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状病毒?

牛妈love牛牛


冠状病毒的名称是因其在电竞下观察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广泛存在自然界,种类繁多,比如我们之前熟知的SARS和MERS冠状病毒。但虽然是近亲,新型冠状病毒却没有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和杀伤力。多数患者症状为发热、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等一般中轻症状,少数患者才会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衰竭、肾衰竭,甚至死亡。


重庆卫生考试人


武汉新型肺炎病原体已确认为冠状病毒感染,与2003年“非典”SARS病毒和中东肺炎MERS病毒同类,目前为止,这3种冠状病毒可致严重肺炎,其他一些普通冠状病毒常常只导致普通感冒和胃肠炎。我们逐步来揭开冠状病毒的神秘面纱。

1.为什么叫冠状病毒?它长啥样?

冠状病毒可以理解为长得像皇冠一样病毒。


冠状病毒不是指一个病毒,是一类病毒,这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这些棘突规律出现,我觉得用向日葵形容更形象一些。

冠状病毒首次发现在1965年,于1975由病毒命名委员会命名为冠状病毒科。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冠状病毒如下图。


2.冠状病毒有哪些?

冠状病毒有4个属十几个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1种,共7种。

前6种为已知的冠状病毒,普通冠状状病毒有4种:229E、0C43、NL63Hk和HkU1,这4种病毒在世界各地极为普遍,可以引起普通感冒和胃肠炎。还有2种为我国2003年导致”非典”的SARS病毒,以及在中东发作MERS,说起这两种病毒,它们传染性都很强大,可以导致严重肺炎而致命,大家应该记忆犹新,甚至心有余悸。

新加1种就是目前在武汉肆虐的冠状病毒,即所谓新型冠状病毒,刚刚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Ⅴ”
目前来势汹汹,发展凶猛,对它的了解还不十分清楚,正在严密观察和摸索中,对它属性和性状特点多参考SARS和MERS研究结果。

3.冠状病毒来自哪里?

冠状病毒可以感染许多动物物种,如蝙蝠、狗、猪、老鼠、鸟、牛、马、山羊、猴等。2003年SARS冠状病毒刚开始在果子狸身上发现,高度怀疑是人吃野生果子狸感染,后来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经大量研究证实,SARS冠状病毒来自蝙蝠,果子狸可能只是中间宿主。(

好巧,武汉!)。这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已研判为来自野生动物。昨天,北京大学最新研究揭示,2019-nCoV冠状病毒很可能是由蝙蝠冠状病毒和一种未知来源的冠状病毒重组而来,而蛇很可能是此种病毒最终实现野生动物到人类跨物种传播的最后一环。在此再次呼吁大家,为己为人,管住嘴巴,拒绝野味!

4.哪种清毒液可以杀灭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情况下30分钟就可以杀灭。为预防病从口入,食物要生熟分开,彻底煮沸煮透。

冠状病毒是有包膜病毒,常见消毒剂如乙醇(即酒精)和含氯清毒剂可以杀灭冠状病毒。

乙醇消毒剂使用浓度为75%,可用寸擦拭生活物品表面,如桌、椅、手机等等,是手消毒剂中最常用的成分。

含氯消毒剂常用于排泄物消毒,浸泡衣服、毛巾等织物,地面或物体表面消毒等。多用于可疑受冠状病毒感染环境和物品的消毒。


5.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但刚刚这两个传播途径是明确的,做好这两方面防护在实践中证实是有效的。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所以要戴口罩。

并且十分注意勤洗手,注意不要污染眼睛和口、鼻。


打喷嚏时注意用纸捂着嘴或用肘部阻挡弯腰低头,减少飞沫传播。打喷嚏和咳嗽注意事项如下。

小结:普通冠状病毒对人类危害不大,但SARS、MERS和2019-nCoV冠状病毒对人类危害大,注意做好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防范措施。




冠状病毒最初是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由于病毒外膜上有明显的冠状突起,因而称为冠状病毒。

2002年引起全球“非典”(SARS)的就是萨斯冠状病毒,2012年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就是新型莫斯冠状病毒,而此次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称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冠状病毒感染的自然宿主被认为是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萨斯冠状病毒,科学家发现,蝙蝠是萨斯冠状病毒感染的自然宿主,萨斯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分都可以在蝙蝠的病毒基因库中找到。而有研究发现,莫斯冠状病毒感染的自然宿主也是蝙蝠,通过单峰骆驼作为中间宿主将病毒传播给人类。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到底是哪一种野生动物传播病毒目前不详。

