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豫:“老”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原标题:传承“老”文化,豫见“新”故事!

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七十载的文脉流传,如今的宿豫文化,百花齐放 大放异彩。这里是西楚故地、项王故乡,历史文脉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孕育化生了独特的宿豫风情。把“根”留住,复兴传统文化。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通过民俗汇演、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方式让“老”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目前,宿豫区共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4个,市级20个,区级8个;先后建成非遗传习场所16个;拥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31人,区级64人,各级传承人传授学徒达2000余人。曾经,能看戏、听曲的,都是“大户人家”如今,文化通俗化,亲民更惠民,群众纵享“文艺大餐”,家门口就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推动文化繁荣 丰富精神食粮

宿迁宿豫:“老”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群众纵享“文艺大餐”,家门口就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图片来源:宿豫发布

文艺品牌频频打响。近年来,宿豫积极打造豫见好声音、宿豫区广场舞大赛、快乐大舞台等文艺品牌;2018年,开展农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89场,其中送戏下乡46场;2019年以来,全区共放映公益电影1156场次。“书香宿豫”文墨飘香。2019年以来,宿豫共举办各类全民阅读活动528场;打造“15分钟阅读圈”,共有图书馆、城市书吧、小镇书房、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168个。文化艺术大放异彩。宿豫创作广播剧、图书、音乐、书法等各类文艺精品200余件;广播剧《爸爸》、《侍岭七星》分别荣获江苏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从2006年开始,宿豫区坚持每两年开展一届政府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对获奖的作品给予2000-10000元的资金奖励。2015年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方案》以及《宿豫区文化惠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每年财政拨款400万元用于文化奖补。

“豫”见新时代,文明有礼的宿豫人用文明,描刻文化风骨, 淬炼城市气质,宿豫文化的时代内涵愈加丰厚。

文明实践劲吹时代新风

宿迁宿豫:“老”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文明实践劲吹时代新风。 图片来源:宿豫发布

近年来,宿豫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69家,1-9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369场。宿豫区常态开展“宿豫好人”“五星文明家庭”等身边典型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涌现出省级以上道德典型45人次,其中中国好人12名、江苏省道德模范6名、江苏好人19名、省级以上文明家庭9户、省级最美人物2名。2018年,宿豫区文化产业增加值6.8%,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产业节节高,当当进驻注入文化产业澎湃动力;万达影城抬升城区文娱生活品质;豫见保利首演季开启文化生活新纪元。文旅融合带来“美丽经济”,民俗+农旅点燃宿豫休闲农旅经济发展引擎。2018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68.2万人次。

看美景、品民俗、享农乐,宿豫乡村成了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以文聚力,逐梦前行,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在新时代的大熔炉中,开放包容的宿豫正不断努力淬炼着独具特色的宿豫文化。(宿豫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