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我中華600年?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靜夜史


相信大家上中學的時候把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都背爛了,而且在腦海裡都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揮之不去。政治上封建腐朽的專制制度阻礙新經濟因素的成長;經濟上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商品經濟受到了絕對的限制,喪失了進步的先機;文化上的文化專制鉗制了人的思想。宏觀層面上的因素籠統的說就這麼幾點,可以粗略的概括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原因。

歷史是具有慣性的,任何制度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古代社會的封建君主專制,經歷了一個從創立到不斷髮展完善,最終到達頂峰的過程;而重農抑商政策也是從秦朝開始戟一直貫穿的一個基本國策;文化專制,更是歷史悠久,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政策,無一不是文化專制的體現。近代中國的落後,是這些因素逐漸累積的結果。

朱元璋的諸多舉措都可稱之為一代明君。政治上,他廢丞相,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窮苦出身的他嚴厲懲治貪官,全社會形成了清正廉潔的風氣;經濟上,作為開國之君,他盡力恢復和發展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在文化上,緊抓教育,將教育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

朱元璋對近代中國落後的“貢獻”,最多就是創立了八股取士的文化專制,把所有的黑鍋都讓朱元璋一個人背,顯然是很荒謬的。

最後就是每個時代的人物都有歷史的侷限性,用今天的眼光去評判古人,顯然是“欺負人”。我們必須站在特定的時空立場上去評判歷史人物,統治者都是有理性的人,他的諸多施政行為都是經過仔細推敲可考量的,人無完人,我們更不能苛求一個人做到完美。說句誇張的話,把我們當中的好多人放到亂世,也都只能是布衣平民,又有什麼資格評判朱元璋的不是呢?

我們受了這麼多年的馬克思主義的薰陶,應該養成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對待歷史人物也是一樣,全面評判他的功和過,不能一棍子打死,說某個人是“罪魁禍首”,更是極端的一家之言。

我是江暮雲,天各一方,讓我們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


江暮雲


近些年來,有很多的歷史學家都在研究為什麼近代史上的中國可以這麼的窩囊,從最盛時的天朝上國到了被別人任意宰割的羔羊,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要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先來看一看,近代的中國究竟為什麼和西方擁有那麼大的差距,畢竟有一句話說的好,落後了就要被打,當西方是先進的軍艦,中國還是小木船的時候,被宰割就成為了中國當時命定的結局,而隨著研究,史學界也逐漸有了這麼一個說法——中國的落後歸根到底還是要怪在朱元璋的身上。

可能有人會疑惑,朱元璋所生活的年代距離清朝末年可是足足有600年的時間差,怎麼能夠怪到人家的頭上?不過要是真的說起來,朱元璋對清朝末年中國和西方猶如天塹的差距還真的有那麼點的關係,因為海禁這玩意就是從朱元璋開始的。

先來看一看明朝之前的朝代吧,遠的不說,就看一看唐宋和元,唐朝自然不必說,萬國來朝,史書之上就記載過當時的唐朝都城有很多來自大食、波斯等地的外國商人在這裡交易,唐朝以包容的胸襟歡迎著來自各國的使臣,對外交流自然是很多的,那個時候的中國可以說是世界的經濟中心,西方很多貴族都以能夠獲得來自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為自己高貴身份的象徵。

而宋朝的經濟更是繁榮,無數的商船駛向西方,帶去中國的物品去販賣,再帶回西方的稀罕物回來兜售獲取利益,而元朝更是如此。從秦朝就已經開闢了的海上絲綢之路,在這三個朝代的共同努力之下,這條路之上的交易更加的繁榮,所以也有人這樣說,如果說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易依舊繁榮而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閉關鎖國的話,可能中國真的能夠接著延續自己強國的輝煌,甚至於能夠成為霸主!

可惜的是,朱元璋卻沒有這麼做,而是頒佈了禁海令,不允許船隻入海,可能有人會說,明朝還是有對外的交流,比如說鄭和的下海交流,可是這本身就是一個官方行為,其本質是為了宣揚我國的國威,而禁令則是禁止民間的私自交易,如果說你敢私自交易,而且交易出去的還是國家明令禁止的物品的話,那你就會被判處死刑。

雖然在現在看來,禁海令真的沒什麼用,而且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可是對於統治者來說並不是這樣,明朝初年很多和朱元璋爭天下的人直接就出逃海上,如果說隨便開海禁的話,萬一這些造反勢力和中原有了接觸的話那就很麻煩了,而且如果說真的要打起來的話肯定就是從沿海開始打,沿海人民的民生也是他需要考慮到的事情。

所以說朱元璋頒佈海禁令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他忘了自己的後代要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開海禁,明朝的皇帝們就這樣遵守著自己祖先的所謂的“組訓”幾百年,把好好一個國家變成了一個閉關鎖國的井底之蛙,自己還覺得自己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完全看不見外面的西方國家的先進,雖然國家並沒有真正的倒退,但是別的西方國家的發展可是高速,這樣一比,中國真的就是在“倒退”!而這個倒退的根源,就是要追溯到六百年前的朱元璋!正是他的海禁令才使得中國的落後,並且閉關鎖國也影響到了清朝,整整六百年的時間,把一個世界中心給“閉鎖”成了一隻“羔羊”!