冠状病毒感染高峰通常在秋冬和早春,当年的“非典”也是在此期间流行,今年的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当年的“非典”发生时间相似。

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远离传染源、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两层)或者N95口罩,可明显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机会。

病毒与细菌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生物,抗菌药物对于病毒一点作用都没有,除了流感病毒之外,很多病毒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这是由于病毒属于特殊的感染性的生命体,一般的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两部分组成,核酸位于病毒体中心提供遗传信息,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完成生命周期。

病毒的生命周期一般有六个过程:吸附、侵入、脱壳、合成、组装和释放,由于病毒本身不具备自我复制的功能,必须在细胞复制时完成自身的复制,复制后产生更多的病毒并进一步感染其他宿主细胞,进而影响到组织、器官和整体功能。


逸仙药师


什么是冠状病毒?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我想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周围,早已经被这个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刷屏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冠状病毒,这新型冠状病毒又是怎么跑出来的呢?

介绍这个冠状病毒之前,为了给大家一个更加直观解释,陈医生想先请大家先来看下面一张图: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个,肯定一看就懂了,这是一个皇冠。

事实上,冠状病毒的名字来源,就是来源于这个病毒外型比较有特点,像上面皇冠,,因此被称之为冠状病毒。

现实中它长这样子:

这类冠状病毒似皇冠突出,一般是比较有规律的(这点是与我们流感病毒相互区别的,流感病毒凸起一般是没有规则的)

,感染了这类病毒以后,主要会引起我们呼吸道、肠道方面症状。因此,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有无发热症状以后,最主要的就是观察自己有无呼吸道症状,比如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状,都是这类病毒引起的相对典型症状,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因为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应该是通过S-蛋白与人ACE2相互作用,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

当然,冠状病毒并不指的是一种病毒,而是一类病毒总称。目前已经知道的冠状病毒有六种,其中四种已经被证实,致病力比较低,另外两种就是我们03年遇到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以及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

而如今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之前没有见过的,可以说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nCoV。

那么这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哪里来?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冠状病毒除了会感染我们人以外,

还会感染我们的猪、牛、猫、狗、貂、骆驼、蝙蝠、老鼠以及多种禽类、鸟类,所以哪怕你不吃野味,也可能别人吃了野味感染后,传染给你!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也证实了这一点,据目前报告所止,很可能就是来源于wh海鲜市场卖的野味(如下图,野味单),然后被广泛传播。

当然,大家也不要惊慌,任何传染性疾病,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传染源。那就是你得接触过感染的人群,当然这个不好说,人流大地方,你也很难分清楚。

第二,传播途径。目前证实是呼吸道传播,即飞沫,注意带口罩,能隔离,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阻断作用。

第三,易感人群。目前最新官方消息是,小孩不易感,成年人能被传染,但是体弱多病,尤其是有基础病或者老年人是易感人群,而且目前死亡病例基本上都是之前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所以,要保护好自己,要做到减少暴露,保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以及安全的饮食习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比如有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医学小侦探


现在,武汉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那么我就说说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主要攻击呼吸道、肠道,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病毒的表面呈现颗粒状凸起,形似国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

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

2020年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从病人中发现病原的核酸、基因组和抗体证据,短期内可以完成。病原的分离和致病性鉴定等科学研究,则需要数周时间。针对一种新发病原体的特效药物和疫苗研发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来完成。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保护易感人群!目前人群对该病尚无免疫力,增强自身体质;另外,老人们要当心预防,一旦患上,相对病情重病死率高;

传播途径隔断:带口罩,勤洗手,防止飞沫和接触传播;烹饪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在疑似传播地区,尤其是武汉,少去公交场所和人群聚集区。最好暂时避免与来自武汉的感冒人群接触。



什么是冠状病毒?

近日,武汉等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让人们认识了一个新名词,也就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对对病毒的一种分类。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根据病毒的形状,类似皇冠,所以就被命名为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对人类的危害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最近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病毒。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都有哪些症状?

