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古代軍隊平時也要吃飯,一打起戰就喊缺糧?

京東李達康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確實啊!士兵在平時也要吃飯,為何古代的軍隊一到打仗的時候就喊缺糧呢?

這就要首先知道一個情況,平常軍隊不打仗的時候,各支部隊是分散駐紮的。但要了打仗時,軍隊會集中起來的。

比如明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明軍從全國範圍調集了四萬多精銳:遼東鐵騎一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八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五千。

那四萬大軍需要多少糧食呢?根據後來乾隆三十三年的一份奏摺估算,四萬士兵,十個月就需要糧食兩萬五千噸,而當時一個省的糧庫存糧才兩萬噸。

很現實的情況,這些士兵本來都是在原駐紮地吃飯,現在都要靠遼東地區供應糧食,而原本養一萬軍隊的遼東地區突然多了三萬張吃飯的嘴,能不缺糧嗎?

軍隊集中於一地,自然需要各地往集結地輸送糧食。但問題來了,輸送糧食的人和牲畜也要消耗糧食啊!比如《宋史》記載,“

每人給面鬥餘,盛之於囊以自隨。征馬每匹給生谷二斗,作口袋,飼秣日以二升為限。……臣每見國朝發兵,未至屯戍之所,已於兩河諸郡調民運糧,遠近騷然,煩費十倍。”


而民夫的人數要比戰鬥部隊要多,比如宋代的《夢溪筆談》記載,“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這個情況,就好像比如一個大型企業,各個分公司都有自己的食堂,然後某一天,所有分公司的人都突然去其中一家分公司的食堂吃飯,那家食堂的飯肯定不夠吃啊!後勤部門管食堂的肯定要喊缺糧啊!

總之,軍隊集結越多,戰鬥時間越長,糧食消耗就越嚴重,而且還要考慮敵人對己方糧食的劫掠與焚燬。

你說能不缺糧嗎?


冷兵器研究所


不要說古代了,現代也是呀!

打仗打的從來就是後勤。

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彭德懷

當年,我們和地球第一強國美國在朝鮮打仗,志願軍挑戰聯合國軍,也曾經被糧食困擾過!一度,我們只有能力發起“一禮拜攻勢”。

結果被美國將軍李奇偉發現了這個破綻,於是美軍每次戰鬥,就連續退卻一個禮拜再反攻,讓志願軍吃了不少虧。

就是說,我們前線的將士們只有七天的戰鬥能力,七天之後就沒有槍炮和糧食了。

難不成國內還管不起志願軍飯吃嗎?

當然管的起!

再窮!也是泱泱大國,幾百萬兵還是養的起的。

問題就在於“把糧食運上去”非常困難。

有多困難?難以上青天。

1950年10月,東北行政區主席兼東北司令員兼政委高崗來到安東鐵路指揮所,指揮所在安東市鎮江山一個山洞裡面。當時,我志願軍一部已經集結完畢,就隱蔽在鐵路沿線呢,準備過江,和美軍爭奪時間搶佔朝鮮新義州,可是鐵路線非常緊張,安排不開!

高崗聞報立即抓起了電話打給了北京的周恩來,周恩來直接指示必須讓志願軍過江,其他都停下!

高崗放下電話對當時的安東鐵路分局局長周克說:“你想個辦法出來!”

周克說:“只有一條,破例採取‘一邊倒’的特殊運輸方法,在正常情況下,鐵路行車,一般是上行下行一起行,現在我們必須打破常規,馬上停運安東到瀋陽方向的列車,所有的列車都往安東發車,並且要連續發車,只要後邊的車頭撞不到前面的車尾就行了。”

高崗說:“好,馬上執行!”

接著又下令:“所有人往火車站集結,見車就上。”就這樣,七個小時就搶運了志願軍一個師過了江,搶佔了一座高山,控制了制高點。

後來,這個鐵路分局局長獲得獎金300元,那時候,算是重獎了。

注意,這還只是運兵,士兵們自己可以聽命了行動,自己會上火車。

這些士兵的吃穿用度,糧食醫藥,子彈炮彈,接著還是要運呀!還要需要火車,汽車,民夫,而,運力依然緊張!鐵路線都不夠用!

