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該不該殺?

鵬友程


先說袁崇煥能不能挽救明朝,再說他該不該殺毛文龍的問題。

因為何可綱曾對袁崇煥說過:生文龍,是天下不幸,用文龍,是朝廷不幸,殺文龍,是公不幸。

袁崇煥為何要殺毛文龍,動機在於,毛文龍破壞了他對後金的戰略封鎖。

第一點:實事求是的講,袁崇煥根本救不了明朝。他的作用就是把滿人擋在關外。


其實啊,明朝是很難救了,唯一能救的就是崇禎,但是他能力不行,政治覺悟也沒有太祖、成祖高,本性又多疑。

雖然從一個“個人”的角度來說,崇禎何嘗不想救,何嘗不想讓明朝千秋萬代?

但從他殺魏忠賢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他既便是一個英雄,都無用武之地! (他應該殺了魏,再扶持另一個忠於他的)

我們去看明史,基本就是一部皇權與文官集團不斷交鋒的“爭權史”。

所謂的“大禮儀”之爭,就是“到底誰說了算”的問題,至於像“東廠”、“西廠”這些,僅僅是皇權與文官集團交鋒的“歷史產物”而已。

所以,崇禎殺了魏忠賢,使得文官集團平白無辜地少了一股制衡的力量,從此之後他變成了一個“睜眼瞎子”。

雖然他勤儉節約,經過了他自認為的“多方努力”之後,但仍然無力迴天。


(崇禎皇帝劇照)

崇禎死心了,吊死在煤山,死之前說了一句話“滿朝文武,無一人可用,該殺!”

看看,“上下相疑”到了如此地步,明朝其實已經走入了了“忠臣亦死”的格局困境。

但是清朝和明朝這老哥倆,誰也別笑話誰!清朝末年時候,也同樣走入了“崇禎困境”——國家收不上來稅、大量貪官汙吏的存在使得國家財富大量流入私人腰包、大量的無能無才者佔據高位,使得有才有能者想幹點事都要受到上下掣肘、清朝則碰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明末碰到是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時期!

第二點:明亡是歷史大勢所然,但其進程也可以改一改嘛,那袁崇煥該不該殺毛文龍呢?


我們可以從國家經營模式去分析,首先,“制度”是立國的根本,一旦制度崩壞,國家必亡;二是執政階層的行政紀律,這個階層如果腐爛,國家亦亡;三是國家的法制,法治不彰,則上行下效,道德敗壞,法制一旦崩潰,國家也亡。

而袁崇煥就是制度的破壞者!他憑什麼殺了毛文龍?他有斬殺一品大員的生殺大權嗎?沒有!就算是要殺了毛文龍,那也得要上報皇帝同意吧!

況且,他執行的又不是戰場紀律!而是把毛文龍誑到了帳下,於是宣告十二條大罪,直接斬殺,這完全就是誅心之論!

這就是無視皇權、無視綱常的制度破壞者行為!

自古以來,能成事者或者是力挽狂瀾的人,一定都是那些會合作的人。

連驚天動地的偉人都要承認,是四萬萬人民願意與他合作,這才建立了新中國,正是有了人民的願意合作,這才建立了千秋偉業。

一看袁崇煥就不是一個會合作的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口口聲聲地說要推行他的“平遼大計”,然而殺了毛文龍之後,袁可立、毛文龍所建立的東江海上防線頓時告破。



(三方形勢圖)

這,就是事實!在事實面前,所有的雄辯滔滔將被無堅不摧的事實所擊破。

說毛文龍要反叛的、要投降的人,試問,毛文龍反了沒有?沒有啊!既然沒有反,也沒有降,就把他殺了,這不就是“莫須有”嘛,這不就是“誅心之論”嗎? 他只是一個割據的軍閥而已。

總而言之,明朝的讀書人和文官集團,最愛乾的就是“蓋大帽子”、“誅心之論”、“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都說“武將不怕死,文官不愛財”,國家就會昌盛,然而在明末,是行不通的。 嚴嵩是奸臣吧?

