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在客棧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從不數銀子的多少呢?

lotea


第一:作者所說的是大家平時看武俠,穿越或者其他以古代為背景的小說,電視劇,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好像不論哪個朝代,金銀都是通用貨幣,無論是大俠,還是任性的豪門公子,隨時可以從兜裡掏出成塊的金銀或者銀票,結賬走人,但事實是古人使用貴金屬貨幣的交易可能並非影視文學作品中表現的那樣。


第二:古代長期有“上幣”和“下幣”兩種貨幣,上幣用來作為賞賜、軍費等大額支付,下幣用來人們日常交易。上幣就是金銀等貴金屬,甚至包括稀有動物的皮毛,下幣,就是大家熟悉的各種用銅,錫混合而成的鑄造錢。大家知道,因為古代人的採礦,冶煉技術相對落後,直到唐代,金銀的產量非常少,所以很難作為流通貨幣,根據這個統計數字,唐代到北宋,每年這個朝廷官府開採得到的黃金,白銀大概只有1萬到兩萬兩,除了被朝廷用來發軍費,或者外交上的賠償,主要流通在貴族,高官上流社會,除了用來製造精巧的首飾,器皿,也就是用來做賄賂,謝禮這些用途。當然,在海外貿易相對繁榮的南方沿海省份,能夠當做流通貨幣來用,但並不普及,因此像電視劇《琅琊榜》那樣,在南北朝時期,譽王拿出自己的白銀賑災,這是不可能的。


第三:白銀真正大行其道,作為日常交流的貨幣進入社會日常生活,是到了南宋,各種文獻,小說都有記載,說當時南宋首都臨安,就是杭州,有居民特別愛鬥蟋蟀,買一隻名貴品種的蟋蟀,就要一兩銀子,著名大文豪歐陽修愛喝茶,說有一次用了二兩黃金,買了一塊福建來的名貴茶餅。那當時白銀的價值怎麼算呢,理論上,宋代一兩白銀何以換錢一千文,因為白銀稀少,實際兌換價格能到1500到1800文。水滸傳裡,像好漢武松那樣,在小飯店裡一邊喝酒一邊大吃一頓牛肉什麼的,估計飯前不會超過五六百文錢。要是和電視劇裡那樣,隨手拿出個五兩,十兩的大元寶結賬,人家根本找不開。所以有人就說,《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之所以能泡到黃蓉,完全因為他是個土豪啊。初次見面吃飯,點了一桌名貴菜,19兩銀子,換成今天的人民幣就是快兩萬。宋代已經算官員高薪養廉的朝代,一個正二品六部尚書令,一個月工資是一百二十兩。郭靖這一頓,就等於吃掉了人家六分之一的月薪。


第四:到了明朝,白銀終於真正地走入了百姓生活。早期,朱明王朝為了管制經濟,嚴禁民間使用貴金屬,只能用大明寶鈔。結果因為沒有現代金融管制知識,弄得通貨膨脹嚴重,大明寶鈔成了廢紙,結果只能向現實讓步。

明清的時候,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還是用銅錢比較多。根據文獻記載,在明朝,一個平民一年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個月不足一兩銀子。康熙初年,1斤羊肉55文錢,1斤麵粉12文錢。到了清末時期,一斤豬肉20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八兩銀子,孔乙己喝個酒也不過9文錢。所以說,有些平民老百姓一輩子可能都沒見著過銀子。


第五:平頭老百姓不大用銀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統一的度量衡,也沒有統一的純度,成色鑑定。有人說,不是有銀元寶嗎?但問題是明清朝廷也沒有一個官方的標準。全國各地這種私人金融機構,也叫銀號,做出來的銀錠,元寶,分量,成色,各不相同。當然還有的人會以次充好,往元寶裡放鉛,錫,這個只能靠銀號裡的賬房先生,靠經驗,眼力來鑑定。比如一隻重五十兩的銀錠,如果因為成色好、可以當作五十二兩四錢來用,就會因多值了二兩四錢,而被稱為“二四寶”,相應的還有二六寶和二八寶的銀錠。

最後,到了清朝快滅亡的前夕,清政府也宣佈廢棄了銀錠,開始自己鑄造銀元,重量統一是七錢二分,金屬比例是90%銀,10%銅,叫光緒通寶。後來民國成立,繼續按照這個方案鑄造,只不過銀元上的人像,變成了袁世凱,這就是咱們大家比較熟悉,在影視作品中老看見的"現大洋“,或者”袁大頭“了。


所以說,我們千萬不能用今天現代化的貨幣觀念,來套古人。影視和小說更多的是想通過人物這樣給銀子的動作來表現人物的豪氣,而現實生活在畢竟銀子也不是大風隨意刮來的啊。


破乞


首先,電視裡東西不要將他當做一個歷史事實來看待。

其次,中國歷史幾千年,古人指哪個時期的古人呢?