在古代呢!情況也差不了多少,軍隊好運,直接下令“預備!齊步走!”

糧食可不會聽命令的,必須要車拉船運,跟在士兵的屁股後面。

可是戰場情況,不可確定性太多了,戰場之上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了,推著車,駕著船,可不一定每天就跟得上軍隊的行動的,並且還有敵軍每天虎視眈眈的準備“半路劫糧”!很可能糧食就被搶走了。

所以說,儘管平時並不缺糧,一打仗,缺糧太正常了。

至於說守城戰,在過去,每一座城市的糧食和蔬菜基本上都是每天由商人運進城的,到現在也是呀!那些超市中的糧食和蔬菜都是半夜運進去的。

當然,也一定有存貨以備不時之需,但是,能備多少呢?備的都是軍糧,老百姓可是每天需要買糧買菜的。

還是一個運輸問題!並且是商業運輸問題。一打仗,那些菜販子糧販子全跑了。


葭明通半瓶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古代一打仗,國庫就會吃緊呢?難道國家的軍隊平時不吃糧食嗎?

其實是這樣的,之所以一打仗,國家的糧食和軍餉就會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軍隊數量暴漲,二是糧食消耗激增。

先說軍隊數量暴漲的事。

在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朝代,都沒有職業化的軍人,國家供養的正規軍數量很少。糧食軍餉響應也比較少。

一旦爆發戰爭,國家就要徵發農民、商人、囚徒等等,用這些普通人組成軍隊,軍隊數量因此暴漲。比如漢武帝時期,每次出征匈奴,都是臨時徵發大量普通民夫。

軍隊數量暴漲,消耗的糧食和軍餉當然也暴漲了。

再說說戰時糧食消耗的問題。

古代打仗,絕大部分糧食不是軍隊吃掉了,而是被運糧的民夫吃掉了。古代交通不便,運輸效率極為低下。大量的民夫押運著糧食送往前線,每天的消耗極為驚人。

古代有一個估算,叫做“千里運糧,十餘其一”!意識是說,把糧食運往千里之外,路上就要消耗掉十分之九!

軍隊平時是在某一個區域固定駐防,其所需要糧草都有駐地周邊就近供應,運輸距離短,運輸消耗當然要少的多。

一旦打起仗來,軍隊遠離大後方作戰,往往出現“千里運糧,十餘其一”的狀況。糧食消耗成倍增長,糧食當然就緊張了。

另外,在戰爭中,由於敵方攻擊、偷襲、破壞而造成的損失,數量也非常驚人。

比如,官渡之戰,曹操偷襲烏巢,一把火把袁紹十萬大軍的糧草燒的乾乾淨淨。這要消耗多少糧食呀。


上將噯福斯


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每天也要吃飯,沒見缺糧食;一打仗,就總是喊著缺糧食。咋回事?因為打不打仗,區別大了。


首先,一打仗,糧食的損耗率就高的驚人。

糧草被劫被燒的情況先不說,單單是運輸環節的損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傳說中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目的就是運輸軍糧更方便。

古代的運輸能力十分有限,靠的就是人力畜力。運送一批十萬士兵需要的糧草,需要“運輸大隊”可能就超過十萬人。這十萬民夫也是需要吃飯的,路上也要消耗糧食。

因為人力運輸速度緩慢,遇到複雜地形更是舉步維艱。如果遇到陰雨天氣,還有可能導致糧食腐敗變質……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出現。


其次,打仗意味著原本的產糧能力大幅下降。

從漢代開始就實行的屯田制,尤其是軍屯制度,其實就是士兵們不打仗的時候種田,解決糧食問題。更重要的是,屯田制最初的想法,就是在邊塞種田,可以解決打仗時糧食遠距離運輸的問題。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的屯田制更為廣泛、複雜、系統。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打仗的基礎上,一旦打仗,參與糧食生產的士兵就要離開土地,遠赴戰場。這樣一來,糧食生產就會明顯下降。