抄家的時候,良田四萬畝,扳倒嚴嵩的大忠臣徐階徐閣老,正直之名名滿天下,然而家中二十萬畝良田,這算什麼事,都是蛀蟲,就是比比看,誰的個更大而已。

(文官集團)

武將仗不行的,文官就對皇帝說,“此人誤國欺君,臣請斬之!”武將打仗厲害的,文官又這麼說,“臣子之忠,非在其心,而在其力也!”、“宋太祖效力於周世宗,豈又不忠乎?”

所以,李成梁要“養寇自重”、戚繼光可謂一代兵法名家,然終其一生,朝庭給他的永遠就是“3000編制”,文官說這乃“君臣相得,善始善終矣!”

而袁崇煥就是出身於“文官集團”,斬毛文龍這件事情,套路一模一樣!

第三點:那袁崇煥到底要怎麼幹才好呢

其實啊,歷史上已經有人幹過他想要乾的事了,那個人就是“郭子儀”!袁崇煥就應該要幹郭子儀的活!咱們還是從“合作者”的角度出發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郭子儀禮賢於人、團結眾人)

中唐以後,國家軍閥割據,朝庭中樞因為財政崩潰,沒有辦法直接“鐵腕收兵權”。

正是郭子儀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正視了財政崩潰的這一個現實,正視了每一路軍閥手中因為握有軍隊而桀驁不遜的現實,他放下了身段,以柔軟的姿態穿梭於各路軍閥之中,使得大唐慢慢形成合力,取得了對外防禦一次又一次戰爭的勝利。

就是因為郭子儀會合作啊!

我們再來說說盧象升,明末年間,基本上是有錢都買不到糧,盧象升帶兵的時候,帶領手下兵士親自於奮鬥于田間地頭,因為他大力推行了“屯田制度”,收入糧米二十萬石以上。

不向中央政府“吃拿卡要”而自立更生者,這才是國家良將。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孤懸於海外的“東江勢力”的生存條件是多麼的艱難,毛文龍到處找錢找糧,也不見得他有什麼錯的地方。 當然了,找後金做做生意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盧象升戴孝出征)

所以,袁崇煥該不該殺毛文龍這個問題,絕對的“不該殺”。不管毛文龍如何,都必須要交給皇帝來處理,是殺是放都要由皇帝來決定。

都已經內憂外患了,何必無視皇權,去破壞所謂的“綱常倫理制度”呢!

大唐皇帝對郭子儀多次解除兵權,又多次起用,難道說郭子儀心裡就不怨恨嗎?

當然怨恨,他又不是聖人。但是他非常明白,國家都這樣了,不能再去破壞制度了。

以史鑑今,不管各位現在處於怎麼樣的一個位置,不管是當老闆、經理或是帶團隊的,就必須非常明明白白地將自己放在一個“讓別人願意與你合作”的位置上。

如果是那一種頤指氣使的人,總有一天,別人不再願意和你合作,那你也就玩完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毛文龍該不該殺,主要疑點在於,他對後金有牽制作用。我們先拋開這一點,在理想狀態下分析毛文龍該不該殺。

殺人首先得問罪,毛文龍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方面。

第一虛報冒領軍餉。毛文龍的皮島大約一萬多人,兩萬人不到,他上報的數字,有時八萬,有時十萬。當時的明朝,國庫空虛,財政困難。毛文龍得到軍餉,不出北京城,就地分贓。

第二虛報軍功。毛文龍在皮島,更多時間是搞海上貿易賺錢,並沒有多少戰事,為了官員晉升,他經常對平民百姓下手,用平民的頭顱上報邀功。打仗不應該殺百姓,不管是誰的百姓都一樣。毛文龍冒功有錯,殺平民更錯。殺百姓道義上說不過去。

第三不聽指揮。遼東防線是一個整體,毛文龍的皮島是遼東防線的局部,崇煥是遼東的首領,對遼東防線負主要責任,從整體利益考慮,毛文龍必須聽從袁崇煥指揮調遣。不聽指揮的軍人該不該殺,不言而喻。

以上三天條任意拿出一條都可以殺掉毛文龍。

有人說,毛文龍對後金有牽制作用,殺他對大明朝是個損失。那好,下面分析一下損失有多大。

清軍和袁崇煥作戰從來就沒有勝過。假如崇禎皇帝不殺袁崇煥,全力支持他守衛遼東,以袁崇煥的能力完全可以擋住清兵軍。有沒有毛文龍結果都一樣。但是,只有毛文龍沒有袁崇煥,毛文龍能擋住清軍嗎?顯然不行。

