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程老师侃史


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科尔沁旗的将领,被称为“僧王”,是晚清时期的著名爱国名将。他出身蒙古族中的豪门世家,带领军队为清朝做出过很大贡献,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更是被朝廷封为亲王,地位极其显赫。僧格林沁是在1865年追击捻军的过程中被张皮绠杀死的,都说他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原因何在呢?

这要从僧格林沁为晚清做出的巨大贡献说起。咸丰元年,也就是1852年,僧格林沁担任御前大臣,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佃农抗租斗争,按道理来说这是他的分内之事,毕竟发生在他的管辖区之内,那他在镇压太平天国中发挥的作用足以载入史册,僧格林沁在抵抗北伐军的过程中势不可挡,将敌人打得连连败退,其实这时候的八旗军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战斗力了,是僧格林沁的强势崛起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作为一个蒙古族的八旗军将领,僧格林沁为晚清立下战功无数,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就比如抵抗太平天国这件事,如果没有僧格林沁,仅仅依靠湘军,淮军,楚军等很难招架住北伐军,晚清的历史有可能就此被改写。不只是在抗争太平天国起义中,僧格林沁在抵抗捻军与英法舰队等战争也异常勇猛,僧格林沁是影响整个晚清军事历史发展的重要一环


僧格林沁对晚清军事史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些,他不仅擅长带兵打仗,在治理军队方面也很有作为,一方面他特别注重安民,不管他的军队到什么地方,当地的居民利益始终被放在第一位,这是他的原则;另一方面他能够身先士卒,能够做到与他们同甘共苦,这两点是蒙古族乃至整个晚清的所有将领中非常难得的,也正因此僧格林沁的名声很好。《清史稿》也给了僧格林沁很高的评价,大致意思是说他的英勇朴诚是出于天性,受到他的家族影响,晚清朝廷也特别倚仗他,此外还称赞了他为晚清立下的战功,

肯定了他对晚清军事史的重要影响,当时的许多学者也纷纷表达了对僧格林沁的赞美,总之僧格林沁作为蒙古族的八旗军将领,他的影响力是在晚清中是独一无二的。


从僧格林沁的巨大影响力中便不难猜测为什么说他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若不是他可能清王朝要被太平天国消灭掉,清朝军队在面对捻军与英法舰队时也必然有更大的损失,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僧格林沁死后,清朝面对汉军没有了招架之力,再后来大清王朝也就毁灭了,而如果僧格林沁还活着的话,这一切恐怕不会如此轻易的结束。


尚武菌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员猛将,是蒙古人,人送外号"草上飞",不仅马术非常好,箭术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远充满进攻性,永不言败。

僧格林沁英勇善战,为维护大清统治屡立战功,道光说他是"国之柱石",咸丰夸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实僧格林沁一开始并不是靠本事,而是开后门进入统治官僚阶层的。

嘉庆帝的一位公主被许配给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赘到了京城。但这位公主老是没有生育,有点闷闷不乐。于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带到京城,当时道光已经即位,见到僧格林沁也满心欢喜,就建议公主认僧格林沁为子。就这样,僧格林沁从一个草原屌丝,一跃成为道光皇帝的外甥,从此脱颖而出、平步青云,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这个关系,僧格林沁是道光、咸丰两朝最得宠的臣子,没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后来又连升三级,高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正蓝旗蒙古都统。对此,同是满清重臣的曾国藩都羡慕不已,在日记中写道:僧格林沁"独受圣恩,无人匹敌。"

僧格林沁对满清王朝的最大贡献不是他镇压了捻军起义,也不是他是指挥了大沽口海战(那场被个别史学家大加渲染的所谓大捷不过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偷袭,对满清命运是无关痛痒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镇压了蒙古人对满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给如日中天的太平军以迎头痛击,救了咸丰皇帝一命。

咸丰五年的时候(1855年),太平军节节胜利,满清岌岌可危,满朝文武都是草包,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为咸丰分忧。咸丰每日长吁短叹、烧香求佛、惶惶不可终日。

疾风知劲草,国难识能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难时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丰请缨。那时候僧帅40来岁,英气勃发、气势如虹,一身武艺、满腹经纶有了用武之地。说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把太平军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果然僧格林沁旗开得胜,对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以迎头痛击。

两年中,僧格林沁帅蒙古骑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僧帅一人拿下林凤祥、李开芳两员太平军骁将,遏止了他们嚣张的气焰,敲响了太平军的丧钟,延续了行将就木的满清王朝。僧格林沁捷报频传,咸丰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凯旋而归的时候,咸丰亲自迎接,大摆庆功宴。僧格林沁从此享尽荣华,晋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接下来僧格林沁再接再厉、又立新功,在二次鸦片战争中"痛打"英法联军,赢得了大沽口海战的伟大胜利,震惊了全世界。僧帅又一次受到满清嘉奖,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巅峰。