不僅如此,打仗還會徵召大量的青壯年,進一步削弱原本就脆弱的糧食產量。


第三點,一旦戰爭時間長,就會產生惡性循環。

戰爭初期還好,軍隊有儲備的糧食,國家也有儲備的糧食。但是一旦時間長了,糧食損耗又很嚴重的話,必然會波及到老百姓。

古代一打仗,老百姓是首先遭殃的,徵糧還是次要的,就害怕打到自己家門口,亂兵流寇,殺人屠城。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逃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到大戰亂之後,總是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越打仗糧食越少,糧食越少越要想辦法徵糧搶糧……這種情況下,缺糧太正常了。


七追風


一遇打仗總喊缺糧,一般是指出外征戰時出現的普遍現象。據城而守則相較好,因為每座城中都會有軍糧儲備,只要不是被長期圍困或被貪官將軍糧貪墨,一般很少發生缺糧的情況。

俗話講:“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只要一走出家門,交通、吃喝、住宿、上廁所等,那一樣不用花錢,其開銷絕對是在家時的數倍。當然,一遇打仗,軍糧的消耗絕對也是平時的數倍,所以一遇打仗總喊缺糧就很正常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古代打仗普遍缺糧的現象呢,難道就沒有解決的途徑和方法了嗎?

探解打仗缺糧的根本原因

打仗缺糧的根本原因,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即:一是內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內因

就是打仗期間,本身的作戰規律造成的缺糧,以及內部矛盾引發的缺糧。

  • 常規作戰形式引發的缺糧。古代軍隊行軍打仗,一般攜帶5天的糧草量,最多不會超過10天,可以對500至700公里區域的範圍進行遠征。如果遇到敵人堅壁清野,城池久攻不克,就需要依賴持續的後勤支援。一旦糧草供給不力,就只剩退兵一途了。例如:諸葛亮北伐中原,大都因為糧草供給不力而退軍。

  • 軍糧儲備不足引發的缺糧。前線軍隊糧草的供給形式,主要依據國家的軍糧儲備。根據隋唐時期的文獻記載,古代軍糧儲備的技術是沒有問題,小米可保存9年,大米5年。實際上,小米保存的時間更長。例如:隋朝滅亡20年後,留在長安的存糧還可以食用。那麼,軍糧儲備不足,應該是造成打仗缺糧的一大因素。

  • 糧價膨脹問題引發的缺糧。自古商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奇貨可居。每遇戰爭,如果是大戰、持久戰,糧食的消耗量就會非常驚人,那些大族豪強便會趁機“囤積居奇”,造成市場糧價膨脹。因此,這些大族豪強也成為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如:劉邦搞了個“約法三章”政策,岳飛制定了“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規。但是,這些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會更加助長這些地主貴族們的囂張氣焰,最終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購買糧食的生存環境也會更加困難。例如:東漢末年、明末等時期,為何會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就是因為吃不起糧食,為了活下去,只好鋌而走險,去搶去劫去造反。如此以來,也會給朝廷徵糧增加負擔和困擾,進而造成前線缺糧幾率增大。

  • 內部矛盾引發的缺糧。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正史十一路),都有記載孫堅因袁術未及時撥付糧草而被董卓軍打敗;李嚴之所以被諸葛亮貶為廢人,也是因為供應糧草出現問題所致。可以說,古代打仗,因內部矛盾造成軍隊缺糧的現象,也是常有發生。


外因

其實,造成多數打仗缺糧的情況,大都由於運輸、消耗、阻截等外部因素引起。

道路、運輸、氣候等不利條件,造成前線缺糧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的糧草運輸機構,多稱為“漕運”。主要將徵收的財物(多指糧食)經水路運至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當水路中斷時,則需轉為陸運,多以車載為主,如遇山路或狹窄地段,還需人畜馱運。所以,也稱“轉漕”或“漕輦”。例如:秦始皇攻匈奴時,由山東向蒙古烏加河一帶轉運糧草;秦朝進攻南越時,則令監祿鑿靈渠通過湘江,再經西江水道運糧;蕭何將關中糧食轉漕前線以供軍食。

古代最好的路,應該是“秦直道”,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全長也僅有736公里。唐朝時期,修築了5萬里的驛道,如同現在的“國道”。這些都算是比較好的道路了,而相比全國四通八達的道路來說,也僅佔極少的比例。然而,古代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山路,如遇暴雨天氣,道路很容易被沖毀阻斷。同時,橋樑也多為簡易的石拱橋、木材臨時架設橋等,同樣也容易被洪水沖毀。

