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起于2002年11月的非典疫情是最近二十年中与当前武汉肺炎疫情最可比的事件,欲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对股市的影响,复盘2002年底到2003年的非典即可。


当时的非典对股市的影响,总体上,疫情演进以及投资者对其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


1、疫情开始时市场认知不足

2、反应温和甚至没有太大反应大规模爆发后市场紧张甚至恐慌

3、疫情继续发酵但市场已经消化直至 疫情 逐步结束 。


如果大致按照这样的节奏将2002年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的情形进行分段的话。


1、大致从2002 年11月中旬出现首个非典案例,到 2003 年 3 月中旬属于市场认知不足、反应温和的阶段。


2、从 2003 年3月中旬到 2003 年 4月底、 5 月初属于市场逐步认知到严重性并剧烈反应的阶段


3、从 2003 年5 月初至 6 月中旬是疫情继续发酵但市场已经消化到疫情逐步结束的阶段。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第一阶段,非典对市场基本无影响,市场在自由的涨跌,当时市场对非典的关注度也很低。

而划分第一,第二阶段的是4月20日,疫情正式公开,相当于这次的1月20日。那时候,股市才结束春季行情,连跌好多天,大跌之后短期利空消化,横盘。


然后再一直阴跌,一直到03年11月底,才跌完企稳,把春季行情涨起来的25%左右跌完,才开始上涨。


所以,这一次,可以预期的是,大盘还需要跌,但是恐慌释放完毕之后会企稳一段时间。


这个企稳时间怎么界定呢?我研究了一下近20年的历次传染病疫情。都是在新增确诊病人增速放缓之后,开始迎来短期拐点。


注意,是新增确诊病人增速放缓,也就是增长曲线变缓慢,而不是不增长,因为炒股炒的是预期嘛。


至于,企稳之后,是像03年那样继续阴跌到年底,还是直接往上,每年股市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论。能大概给出结论的只有短期情绪的影响。


长期要看经济恢复的程度,03年当时就是对经济预期太低,后来一路阴跌,结果GDP数据出来后又好于预期,所以又涨。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从A50期指连续来看,此时的A50回到了19年8月6日这天的水平,如果上证指数和A50同步,那么也应该回到19年8月6日左右的水平。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19年8月6日上证指数大概是2770点附近,

按照现在A股的点位,我算了一下,大概还需要跌6.6%。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分析完指数,再来看行业:


总体上看,在回调阶段,

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休闲服务(酒店旅游等)、交通运输、地产及建筑、消费如零售、家电、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


而金融、医药、公用事业等相对抗跌,汽车受当时市场销量影响一枝独秀,大幅跑赢市场。在反弹阶段,行业表现基本与下跌阶段呈现镜像表现,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 TMT 类行业反弹大幅领先并创新高。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可以看到,跌幅居前的是休闲服务包括旅游,酒店等,第二的是建筑装饰,第三的是房地产。


而在2003年5月,非典疫情快终结的时候,国家颁布了政策,旅游,民航等受到非典影响最大的行业,享受5个月税收优惠。


同时,03年还宣布房地产没有泡沫,颁布了:“18号文件”,要求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不能:“设置政策性障碍”。


在历史中寻找A股的答案


上图是非典疫情对股市的影响过去后股市反弹期间各行业涨幅榜,可以看到,传媒,计算机,电子涨幅居前。


这次也是,比如我吧,不能外出旅游了,于是我上网时间多了。打游戏,看美食主播做菜,阅读文章,成了消磨一天时间的主要活动。


疫情只能扑灭出去玩的这种表现方式,但扑灭不了一颗爱玩的心。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娱乐的需求,不会变。


所以我虽然没有出去旅游了,但看了更多电影,虽然不能去饭馆吃饭了,但成为了美食主播的粉丝,虽然不能去外面玩了,于是游戏里充了更多钱。


恰好,今年正值5G商用元年,手机、电子产品、还有对网络娱乐的需求,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受到影响,甚至变得更需要了。


因为阿里巴巴,还有刘强东的京东,都是在非典时期崛起的。这次又会崛起哪些公司呢?


那么,如果未来几天,电子商务、网红带货、VR、超高清、芯片等5G产业链之前已经走出趋势来的概念跌了,反而是给了一个更好的价格。


总结一下:


1、此时对应的应该是非典当时对股市影响的第二阶段,但在目前网络信息更发达,人民素质更高,政府对疫情反应更快,更重视的时候,非典当时的情况应该演绎得更快。总结就是跌的更快,但是企稳反弹也更快。


2、拐点在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增速下降时,所以要密切关注这些天疫情的发展。


3、对于泛科技行业,已经在走趋势的,疫情只会错杀他们,影响其短期走势,长期不会影响。


4、主要看未来5G产业链,国产替代科技产业链的机会。当然,如果您要抄底,一定要选择行业龙头,或者基本面有特色,有支撑的。那些纯概念,跌了还能不能涨回来也难说。这是中线机会


5、长线机会,看看本次跌幅大的旅游,酒店,民航等等,会不会出政策扶持他们。反正疫情总会过去的,这些旅游、酒店、民航,影响的只是他们短期的业绩,不是长期的。所以,跌下去企稳横盘之后,对于该板块的白马股,也是长线机会。


短线机会是医药,我就不说了,不想分析这个板块,之前说过。


既然我们没能做到在该谨慎时多一分谨慎,那么现在,只能在不该恐慌的时候多一分冷静了。毕竟恐慌也没啥用。


说实话,这次的疫情,还有港股,A50的跌幅都超过我预期了。特别是疫情,上次写文章的时候说如果疫情不稳定下来,估计股市还得跌,但当时我怎么都想不到,短短几天,从那天的六百多个到了七千多个了。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恐慌无用,做好应对的准备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