但大沽口海战不过是一场偶胜,满清全国上下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被所谓的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联军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见,僧格林沁没有了大沽口的幸运,只几个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处罚,失去了恩宠。

同年秋天,东部捻军作乱,朝中无人平贼,僧格林沁又被满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话没说披挂出征。

瓦罐不离井上破,战将难逃阵前死;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时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铁卢。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中了捻军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围的时候被捻军所杀,年仅55岁。僧格林沁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一片震惊。清廷为僧格林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治皇帝和慈禧亲自祭奠,如丧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让清廷失去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柱石,满清从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满清军事史上的转折,也是满清命运的转折点。

因为,满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满清入关建立政权后,八旗子弟渐渐堕落,贪图安逸、醉生梦死。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满清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依靠汉人,但军事上因为有洪承畴的前车之鉴,始终对汉人心存芥蒂。他们觉得汉人没有底线,是墙头草、随风倒,跟满清不一心。因此满清对汉人将领只是利用,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也不敢托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争气,只能任用脑后长反骨的汉人将领来维稳。

就在此时,僧格林沁横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战、有勇有谋,而且跟满清关系非常,忠心不二。在满清看来,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靠山。

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将领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终消除了匪患。但他们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汉人是注定靠不住的,因为在汉人心中,满人是始终是外来户,是征服者,跟汉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点血性的汉人,谁会甘当满清的鹰犬呢?他们给满清当奴才是权宜之计,一有机会就会起兵造反。

对这些汉人,满清是一百个不放心。但僧帅阵亡后,满清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满清不得不任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人来看家护院。满清统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没人,不得不让强盗给自己当保镖一样,晚上睡觉能踏实吗?

事实上,正如清廷担心的那样,很多汉臣表面上对清廷唯命是从、点头哈腰。但心里面还是一副有奶就是娘的做人哲学,并没有把满清当君父去看待。

义和团作乱,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命令各地官员跟义和团合作,但不少汉人官员公开抵触,依旧我行我素对义和团采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强宣战,汉人诸侯们公开抗命,宣布自己辖区为中立地区。

到了满清末期,满清政权更是被架空了,汉人官员阳奉阴违,把自己的辖区搞成了国中之国。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那些汉人将领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间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义。

总之,失去僧格林沁后,满清朝廷的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满清的统治受到打击,满清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可以说,僧格林沁这样的忠臣的死,意味着满蒙八旗的彻底沦陷,让满清少活了几十年。


历来现实


僧格林沁的是清末非常重要的军事人物,不仅仅是说他本人,而是说他带出了一批猛将。在很大程度上了恢复了一部分八旗军的战斗力。

僧格林沁手下的多隆阿率领1万八旗打败了陕甘数十万回军,金顺作为副司令和前敌总指挥参加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多隆阿,都兴阿,西凌阿等人还在湖北摧毁了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主力。

而在高楼寨一战,损失了太多勋贵军官,可以说这是八旗军创办以来一战损失军官最多的一战。满洲镶黄旗翼长恒龄、齐齐哈尔副都统舒伦保等等都战死了,而且还死了很多开国功臣的后代。

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包括东部察哈尔三盟蒙古军,黑龙江吉林八旗军,还有西方人训练的汉人步枪队。结果,僧格林沁自认为部队精锐,一味追击,最后的步骑万人全部陷入包围圈。

在狭窄地形上,数万捻军手持几米长的长杆长矛一顿攒刺,在上万捻军骑兵配合在在狭小地形完全击败了蒙古军和八旗军骑兵。苏克金、舒通额、恒龄,舒伦保,舒通额,全顺等人全部战死,其中都统级别的就有4个人。

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八旗军,硕果仅存有作战能力的中级以上军官,基本在这个包围圈里面全灭,也就是后继无人了。而且,黑龙江,吉林八旗马队在清朝看来非常珍贵,本来就分了1万人跟着左宗棠去西北各省转战,最后一直到新疆,就剩下这些也都损失了在了高楼寨。

据称在战场上,华丽丽的单眼双眼三眼花翎就装了几个大篓子,缴获战马数千匹。最后,只能征调黑龙江八旗西丹马队了,也就是未成年少年组成的骑兵队伍。

后来就是清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只能提拔湘淮军将领到北方驻防。从此湘淮军掌握了南方和北方的所有防务。

