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如何行叩拜禮


叩拜禮是我國民族傳統禮儀,有著不同的敬意和不同的儀規,道教予以了繼承並賦予了叩拜特殊的宗教內涵。同輩之間行拱手禮或行作揖禮,而對神靈和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恭敬。因叩拜過程中伴隨有拱手、作揖,其具體儀規如下:

道教如何行叩拜禮


⑴拱手禮

左掌抱右拳(不論男女,抱拳皆是左手抱住右手,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寓意為抑惡揚善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禮亦稱抱拳禮。同輩之間多行此禮,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意為“抱元守一”。平常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時,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⑵作揖禮

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雙手抱拳上不過眉,下不過膝。因抱拳伴以躬身所以也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所以又稱“圓揖”。作揖禮較拱手禮恭敬,對長者和師長多行此禮。

⑶叩拜禮

道教的叩拜禮有一叩、三叩、九叩之別。一揖一叩首再一揖,謂之“一禮”,一揖三叩首再一揖,稱“一禮三叩”,三遍合為“三禮九叩”。平日朝神,可行三禮三叩之禮,道教的重大節日、祖師聖誕朝賀時,則要行三禮九叩。(叩頭雖用拜墊,實際是五體投地,即雙足,雙手著地,頭磕下去時要頭著手。)

道教如何行叩拜禮


關於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

(1)站在拜墊前,雙足站立形成外“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抱拳作揖。

(3)在作揖禮成之後,繼續俯身,然後雙手分開,右手心向下按在墊上,左手離開胸口弧線向下左、右方向環繞,按在右手背上與右手重疊形成“十”字形。

(4)雙膝同時跪在墊上,頭叩在雙手背上(頭與脊背要同時下伏,切忌臀部高於背。)頭叩下後身如伏蟾一樣。此時,心中存想聖容並誠心祈禱。

(5)叩首畢起身站定,此為一禮一叩。雙手抱拳又一揖,準備第二次叩拜。如上重複兩遍,是為三禮三叩。然後向後退半步再作一揖,原地轉向值殿道長,躬身一揖,此時三禮三叩禮畢。

行叩拜禮需要注意的是:端身正立,二目垂簾,平心靜氣,動作自始至終要慢、圓、連,無有間斷停留。

道教如何行叩拜禮


朝拜的含義

道教叩拜神像,是敬天尊祖的行動體現。不僅是向神真表達恭敬、祈求福佑的方式,也可得神真的加持,使心靈淨化,身心慧光圓通。亦是一種道家內功修煉的入門方法。我們拜神仙還需學神仙,所謂學神仙,即要以各位神真祖師為自己的楷模,學習祖師的大清靜,大智慧,大功德,大慈悲,大願力。時時以祖師的教誨來規範自己的身心。如果只拜神不學神往往落於形式,只學神不拜神因無誠敬故學亦不真。所以二者不可缺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