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山区出很多野生菌,请来分享下你认识哪些品种?哪个月份开始捡菌子?

草木七舍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季多雨时节,不过今年云南的夏季雨水偏少。即便如此,云南大山里的各种野生菌已经都在悄悄的冒头了,现在上山的话,收获应该不错。云南人吃野生菌,新鲜的野生菌也只有在这个时节能够大饱口福,今天,我们就来罗列几种大家比较爱吃的野生菌。

1、青头菌

青头菌的菌头是青蓝色的,很是好看,菌杆白色,一朵朵的青头菌长在山里很是美丽,估计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青头菌在云南各个地方都比较多,因为味道好,且有多种功效备受欢迎。另外青头菌的药效也是有史可证,《滇南本草图说》记载:“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疏气,妇人气郁服之最良。”

2、鸡枞

鸡枞是云南产量比较大的野生菌种之一了,壮似小伞,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特别适合老人食用。鸡枞和其他野生菌有点不一样,它既可以长在山里还能长在花生地、玉米地等地里,且容易小片生长。所以很多人采鸡枞的时候会留一些菌种,以便明年在同一个地方生长。鸡枞口味香甜,煮汤或者素炒味道都很棒。

3、牛肝菌

牛肝菌包括的种类比较多,部分种类有毒,但是对于年年采野生菌的老农来说,还是很好分辨哪些有毒,哪些没有毒的。牛肝菌和其他种类的菌相比,它的肉比较肥大,菌顶像个小半球,表面比较光滑,颜色也比较淡,但是营养丰富,味道香滑,含有很多糖份和碱类物质,是云南人最爱的菌种之一了。牛肝菌喜欢长在高大的树林内,与各种树根形成菌种,小簇小簇的长在落叶下面,采的时候要小心观察。

4、干巴菌

干巴菌的形状像花朵,颜色带点灰,干巴菌是云南稀有的菌种,喜欢在松树林里生长,且和其他菌种相比,产量也是比较少的,所以可以说是比较珍稀的菌种。

在云南,最早出的菌属鸡枞了,在5月份有雨水了,鸡枞就开始出来了。其他的菌种多在6月份大量可采,采菌时间可以延续到10月底左右。


农村妹子话三农


我的家乡是云南山区农村的,每年的6月下旬到11月中旬,我们乡镇的山林中,会生长各种各样的野生菌,虽然说我们云南有野生菌六百余种,但是我觉我们乡镇的野生菌种类不算多,有青头菌、鸡枞菌、干巴菌、牛肝菌、火炭菌、奶浆菌、铜绿菌、刷把菌、谷熟菌、喇叭菌等十几个常见常吃的品种。

我们这是野生菌上市的时间有点晚,我每年都要进山捡野生菌,并且会把每一次进山捡菌的时间、地点、数量发到微信朋友圈,以便我下年查验相关的信息,仔细看了一下我近我三年的第一次捡菌时间和最后一次的时间记录,一般都是在7月初左右开始捡菌,十一月上旬的时候野生菌基本落潮。



这个享受农村美食的季节,有很多很的人一大早就起来,拿着小篮子进山捡野生菌,几个小时下来或多或少会捡到一些野生菌,不过,也不是每一个进山捡菌的人都能满载而归,想要检到更多的野生菌,这是需要经验和技巧的,捡的少的人一般都是凭运气,而有经验的相对的就会减的多一点。好了,还是言归正传,还是和大家分享我们这里的野生菌图片吧。
1.干巴菌
2.鸡枞菌

3.青头菌

4.奶浆菌

5.见手青

6.黄牛肝

7.鸡油菌

8.铜绿菌
9.刷把菌


云南乡村小芳


我们小山村属于云南大理偏远山区,周围的山上也有十多种类可以吃的蘑菇。

有出名的鸡枞,小鸡枞,松乳菇;珍贵稀少的松露,松茸;漂亮的鸡油菌,白葱菌,红菇等。

下面分享我们每年都吃的最多的10种吧。

白参菌


白参菌是我们山村最早吃的菌,我家门口用来当柴的木头上,4月份下过雨后,就会一片片的生长出来。

新鲜的白参菌,晾干的白参菌,炒鸡蛋蒸鸡蛋炖鸡蛋,都一样的香。熬粥的时候,放一把,脆嫩鲜甜。

灰灰菌


灰灰菌是到了最晚11月份还有的菌,灰白色的,这名字是我们白族话方言,我暂时还不知道它的学名。因为是近3年来才盛行起来的,在我们山顶种了大片的华山松防护林以后,才出现。