其实算起来清末八旗军历次战争也损失了很多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损失了1000多人,在第2次鸦片战争的大沽口炮台,石缝炮台,张家湾和八里桥又损失了数千人,在对太平天国战争,捻军战争又损失1万多人。

最后在高楼寨又损失了6000-7000人,最后的一支八旗军部队在金顺带领下,在西北五省转战十年,战斗艰苦,也损失过半。从此,八旗军已经不能作为一支主要战斗军团参战了。


深度军事


僧格林沁死不死,对于满清末年的政治格局没有根本性影响。满清失去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已成必然,大势已去,垮台是注定的。

与一般人的理解以及教科书上说的不同的是,满清垮台的根本原因不是孙大炮和革命党,更不是什么走向共和,而是满清皇室与汉族高级官僚、知识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

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民族矛盾一直是清王朝若隐若现的一大隐患。早期,为了巩固政权、安抚汉人,顺治、康熙、雍正三代比较重视汉族官员,汉人担任地方督抚、封疆大吏不在少数。到了乾隆年间,满清统治已无大碍,于是开始压制汉族。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找资料,比较一下满清各代,地方督抚的满汉比例。

鸦片战争爆发,满清对外作战无一胜绩,丧权辱国,开始引起了部分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不满。不过,此时满清统治还比较牢固,即便太平天国起事,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精英依然选择支持满清,没有借机发难。但是,由于满清八旗子弟太不争气,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促成汉族精英阶层脱颖而出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并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著名的“刺马案”,尽管曾国藩主动示弱解散湘军,但朝廷一旦插手干预两江地区,湘军集团照样激烈反弹,而慈禧竟毫无办法。

当时,湘军以及淮军两大集团已经掌控了满清大部分精锐部队,僧格林沁则是满清皇室唯一能够信任的精锐部队,不过僧格林沁军力有限、战斗力也比不了淮军,根本不能改变当时的局面。

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满清朝廷已基本失去了对军队和地方的控制。李鸿章们抗旨不遵,反而私下与敌国签订“东南互保条约”,甚至为朝廷准备预案,准备取而代之。事后,李鸿章们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都进一步得到重用。这事放在康雍乾时期,简直不敢想象。李鸿章们不被灭九族,算是法外开恩了。

等到慈禧一死,满清皇室已没有强人压制得住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结果武昌区区几百黑社会就闹得天翻地覆,成了满清垮台的导火索。假如,袁世凯能以曾国藩的态度对待裕隆太后和摄政王,说不定我们今天还留着辫子。即便僧格林沁还活着,最多给袁世凯制造一点小麻烦,但对大局已无决定性影响。

张之洞临死前提醒摄政王载沣要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以保江山,载沣安慰他说“有兵在”。后世人讥笑载沣看不清历史大势,盲目无知。殊不知,载沣并没说错,只不过这“兵”已不在他们皇室手里。

在阿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们的国度,哪有什么“走向共和”,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



江南俗士1972


僧格林沁在晚清时期,是清王朝最为倚重的国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为太平军建都天京之后,僧格林沁成为了长江北岸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


安庆被湘军攻下之后,在安徽境内的太平军势力一度引兵进入河南、陕西两地,这些江北的太平军余部以西安、归德、武昌为活动区域,屡屡侵袭各地。不仅如此,这股最后残存的太平军余部,他们的战斗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军统帅陈得才联合山东的捻军、陕西的回民,组建了一支江北联军。陈得才吸纳捻军的作战方式,不在采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战方式,而是采用游走的作战方式,以侵袭江北城镇为主,以埋伏杀敌为辅。


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让清王朝在短时间毫无办法。


僧格林沁为了能够荡平这股残余势力,亲率自己帐下的精锐骑兵,不停的游走追击,成为了江北地区拱卫京师的最大的一支骑兵力量。


当时的太平军将领陈得才带领着联军从河南境内一路攻占山阳、华州、渭南,逼近陕西西安,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驻守在庐州的陈玉成被湘军统帅多隆阿围困,急忙向陈得才求援。


陈得才听到求援之后,急忙引兵从陕西回援,可是陕西到安徽境内的路途遥远,千里之地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救援庐州。


陈得才挺兵抵达舞阳的时候,陈玉成在逃亡到寿州之后,被杀身亡。


此次救援行动宣告失败,陈得才引兵进攻汉中,刚刚顺利拿下汉中,天京又被湘军围困。他只能放弃汉中,再一次引兵进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内驻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战机,死命的追击陈得才的这股势力。陈得才挺兵抵达麻城,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骑兵切断后路,屡屡在后方掣肘,他一方面驻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则下令让赖文光北上进攻僧格林沁的骑兵。


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要太平军竟然会突然挥兵北上,驻守在罗阳、信阳两地的军队被轻而易举的击退。


