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在現在的農村,普遍有這種現象。年輕人很多都去城市生活,差點也在縣城買房了。可老人們都在農村,有的整個村的房子又破又舊,老人卻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你問老人沒錢嗎?還真不一定,以前的農村老人很勤懇的,而且又特別節儉。很多年輕人買房,老人都出很大的力。那是兒女們不孝順?不願意接老人去同住。也不見得,很多老人都有過去城裡住一段時間的經歷,但大多都不是兒女的緣故,自己呆不下去,又跑回來了。


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為什麼城市裡樓房,取暖什麼都方便,環境又幹淨衛生,老人就是不喜歡住呢?其實那是在年輕人眼中,城市裡住樓房可能會比較舒適。但如果在老人的角度出去看,可能真的有太多的不適應。農村老人到了城市裡,住樓房都會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來一條條看下。


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第一點,爬上爬下不方便。在城市裡樓房,住一樓的畢竟少數。而且很多一樓還是門面房出租。老人歲數大了,在農村的院子裡,出門就是路。可是住樓房的時候,對年輕人很簡單的上下樓,卻成了老人的大問題。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即使有電梯的樓層,老人也未必會用。上下樓有別人,還可以讓別人幫忙,沒有別人的時候,老人特別麻煩。

第二點,空間太拘束。其實不光對老人,對我們年輕人也太多限制了活動範圍。導致我們過多的人回家以後,唯一的娛樂就是抱著手機。農村老人大多在村頭田裡活動慣了,在樓層裡面呆不住。在農村,自己家院子裡都很大,視野也開闊。出門更是田間地頭。但在城市樓層裡,老人出門處處是牆,老人會特別壓抑。


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第三點,陌生,孤單。在農村,老人鄰里間都熟悉,出門就能聊天。在城市裡,別說老人。年輕人長期住,和鄰居間也不熟悉,感情也很淡。這就導致了老人在城市裡住的時候,沒有朋友,沒有社交。會特別的孤獨,無奈。

第四點,生活習慣。在農村,老人有歸屬感,做什麼都很自然。住樓房,老人會特別拘束。上廁所坐馬桶都不習慣,遇見兒媳洗澡出來,也會特別尷尬。老人呆家裡會特別拘束,出門以後,環境陌生,交通出行方式都不一樣,也會比較不自然。


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第五點,文化程度低,城市裡許多東西適應不了。年輕人在城市裡,特別容易適應。而農村老人在城市,在家各種電器不會用。出門以後,基本走丟回不來。在農村,老人有自己電動車等方便出行。在城市,坐公交投幣,看站牌等對老人都是負擔。許多農村老人在城市,連買菜的能力都沒有了。

第六點,農村老人會對土地,農村的許多東西有特殊的留戀。年輕人對土地可能缺少許多熱情。但我們上輩的老人,是對土地有著特別的熱愛的。農村老人住城市裡,也會惦記家裡的土地沒人種,自己的菜苗是不是死了,自己養的小雞怎麼辦。他們對這些有著執著的牽掛。


農村老人住了樓,好日子就到頭。為什麼農村老人住不了城裡高樓


第七點,婆媳關係。一般老人都是跟兒子。所以如果住城裡,總要面對媳婦。哪怕媳婦再好,在生活小事,生活方式中總有磕磕碰碰。媳婦的一句嘮叨,一個無意的眼神,都可能讓老人覺得被嫌棄。所以老人寧願會農村,眼不見心靜。這樣長期不見面,反而和兒子和兒媳的關係會處的好些。

以上種種,就造成了農村老人在城市裡住樓房。並不是我們年輕人想的享福,對他們來說,反而是種負擔。所以許多老人除了去城市裡,幫兒女帶幾天孩子。大多還會迴歸農村,在農村住房可能殘破,衛生環境可能差,但是老人自己的家。是屬於農村老人自己的天地,老人有強烈的歸屬感。老人生活在農村,更自在,不受拘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