毛文龍官品比袁崇煥高一級,袁崇煥拿崇禎帝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先斬後奏,而且毛文龍是一品大員,這種做法有悖常理。如果崇禎不高興有可能把袁崇煥殺掉。但是崇禎接到奏報,幾乎沒有不良反應。這一方面說明袁崇煥比毛文龍重要,另一方面說明毛文龍該殺。

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殺了,若干年後乾隆給他平反,他成了人們敬仰的民族英雄。毛文龍被殺,沒有人為他平反,如果不該殺,為什麼沒有人給他平反?!

如果問袁崇煥該不該殺?得有多少人投來鄙視的目光,“你腦子有病吧!崇禎殺袁崇煥是自毀長城。”如果問毛文龍該不該殺?投來更多是疑問的目光,“該?”“不該?”。

問題其實很清楚,按現代的觀念,功是功,過是過,功過是不能相抵的。毛文龍必殺。但是古代法律不健全,可以戴罪立功。袁崇煥給了毛文龍戴罪立功的機會:第一聽袁崇煥統一指揮,第二毛文龍的後勤補給通過袁崇煥轉交。毛文龍不幹,袁崇煥無奈才殺了他。


Kaiser凱撒


這個問題討論了幾百年,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體上贊成不該殺毛文龍的居多。我們從袁崇煥為何殺毛文龍,毛文龍被殺後袁崇煥做的安排,以及毛文龍被殺後產生的後果三個方面,就可以得出毛文龍該不該殺的答案。

袁崇煥為何要殺毛文龍

袁崇煥之所以對毛文龍起了殺心,是因為毛文龍不願意接受朝廷文官監製。再者,毛文龍久有自立之心,想要取朝鮮而代之。於是,袁崇煥在崇禎元年八月抵達山海關,在崇禎二年六月殺死毛文龍。期間的時間間隔,只有短短的10個月。而袁崇煥給出的毛文龍必死的理由,有12可斬之罪。

一可斬者軍馬錢糧不受監督。二可斬者殺海邊難民冒功。三可斬者大逆不道。四可斬者侵佔軍糧。五可斬者私通海外諸國(因朝廷入不敷出,毛文龍有自籌軍費的權力)。六可斬者部將數千人都冒姓毛。七可斬者冒充海盜劫掠。八可斬者強搶民女,上行下效。九可斬者驅難民挖掘人參。十可斬者拜魏忠賢為父。十一可斬者打了敗仗卻冒充勝利。十二可斬者擁兵觀望,不能恢復寸土。

這十二條,隨便一條都可以殺毛文龍。但如果放在當時的環境下,袁崇煥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味了。明末軍紀敗壞已是普遍情況,毛文龍獨領一軍,孤懸海外,不想辦法籌銀子(挖人參、交通海外)、不團結部眾(部眾冒姓為毛、冒海盜劫掠、強搶民女)根本就站不住腳,就更別談牽制清軍了。毛文龍這些行為固然該殺,但有他在後面牽制清軍,清軍就不敢全力攻擊山海關。他的作用就是牽制,憑藉那點人馬和清軍硬碰硬,打上幾次人馬就全搭進去了。

殺掉毛文龍後袁崇煥的安排

袁崇煥數落了毛文龍的罪狀後,直接請了尚方寶劍斬之。就是崇禎皇帝聽了都感到震驚不已,也埋下了袁崇煥被殺的隱患。殺掉袁崇煥之後,袁崇煥只是把他的軍隊分為四部分,讓毛文龍的兒子和副將陳繼盛領軍。

為了防止將士反叛,袁崇煥又請了崇禎增加了糧餉。我們看袁崇煥這些後續安排,除了斬殺毛文龍外,其他基本沒有變化,甚至還增加了軍餉。如此這般,這支軍隊還能被明政府所用嗎?袁崇煥殺毛文龍更像是意氣行事,沒有做出有效的後續安排,使得這支力量後來竟然投靠了滿清。