陈得才和赖文光两个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顿大军,兵分两路救援天京:


  • 赖文光沿长江北岸进军,进抵太湖

  • 陈得才穿越英山、霍山,进入安徽


陈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击陈得才的军队,僧格林沁屡屡追击彻底激怒了陈得才,他下令在蕲州进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败,陈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将马融合竟然带领着十余万的太平军投降了清军,军心瞬间涣散,陈得才愤愤不已,服毒自尽。


如此一来,长江北岸的太平军就仅仅剩下了赖文光统率的一股势力。


赖文光再次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从来不会选择正面进攻僧格林沁的军队,你僧格林沁的军队不是能跑吗?


赖文光想了一个办法,不断的在河南境内奔袭,他带领军队在各地疯狂的侵袭,信阳、襄阳、邓州、新郑、睢州等地到处游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马乏。


僧格林沁在睢阳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有挺兵北上进入了山东境内。


定陶、汶上、武城、济南到处都是太平军的足迹,僧格林沁在短时间内也毫无办法,他只能下令继续追击这股残余势力。


僧格林沁统帅骑兵在济南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却突然南下途径

郯城、海州,从海州一个急转弯又挺兵北上,途径沭阳、邹县、汶上、濮州、曹州,终于停下了脚步。


此时的赖文光已经知道僧格林沁的骑兵纵然战斗力再怎么彪悍,长途奔袭五千里之地,战斗力早已经折损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楼寨设下伏兵,同时派遣了一小股势力前去引诱僧格林沁,这股诱敌部队且战且退,退到了高楼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诈,带领着骑兵一路横冲直撞的进入了高楼寨,被两翼的伏兵进攻。他下令两次突围,一一失败,最终战死在了高楼寨


此时事件之后,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无一幸存,僧格林沁的帐下骑兵不仅仅是对抗太平军余部的主力,还是平衡湘军和淮军的重要军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间瓦解,此时的清王朝唯一能够也依靠的也仅仅是汉人曾国藩和李鸿章组建起来的湘军。


历史总探长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除了建国初期的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武勋王舒穆禄·扬古利(追封)和义王孙可望之外,就只有三位非宗室大臣被封王,他们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僧格林沁。

其中,傅恒和福安康都是死后被追封的,并且所封“王”的级别也只是郡王而已,但僧格林沁却是在生前被晋封为亲王,由此他也成为三藩之乱后,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在生前被封王的异姓大臣,由此可见僧格林沁对于清朝的贡献。

僧格林沁虽然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但传到他这一代时,昔日的辉煌早已经烟消云散,他自幼家境贫寒,还曾随父亲为富人放牧为生。后来在伯父的帮助下,他先是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后又到京城当官,由此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大家知道,大清本是以骑射立国,蒙古铁骑更是天下无敌,后来僧格林沁所担任的,正是镶黄旗蒙古都统,手上掌握着蒙古八旗中最精锐的镶黄旗,这近2万余人的满清铁骑,被称作是大清最精锐的骑兵,也是清朝最后的王牌。



当时民间有传言,叫做南有曾帅,北有僧王。这其中的曾帅,就是指的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而这位僧王,就是指的僧格林沁。咸丰皇帝也曾自豪的将僧格林沁比作是清廷的长城、国之柱石。

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僧格林沁先是率部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接着又在山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其后两年,僧格林沁参与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

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又率部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英法联军军舰撤走,从而取得大沽口保卫战的胜利。

这场胜利,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清廷对僧格林沁和有功将士大加奖赏。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与肯定。

在当时的背景下,清朝的正规军已经基本上被太平军灭的差不多,而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汉人军阀又已经全面兴起,俨然对满人的统治和地位产生了威胁。

此时,清朝唯一能够信赖的军队,就只有僧格林沁到骑兵部队,同时僧格林沁也成为抵制汉人地方军阀势力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但是,僧格林沁的骑兵神话终究还是走向末路,在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之时,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前去迎战,但这些身披铁甲的巴图鲁们终究没能挡住高速射击而来的枪弹,僧格林沁兵败八里桥,损失数千人,最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

同年,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僧格林沁又奉命率部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志在必得的僧格林沁,决心一鼓作气将捻军彻底歼灭。但他并不知道,或者说难以理解,新的对手与他过去曾经击败过的太平军部队,已经完全不一样,不管是战术还是武器。

但是,僧格林沁却还是仿照原先消灭太平军的战略战术方式,对捻军发起骑兵冲锋,结果在高楼寨一战中,僧格林沁的部队被捻军引诱到精心设计的包围圈,最终遭遇全歼,2万余满清铁骑全军覆没。