所以,這個問題語焉不詳,隱含前設有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討論價值。

因為就我看到的歷史資料顯示,明清時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對銀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確實特別在行。

這應該這是長時間使用銀子訓練出來的。

就跟今天一個雜貨店老闆,辨認人民幣的真假,絕對不遜色於銀行工作人員。

超市收銀員女孩,收錢、找零、辨認真假的速度,應該又快又準吧?

說明一般人經過訓練,可以達到收銀員的水平。


所以,我對題主的問題中的「古人」,設定為明清時代。先假設問題的隱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從元代開始的,而且標準單位是「兩」。


那種像船一樣的「元寶」,就是所謂「元代的寶貨」。元朝的元寶銀錠以兩為單位,有「50」、「20」、「12、5」三種規格。

元蒙沒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亞國家的影響,曾經鑄造過銀幣。

也受漢文化影響,也鑄造過外圓內方的「大朝通寶」。

入主中原以後,主要貨幣就是「元寶」。

從元、明、清開始,白銀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鈔票等信用貨幣,其【標的物】也是白銀,而不是銅錢。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

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準統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


我們知道,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是非常保值的貨幣。


(中國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當時的絲綢、瓷器、茶葉貿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奪來的白銀,大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明代隆化以後,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此不討論。)


我看了一些學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曆時期

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


詳見換算過程就不討論了,見【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國家髮型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

「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是一筆鉅款。

平時生活購物,銀錠就要分割開來用,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單位,作為輔助一樣。


第三,明清時代的大媽、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銀子和識別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銀子跟金子一樣很軟,牙齒都可以咬出印記,所以,用鐵器很輕鬆的就可以割開。

因此,久而久之,市場上購物流行的銀子,都是「碎銀子」。

十兩、五十兩一個的元寶銀錠,用於大額支付、官方、銀行結算等場合。

碎銀子的形狀是不規則,也很容易參假,那麼做生意的小商人,飯店老闆,平時買菜買米的大媽,經過生活經驗的「千錘百煉」,就擁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的技能。

我看到過一些明清時代西方傳教士著作史料,他們發現中國當時的老百姓使用白銀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標準單位的銀幣,而是形狀隨意的銀條、金條。

2、婦孺老少對準確估算銀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謂「穩準狠」,讓「老外」十分吃驚。

法國人杜赫德編寫的《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有很詳細的描述【註解5】:

傳教士利國安神父的信中,對中國不鑄造標準金幣和銀幣,而是使用不規則的金塊、銀塊十分驚奇。


信中描述中國人善於辨別金銀的成色,銀子經常被分割小塊(頁118):

如果是大額支付,也就是以【兩】為單位的銀子,中國古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秤。而且戶部官員隨時要校驗:

法國學者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冊1,頁538)引用西方傳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如何使用白銀【注6】:

  • 隨身攜帶剪刀和一種叫戥(děng)子的東西

  • 估算白銀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驚訝,中國小孩子都會。

  • 隨身帶著蠟塊和盒子,收集白銀的銀屑。

這就是傳教士口中的【戥子】

-----------------------------------------

綜上所述:

因為古代中國沒有標準化的白銀貨幣,吃飯、購物這種小額支付,當時的古人必須將以「兩」為單位的白銀,分割為「錢」這樣更小的單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麼,收銀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銀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銀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並不值得稀奇。

那麼結論是:

這就是經常使用「非標準單位」的白銀貨幣訓練出來的。

-------------------------------------

  1. 溫才榮. (2006). 中國貨幣發展史. 廣東教育:頁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幣. 產權導刊(2), 70-70.

  3. 鍾正和. (2007). 古代銀兩價幾何. 知識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國古代的物價. 社區(2), 39-39.