毛文龍被殺後的後果

毛文龍被殺後不久,崇禎就中了反間計,逮捕了袁崇煥。後來,袁崇煥被殺的罪名就有擅殺毛文龍這一條。此後,毛文龍的部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投靠了滿清,這就是後來康熙平定三藩中的兩藩的來歷。這些人深知明朝虛實,入關以來被清廷以漢馭漢,成為清朝的排頭兵。耿仲明、尚可喜固然讓人氣憤,但毛文龍被殺卻是給了他們投降的理由。

滿清以一地方政權,從來沒有信心吞併明朝。一直到順治駕崩,滿人還有被趕回關外的憂慮。毛文龍當初固然有自立之心,但明政府已然是百病纏身,對於毛文龍應以拉攏為主。畢竟,毛文龍即使自立了,畢竟也是同根同源,其危害較滿清小的多。

如果袁崇煥夠腹黑,大可不管毛文龍,而是緊緊扼守住山海關。如果明政府能收拾國內的爛攤子,到時除掉毛文龍,不過是一紙詔書的問題。所以,袁崇煥不該殺毛文龍,起碼不該這麼早就殺。


飛熊說歷史


提到明朝後期的毛文龍,不得不提袁崇煥,最後殺毛文龍的就是他的這個上司袁崇煥。毛文龍是明朝後期,坐鎮遼東,抗擊後金軍隊的大將。他從嶄露頭角開始,便常常在戰爭中戰勝後金軍隊。他像是一隻猛虎,穩穩的扼住狹窄的山道 ,使得後金的官兵不得通過。

  在坐鎮東江之時,取得鎮江大捷,一道由袁可立設計的海上防線,在毛文龍手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有效的阻止了敵人對大明朝領土長驅直入的騷擾 。

  後來明軍與清軍發生寧錦大戰,正是因為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才迫使了後金再次回師。而袁從煥也在“寧錦大戰”以後為他請功:“孰知毛文 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

  毛文龍緊緊咬住了後金這條大虎的尾巴,像是一顆堅韌不拔的釘子,用著清軍眼中的“弱兵”,阻擋了後金官兵南下的步伐。當時的後金人對於毛文 龍可謂是恨極惡極,整日裡都想將毛文龍活捉,十倍報之。就是這樣一個有效阻止後金侵擾明朝的大將,沒有死在四人手裡,最後卻死在了自己人手 下。

  作為毛文龍上司的袁崇煥,後來以十二條罪狀,將毛文龍捉拿斬殺。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事件,因為其極大的影響,使得後世人一直存在著極大的爭論 。毛文龍到底該不該殺?

  認為不該殺的人,大抵都是這樣的原因。從毛文龍的功績上講,他對於後金軍隊的遏制是絕對的,只看幾個大戰役就足以看見他作為一名將領的出色 之處。而毛文龍原上司袁可立設置的海上防線,也在毛文龍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袁可立斬殺毛文龍三個月後,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女真軍兵臨京都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 北京。三年以後,海上防線徹底崩潰,後金軍隊由此可長驅直入,直抵關隘。

  甚至在斬殺看毛文龍後不久,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投降清太宗皇太極,成為日後清軍強大的武裝部隊。這可說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始料未及的後果。

  當時明朝劉宗周上疏,以為“己巳之變,坐誤國者,袁崇煥一人。小人競修門戶之怨,異己者概坐以崇煥黨”。

  而贊成袁崇煥斬殺毛文龍的人,是這樣認為的。毛文龍的確在抗擊後金官兵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其人驕橫跋扈,不聽上級指揮,甚至很多 時候到了罔顧王法的地步。這樣一個不安定因素,要是他們是毛文龍的上級,也會想辦法將其除去。

  而且毛文龍貪斂軍餉,殺遼東平民冒敵充公,不服上級管教,獨佔一方,怎麼都有點割據軍閥的特點。所以很多人猜測,毛文龍當時雖然表面上還服 從明朝管教,但未必沒有想要割據一方的心思。而且後來還出現了許多毛文龍與清朝書信往來,結合他叛敵的部下,很有可能毛文龍本人早已有了這 種心思。

  毛文龍沒有叛敵是肯定的,但是說他沒有錯也不對,畢竟一個不服上級管教的將領,哪個上級都不會喜歡。所以毛文龍此人該殺不該殺,全看各位看 官個人喜好,小編並不能給個正確的判定,只有將各方理由擺出來,作為判斷依據。