当时的捻军并没有找到僧格林沁尸首,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手里拿着顶戴花翎,他说打仗的时候看到一个当官的受伤坠下马,逃到了麦田里。于是他悄悄跟上去,一刀砍下这个大官的人头,这个大官就是僧格林沁,享年55岁;这个小兵叫做张皮绠,当时才16岁。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再无嫡系军队可用,只能大规模启用汉人和汉军,于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率湘军和淮军进入北方剿捻。1868年,捻军被基本消灭。

自此,清朝的军事力量全线衰落,汉族官员开始全面掌控晚清的军政和地方督抚权力。与此同时,僧格林沁的死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开启。此后,清军彻底放弃骑兵冲锋战术,清军也开始进行改制,新式军队开始诞生。


我是赵帅锅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平捻的时候阵亡,消息传回清廷中枢之后,“两宫震悼”,吓坏了慈禧,也吓坏了满朝臣工。

清史稿评价僧格林沁:“有清藩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

清朝设有五个藩部,即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布特哈,藩部不同于藩属国之处在于它们直接受到清朝的统治,最高权力机构为理藩院。

僧格林沁和策凌一样,出身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五个藩部这么多人,可实际上真正为清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却只有僧、策二人而已。

僧格林沁之于清朝,犹如满桂之于明朝,只不过,僧格林沁之死对于清朝的影响却远甚于满桂之死对于明朝的影响,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转折点并不为过,说僧格林沁之死改变了清朝国运亦可。

为什么死了一个僧格林沁,竟让清朝满朝悲戚,如丧考妣?

僧格林沁是晚清军事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清史稿说他和策凌是藩部中为清朝建立大功勋的唯二之人,倒不如说他是晚清唯一一个还能打仗、会打仗和敢打仗的旗人将领,毕竟当时的满人已无人堪用。

咸丰三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师北上,席卷山东,竟有直逼京畿之势,将咸丰皇帝吓了个够呛。

好在僧格林沁屡出奇谋奇兵,先于咸丰五年正月东连镇木城,活捉敌将林凤祥;再于六月在山东冯官屯生擒李开芳。林、李二人是太平军一时之宿将,僧格林沁打败了他们,也打断了太平军的北伐之路,从而保住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也是清朝将僧格林沁视为“长城”的原因。

后来,捻军再起于山东,咸丰皇帝一看无人可用,只好再次起用了僧格林沁,让他率师平捻。

僧格林沁率领所部打得捻军找不着北,从太平军到英法联军,再到到捻军,清朝京畿三次面临险境,清政府都是让僧格林沁出手。

只可惜,僧格林沁只挡住了太平军那一次,英法联军那一次失败了,捻军这一次更惨!

僧格林沁竟然上当被围,陷入了捻军的包围之中,最后在突围时坠于马下,从而被追上来的捻军给一刀砍了。

从此之后,旗人之中,再无一个可用之人,清朝统治者能不伤心?

僧格林沁和曾国藩素有“北僧南曾”之称,原本一北一南共同拱卫清朝江山的同时又相互钳制,但是僧王一死,打破了这个平衡。

僧格林沁代表的是清朝的根本——八旗军军事集团,曾国藩则代表的是新兴的汉族军事集团,清政府更相信僧格林沁还是曾国藩?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僧格林沁也是晚清八旗军的灵魂人物,他在,则八旗军尚可一用;他亡,则八旗军没了灵魂,再无一战之力。

这时候僧格林沁的阵亡,便代表着被清朝视为根本利益所在的八旗军军事集团被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军事集团所取代,所以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

没有了僧格林沁,便没有了精锐的蒙古铁骑,没有人可堪一战的八旗军,清政府还能用谁去制衡湘军?

如果任由湘军继续发展的话,将来功高盖主,曾国藩想谋权篡位怎么办?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被清政府视为失去了“国之柱石”,没有柱石,焉能安稳?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军再不堪一用,清朝自此失去一臂,也因此不得不开始重要汉人将领,从而使得清朝的军权开始从满人、旗人的手中流向汉人将领。

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的湘军迅速发展成为了清军中的最强军,让慈禧和清政府忌惮不已,这也是慈禧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想方设法废了湘军的原因。

好在曾国藩想要“成圣”,没想着造反,所以好好地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

只不过,湘军虽然被解散了,但是清政府却已经没办法阻挡汉人将领的崛起,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以及后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宋庆的毅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这些成为支撑晚清统治的军事集团又有哪一个不是以汉人将领为首?