  5. 杜赫德, & 鄭德弟. (2005).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大象出版社.頁118

  6. 布, 羅, 代, & 爾. (1992).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聯書店.頁538


小漢字見大歷史


想必這一幕很多人都是從古裝電視劇中看到的,雖然說影視劇有些虛假與誇張的成分在裡面,其實在古代這種場景還是比較合理的,古代的貨幣不像如今這樣有著明確的數額,他們對金錢多少的估算是要靠眼睛來看,用手來掂量的。那麼顧客從來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從來不數銀子多少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一,貨幣的差異

古裝電視劇中描述的生活大多都是元朝之後的,也就是元,明,清三代,這個階段的貨幣是白銀,標準單位是兩。我們對白銀的形象並不陌生,無論是從電視劇中看到或者保存下來的白銀,形似一條小船的元寶就是當時標準的貨幣。

白銀本身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保值率也很高,因此購買力特別強,所以人們通常都是把白銀割開使用,一塊掂在手裡看上去非常小的白銀就足以支撐一次日常的花銷。

二,店小二估算金錢的經驗豐富

相信這個是不難理解的,就像如今餐館的服務員或者前臺服務員,真錢假錢他們一看便知,經驗甚至不輸銀行的服務員,他們每天和銀子打交道,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快速掂量出一些銀子的重量自然不在話下。一頓飯的價格也是估算的,因此相應的白銀數量也沒有嚴格的標準,

店小二簡單的用手掂量一下心裡就有了答案,畢竟白銀看的不是數量而是重量,店小二也沒必要去計較這些,況且那時候的人們幾乎都是多給錢,很少出現錢數不夠的情況。

三,古代人對金錢的意識淡薄

由於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都是看重量不看質量的白銀,因此他們心中對錢的多少沒有明確的概念,其實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起碼他們不會因為一些金錢產生矛盾或者發生衝突,這一方面他們做得比現代人要好,對於像吃飯娛樂這樣的日常花銷他們的態度都是無所謂的,錢多錢少在他們心裡只是一個概念,大額支付通常用特定的工具來衡量白銀的多少,類似於現在使用的秤,不過他們還是不會因為一點錢去斤斤計較的。

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更加了解了古代的生活,就像電視劇中那樣,對於吃飯這種小額支付,顧客一般都是多給而不會少給,因此他們不會去問多少錢,店小二也自然領情,不去細數白銀的多少,而是簡單的從手裡掂量一番,數量多少他們心裡有底,這是元明清時期的一種習慣,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


其實古代的很多生活細節值得我們去關注,更值得去學習。就比如說顧客吃完飯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寧可多給也不少給,

店小二象徵性的掂量一下白銀,不去細數錢財的多少,這既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信任,也體現了古代人簡單質樸的生活,他們對金錢的重視程度完全不同於當代人,這是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


尚武菌


我們在古典俠義公案小說,以及當下的影視古裝劇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節。就是客人在客棧吃飯住店以後,往往從口袋裡抓住一把散碎銀子,在手中掂一掂,隨手往桌上一撒就走了。店小二走過來,也是抓起銀子在手中掂一掂,就目送著客人離去。也不敢說銀子給少了,也不會追著客人說,銀子多了,要找補他一點。那麼,古代住店吃飯,真的是這樣的嗎?

有人可能會說,肯定不是這樣的。之所以在影視劇及俠義公案小說中被演成這樣,有幾個原因。

其一,影視劇及俠義公案小說中,所描寫的對象主要都是俠客。俠客們都是帶刀弄槍的,可能一言不合,那刀劍“錚”的一聲就拔出來了,砍翻桌椅,打碎門窗,都是常有的事。甚至砍死個把人,也沒人敢管。因此,不會有店家在乎銀兩的問題。誰在乎,誰可能就沒命了。

其二,既然寫的演的都是大俠的故事,大俠們給出的錢絕對不會少,用不著去斤斤計較。為什麼不會少呢?一是大俠們的錢,大都是依靠暴力得來的。因為得來得非常容易,就不會去珍惜。二是大俠們都是有身份的人。江湖就是社會。寫江湖,也就是寫社會。既然是有身份的人,給錢的時候給少了,那可是一件丟臉失名頭的事情。

其三,影視劇的每個鏡頭都是很珍貴的,常常是按秒計算的。如果還要拍攝找補錢的過程,既無趣,又浪費時間。所以,影視劇中都不會拍這個。但是,也不能拍不給錢。不給錢,顯然是不合常理的。又不是公社食堂,怎麼可能不給錢呢?同時,不給錢還意味著吃“霸王餐”,其所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影視劇拍一個惡棍吃“霸王餐”也就罷了,拍俠客也吃“霸王餐”,那可就不恰當了。

這幾個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無論是公案小說,還是影視劇,都是文藝作品。文藝作品肯定要對生活進行提煉,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來寫。

那麼,這裡就遇到一個問題,如果不考慮住店吃飯的人是不是俠客,是不是帶著刀劍,他在吃飯住店的時候,是不是就是這樣給錢的呢?