貓眼觀史


只能說有人想黑那麼他就會拼命的轉牛角尖,不管是任何人做皇帝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人無完人朱元璋本就是草根皇帝,他的功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至於政治制度這些東西都是應時而立的,滿清和明朝根本不是同一個朝代。清朝後面的任何舉措都不應該算到明朝的頭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各過各的,前面的朝代左右不了後面的朝代。只能說明朝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割地賠款不和親等等。人家照樣存在了270年。試問還有誰不服的。

還有人說八股取士貽害千年?退一萬步講八股再差那是明朝時代的事情了,與近代史有什麼關聯。狗屁不通,清朝幹嘛非要延續明朝的制度,難道是朱元璋綁著清朝的歷代皇帝說你們必須用我制定的制度嗎?試問已經死了幾百年的朱元璋還能影響到清朝嗎?都知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滿清的屈辱史自己背。

當年西方列強那個不是通過改革才強大的,自己不爭氣非要歸罪前人。再完美的體制也不能適用於不同時代。好的東西是靠經驗積累,更重要的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時代制定相應的體制。前人僅供參考,整天罵街試的怪這個怪那個的還不如自己好好改變。


莫叫人失望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是歷史的進步,實際上,元朝是奴隸制王朝。其次,朱元璋對老百姓是很不錯的,減少賦稅,懲治貪官,興水利,辦教育,可謂兢兢業業。最後,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影響深遠。當然,朱也是有錯的地方,但是總的來說功大於過。最主要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一般開國之君都是大老粗,所以難免有粗魯的地方。朕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小乞丐,長大以後不是想著做點生意,追求榮華富貴,而是心懷天下,解百姓於倒懸,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壯舉。康熙評價治隆唐宋,洪秀全和孫中山都去明孝陵悼念他,言必稱吾皇,可見朱足可稱千古一帝。


王排排的每日見聞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實際上,我國的政治制度發展到明朝時期,是我國農業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並不是朱元璋有意為之,而是不得不為之。

作為一位皇帝來說,根據歷朝歷代的經驗,皇帝被奪權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權臣奪權;二是外戚奪權;三是宦官奪權;四是割據勢力奪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每一個朝代都做出了努力,到了明朝的時候,這個邏輯走到了最後——以高度集中的皇權解決了這些問題。下面我們就看看朱元璋是如何解決的吧。

為了解決權臣奪權的情況,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

實際上在朱元璋剛開始建立明朝的時候,明朝是有丞相的。剛才是是李擅長,後來是胡惟庸,但是胡惟庸權力逐漸坐大,朝中基本都是胡惟庸說了算,於是就任命了另一個宰相汪廣洋,希望能夠制衡胡惟庸,但是汪廣洋的表現讓朱元璋太過於失望,一直唯胡惟庸馬首是瞻,在朝中完全形不成任何制衡。後來朱元璋給搞煩了,就罷免了汪廣洋(實際上罷免了兩次重新啟用了一次),甚至最後殺了汪廣洋。

對於朱元璋這樣的皇帝來說,他希望自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然後朱家王朝千秋萬代,於是朱元璋就決定廢除宰相制度,後來的胡惟庸案,就是在廢除宰相制度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包括李擅長也被滿門抄斬,要知道李擅長是從朱元璋青年時代就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也是朱元璋最為信任的戰友,可見朱元璋當時用心之狠。

廢除了宰相制度之後,所有的事情就要朱元璋一個人來做了,可朱元璋這個人精力異常充沛,竟然可以什麼事情都自己一個人來,也許是他個人權力慾太大,他在做的過程中應該是上癮了,感受到了權力的快感,所以之後就基本大權獨攬,獨斷專行了。

只是明朝後來的皇帝很多都沒有朱元璋這麼勤奮,朝中大權就逐步由六部取代,六部的長官就逐步成為了實際的宰相,但是沒有之前王朝的宰相那麼大的權力,因為最重要的權力,軍權始終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地方分權,是自宋代以來一直為防止地方割據而建立的制度