  毛文龍死後,後世有人為其寫詩祭奠。

  《寄東江毛總戎文龍》——錢謙益

  鴨綠江頭建鼓旗,間關百戰壯軍威。

  青天自許孤忠在,赤手親擒叛將歸。

  夜靜舉烽連鹿島,月明傳箭過鼉磯。

  紛紛肉食皆臣子,絕域看君臥鐵衣。

  《挽毛大將軍詩》——吳國華

  昨夜營星色黯然,訃音忽向路人傳。

  但嗟韓信成擒日,不見蒙恬禦敵年。

  功業已沉沙磧雨,精靈猶鎖海門煙。

  好收戰骨鴟夷裡,歸葬西湖嶽墓邊。

  袁崇煥當時決定斬殺毛文龍的時候,是這樣對毛文龍說的,“餘節制四鎮,嚴海禁者,恐天津萊登,受心腹之患。今設東江餉部,錢糧由寧遠運來, 亦無不便。昨與貴鎮相商,必欲取道登萊,又議移鎮,定營制,分旅順東西節制,並設道廳,稽兵馬錢糧,俱不見允。豈國家費許多錢糧,終置無用 ?餘披瀝肝膽,講至三日。望爾回頭是岸,誰知爾狠子野心,欺誑到底,目中無我猶可,聖夫子英武天縱,國法豈能相容?”,“爾疑我為書生,不 知我乃朝廷一員大將。爾欺君罔上,冒兵克餉,屠戮遼民,殘破高麗,擾登萊,害客商,掠民,變人姓名,淫人子女,爾罪豈不應死?今日殺毛文龍 ,我若不能恢復遼東,願領尚方以謝爾。”此後便命在座軍官,將尚不肯束手就擒的毛文龍抓起來,隨後斬殺。

  袁崇煥為了合理的斬殺毛文龍,還立了十二條罪狀,分別是:

  一、祖制,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爾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

  二、爾奏報盡欺罔,殺降人難民冒功,二當斬。

  三、爾奏有牧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語,大逆不道,三當斬。

  四、。每歲餉銀數十萬,不以給兵,月止散米三鬥又半,侵盜軍糧,四當斬。

  五、擅開馬市於皮島,私通外番,五當斬。

  六、部將數千人悉冒己姓,副將以下濫給札付千……,六當斬。

  七、剽掠商船,自為盜賊,七當斬。

  八、強取民間子女……八當斬。

  九、驅難民遠竊人參,不從則餓死……九當斬。

  十、拜魏忠賢為父,塑冕旒像於島中,十當斬。

  十一、鐵山之敗,喪軍無算,掩敗為功,十一當斬。

  十二、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

  在袁崇煥所列的各項罪狀中,有些的確是真實的,有些卻並不準確。諸如“每歲餉銀數十萬,不以給兵,月止散米三鬥又半,侵盜軍糧”。事實上鎮 江東江,的確需要大量的軍銀,在時候袁崇煥親自盤查之時才發現,軍餉的確不夠。因而斬殺了毛文龍之後,朝廷給袁崇煥的餉銀不降反增。

  而“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也有問題,傾頹的明王朝想要挽回頹勢哪兒有那麼容易,兵疲餉缺,如何去與強壯的敵人拼殺。滿清帝國的 一些文獻中就記載過,一位滿清官員曾親眼見過毛文龍的部隊,稱其是弱兵。既是弱兵,收復失地又談何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袁崇煥曾經做出過保證,說是隻要給他幾年的時間,他一定能收復河山,但事實卻是沒有。所以在諸多罪狀中,許多並不足以成為罪 狀。

  而且在袁崇煥斬殺了毛文龍的三年後,那由大將袁可立創建,毛文龍付諸實踐的海上防線,全面崩潰。袁可立的一番苦心,就此付諸東流。而海上防 線的崩潰,也使得滿洲鐵騎能直指明王朝。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結果的產生,後世人對於袁崇煥和毛文龍兩人,總是存在著極大的爭議。

  毛文龍對於海上防線的重要性那般大,袁崇煥最終卻還是要殺了他。以上所說的各個理由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袁崇煥之所以會斬殺毛文龍是因為毛 文龍不服從他的管教,驕橫跋扈,眼裡完全沒有他這個上司在,所以袁崇煥才會乾脆利落的將毛文龍斬殺。