當然了,實際上,古代住店吃飯後結賬,給出銀子,通常是需要用秤來稱的。如果給出的銀塊,數量不夠,就需要再添加一塊。但如果給出的銀塊,數量多了,就需要用剪刀剪下來,直到合適為止。

除了稱重量以外,店小二還要判斷銀塊的成色是否充足。也就是說,要判斷是真銀還是隻在上面鍍了一層。因此,一般都會用刀割一下,或者用牙齒咬一下。銀子很軟,輕輕咬一下就能夠判斷。

不過,話說回來,實際上,一般住店吃飯,真正用銀子來支付的情況,其實是不多的。銀子比較貴,住個小店,吃個小飯,都用不了這麼多。因此,真正揣在身上,起流通作用的,是銅錢鐵錢。後來,在發明鈔票以後,很大額的面值,會用鈔票來替代。

那麼,是不是就說,影視劇及俠義公案小說中寫的演的那些,都是假的呢?

說是假的,這個也不對。

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到,俠客在給錢,以及店小二在收錢的時候,都有抓起銀兩,在手中掂一掂的這個動作

。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在判斷銀子的成色和重量。根據外觀的體積,再掂一掂輕重,就可以判斷這銀子是真是假。同時,用手掂一掂,有經驗的店小二,一般都會判斷出輕重。

對於店家來說,只要不是太離譜,就不會追究。畢竟人家手中拿著刀劍呢!

而影視劇在拍攝的時候,這個掂的動作,既表達了“稱重”這樣一個意思,而且動作也極為瀟灑。兩個目的就達到了,所以影視劇就不會顯得假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氣質這種東西是藏在細節裡的,倘若一個大俠進了一個客棧吃了點牛肉喝了點酒,然後找店小二結賬,掏出來醜陋的銅錢或者一兩銀子,然後等著店小二找錢,店小二拿過銀子來仔細看了看,然後拿過剪子來在銀子上剪下一小塊來,用戥子稱一稱,多退少補,這一個過程至少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大俠抱著劍在旁邊冷眼旁觀,如果作為觀眾的我們看到這樣的場景,腦海中會浮現出的一個字大約只能是“俗 ”。

大俠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或者急著去劫富濟貧,或者急著和某個女孩子有約,或者和誰有一場決鬥等等,因此在這樣的時刻,還是扔下一兩銀子最為妥當,不僅姿勢帥氣,顯得豪爽大氣,又最大程度節約了時間。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至於給的銀子是不是能夠買十桌二十桌剛才的消費,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銀子也不是自己種地或者打工得來的,而是劫富濟貧來的,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富二代,不差那點錢,還是時間最寶貴。

這一場景相信但凡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有印象,一位大俠進了一個客棧,吩咐小二:“上二斤牛肉,一壺酒。”很快大俠就起身告辭,來一句“小二,結賬”,然後在桌子上留了一兩銀子輕飄飄的走了,小二一邊說“客官慢走”一邊把那銀子收起來,似乎全然沒有計算這賬目是不是正確,大俠有沒有少給。

除去這種付錢的方式,古裝劇中還有幾種別的方式,比如,住店的那種,會將每天吃飯住宿所需要的錢計算在一起,等著最後走的時候結算,反正也不會出現找零的情況。再比如還有一種是來吃霸王餐的,不會付錢也就更沒有找零的情況。

然而更多的情況是,當時在店裡吃飯的那些人,在電視劇中不曾演出來的普通人的付款,就是貼近生活的,他們會付碎銀子或者銅錢,可能大方點的會給小二一點小費,更多的人則是花多少付多少,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白撿的。這是普通人的生活,他們只是群演,在客棧裡湊人頭而已,自然沒有必要在電視劇中出現他們付款的場景,出現也沒有什麼意義。畢竟,在電視劇中,吃飯這件事都不是特別重要,更不用說是付錢找零了。