常见的症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是肾衰竭、死亡。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据有关专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带口罩就能有效防止传播,口罩选择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

1、佩戴的时候要将颜色浅的一面向里,颜色较深的一面向外,然后全部两侧挂在耳朵上,上下全部拉开,将鼻梁处捏一下,紧紧贴在面部,下面需要包住下颌。避免有较大的缝隙。

2、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远离打喷嚏的人。也不要去野生动物市场,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在外面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和眼睛等地方。

3、在家也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4、要勤洗手,洗手的时候要用肥皂清洗两次,最好用流水冲洗。养成吃饭前和便后及时洗手,外出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记得将自己的手机等随身物品及时消毒。

还有一点就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情,不要恐慌,适当锻炼身体。锻炼身体也不要选择人多的地方。


中药师说健康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什么是冠状病毒?



  1.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
  2. 冠状病毒感染分布在全世界多个地区,中国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芬兰、印度等国均已发现本病毒的存在。该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在美国密执安州的一次家庭检查中,证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各个年龄组,0~4岁占29.2%,40岁以上占22%,在15~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这与其它上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大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3. 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5种不同冠状病毒株被发现,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有些可使人发病。
  4. 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另外,还可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可拉10余次,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水样便,极少数情况下也引起神经系统综合征。

  5. 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研究表明,这次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并不是人们已知的两类,一如外界的猜测,它是人类未曾接触过的新品种病毒。而此前有专家认为是“副粘病毒群”或“间质肺炎病毒”,但最终因证据不足而被推翻。

冠状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呢?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怎么预防呢?

对其预防有特异性预防,即针对性预防措施(疫苗,疫苗的研制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较长,解决病毒繁殖问题是其难题)和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即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措施,如保暖、洗手、通风、勿过度疲劳及勿接触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总结:冠状病毒的解释没有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很难理解,但是大家要知道,它可以传染,而且短期内可以致病,病情一旦发作容易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恐慌,但也不能不当回事。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医疗工作者张


冠状病毒是一类大型家族病毒,主要引发感染者呼吸道、肠道相关疾病的病原体。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它们的表面有棘突,呈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似一顶加冕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一般情况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会出现感冒、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此外,冠状病毒除感染人类外,还可以感染猪、牛、猫、犬、老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也正是冠状病毒具有这种特点,一些动物在接触人后,很有可能使人发病。

有研究发现,至今发现有大约15种不同的冠状病毒株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

因此,最好减少野外活动,避免接触野生的动物。


养生每日说


冠状病毒是一类病毒的总称,因其在电子显微镜下形态是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种。

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近期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到目前为止,除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以外,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还有六种,而其中四种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于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另外两种是被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是近亲,但二者仍然有很大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没有SARS严重,因此无需过于恐慌。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所以,在病毒流行期间,大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时戴口罩或用餐巾纸、衣物遮挡口鼻,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并及时就医。

感谢您阅读本文,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关注{三诺讲糖},如有疑问请邀请我回答!


三诺讲糖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研究历史

冠状病毒在1965年已被分离出来,但人们目前对它们的认识相当有限。但是,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而鼻病毒是50年代发现的。人们首先发现鼻病毒与感冒有关,但是只有大约50%的感冒由鼻病毒引起。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965年时, Tyrrell 与 Bynoe 利用胚胎的带有纤毛的气管组织首次培养出冠状病毒,此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 因此被称为 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1975年,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冠状病毒科。已知有两种冠状病毒会影响人类,2/3早产儿的普通感冒与呼吸道感染是由这两种病毒所引起。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自1980年在德国召开第一届国际冠状病毒讨论会以来,日益受到医学、兽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

历史记录

1937年,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首先从鸡身上分离出来。

1965年,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

1975年,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冠状病毒科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冠状病毒科的代表株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就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种。

2012年9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沙特被发现,因与非典病毒同属冠状病毒而得名,目前尚未找到医治该病的有效办法。不过沙特卫生部网站上提供了预防该疾病的措施,分别为勤洗手,常开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区域等等 。

2012年9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26日向194个成员国发出新型冠状病毒防御指南,并呼吁全球卫生机构人员上报所有赴沙特或卡塔尔旅行、并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例。

在发给194个成员国的卫生指南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卫生工作人员应对患有急性呼吸道病症,并在过去10日内去过新型病毒发现地或接触过疑似及确诊病例的患者保持警惕。受感染患者可能还伴有发烧(体温高于38摄氏度)和咳嗽症状,并需要住院治疗。

2014年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