下午世界


歷史上對於毛文龍這個的爭議比較大,有人說他為人驕恣謊報軍情,也有人說他是忠良,如果他不死,滿清就不會崛起,明朝也不會滅亡,那麼毛文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的死對於明朝來講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我們先不說他這個人怎麼樣,先說一下毛文龍對當時的大明重不重要,按照我的理解來,毛文龍很重要,他不該死,他的死直接導致了滿清的崛起。按照《滿文老檔》中的記載,滿清多次想入侵大明,都是因為毛文龍的存在不敢擅自出兵,而且毛文龍把他駐守的東江管理的穩穩的。

天啟五年之後,滿清來了一次大清洗,把很多不穩定的因素都“清掃”乾淨了,殺的基本上都是漢人。穩定了後方之後,這時候滿清開始入侵了,和毛文龍打了多次戰鬥。而且毛文龍天啟五年前的戰績有袁可立作證,孫承宗和袁崇煥也檢驗過東江斬獲的首級都確認真實,獻俘入京更是要經過多方檢驗的,以遼人冒充俘虜這種傻話還是不要說了,獻假俘是嚴重的欺君之罪,毛文龍敢獻俘說明俘虜沒問題、戰報真實,獻假俘虜一審就露餡了 ,毛文龍傻?還是大臣們都傻?

有人說他想擁兵自立,毛文龍五十三歲,他唯一的兒子在浙江老家,請問一個軍閥會把自己唯一的兒子放在老家嗎?請問一個叛國賊會把他的兒子放在老家嗎? 難道毛文龍這麼自信準備再生一個兒子?難道毛文龍打下一片土地後傳給養子嗎? 基本的邏輯啊。那個軍閥會被斷糧八個月還不造反?那個叛國賊會被斷糧八個月還不倒戈? 缺糧會導致兵變,兵變是鬧著玩的嗎?更重要的是那個軍閥、叛國賊會不事先大量儲存糧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毛文龍會不懂?皮島沒糧食足以說明毛文龍沒有二心。

毛文龍死後,其他的武將會怎麼想,為國盡忠卻不得好死。毛文龍孤軍海外征戰八年,身處海島、缺衣少食,堅定的和後金戰鬥,多次襲擊後金腹地,戰績赫赫,功勞巨大,持有尚方寶劍的一品大將說被殺就被殺了,其他武將必是“兔死狐悲”啊。文官隨意斬將,武將誰能安心?誰會不為自己的生命考慮?

毛文龍死後,東江人的心就散了,緊接著就發生了“皮島兵變”,“吳橋兵變”事件,而且朝鮮由藩屬國變成了敵國。滿清再也不用擔心東江軍的投毒、暗殺、小規模襲擊了,也不用擔心他們的老巢會被東江軍偷襲了,沒有了後顧之憂滿清開始逐漸發展壯大,攻守之勢異也。

所以不說毛文龍的人品怎麼樣,光憑他的能力,和他所處的位置,就不能殺,而且要殺也要輪到朝廷來定罪,你袁崇煥雖然說有一把尚方寶劍,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二品大員了,就算有錯也輪不到你來殺啊,你一聲不響就把人家給殺了,結果導致滿清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說毛文龍不該殺,他的死直接導致,明朝直接轉攻為守,這對明朝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遊宜君