分析完了這幾種情況,我們再來看看吃完飯扔下銀子就走這種情況,為何大俠從不問飯菜多少錢呢?而店小二也從來不數呢?難道他們都是傻子嗎?自然不是的。

實際上,客棧在古裝劇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提供的不僅僅是食和住,還有消息。古代消息閉塞,不向現在的我們,足不出戶,只要能上網,就能知道天南海北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在古代,你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就要走出去打聽,客棧就是很好的一個地方。天南海北的人都可能來到客棧吃飯,說說話,聊聊天,有些事就不知不覺傳開了。所以很多人與其說是在客棧吃飯不如說是傳遞消息和打聽消息,吃飯是順便而為,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自然願意付多出菜飯的價格。

而且這些大俠走南闖北,吃飯大部分都是在客棧解決,自然對飯菜的價格瞭如指掌,不用店小二告知就能大體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付的時候自然多付點。而店小二即便還沒有看到大俠付了多少錢也會讓他走,這其中有一個信譽的問題,一個大俠要想在江湖上混,必須要注重自己的名聲。倘若自己少付了錢,傳出去就丟大了,日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呢?客棧這種地方傳遞消息如此迅速,說不定自己前腳少付了錢後腳自己就背上了壞名聲。明顯的得不償失啊。

所以大俠們只會多付錢,但是古裝劇中這種動不動就付一兩二兩銀子的情況是不是真是情況呢?一大半是假的,因為一般的一頓飯是不可能花掉那麼多錢的。

實際上古代用銀子付款的朝代只侷限在明清時期,在更早的朝代,很少會有銀子在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費中流通,而一直流通的多是銅錢。現在很難準確計算出古代的一兩銀子與人民幣的換算數值。因為不同的朝代甚至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之間的購買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只能大體上估算一下。

拿唐朝來說,貞觀年間的鬥米有時候是三四錢,有時候是五錢,永徽年間曾達到了鬥米十一錢。當然在開元年間有的達到了鬥米十五錢,而低的時候能達到鬥米二錢。

按照鬥米四錢來算,一貫錢(1000文銅錢)能買250鬥米,也就是25石,折算成現在就是2950斤,而且一兩銀子多是大於一貫錢的,所以一兩銀子能買三千多斤大米。如果再換算出人民幣的話,就只能是大概了,按照一斤大米兩元來算,一兩銀子大約是五六千塊錢。

如果鬥米十五錢的話,一兩銀子可能就是一千五百多塊錢,而鬥米二錢的話,則一兩銀子就相當於一萬塊錢了。當然這些換算是非常不嚴格的,只能大體上得知一兩銀子是非常多的。二斤牛肉再加一壺酒無論如何是花不上一兩銀子。

那扔下銀子就走的這種情況會不會在古代有真實的存在呢?應該是有的,只是不多見,比如富二代請客就會有這種情況,呼朋喚友吃一頓,還是可能花上不少的,即便花不上,也會賞賜一些給店小二,畢竟銅錢多了帶在身邊不方便,對他們來說,帶銀子比帶銅錢方便。


尚宮女史


我們古代的歷史總是會留給我們很多遐想的空間,比如很多電視劇裡面的客官吃了飯放下銀子就走了,小二從不清點銀子是否夠不夠,難道飯店老闆不怕客官給的不夠做賠本生意嗎?


古代沒有像現代一樣高超的技術和高端的科技,所以在金錢方面就讓很多人感到不解,等價互換一直都是買賣的一個平衡點,在古代也有同樣的交易規則,可是像電視劇裡那樣的劇情在古代是真的存在嗎?

古代的銀子作為一種交易的工具,在當時的交易來說是很不完備的,對於當時金屬的開採和冶煉技術也是很落後的,能帶銀子出來消費的基本都是有家底的人,一般像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都是用銅錢來買日常商品的。


古代很多人出門都會拿一個荷包裝碎銀子或者金子,根據當時的兌換標準,一兩銀子相當於2000個銅板,假如一個人去飯店吃飯,花了五百多文錢,放下一兩銀子的話,相當於老闆得給這個人返回來一千五百文錢,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得花費很長時間去數,而且在古代,像銀子那樣經常流通的工具已經經過多次的轉手,一兩銀子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一兩。