我们都是晒干了才煮吃,口感有点像新鲜的茶树菇,相当脆嫩可口。

白牛肝菌


7、8月份,我家屋后的小林子里就产这白牛肝菌。隔着后门差不多100米的距离。所以,出门捡个牛肝菌,就跟到菜地里,翻个黄瓜或摘个豆角一样,比较寻常。

皮条菌


7、8月份,是我们山里盛产蘑菇的季节,大部分蘑菇都会在这个时候生长出来,皮条菌也是,棕色,长得有点像茶树菇,不过皮条菌比较瘦小,喜欢生长在松树下。

可以爆炒,和干巴菌一样有嚼劲。

珊瑚菌


像扫把的菌,我们白族话就叫扫把菌,7、8月份开始就可以捡到。晒干了看起来干巴巴,不过用清水泡发了,就会恢复山鲜味。用来炒腊肉火腿、煲汤,也一样清甜可口。

奶浆菌


可以生吃的菌,7、8月份开始生长,生吃特别香,从小时候起,只要捡到这菌,肯定要先吃它几朵。

麦面菌


圆球形的菌,麦面菌也是白族方言,掰开来,像馒头,有一股面的清香味,可以生吃。

青头菌


青头菌也可以生吃,在捡牛肝菌的时候,经常顺带捡到。

野生冬菇


也叫野生香菇,我们白族话叫香蕈。

周围的山上出的最多就是这菇了,从5月份开始,要是雨水充足,每天可以捡到一大箩筐。

野生木耳


6月份以后,下过雨,就会开始生长,如果没有雨水,就停止了生长。一场雨来了,又会开始重新生长。反反复复。

以上就是我们每年都吃得最多10种野生蘑菇,谢谢阅读。


山妹子阿翠


说起野生菌哪最多,一定是云南了。云南在低纬度高原地带,地貌多样,丛林密布,加上南孟加拉高压气流的影响,云南一年四季如春,所以很适合野生菌的生长,云南的野生菌种类占据了我国的三分之二,是真正的“野生菌圣地”。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有特点的野生菌种类。

一,松茸

说起松茸很多人都会陌生,陌生就对了,松茸为菌种的珍宝,因其只能在没有染的松树林中生长,所以很少有人能采到这种菌。松茸的生长周期只需7天即可,但子实体和菌盖会在48小时内慢慢的衰落,如果保存不当的话发生损坏的话,这个松茸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松茸的采摘月份为每年9月、10月。

二,黑虎掌菌

黑虎掌菌顾名思义形如虎掌,而其颜色新鲜时为白色,干后就会变成褐色。黑虎掌菌的子实体很厚实,菌肉细嫩,但在炒制时一定要注意,有问一定要够高,因为油温低的话会很难消灭菌体中的细菌。在古代也有大户人家会用黑虎掌菌来驱蚊虫,因为黑虎掌菌的气味特别浓烈。黑虎掌菌是一种珍贵菌类,在古代都是给达官贵人享用的,平民百姓很难见到。由于一般很难碰到,所以采摘时间也不稳定,但一般9月份见到的概率会大一些。

三,大红菌

大红菌生长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处,而且还需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是一种纯自然生长的食用菌。大红菌十分的稀少,引起富含了丰富的微量元素,并且对于女人的容颜有很多帮助,所以在菌类也有“美容菌”的称呼。每年的采摘期为5月-8月。

四,黑松露菌

黑松露菌在云南主要长在云南松和华山松林里,引起对于土壤的湿度,空气的温度,以及水分的要求极为苛刻,一旦缺少一个条件基本都不会长出来,所以黑松露菌非常的珍贵。黑松露菌一般配西餐食用价值更高,所以在出口量和价格一直都很好。

一般采摘时间为10月-12月。

以上这四种都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云南野生菌,在云南的野生菌数不胜数,今天就暂时介绍这四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哦,我会每天都更新一些关于菌类的文章的哦!


