢看文字多的童书,而且不喜欢我读文字,喜欢我给他讲图。不过各位爸爸妈妈要注意,绘本只是一级阶梯,要往上爬不能永远停留在绘本上面。所以孩子3岁开始,我就开始慢慢增加文字多的绘本,记得当时是《小魔怪要上学》,刚刚开始森宝只愿意听,然后再讲讲图画内容,但是遇到比较长篇幅的他会不愿意听,每次他不愿意我就停住,特别是在阅读上不要强迫孩子。慢慢的坚持下,现在听40-60分钟的故事毫无问题。

2.内容上搭梯子

内容上就是书的情节,需要是孩子喜欢和熟悉的事物和生活场景,从阅读孩子喜欢的生活再扩充到多元化阅读。

3.用声音搭梯子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声音是不可或缺的梯子,因为孩子识字少,他就喜欢耳朵来听。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看乐谱和听歌是一样的吗?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能看懂乐谱吗,但是我们用耳朵听也不妨碍我们对音乐的喜欢。所以不要每天给孩子阅读吧



付付亲子阅读


问题: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真的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阅读习惯分主动和被动的,主动阅读的孩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被动的孩子呢没有什么喜欢与否,只是让读就读,不让读就算了。

先说我家儿子吧,我们在五岁半的时候才开始大量的绘本阅读,每天晚上睡前我都会给儿子讲2-3本绘本,就是绘声绘色得讲故事,最后再跟儿子简单讨论两句,例如他喜欢哪个角色,喜欢得原因,或者他问我几个问题,绘本得故事梗概虽然明白了,但是绘本中的图画却没有细细品味(主要是我的美学素养为零,不知道如何给他讲绘本中色彩搭配,形象设计等),他在学前班的一年时间,我们大概阅读了将近300本的绘本,但是基本都是我讲他听,没有实现自主阅读,到了一年级以后,由于时间有限,亲子阅读就没有再坚持下来,儿子也完全没实现主动和自主阅读,现在也就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漫画,稍微有点知识性文学性的书籍就很反感,现在虽然都快二年级了,但是语文的阅读能力很差,直接影响他在考试过程中对于题目的理解,成绩也普遍不高。

通过我家儿子的实例,我希望给那些学龄前的家长提个醒,亲子绘本阅读虽然好,能享受温暖的亲子时光,却不能完全以纯粹故事性的绘本为主,大多数家长希望小朋友从绘本中学会诚实,勇敢,坚强,有爱心,想象力,专注力等美好的品质,,这个想法是单纯的。在绘本阅读中他体会到轻松愉悦有趣就够了。

至于所谓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尽早让他实现自己独立阅读,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每周有阅读总结和阅读计划,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回家就看手机,看电视,可以和孩子一起由阅读时间,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对孩子有所期待的时候也不忘记反省自我。

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看喜爱程度,家庭氛围,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根本不是简单的给读读绘本就可以啦!


普娃在海淀


我的感受

先和你分享我的感受,如果你每天陪孩子一起阅读,是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我是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大的姐姐9岁,小的弟弟2岁,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我自己很喜欢阅读。

姐姐阅读情况

先说姐姐的阅读情况,姐姐现在可以用“书虫”来形容,一拿起书就放不下的那种。


姐姐小时候,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她一起亲子阅读。拿起一本故事书,我讲她听。慢慢地,到大班的时候,她自己变得很渴望认字,路上碰到路牌就会问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看书的时候,也会找她认识的字,随着认识的字变多,她对阅读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高。


我陪姐姐阅读,一直到大班,她识字之后,就让她自行阅读了。

弟弟阅读情况

弟弟,我给他读了很多很多的绘本。从几个月开始,很简单的绘本,到现在,每天都会读绘本或者讲故事。


不仅仅是我给他读,姐姐也会学我的样子,很认真地给弟弟读。


从一岁多,弟弟就表现出对阅读的喜爱,他会自己拿起书,坐着看。现在看到书,就会叫我读给他听。有时候我读完,他还会拿过书本,主动说自己读给我听。


姐弟俩,现在都很喜欢阅读。

分享两点

分享一个我的生活小插曲。


我不仅喜欢阅读,也喜欢看电视剧。姐姐小时候,在她已经很喜欢阅读的情况下,有一次,我在追剧,记得追的是《人民的民义》。原本在看书的姐姐,放下书,凑过来和我一起看。姐姐还说了一句话: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看电视?


这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其实我就那一次在她面前追剧,平时都看书。以往有看电视,也都是在她睡觉之后。但那一次,看了一两天,孩子却觉得我天天在看。并且,她对阅读,也变得烦躁,一直关心我在看什么电视。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从那次之后,我几乎戒掉了看电视剧。


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除了每天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还有另外两点分享给你:

1.以身作则。 家长爱阅读的样子,是会被孩子看在眼里的。 当然,家长看爱电视、爱打麻将的样子,孩子也会看在眼里的。


2.家里放书的地方,可以有几个,但是要固定。这样一空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的习惯,也就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点地养成了。


我是弥小木,喜欢阅读。 若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中交流。


弥小木


真的可以!


我家大宝两岁的时候,我带她逛街,走到一个绘本馆,里面转了一圈,孩子被里面的绘本图画吸引,直接在店里看了一个多小时。要知道当时两岁的孩子,专注力不足十分钟,听完讲绘本却听了一个多小时,就知道孩子有多喜欢了。

我果断给她办了一张卡,办了一张月卡。因为我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因为刚接触,只是好奇让她听了一个多小时。

卡办好之后,管理员帮我挑选了四本书(一次可以借四本)就这样,每天睡觉前我都给她讲一本。指读。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每天的读绘本时间,成了我们亲子互动的乐趣。

我又办了一个年卡。


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平时她不怎么看电视,都是拿着绘本自己给自己讲故事。

有一次家里来小朋友,她给人家讲故事,小朋友的妈妈惊奇地发现,她讲的一字不差。问我是怎么教的?

我说平时就是这么给她讲的,估计是故事听多了,自己背下来了,应该不认字。

结果孩子又让我吃了一惊,她是认字的,并且认了很多字。带她上街,她认识商场、超市的名字、游乐场的名字,还有很多路牌。

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学习拼音和数字,老师也发现她很多都知道,问我是不是提前教过?

真没有,就是讲绘本,读故事。

就这样孩子上小学了,没有经历过“题都会做,就是不知道题目是什么”特别自然地读到了四年级,依然很爱看书,学习的习惯也特别好。

所以,有时间,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吧!是家长自己讲,不可以用各种软件听,那样没有任何效果的。


我是小杨,80后宝妈。有十年的育儿实践经验,愿意分享给大家,欢迎点击关注。


小杨养娃


我很肯定地说,每天都陪孩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我家娃从两岁多开始读,现在孩子五岁多,每天睡前都要读绘本,现在孩子能够自己阅读,而且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读,所有的绘本买回来他都会先读一下,如果感兴趣的就会反复翻看,不感兴趣就很少看。

所以父母选择绘本的时候,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买,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给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很有必要也很有用。我家娃现在读学前班,学校现在已经开始布置作业,每次做作业孩子基本都能够自主完成,因为孩子已经会读题目了。

目前孩子认识的词汇量也不错,去逛商场或者逛街孩子能够认字认路,这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很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