这一切,始于僧格林沁的阵亡。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标志着晚清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转变,从而改变了清朝国运,这恐怕也是蔡东藩评价僧格林沁为“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的原因。


宁糊涂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郡王,后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清廷封为亲王,其人骄横跋扈,暴虐愚顽,属非常典型的满蒙亲贵。他麾下的蒙古三盟骑兵剽悍善战,曾是捍卫大清帝都北京的首要武装力量,被清廷倚为长城。然而,自咸丰十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抵抗英法联军的战斗中却屡战屡败,面对拥有热兵器的西洋军队,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开始转向能歌善舞。咸丰十年11月,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开赴山东剿捻,同治元年又奉命总督山东、河南军务,势力已达皖北,开始与在此剿捻的曾国藩部湘军有了实际接触。

这时,清朝的正规军绿营已基本被太平军摧毁殆尽,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部队便成为清廷用以监视并抵制湘、淮系地方军阀势力的惟一可以依赖的一支武装力量。然而从战斗力到作战经验来看,僧格林沁远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和湘、淮军的对手。但骄横跋扈的科尔沁亲王从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他非常嫉恨与蔑视曾国藩和湘、淮军,动辄上奏告黑状、弹劾曾,无故寻隙欺压,甚至故意怂恿反复无常的苗沛霖率团练向湘军挑衅,有时还突然攻击湘军。

僧格林沁唆使太平军降将陈国瑞杀害淮军李昭寿(也是太平军降将)的部将,并将其功窃为己有,事后反诬李昭寿部将抢功杀人,上奏清廷要求严办。李昭寿部当时归曾国藩统辖,曾国藩顿感僧格林沁故意打狗欺主,嚣张太甚。僧格林沁唆使部下在皖北向湘、淮军屡屡寻衅,曾国藩皆不敢置辩,他忍气吞声,处处退让,内心却异常恼恨,双方积怨越来越深。

湘、淮军本是地方军阀,门户之见很深,不愿听从他人指挥,又听说僧格林沁凶残戾狠,待部下犹如奴隶,曾鞭笞湖北的两位提督,因此遇到僧格林沁的部队作战失利,都袖手旁观,不愿出兵救援。清廷曾经下令将湘、淮军刘连捷、刘铭传部划归僧格林沁指挥调遣,到河南协助蒙古骑兵剿捻,曾国藩却借故拖延,二刘也望而却步,拒绝北上。骄傲自大的僧格林沁也不愿湘、淮军来援,他认为湘、淮军战力低下,于是上奏阻止; 僧奏曰“皖军为上,豫军次之,楚军为下”。皖军是安徽道员英翰等人组织起来的地方部队,豫军是张曜、宋庆纠集的河南固始练勇 。这些杂牌军欺负百姓还行,平时连苗沛霖、李昭寿的乌合之众都打不过,更别提能和身经百战的湘、淮军比了。

僧格林沁一向嫉妒曾国藩兄弟立下的攻克天京、镇压太平天国的盖世奇功 ,他这样讲,不过是故意贬低湘、淮军,不愿意承认他们是维护清廷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极力诋毁、轻蔑之。僧格林沁反对湘、淮军北上,正中曾国藩下怀。他命刘连捷退守皖北,刘铭传回到原来的驻防地,湘、淮军袖手作壁上观,静等僧格林沁败亡的消息。

僧格林沁骄狂愚顽,湘、淮军冷眼旁观,这时机对捻军来说可谓极其宝贵。同治三年冬天,捻军在邓州唐坡伏击僧格林沁的部队,僧格林沁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亏输,他仅率数十骑逃出战场,窜入邓州城里,才免于被全歼的的悲催命运。不久,捻军围攻南阳,再次挫败僧格林沁。同年底,行踪飘忽的捻军在河南鲁山大败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阵毙蒙古悍将恒龄、苏伦堡。僧格林沁屡吃大亏,气的暴跳如雷,恼羞成怒的他以救援不力为由杀了部将富精阿,以泄其愤。捻军和太平军不同,以骑兵为主,打法机动灵活,非常适于在北方平原地区作战,很少和敌人纠缠打恶仗、死仗,尤其擅长打伏击战、运动战。捻军先后在叶县打败了河南巡抚张之万的军队,在汝宁包围了团练大臣毛昶熙的练勇,并乘机在当地大肆招兵买马。