很多電視劇中都是客官吃了飯隨手放下一把銀子,小二也只是樂呵呵的收起來,從不清點銀子到底夠不夠數,其實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真事還得從銀子說起。銀子是從元朝開始普及的,以前在飯店裡面會有專門衡量銀子的一個東西,但是每一個朝代的衡量標準也不一樣。

如果把古代的財物跟現在的東西作為價值等量互換,古代的銀兩是非常值錢的。其實在落後的古代,銀子的具體交易標準沒有準確指出,一兩銀子到底是什麼,概念是模糊的,反正是比銅錢值錢的東西,反正一兩銀子可以兌換很多很多銅板,再加上去飯店吃飯的人一般都是有錢人,放下的銀子其實已經遠遠的超出了這個人的飯錢。



當時的人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所以用銀子支付的話相當於很多個銅板,所以放下銀子就好,其餘多餘的都可以算作是小二的小費,這些多出來的錢都可以放進小二自己的兜裡,這樣的事情小二又怎麼會阻攔,沒有任何一個小二非要給客官退多出來的錢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很多人吃完飯以後打個招呼放下銀子就走了,其實在古代是存在的,只是這樣的消費方式只是有錢人的做派,像窮苦的尋常百姓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給小二小費,所以那些放桌子上的銀子超出了本來消費的飯錢,多出來的錢都進了小二和老闆的口袋,這樣的財物誰不喜歡呢?所以這樣的情節是科學的,並沒有虛擬的成分。

有的電視劇中導演確實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象和思想,所以在看電視劇的時候一定保持多思考的態度。


小小嬴政


我們經常可以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橋段:行走江湖的大俠們在客棧裡吃完飯後大手一揮,留下不知道多少的銀兩揚長而去,而店小二也很少會數銀兩的多少,可能最多就是用牙咬一咬。那麼以前的店小二,是怎麼區分銀兩的金額呢?又是如何確定銀兩是否足夠呢?

首先,即使叫“歷史電視劇”,但一些情節是刻意進行美化的,因此並不一定具有真實性。電視劇裡為了突出“大俠”們的豪爽灑脫,往往會用很多藝術手法,“一擲千金”可以說是常用手段了。而且現在的電視劇經常以明清兩個朝代為背景,這兩個朝代不僅是中國古代金融業發展的巔峰——錢莊、票號的興起,還有小說的繁榮——四大名著。所以很多“小說”情節就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並不一定符合事實。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真金白銀都是很珍貴的,黃金就不必說了,那是隻有皇家和非常有地位的大臣家或者富貴的商賈才會有,尋常平民百姓可能一生都不會用到。白銀雖然早早在漢朝就已經出現,成為通用貨幣之一,但可以說是除黃金外最貴重的,普通老百姓當然是很少用到的,能隨意拿出銀兩的人必定是身份地位很高的豪強。平常百姓多用銅錢交易,而且在客棧裡吃喝一般是消費不到銀兩這麼高的貨幣單位,可能一頓飯錢最多幾十文錢,而一兩銀子就可以兌換一千文錢,就算是散碎銀子也綽綽有餘了。

其實在古代的真實生活中,老百姓們一般的消費用的都是銅錢,並串成串掛在身上,就像我們現在社會中用的硬幣一樣,雖然方便但是太重,所以出趟遠門還是會帶幾兩銀子的。而用到銀子的時候,店小二也不是像電視劇中表現在的那麼草率,用嘴咬一下就能判定銀兩的真偽,而是要用來一種很準確的稱量工具“戥子”來稱量那些成塊的銀兩,而能用銀子的地方,當然也是比較像樣的酒樓、茶館等。

那些隨意給出的碎銀子其實是將大塊的銀元寶直接用利器剪開,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進行交易,碎銀子只是為了交易的時候方便而用的。而且這些碎銀子就像我們用現在的一百元現金買六七十元錢的東西,只能是多給不會少給了,圖個攜帶方便,不用找錢。

所以,在金屬貨幣奇缺的年代,尋常的交易只能用銅錢甚至是以物換物,一般的人家是沒有能力進行大量金銀錢幣的交易,普通老百姓並不會像電視劇中表現的那樣,隨隨便便就因為一桌酒菜就用銀子來結賬,而真正能進行這類交易的商家都有非常專業的工具來度量重量。需要進行大量銀兩交易時,通常是到銀莊進行交易,這樣的話,就會有專人過來進行稱重,而交易的雙方也是要付一定的費用,有錢莊的出面,交易就可以保證真實性和準確性。