得看是對誰了。①對滿清來說毛文龍得死,因為滿清每次外出劫掠毛文龍都會偷襲滿清後方。例如鎮江大捷、牛毛寨大捷、丁卯之役,以及寧遠之戰時偷襲廣寧、寧錦之戰時偷襲昌城和遼陽。以及策反敵將劉興祚。②對袁崇煥來說毛文龍得死,主要有2點原因。一是議和所需二是斬獲對比,主要是第二點斬獲對比才是毛文龍被殺的主因。袁崇煥唯一的大捷寧遠大捷斬獲記錄269(明朝官方記錄),寧錦之戰斬獲記錄331(野戰的是滿桂、突襲八旗軍後方的是趙率教,偷襲昌城和遼陽的是毛文龍。而袁崇煥除了上奏求援和躲在寧遠城裡放了幾炮外沒有任何做為,事後袁崇煥因為貪汙滿桂和趙率教軍功被滿桂揭發後被天啟撤職)。廣渠門之戰袁崇煥號稱‘九千破數萬’可實際上袁崇煥的9千關寧鐵騎面對的只有襄白旗(旗主多爾袞)的30個牛錄明清比例是1:1,如果你要把正白旗(旗主多澤)15個牛錄和正藍旗(莽古爾泰、豪格)21個牛錄算進去那你也不能把2萬遼東軍(祖大壽)和1萬明軍(王承胤)給忘了總的來說明清的比例是2:1。最主要的是廣渠門之戰袁崇煥打贏了卻沒有斬獲記錄,對比毛文龍的大捷以及斬獲來說袁崇煥比較虛。③對朝鮮和察哈爾林丹汗來說毛文龍不能死。因為毛文龍一死滿清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全力攻打朝鮮和察哈爾部了,而事實上也是毛文龍死後朝鮮被打服察哈爾獨木難支才有了皇太極從察哈爾部饒道入關。而察哈爾也因為沒有毛文龍從後方偷襲滿清不到5年被徹底打殘並被迫西遷林丹汗更是2年後病死。④對明朝來說毛文龍不該殺,如果毛文龍不死最起碼不會出現東江軍抗清的高級將領被清洗。更不會有遼東三礦徒投清,哪怕劉興治想投清都很難有做為。


秦牧5


毛文龍該不該殺具體還得看他這個人值不值得,也就是他有多少可利用價值。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來到毛文龍所在的皮島用尚方寶劍將其斬殺,後袁崇煥又與後金勾結,擅自殺害毛文龍的罪名被崇禎下令殺死。


如果沒有袁崇煥的話,或許毛文龍還可以多活一點時間,可是沒有袁崇煥的話,明朝就很快會被滅亡。袁崇煥身為抗金將領,多年來在邊界地區抵禦清軍的進攻,雖然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勝利戰役,不過有他在,清軍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但袁崇煥在被殺以後,清軍就變得肆無忌憚了,而明朝的壽命也盡了。

不管我們對歷史是否瞭解的很透徹,都應該聽說過歷史上對袁崇煥的評價,說殺了袁崇煥是明朝的損失,可是卻對毛文龍的事卻瞭解的很少,甚至有的人連他是誰都不知道。這是對一個歷史功臣的態度嗎?不是,所以毛文龍也並沒有很大的可用價值。



毛文龍年少的時候就不喜歡讀書,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好在他家還是有點背景的,他便去投奔叔父,承襲了他叔父的官職。後明朝政府在皮島(今朝鮮椴島一帶)設置東江鎮時,被認命為為副總兵。接著又被授予遼總兵官一職,他的勢力也隨之不斷擴大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穩坐島中,享受榮華富貴的“土皇帝”。有人說毛文龍所佔據的東江是一個可以制約後金的好地方,所以,毛文龍對於制約後金延續明朝的壽命有很大的幫助。東江那個地方毫無疑問可以牽制後金行動,但這並不代表毛文龍自身有多大功勞。



相反,歷史上關於毛文龍的記載,大多都是他不好的一面,至於他對明朝有很大的幫助的事都只是一些野史的記載,正史上並沒有明確表明毛文龍個人有很大功績。

  • 毛文龍這個人本身謀略不足,又假借打仗之名,騙取朝廷很多軍餉,當時的明朝國庫早已空虛,卻還要面對毛文榮無理由的索要財富,而毛文龍其實是在用明朝政府給的錢來逐漸擴充他自己的勢力,這本身來說就是一種負擔。
  • 毛文龍其實並沒有想要歸屬明朝,他拿著朝廷給的軍餉在東江這個地方肆意妄為,他徵招商賈,販賣禁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上是在幫助朝鮮,實際上再做一些販賣人參、布匹的勾當,而且就算是有戰爭,他也很少出力。後金和明朝的鬥爭是一定的。但是毛文龍不一樣,他可以隨時投靠雙方中的任何一方,所以他的存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顆定時炸炸彈。