补充了兵员、扩大了队伍后,捻军渡过黄河进入山东西南部。僧格林沁报仇心切,一心要找捻军主力决一死战,他率蒙古马队跟在捻军后边日夜狂奔,穷追不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驰骋了3、4千里地。捻军利用僧格林沁求战心切的急躁心理,故意避而不战,每日驱驰1、2百里,领着清军来回兜圈子。捻军士兵每人配两匹马,经常替换乘骑,因此速度大大超过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捻军利用速度优势,经常可以乘隙稍事休憩,而清军则日夜兼程,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骑兵尚且如此,跟在后面的步兵就更苦不堪言了,他们用两条腿跟着四条腿的马儿跑,有时几天都疲于奔命,水米不进,被累死、饿死不少,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僧格林沁急欲报仇,他常常率少数骁骑脱离大队人马,跟在捻军后头衔枚急追,为捻军聚歼这支凶悍的蒙古骑兵部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捻军见时机难得,当初制定的计划已初步实现,便在前面布下了天罗地网,专等僧格林沁自投罗网。同治四年4月底,捻军派小股骑兵将僧格林沁诱入早就布置好的埋伏圈内,准备关门打狗,将其一举歼灭。

捻军设伏的地方在今天的山东曹州(今菏泽)西北方向一个叫高楼寨的村庄里。僧格林沁稀里糊涂地闯将进来,却被捻军团团包围。彼时,数万清军步骑被远远甩在后边,僧格林沁身边只有陈国瑞等少数几个将领和数千骑兵跟随。结果除陈国瑞带伤侥幸逃脱外,其余的全部被歼灭,不可一世的科尔沁王爷僧格林沁被一个年仅16岁的捻军小兵张皮绠杀死在麦地里,真乃见惯大风浪的人却在阴沟里翻船。

僧格林沁败死,彪悍的蒙古马队覆灭,令清廷大为震恐。当初,慈禧太后本想让僧格林沁单独率满蒙骑兵将捻军镇压下去,以提高清廷的威望,以掣肘并打压新近崛起的最大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事集团。后来发现他仅凭一己之力对付不了捻军时,又想让湘、淮军助剿,并有驱使湘、淮军拼命,让僧格林沁收功的险恶用心。无奈曾国藩老谋深算,湘、淮军借故拖延、观望不前,僧格林沁又恃勇排斥,想独占大功,清廷被迫撤销了此计划。捻军从河南转战山东后,清廷以及曾国藩都察觉到僧格林沁已中计入套,如不改变对敌之策,难逃彻底败亡的厄运。怎奈刚愎自用、狂妄横蛮的僧王一心要和捻军决战,已经丧失了理智,拒绝了一切劝谏,遂至命丧高楼寨,全军崩溃瓦解的可悲下场。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马队覆亡后,清廷手中唯一的一支可以依赖的武装力量灰飞烟灭,只好利用湘、淮等地方实力派来对付捻军、抵御外辱。僧格林沁的败亡,也让湘、淮系地方军阀无所顾忌并乘机坐大,逐渐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成为既维护又威胁清廷统治的主要力量,也是民国前期各路军阀的鼻祖。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后一个勇将。他的死标志着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汉族大臣的军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开启。从此以后,清军彻底放弃了冲锋战术,没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国家外面又强敌,内部又内乱。太平天国起义,一支太平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一直从长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时的八旗子弟们已经习惯于遛狗斗鸡,早已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于是咸丰皇帝紧急调僧格林沁进京勤王,这位蒙古小王爷并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腐化——他依然保持着草原勇士的勇猛,并且手下拥有一支2万精锐骑兵。

采用的战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过的——曾经用这个战法横扫了欧洲,打败了南宋

。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万骑兵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他把骑兵分成5列,前面的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射击骑兵。破阵骑兵和弓箭骑兵间隔30米,在距离敌人一百米的地方,后方的弓箭骑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会越过破阵骑兵落入敌阵。就在敌人慌乱时,破阵骑兵已经冲到了前面。把太平军的几十个大阵瞬间破掉,杀的太平军片甲不留。

五年后,英法联军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万精锐骑兵面对英法8000人联军,面对英法联军的方阵,僧格林沁决定给这群洋鬼子一点教训,僧格林沁预估: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200~500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名士兵,在冲到100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可能会杀伤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因为他后面的一万多骑兵会冲入敌军方阵,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发起了进攻,但是他惊奇的发现——英法联军在500米距离的时候他们就开枪了。他并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是新式装备——线膛枪和米你弹,而不是老师的滑膛枪。这意味着:敌人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7~8秒,自己的骑兵在冲到对方阵前的时候,将会遭受到十几轮的射击,而不是预想中的1~2轮。破阵兵全部阵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对手的射击范围内和刺刀面前,纷纷被射击落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骑兵没有一个撤退或逃走的,他们全部阵亡在了冲锋的路上。僧格林沁大败而归,损失了2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十几个人。僧格林沁成为了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面冲锋的将领。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时代变了