鄧海春


這既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娛樂問題,我分兩方面回答。

古裝劇中,不管《天龍八部》裡的大俠喬峰,還是《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以及言情劇裡的鮮肉花旦,在外吃飯都是付銀子,也不問價格,隨手摸出銀子放下就走,店小二也不數,美滋滋地把銀子拿起來,給人感覺客人給的銀子一定是超出菜金,包含店小二小費的。

實際上,這幾乎是100%不會發生的現象。

一,從歷史方面分析,這很不現實

1,銀子在明朝以前,尚未大面積流通。

貨幣歷史悠久,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金屬貨幣一直是流通貨幣的主流,有鐵錢、銅錢,一直到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的宋朝,主流貨幣還是銅錢,雖然南宋時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但主要適用於商業大額交易,銅錢仍然是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尤其是元朝大量印發紙幣,甚至禁止黃金、白銀和銅錢流通,因此在明朝以前,幾乎沒人吃飯用銀子結賬。

銀子直到明朝才開始成為流通貨幣,而且是和銅錢並行,隆慶元年(1567)時,明穆宗朱載垕曾頒佈命令:“凡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只許用錢。”這是官方第一次以法權形式確認了白銀合法、主體的貨幣地位。

2,銀子價值很高,吃飯用不著。

歷史上,金銀始終是貴金屬,價值遠高於銅錢、鐵錢,即便在成為流通貨幣的明清時期,物價相對銀子也是很低的。資料顯示,明朝時,1兩銀子能兌換1000枚銅錢,買190斤大米或125斤豬肉或200斤牛肉或200斤雞或200斤魚蝦或3000斤柴火或70尺布。

這樣一算,明朝時即便在飯店吃一頓豐盛的大餐也就花100個銅錢左右,1兩銀子足夠吃上10頓豐盛大餐,而古裝劇中吃上幾斤牛肉,喝上幾碗酒,就用銀子付錢,實在是大錢小用。如果真是這樣“花銀如流水”,飯館老闆一定做夢都會笑醒。

二,從娛樂方面分析,這很有快感

影視劇是娛樂,娛樂就要誇張渲染,追求效果,不能一板一眼,否則沒法看了。

1,用銀子付賬顯得逼格高。

想象一下,古裝劇的主角吃完飯後,拿出一串銅錢,一個個數出來結賬,實在是土得掉渣,一點都不豪爽,劇情效果十分失敗。銀子就不一樣了,拿出來拍到桌子上:老子有的是錢!什麼?碎銀子?不服是吧,老子還有銀元寶呢!

2,不數錢是因為時間寶貴。

一部電視劇每集40分鐘,如果按部就班展現主角的吃喝拉撒,很耽誤時間。比如吃飯問題,先是點菜,然後吃飯喝酒,再就是小二報賬,主角掏出銀子付賬,請小二稱重,多了要分割找零,少了要補上不足,這麼下去,一集電視劇根本不夠演的。

對比古人,看看現在,微信、支付寶……掃個碼就能精確到分,顧客用不著花一分冤枉錢,飯館老闆和服務員不用數錢,還是現代科技好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一些武俠劇中,大俠們在吃飽喝足後往往不問價錢,直接扔下一錠銀子就離開。而收下銀子的店家總是會激動的說:“謝謝客官,客官您慢走。”


店家之所以會這麼激動,是因為銀子在古代的購買力非常強,在普通飯店裡面吃飯,一頓飯根本花不到一兩銀子。我國的古裝武俠劇大部分都是以宋朝或者明清時期為背景,宋朝時期銀子的購買力非常強,宋朝的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買300公斤到500公斤大米,在小農社會能夠每天吃大米的人就屬於中等家庭,如果不進行奢侈消費的話,宋朝的一兩銀子可以足夠一個普通家庭幾個月的開銷了。

而我們的大俠們,每一次扔下的銀子都是10兩、20兩、甚至50兩,這些銀子足夠店主人幾年的開銷,這也難怪店主人會不停的說“謝謝客官”。


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請黃蓉吃一頓飯就花了接近20兩銀子,只能說郭靖去的是一家黑店,因為按照宋朝時期的物價,這20兩銀子足夠一個平常人家消費兩年了。不過在宋朝一擲千金的人並不少見,因為宋朝是一個貧富差距較為嚴重的朝代,很多人有錢沒地方花。在去飯館吃飯的時候,一些官吏和富豪可能真的會不問價錢,直接扔下足夠的銀子就離開。