一起种植


云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处高原,丛林密布,而且处于低纬度地区,一年四季如春,多样的地貌、多样的气候造就了云南野生菌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云南也被称为”野生菌王国“。下面小农人就带大家来了解下云南一些比较奇特的野生菌。

一,鸡枞菌

一种和白蚁共生的菌体,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而且以”鲜“闻名,在云南当地这个鸡枞菌不仅可以鲜食,同时也可以加工成鸡枞油,或者腌制鸡枞,如果吃不完的话还可以晾晒保存,近些年非常受欢迎,主要在7月-10月上山拾捡。

二,牛杆菌

牛肝菌能食的有白、黄、黑牛肝菌。牛肝菌子实体很大,又圆又粗,菌盖光滑,呈淡白色,菌肉为白色,鲜品时有一种酱香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多生长于针叶林或者混交林地带,是一种既能食又能入药的菌类。

一般采摘时间为6-10月份。

三,羊肚菌

羊肚菌非常稀有,因菌盖形状酷似羊肚,所以被称为羊肚菌。羊肚菌的子实体较小,菌盖呈椭尖型,可食用可药用。羊肚菌有野生和人工之分,野生的颜色多为黄色,而人工的多为褐色,而且野生的尖发钝,而人工的要发尖。一般在5、6月份开始采摘

四,鸡油菌

鸡油菌的名字主要是菌体多为黄色,犹如鸡油,所以被人们称为鸡油菌,鸡油菌不仅在云南盛产,在全世界各地也颇多,同时也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菌之一,鸡油菌有一个特点就是吸油,在炒制时一定要多放些油,要不很容易糊锅。鸡油菌自身有种杏香味,在日常生活中多数都会和奶油、香草进行制作,味道很美。一般采摘的时间为7-9月。

五,竹荪

竹荪是云南的一种特有的菌类,因其长在竹子根部,所以被称为竹荪。竹荪外形为形如蛇皮的白色网格状,竹荪的子实体为雪白色,大小一般,菌盖为深绿色。因其外形如穿了一个白色的裙子,在当地也被称为”雪裙仙子“。竹荪味道浓郁,而且较为鲜美,因其产量有限,所以现在很多竹荪也被人们保护起来。竹荪一般在4-6月为采摘期。

以上就是小农人介绍的5种云南比较出名的野生菌,云南的菌类有成千上万种,其中不乏很多味道独特、药用价值高的菌类,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菌类不妨可以自行学习了解下哦。


布衣小农人


你好,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每到野生菌季,大自然带来的山珍可是云南人才能享受的美味。野生菌不经过任何加工和人工培养,是由大自然天然培育的“宝藏”啦。野生菌的菌种可以说是有上百种了,但是不是每一种野生菌都可以食用。由于很多人不能很好的识别野生菌,所以中毒现象也频频发生,下面就分享一些可以食用的常见野生菌品种。希望对你有帮助。

1,奶浆菌;奶浆菌是无毒野生菌,可以直接生食,颜色又分为黄色和白色,一般黄色的口感会比较好。白色因为有一种毒菌和它长的比较相似,所以不常食用。奶浆菌也是最好识别的一种菌种,在撕开菌伞的时候会有白色的奶浆出来。

2,青头菌,青头菌也是属于无毒野生菌,可以直接生食的。青头菌颜色为青绿色,,也是比较好辨别的颜色。

3,松茸;松茸是唯一上过国宴的一种菌种,其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味道鲜美,可以生食也可以炖汤或者炒熟。松茸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三年,也就是三年才会破土而出,所以量比较稀少,不容易捡得到。

4,牛肝菌,牛肝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野生菌,产量相比其他菌种会多一些,牛肝菌轻微有毒,又分为黄牛肝,白牛干和黑牛肝,需要炒熟之后才能使用。