但是,雙輪牛車和馬車、人力獨輪車以及人力背運,則是古代最常用的交通運輸工具。這樣的運輸工具+當時的交通道路,一切順利或許可以按時將軍糧運到。一旦路途發生雨雪等天氣(如:路斷橋毀)或作戰地域交通環境惡劣(如:巴蜀地區、百越地區、漠北地區),絕對很難按時將軍糧交付前線軍中。

運送消耗成本過大,造成前線缺糧

據西漢《九章算術》記載:(牛車)一車25斛,重車日行50裡,空車日行70裡。

西漢時期,每里約為現在的0.42公里。也就是說,重車21公里/每天;空車29.4公里/每天。

另據《養牛與牛病防治》記載:拉重車為重役,11公斤/每天草料;回程空車為輕役,6.7公斤/每天草料。

按照明清時雜役服役律來計算,每人每天為0.4公斤。

若每車配牛1頭、雜役2人(包括車伕),去程則為每車每天11.8公斤;回程為每車每天7.5公斤。

假設運送目的地路程為1000公里,每車載糧食500公斤,則去程共需1000÷21=48天,每車人牛消耗48×11.8=566.4公斤。如此來看,軍糧還沒有送到目的地,就吃完了。就算每車多為乾草,但食量是不變的,依舊還是不夠。如果單純靠人力運送,則消耗更加的巨大;如果再加上押運官兵,則消耗還要猛增。

所以,古代運糧多采取接力轉運的形式。如果按照常規每段接力330公里算,則去程為16天,回程為11天,糧草消耗為11.8×16+7.5 ×11=272公斤,送達率為46%。但是,達到1000公里外,還需要2段接力,送達率則為46%÷2=23%。這個結果是比較理想順利的,如果路遇雨雪天氣、役夫及馬牛受傷生病、車輛受損修理、接力點人員消耗等,再加上押運官兵消耗,送達率可能還要不斷打折。或許,實際送達率有個10%就不錯了。

同時,還有史料記載:秦漢時期,從關中運糧到河套以外,前方軍隊每消耗1石,後方則需要供給30石。

再看看後世的“淮海戰役”,出動的臨時民工就有543萬人,人數達到了參戰部隊的9倍,其糧食的消耗量絕對也是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孫子兵法》說: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所以,孫子兵法上講,奪取敵人一份糧食,就相當於為後方節約了20份糧食。由此可見,打仗就是打錢,就是消耗糧食,對於一個國家如同一場災難,絕對不可輕啟戰端。想想漢武帝時期的窮兵黷武,雖然張揚了武功,卻將文景之治兩代人的積累幾乎敗了個精光,最後不得已“下罪己詔”以平復天下之怨。

軍糧徵收困難,造成前線缺糧

打仗期間,如遇水、旱、蝗等自然災害,百姓田中顆粒無收,鬧起了饑荒,生存都成問題,又那來的糧食交賦。再加上地主貴族“囤積居奇”,徵收軍糧自然也就更加困難。

《後漢書·五行志》記載: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

意思是說,東漢桓帝時期,男子都去打仗了,在田裡忙碌的只剩下一些媳婦和婆母等婦孺。田地失去了男勞動力的情況下,田地的產量絕對會大打折扣。百姓收成不好,徵收軍糧又豈能順利。

徵糧不順,軍糧供給當然也容易出問題,前線缺糧的風險同樣也會增大。

截糧、斷糧道等,造成前線缺糧

“官渡之戰”時,袁紹的烏巢屯糧重地被曹操一把火燒掉個精光,瞬間造成袁軍缺糧,從而引發軍心動盪,曹操也因此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長平之戰”時,秦昭王親赴河內,徵調15歲以上的青壯年,全力阻截趙國的運糧部隊和後續援軍。最終,造成40多萬趙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多數戰敗投降後被坑殺。