宋朝的普通的小商小販一個月的收入充其量不過三五兩銀子,宋朝的官員一個月的工資能領上百兩銀子。像我們熟知的大清官包拯,他每月的俸祿是300貫銅錢,大約相當於100兩銀子。而且包拯每月還能領100石(6000多公斤)糧食,這些糧食又可以換算成20兩白銀左右。


而且包拯家裡面的其他日常開銷全部由宋朝政府支付,多餘的物品還能自己再賣掉換錢,所以說包拯的100兩俸祿幾乎沒有地方去花。

宋朝的大商人以及地方豪強的收入要比官吏高得多,月入上萬兩白銀的人十分常見。同明清時期不同,宋朝人非常喜歡消費,商品經濟十分的繁榮。明清的富豪喜歡存錢和買地,宋朝的富豪喜歡娛樂和享受,宋朝一些大富豪心情好的時候,獎勵小飯館幾十兩白銀,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到了明清時期,銀子的購買力大大下降,富豪的數量大大增多,一些富商的資產甚至能夠超過數百萬兩白銀。明清時期的物價上漲的很厲害,一些酒店的消費水平也相應的提高。不過影視劇中的大俠,都不喜歡去大酒店吃飯,往往在路邊攤吃飯,或者在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小餐館吃飯,這樣的地方顯然是不需要用銀子支付的。

而且明清時期的貧富消費差距不如宋朝明顯,明清時期的有錢人喜歡買地置產業,消費的慾望不如宋朝強烈,像宋朝商人那樣一擲千金的現象少了許多,店家能夠碰到“土豪”的情況並不常見。

這樣看來,古人吃飯不問價錢的情況還是少數,用銀子付款的情況更不多,除非是去了五星級大酒店,或者像郭靖那樣遇到了黑店。而影視劇中大俠吃飯不問價,主要是為了顯示大俠們的豪氣,假如大俠為了飯錢斤斤計較,那麼大俠也就不是大俠了。


歷史總探長


這種劇情常見於各種武俠劇,大俠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足飯飽之後,大呼一聲“痛快”,然後長袍一卷,桌上擲一錠銀子,飄然無蹤。

店小二臉上堆滿笑容,目送大俠遠去,不問飯資。

其實能掏出銀子來,支付這頓飯錢是絕對綽綽有餘了,以古時的消費水平,一家人一年的消費也就五六兩銀子。

也就是說,銀子這個東西是妥妥的大額交易現金,一般人不會隨身攜帶,就是吃一頓大餐,也不過是幾十個銅板罷了。

銀子在手,店小二不虧。

既然銀子貴重,為什麼古人還要用它來支付呢?

其一,裝逼;有錢人大部分都還是比較低調的,就像是如今,出租車司機就可能在深圳有三四套房,撿破爛的人就可能有幾百萬存款。

那麼不低調呢?好說,花錢,擺闊。舉兩個例子,北宋蔡京喜歡吃兩種菜,一為鵪鶉羹,做一道這個菜就需要殺掉300只鵪鶉;一為蟹黃包子,一道蟹黃包子要花掉1300貫錢(五十戶中產階級一年生活費)。

童貫宴客,第一道菜使銀碗,第二道菜使金碗,第三道菜使玉碗,飯畢,這些個餐具直接不要了,贈與來客,來客將之變賣,立成當地首富。

蔡、童二人如果出門吃飯,扔出去的東西怕不是銀子可以相比的,畢竟身份在那兒,不能掉價。

其二,就大俠而言,扔下銀子就走比較符合他們的形象;大俠當然是豪邁不羈、不拘小節的,花錢自然也不可能扣扣索索,而且,大俠不缺錢。

我們看電視劇也好,小說也罷,就沒有幾個大俠是正經打過工的,也就是說他們夠富,不需要靠薪水活命,否則他們哪有什麼時間去行俠仗義、打怪升級?

喬峰是丐幫幫主,座下十幾萬弟子打工;張無忌是明教教主、武當第三代高層,馬仔眾多,況且,他的女人們也非常有錢;“小李飛刀”李尋歡是“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世代簪纓……
當然,不論是身為大俠,還是為了裝逼,用銀子付賬都屬於上層圈子的消費方式,財大才能氣粗,放之古今皆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