北京城洞开,咸丰皇帝跑到了热河病死了,两宫的太后掌权了,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随后,要找一个替罪羊,于是,已经没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选。他被夺走了一切封号,而且被排挤边缘化,最后逼迫他带领他的残存的骑兵,去干意见不可能的任务,僧格林沁战死沙场。

公正来讲,僧格林沁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他的军队也是极其又军事素养的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怯懦,没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热兵器作战,这本身就是不可能胜利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个人的努力也会成为悲剧。

僧格林沁死了,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该登场了,他们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从铁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场的——还带着自己亲手带出的士兵。汉朝大臣显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汉的时候,曾国荃带兵冲锋,损失了3000人夺下了武汉,曾国藩气的直拍桌子,严令湘军不准冲锋,只准挖壕沟,用炮火和子弹杀敌。——曾国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后的下场,自己可以失败,但是绝不能失去手里的士兵,否则比僧格林沁的下场更惨,毕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启用的。

从此以后,湘军、淮军大力购买先进的装备,他们绝不冲锋,而是用炮火和子弹消灭敌人,保住部队就保住了自己赖以立身的根本。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湘军、淮军、左宗棠的部队等都是装备了世界上一流的装备,甚至装备了当时美国都不舍得买的机枪、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时候总是说敌人的炮火如何多,敌人的火枪多猛,自己打的是多么的艰辛。其实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二是为了多向朝廷要军费;三是为了自保。

曾国藩、李鸿展、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购买国外的兵工厂和先进技术,先进装备。

靠这种方式,清朝在军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国力也渐渐恢复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鲜,这个平衡才打破了。在双方武器装备等同的情况下,日本兵的冲锋直接导致了淮军将领直接弃城带兵逃回来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鸿章的老本没了。

就连当时的德国教官都奇怪,清军在炮火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勇猛无比,但是对方一冲锋,清军就立刻跑了。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但是李鸿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须要拼命的,这会打光他的老本——没了老本的李鸿章和他的家族将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还惨,其他的国内利益集团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更为关键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还有其他几个列强呢。

翁师傅此时已经断了海军好多年的军费了,这就是前车之鉴,更有僧格林沁的战死沙场,不就是求和花点钱,总比把老本输掉要号。

所以李鸿章去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的让步不仅仅是李鸿章的谈判,还有他背后强大的陆军。

清廷的毫无信用,淮军的弃义,是国家制度的失败,而战争的失败,和武器无关,是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武器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决定胜败的决定因素。


嘟嘟读读



因为僧格林沁的军队,是清庭最后可以控制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当然这里的有战斗力,只是就冷兵器战争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当时清朝局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太平天国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军队,也不是绿营兵马,而是曾国藩搞地方团练创建出的湘军镇压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只是曾国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着湘军是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绿营,说白了这些军队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来,恐怕还不如放五万头猪让对方抓呢,毕竟抓猪需要时间,而这些军队一触即溃,跑的比兔子还快,简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呢,早在太平天国北伐军到天津一带时,就展现出自己的战斗力了,镇压了这支北伐军,当时咸丰帝高兴之下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还进封为亲王;更是因为僧格林沁与朝廷的特殊关系,可以说他率领的军队是朝廷最后可以依仗信任的军队了。

僧格林沁与朝廷是什么关系?


按史书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也就是说他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

当然到了他这一代时,家里也就是一个普通草原家庭,甚至还贫穷。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为养子,一步登天了,承袭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大家可能认为,一个蒙古郡王而已,能与朝廷有多紧密的联系呢,别着急且看宋安之继续说下去。

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确对于朝廷来说不那么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为养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咸丰帝的表兄弟。

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清庭对于僧格林沁很是重视,屡屡加官进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图报,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带兵也有一套,在当时朝廷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带的兵,战斗力可谓是独树一帜。

正因为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有战斗力,本身也是身经百战,会统领军队,所以是在湘军崛起以后,清庭最后可以依仗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国被曾国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灭捻军之时身中埋伏,战死沙场。

他这一死,不只是意味着朝廷损失一位亲王,损失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更是损失了朝廷对抗湘军的最后依仗。

僧格林沁死后,湘军可谓是彻底一家独大,再无可以稍微牵制平衡之人,还好曾国藩并无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过自己的权谋之术,来打压分化湘军内部,才不至于使湘军反客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说僧格林沁之死,的确可以称之为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清庭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是湘军一家独大了,清庭只能采取分化打压来维持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被压制了二百多年的汉人势力迅速抬头,自此以后,清朝全国各地督抚基本上都是汉人担任,中央朝廷式微,全凭慈禧的权谋之术维持最后的威严,等到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南方几省督抚甚至不遵朝廷诏令,直接进行了东南互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