還有一些圍(攻)城戰,在難以攻克的情況,多以斷敵糧道為主。

所以,供給糧道被斷、屯糧大寨被燒等,都是直接造成前線缺糧的主要原因。

戰爭時間過長,造成前線缺糧

戰爭打的時間越久,國家的負擔越重,軍糧供給的壓力也就越大,前線缺糧的幾率自然也就越高。

戰區百姓逃散,糧食自給率嚴重下降,造成前線缺糧

每逢戰爭,如果軍隊救護不力,百姓為了活命,便會紛紛逃到安全地帶(如:深山之中)。沒有百姓從事生產和支持,只能依靠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前線缺糧的現象也極易發生。諸葛亮六次北伐,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在歧山一帶建立蜀國的根據地,以減輕後勤的補給壓力。

因缺糧曾引發軍隊哪些瘋狂行為

《孫子》說:取用於國,因糧與敵;掠於饒野,三軍足食。

意思是說,每逢戰爭,最好的是搶敵軍的,其次是搶百姓的。如果從敵軍和百姓那裡都搶不到糧食,也會將敵方的傷兵或百姓殺了,當食物充飢。

例如:袁紹圍困東武陽期間,由於城中的老鼠、馬鞍都吃光了。無奈之下,守將臧洪將自己的愛妾殺死,煮成肉湯給守城兵將們吃。

前奏苻堅守禦長安期間,將斬殺的1800名入城敵軍全部做成了軍糧。軍官們還把這些人肉帶回家中,給家人食用。

在古代,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可見,由於軍中缺糧引發了多少人間慘劇。

探解打仗缺糧的措施

  • 一是戰備儲糧。只有平時做好“谷滿倉,糧滿屯”的戰備儲糧,戰時才不會為缺糧而擔心。秦朝軍隊之所以強大,主要還是因為秦朝富有,“積粟如丘山,富天下10倍。”據秦律記載,秦國境內到處都有萬石一積的糧倉,甚至咸陽的糧食儲備達10萬石以上。

  • 二是軍糧保質。選取保持期越長的軍糧進行儲備,則越適合儲備與運輸。例如:保持期最長的小米,可長達20年之久,也是歷朝歷代軍糧儲備的重點。

  • 三是軍糧管理。無論是軍隊運輸,還是儲備,都應該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軍隊浪費與人為減損。例如:隋朝規定,盜邊糧1升以上,斬首,籍沒其家。士兵遺棄米粟者斬首。

  • 四是戰略倉庫。應當於邊患路途多建補給倉庫,並保證其倉庫的軍糧儲備。

  • 五是交通運輸。平時做好戰略路途的維護與建設,並不斷提升漕運的承運能力。

  • 六是防截防毀。軍糧押運環節、糧營屯守,都是戰爭中的重中之重,必需高度重視。

  • 七是促進生產。正所謂:“小河淌水大河滿”只有百姓有收成,無論是軍糧戰略儲備,還是臨時徵收,必然也會順利許多。

  • 八是平穩糧價。朝廷應當有“平價糧倉”,用以抑制商家哄抬糧價,以維護市場糧價的正常運行。

  • 九是以戰養戰。打到哪裡,殺到哪裡,搶到哪裡,基本上不考慮後勤補給。這是草原民族貫用的作戰風格,但是卻容易失去民心,不利於治理。


祥子談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軍隊缺糧大部分時候不是沒有糧食,而是後方糧食無法運輸到前線。

以三國的蜀國為例,諸葛亮北伐大部分戰役都是因為軍糧斷絕而撤退的。

但你能說四川缺糧嗎?

天府之國,成都平原的糧食非常多,維持諸葛亮區區8萬部隊還是綽綽有餘的。

關鍵是,難以將這些糧食從成都平原後方,經過漫長艱險的山道運輸到陝西前線去。

士兵隨身最多攜帶3天的乾糧,隨軍的輜重隊最多可以維持一二週,剩下的糧食必須從後方持續運輸過來。

古代運輸條件差,沒有今天的鐵路,多依靠水運。

為什麼依靠水運?因為水運的運輸量大,一船可以運輸很多噸。

但作戰不可能只是圍著河流,所以最終的運輸還是需要陸地運輸,常見的就是馬車、牛車、騾馬揹負甚至挑夫。

馬車一車運輸不了多少物資,大隊運輸行駛速度非常慢,一天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這樣趕到前線的時候,一部分糧食都被運輸部隊自己吃掉了。