5,鸡枞;鸡枞是一种非常受大众青睐的野生菌,因其味道香浓,常常被烹饪成酱料来食用。

6,铜锣菌;铜锣菌量也非常稀少,其颜色为肉色,类似我们吃的猪肉一样,也比较好辨别。捏到的地方会变成乌青色。


7,干巴菌;干巴菌像松茸一样,也是非常稀少的菌种了,其形状像树花一样。常用作凉拌或者炒饭来吃,味道可香啦。

8,鸡油菌,鸡油菌个人非常小,一般以成片的形式生长,颜色为黄色。

9,野生香菇菌;野生香菇菌长在树上,一般需要深山里面才会生长。

10,一蜗菌;一窝菌个人非常小且细,颜色和人工菌非常接近,常以一团的方式生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食用野生菌种,在捡野生菌的时候也要注意分辨好哦,切记不能乱食用。同时野生菌不管食爆炒还是煮,都需要烹饪至少二十分钟以上才能食用。

野生菌一般什么季节也可以捡呢?

野生菌的生长季节会在每年的六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就没有了,通常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如果想捡野生菌的话,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返童归真


我的老家野生菌很多。

1,松茸。

人工无法种植,到夏天市场上所出售的松茸全是天然野生的。20多年以前,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

松茸特别的香,炖鸡最好,松茸有消炎,抗癌,防辐射,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药食两用食物。

2,羊肚菌。

比起松茸,羊肚菌出产量少多了。但现在可以人工种植。野生羊菌20多年前每公斤高达1800多元,现人工种植的500元左右一公斤。

羊肚菌含灵芝素,可提高免疫力。

3,香菌,专在腐朽的青冈栎树上才生长,数量很少,只夏天出一季。香菌素炒也很好吃,但若要吃了让其发生功效,那么炖老母鸡最好,有抗肿瘤,防癌,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4,小白鸡枞。鸡枞很香,含有人体心需的九种氨基酸。

5,一窝菌,晒干后碾成粉,可以做食用香料。

6,青头菌。

7,鸡油菌。

8,牛肝菌。这几年牛肝菌挺贵的。

9,白风菌。好像我们地方才有,只有腐朽画皮树上才生长,很好吃的。

10,松露,又叫猪拱菌(因猪爱拱吃而得此名)。猪拱菌是菌类中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数量少,难找,现在价格很高,一般人吃不起。

11,谷熟菌,即秋天稻谷黄了的时候才生长的,所以叫谷熟菌,很好吃。

12,扫把菌,像扫把一样,数量极少。

13,黑木耳,家喻户晓。有软化血管,清肺,清肠之功效。



杨哥的


在我们云南,菌子的故乡,各种各样的野生菌,非常的多,一场雨过后,就冒了出来。

野生菌出现在5月份,如果下了一场雨之后,慢慢的就会冒出来,如果有隔几天下场雨,然后又出着太阳,山野里,简直能听得到菌子冒出土皮,拱起松叶的声音。

它长在云南松的松叶掉落的地面,日积月累在松树下面形成菌子的窝子,你发现一朵可能就会有一丛等着你。

野生菌有很多品种,有鸡枞菌,干巴菌,松茸菌,还有松露,这些是比较高级的品种,一般很难拾到,它出现在更加高的海拔,然后森林植被更加茂盛,生存环境要求更高的地方。例如丽江,香格里拉等地。

我曾经在香格里拉,捡过松茸菌,当地老乡带我们去山里捡菌,并且向介绍说:松茸菌,只要是品质好的,全部出口在日本,价格非常高,是当地老乡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普通的菌子,像牛肝菌,见手青,谷熟菌,青头菌,黄赖头,是一些常规的品种,目前大多数人到山里,会捡的到。

不过这几年,由于大家都比较喜欢去爬山捡菌子,捡到的几率不大。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捡菌子,每到夏天,一有空他就到处去捡菌子,周边的山都被他扒了一个遍,每座山上,会出什么菌?那座山上会有哪个时段会有什么菌,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平时我们也会跟着他一块去上山捡菌子。

有许多菌子是有毒的,那个是不能捡的,像红彤彤的那种菌子叫胭脂菌,据说是有剧毒,长得鲜艳夺目,遇到那种菌,我们会远远的绕开,但是,这种菌子却满山遍野的,一到山上就看得到。有人说,我们所说的胭脂菌,其他地方称呼为大红菌是一种,但是,谁也不敢尝试吃,那个是要人命的。