  • 還有毛文龍雖然是表面上服從清朝的管理,但實際上面對朝廷派來核查事情的官員,他態度傲慢,舉止無禮,絲毫沒有把明朝放在眼裡。考慮到眾多的原因,袁崇煥便先斬後奏殺了毛文龍。不過明朝皇帝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並沒有多大的反應,甚至關於袁崇煥為了穩定東江地方的軍心而提高軍餉的事情也很容忍,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這就代表殺毛文龍,
    其實不僅是袁崇煥個人的意思。一則皇帝認為也合情合理,二則毛文龍實在不值得明朝皇帝為了他而輕易獲罪於袁崇煥。


所以說毛文龍其實該殺,雖然說他死後一段時間東江群龍無首,難以管理。但東江已然是可以制約後金進攻的地方,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人管理而已。不是毛文龍成就了東江,而是因為有東江這塊地方才能夠讓他毛文龍可以享受一段時間的榮華。


小姐姐講史


這個問題其實直至現在還是有爭議,的確毛文龍的死讓後金再無後顧之憂,的確是明朝的一個大損失,也因為毛文龍的死導致袁崇煥其人飽受爭議,更有甚者把他評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筆者就此問題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毛文龍的死的確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袁崇煥此舉做的也的確欠妥,並非說毛文龍該不該殺的問題,而是他的行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僭越了,屬於先斬後奏。

可是毛文龍本身又的確有貪汙等行為,換句話說他的死也不冤枉,所以這就是一個偽命題。

毛文龍之死本身就是很大的爭議,因而殺他的袁崇煥也因此遭受了很多的非議。近幾年關於袁崇煥都是一面倒的對其不待見,筆者因為不怎麼深入研究明史故對袁崇煥不做過多研究。

然而筆者在此也想問諸多的人,究竟有多少的人究竟認認真真的看過明史呢?對於一個人的評價並非是因為看了幾本小說就對其下定義了?

曾經殘害忠良的秦檜被洗白,而率軍抗擊後金的袁崇煥卻飽受非議甚至惡意摸黑。與其說毛文龍該不該殺,那麼袁崇煥究竟該不該被抹黑?


小閔學歷史


一、天聰元年,毛人龍就上表給皇太極,成為了暗樁。

二、毛人龍兩次率本部人馬,渡海私登山東登、萊,後一次就在被袁督師斬殺的前兩個月。

三、袁崇煥被剮,但滿朝均無為毛人龍評反之言。似後來的“南明”各“帝”,只有為袁崇煥平反追封,均沒有為毛人龍平反。

袁崇煥殺毛人龍,毛人龍有該殺之罪,袁崇煥有誅殺之權!


安平144796971


(連環畫計斬毛文龍)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袁崇煥到皮島用尚方寶劍斬殺毛文龍時列舉了其十二大罪狀,其中最主要的是殺良冒功、欺君罪、私開馬市等。但其中有一條很“睿智”:“按我朝祖宗定下來的制度,大將領兵在外,必須接受文官的監視。你在這邊一人專制,軍馬錢糧都不接受核查,該殺。”毛文龍孤軍海外,崇禎既不派監軍,又不下令撤軍。這時候拿這個做文章,不是莫須有是什麼?

(在皇太極攻打明朝時候,毛文龍在後面不斷搗亂)

你要說毛文龍屁股乾不乾淨,那是肯定的,肯定的不乾淨。但是與一個極少向朝廷要錢要糧,多靠自給自足的東江軍;一個孤軍深入,鍥入女真人胳肢窩的東江軍;一個每每清軍南下,便騷擾其後方呼應關寧軍的東江軍相比,毛文龍乾不乾淨真的很重要?

(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崇禎於景山上吊自殺)

崇禎確實是明朝後幾任皇帝中最勤勉的,但勤勉不代表能幹。崇禎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被手下的蠱惑,且喜怒無常。其信任一人,便無比信任,哪怕袁崇煥自毀長城殺了毛文龍;其恨一個人,殺伐狠辣,袁崇煥、盧象升無不是此。

(袁崇煥)

袁崇煥殺毛文龍是有私心的,但真正縱容其的是皇帝崇禎本人。一個深居廟堂最高處的君主,卻無法看清整個局勢。一個一個把身邊能幹能打的人葬送,盧象升、孫承宗、毛文龍、袁崇煥、洪承疇。明朝焉有不敗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