而大軍作戰,比如官渡之戰這種雙方出兵幾十萬,每天需要的糧食就是天文數字,就算是今天有鐵路運輸也是很困難的,更別說當年。

所以,在古代一個國家出重兵遠距離攻打敵人,未必是好事,往往都會慘敗。

比如隋煬帝出動幾十萬重兵攻打高句麗,後者並不害怕。因為隋軍根本無法持續維持幾十萬大軍的物資運輸,出兵越多,死的就越快。

最終,果然隋軍自行崩潰,高句麗只是堅守城市而已。

至於守城缺糧,為什麼不在城裡種地?

古代的城市比如南京這種就已經算非常大的了,但從南到北也就8公里左右。

大家算算看,城內面積才多大?一共就55平方公里,還要除去湖泊、河流、山地、民居等等。

種地的話,把城內空地全部用起來,才多少畝?

夠幾個毛人吃的?


薩沙


這個要分開看的,士兵戰時和平時不一樣的,不可同日而語。非戰時,士兵可以吃一頓都行,對於統治者來說無關大雅,就像我們平時吃一頓也樂意。到了戰時就不一樣了,吃一頓飯可能連刀劍都拿不起來,將軍們為了打勝仗自然的餵飽士兵的肚子。人是鐵飯是鋼,打仗的也是力氣活,當然消耗的快,戰時將軍們也不敢太剋扣士兵,打敗戰是小,被士兵帶著人頭反戈一擊就虧了。

古代交通不理想代糧食運輸效率極低消耗嚴重遠超人們想象。《舊唐書》中記載的有關李靖徵突厥時的後勤記錄顯示,從山東運糧到河套單程就需要近兩個月,途中糧食的損失高達百分之九十!在畝產極低的古代,一次出征耗掉大半個國家的財力也毫不稀奇。我們這樣算,按照古代步兵平均每天40公里的標準行軍速度來算,一支10萬人的大軍(7萬作戰部隊,3萬輜重部隊)在30萬民夫的後勤支援下,活動半徑僅僅只有640公里,在首都長安還到不了隴西的蘭州。要是從長安到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最少要67天時間,還不算途中遇到天氣等突發狀況。這對後勤的消耗已經達到了國力的極限。


你d感覺


首先,古代打仗很多軍士都是臨時徵招的,這些人平時在家務農,只有在戰爭爆發時才被徵招入伍,這些人平時是不佔軍隊口糧的,而古代職業軍人一般都需要屯田,也就是說他們要自己養活自己,通常情況下軍營內是不會有太多存糧的,而有大量糧食的儲糧基地又絕不可能離邊境太近,當戰爭爆發時士兵數量呈幾倍、幾十倍的激增,光靠軍營糧倉裡的那點存糧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古代交通不便,運輸能力低下,運輸成本極高,一個士兵出征通常需要大約三個民夫來為其運送糧草補給,注意是糧草補給而不光只運送糧食,一路下來,大約三分之二的糧食被民夫消耗了,若是戰場在極偏遠的地方那消耗將更大,真正送到軍隊中的糧食其實並不是很多,因此在古代戰爭中經常出現因糧食不足而拱手將勝利交給對方的情況,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官渡之戰的袁紹。



其實在近現代戰爭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拿破崙徵俄,二戰時的德蘇戰爭等,這裡特別說一句,同樣因為糧草補給不足吃虧的還有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由於當時的志願軍運輸能力不足,每次戰役部隊都只有七天的糧食儲備,這一特點被美軍發現後,當時的美軍指揮官李奇微特別制定了相對應的戰術,美軍稱其為"牛皮糖戰術",在戰役前期,美軍利用強大的運輸能力,大範圍的後撤,等志願軍糧食消耗得差不多了的時候,美軍立即前出,緊緊纏住志願軍,給志願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180師的失利就發生在這次戰役中。


酒後看歷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孫子兵法》作戰篇,中關於糧草的論述十分的精闢到位。打仗打的就是國力,戰爭對國家財富的消耗堪比碎鈔機。