据说云南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因为吃菌子中毒,所以政府在每年都会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到山上胡乱捡菌,吃菌子一定要煮熟。

一定要煮熟,一定要煮透,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为什么?因为我在前几年,吃过一种大家公认没有毒的菌子,因为想要追求口感的脆甜,没有煮熟,然后我吃了以后就中毒,中毒上吐下泻,天旋地转,眼睛前面随时冒各种小星星,金色的小星星,幸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不然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一定要煮熟,一定要煮透。

我是不太建议大家去山上捡菌子,我觉得,现在植被还是脆弱,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捡菌子,然后东跑跑,西跑跑,松叶被刨开,植被被破坏掉,然后第2年可能就不长菌子。

所以我觉得我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到山上去玩玩,看看风景便好,不用刻意的去捡菌子。

附上近几年捡野生菌的战果,不愧是硬核捡菌选手。

我是舍得,我在基层农村工作,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农村的事情,告诉你。











木鱼的田


干巴菌:干巴菌香味浓郁、滋嫩香甜、肉质坚韧,干燥,有一般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腌牛肉干人们都称为干巴,干巴菌也因此得名,但非常不好找。 鸡枞菌:鸡枞菌,就是俗称的伞把菇~在遵义、六盘水等地,人们习惯叫做'三把菇',据说只要你找到一堆,附近就还有二堆,因此神操作而得名(三把菇)\t鸡枞菌生长在白蚁窝上,和白蚁窝相辅相成,大都是三五成群地生长在一起。怎么吃: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随便咋做都很好吃!菌中之冠,就是这么酷炫。 羊肚菌:\t羊肚菌\t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自古就是名扬天下的山珍贡品,位居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一。羊肚菌最征服美食家的方面是它柔嫩的口感、难以描述的美味,吃上一次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猴头菇: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也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 牛肝菌: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菌体较大,肉肥厚,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野生灵芝:自然生长在森林里。比一般灵芝更生态。吃法与一般灵芝同。 麻母鸡菌:因形色如麻灰色鸡毛而得名。朵大,味道鲜美,类似鸡纵,但没有鸡纵鲜甜。吃法,多用来炒吃,煮吃。 喇叭菌: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红或土黄色。喇叭菌菌肉稍干,含水较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据悉,含有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吃法多以炒、煎、炸、煮、火锅等为主。 刷把菌:因形如刷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其味鲜甜爽囗,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药用。有偏白、红、黄三种,其中未展开的白色刷把菌最好,展开太大的次之。吃法多为炒吃或煮吃。 黄赖头:因色黄,菌盖赖而不平滑而得名。黄赖头是同类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种,很腻滑鲜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 松茸:松茸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这可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染药用菌之一。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富含蛋白质,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日本被奉为'神菌'。 紫花菌:紫花菌又叫丛菌,外形就像一把小伞,肉是红色的,和香菇差不多大,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食用菌类了。 铜绿菌:铜绿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具有与松叶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防癌保健作用。吃法多炒吃、煮吃。 见手青(一抹绿)因用手刮伤菌体便宜会出现蓝绿颜色而得名,类似牛肝菌,味道鲜美腻滑,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煮、炒、油炸等,记住一定要煮熟煮透。 青头菌:因颜色青绿而得名,多带花点,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八担柴:因其菌质地坚韧,需要八担柴才能煮烂而得名。菌子虽坚韧,但其味却鲜美无比,特殊的鲜香也让人难挡诱惑。吃法,煮吃,且要煮很长时间才能吃得动。 云芝:是灵芝的一种,多用来煮水当茶喝,味苦而香,主要用来治病和保健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松树菌:是野生松茸的一种。只在松树林里有,于每年8月至12月中旬出菌,颜色分青墨和淡黄色两种,是最晚出的一种菌子。其味同鸡纵一样鲜甜,有自己特殊香味,营养丰富,吃法同鸡纵。 竹荪:盟妹子的最爱——竹荪!“雪裙仙子”、“菌中皇后”真的是名不虚传,而且它还营养丰富的营养,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茶树菇:茶树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 鸡油菌: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时一口下去,汁水被挤压出来,如鸡油一般,因此得名。 温馨提示:山上采的野生菌请认真识别清楚,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切勿乱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