再牛的將軍也不能指揮動餓著肚子的士兵上戰場

1、消耗量不一樣:平時不動一大碗,打仗這種體力活(要命的)士兵的飯量肯定會增加。你自己可以試試,如果把你下放到工廠幹一個月體力活。一頓飯下去兩大碗米飯、三個饅頭、一斤紅燒肉你都能吃的嘎嘎嘎香(筆者就曾經在工廠裡咬牙幹了一個月,一頓吃五碗米飯,把小夥伴們都嚇呆了)。士兵不僅僅要打仗,還要搬運兵器、身上的鎧甲也有十幾斤,這無形中都是增加體能消耗的因素。

(下圖是一位消防官兵在執行完任務後吃了半盆泡麵)

其次,古代行軍打仗是搏命的活——冷兵器時代,靠的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戰。那麼士兵的身體素質就是非常關鍵。如果士兵的體能都跟不上,那麼在戰爭中還想打勝仗,估計孫武的棺材板都摁不住了。再者,士兵上戰場能不能活著回來都不一定,即使是打勝仗,傷亡也是不小的數字。因此,打仗的時候士兵就會變的特能吃——吃能使大腦分泌多巴胺,這是人天生進化出來的本能

運一車糧食,路上得吃五車糧食

這個道理很簡單,送糧食得人也得吃糧食。如果像孫子兵法裡說的”勞師遠征“,那麼糧食得損耗是驚人得。在古代沒有特別先進得運輸工具,所有得工具都是人力驅動,活著是畜力驅動。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要消耗糧食和草料。漫長得補給線,路上得損耗——人員吃的,損耗的(遇到惡劣天氣),不及其數。

(如果運糧道路不好走,消耗會更大,時間也會更慢)

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運輸的糧草數量是有上限的,牛馬也一樣。如果運輸的距離太遠,那麼糧食還沒運到地方,可能路上就被運糧隊吃完了。因此運糧隊為了降低消耗,一定會盡量人少,然後多用牛馬車拉,降低損耗。但是這樣一來,就必須向民間徵集牛馬,會產生下面第三個問題。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還是用人力,所以勝利真的來之不易。

因此,孫子兵法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因糧於敵。意思是,大軍直接從地方那裡獲取糧食——繳獲或者像諸葛量一樣屯田在敵軍土地,自給自足。

最關鍵的是,運輸的速度。要知道,牛馬運輸糧食的速度那是論月的。所以,運輸糧草是不能耽擱期限的,糧草接不上,前線士兵一旦斷了餉餓了肚子,那是要出大事情的。所以運輸糧草的期限如果延遲了,一定會被殺頭的。所以,一般運糧食都是從離前線最近的地方調集糧食。

物流一直是一個社會性大問題,我國得物流成本目前還是9%,比發達國家得6%還有不小差距。降低物流成本意味著高效。比如,把南美得車釐子運到我大中華如果能夠降低物流成本,而不是空運那麼昂貴,那麼車釐子也不會貴到吃不起。


投入生產的資料減少

顯而易見的是,打仗了要補充兵源。那麼老百姓中的青壯年勞力九會減少,社會的生產力相對應的九會下降。在農耕時代,社會上的兵源主要是農民。那麼糧食一定會減產。

其次是,打仗要徵集很多物資,首先是牛馬,民間養馬的很少,但是養耕牛的很多,所以耕牛有這種力氣大適合運輸糧草的一定會被徵用

,水戰的話可能會徵用船隻。那麼社會上用於種糧食的生產工具九會減少。

再者就是投入到生產作戰工具的人九會增加,這些人要生產武器、裝備、為前線提供軍需等等。這又是減少了生產的投入。整個社會的物價九會飛漲。

所以說,戰爭打響的那一刻,已經是做好了一切動員準備。發動一場戰爭比結束一場戰爭要困難的多。


嘟嘟讀讀


打仗不比平時練兵,打仗說白了就是玩的體力,誰的體力好活下來的幾率就大,而平時練兵即使吃的再飽,到了戰時,士兵們都會多備糧食,糧食,對於戰爭,就相當於保命的武器,如果戰事持久,乾糧備足了耗的起,而如果一旦乾糧帶少了,戰地又無法補給,那肯定會死很多人的。這些可以參考紅軍過草地,犧牲了很多人。

所以,士兵多要糧也是保命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