唐朝的滅亡使後來的王朝都吸取了教訓,地方權力不能全部集中,因此要分權。宋朝的時候地方的行政、軍權、財政權已經分離,到了明朝的時候地方分為布政使,負責地方行政管理;提刑按察使,負責司法;都指揮使,負責軍事。對於軍權,則又分開了統兵權和調兵權。地方軍隊的統兵權由朝廷委派的總兵官負責,地方都督府不能調兵,只有兵部頒發了調兵符給都督府,都督府才能調兵。

地方分權,就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據情況的產生。當然,朱元璋為了能夠更加鞏固朱家王朝,實行了分封制。實際上分封制和地方割據的情況沒有兩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分封制在帝國制度下的最終結果仍然是,要麼中央收回地方割據政權,要麼割據政權推翻中央,建立新的中央政權,然後再去收回其他的地方割據政權,這個邏輯在漢朝演繹過,在明朝朱元璋之後又演繹了一次,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為了控制思想,將科舉限定在了四書五經

這也是封建帝國發展的必然結果。封建帝國需要的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這種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就需要思想上的高度統一,思想上要高度統一就必須要限制,甚至控制人的思想,將科舉限定在四書五經,也是這種邏輯發展的必然。同時,朱元璋之後,朱棣修編永樂大典也是控制思想的一個舉措,收集民間所有的書籍進行整理,留下對帝王統治有利的,燒燬不利的,這個邏輯到了清朝就是乾隆的四庫全書。

實行這些政策的最終結果就是,明朝和清朝一直沒有出現權臣奪權、地方割據、外戚奪權、宦官奪權等等現象,權力始終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

實際上,不管是權臣還是外戚、宦官,要奪權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軍權,而軍權始終在皇帝的手上,一直沒有動搖過。在行政上、財政上、思想上,通過以上的種種措施,各種職務的權力大為分散,就基本消除了皇權旁落的可能。後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套制度對於保障皇權是行之有效的,如嘉靖和萬曆,基本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皇權卻始終沒有旁落就是很好的例證。

朱元璋的種種舉措實際上是農業文明帝國發展的必然結果

實際上,人都是自私的,這點必須要承認,不管誰當了皇帝,他們的想法都是江山能夠千秋萬載,都不希望皇權旁落,因此這個邏輯發展到朱元璋的時代就變成了皇權的高度集中。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是適合農業文明帝國的發展需要的。農業文明帝國的特點就是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既然是農業,那麼往往農民要靠天吃飯,一旦遇到天災就需要中央政府能夠調動資源進行救濟,同時需要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這需要中央政府對資源的有效調動;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需要中央政府的調度,等等,正是因為農業經濟的脆弱性,所以需要集中資源,集中資源就需要集權,而集權的結果就是皇權的高度集中。

因此根據本題來說,朱元璋不是中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中國近代的落後,是農業文明的落後,因為一個農業文明國家是無法對抗一個工業文明國家的。


老威觀史


答案很明確,是的!

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①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以家族宗親血緣分封來管控各地,相對秦始皇時期而言已經屬於退步,秦時都已經是郡縣制。這就註定朱姓成為國家的寄生蟲,數代過後,寄生蟲開枝散葉,後期自然無法供養,需要更加嚴厲的剝削才能逍遙度日。以致後來全國人民痛恨朱姓,李自成攻破北京屠殺朱姓人是典型的表現。而且靠血緣產生的統治制度本就容易產生庸夫。

②朱元璋對儒家思想的推崇。 推崇君臣之道,限制大臣的能力,推崇女人的三從四德,重男輕女,限制女人的能力,推崇父子之道,限制後輩的能力。故而整個明朝建立之後就陷入的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直到現在!具體表現連子子孫孫的名字都是由朱元璋取得,因朱元璋信五行學說,要求所有子孫要按帶五行偏旁順序取名。即同輩同偏旁!連朱元璋去世後200多年後的朱由檢與朱由校兄弟都帶木字旁!

按人的權利來講,只有父母或監護人才有權取名,其他人不得干涉。

③朱元璋重新開啟人殉。

④八股取士,限制思想自由。

⑤建都南京,迎建鳳陽中都。

北京乃華北平原之重鎮,得北京者能得華北。南京為短命之都。鳳陽純屬乞丐之都,也就有了鳳陽人不思進取,到處乞討卻不以為恥,若人皆如此,誰來建設國家?

⑥屠殺功臣,莫名降罪。

⑦廢丞相制度,改為皇帝專權。

這也是相對重要的一條,歷史有一條規律:領導人權力越大,則國家百姓越窮!可以推敲,可以比較。真理不怕檢驗!唐太宗受直言魏徵建議都能改正200多次。朱元璋權力無邊還不犯1000次以上的錯誤!

條條大罪,即使洪武大帝也逃不過。


問道歷史


我想說怎麼不說慈禧誤中華百年呢?因為慈禧當政的清朝,我們才一直在捱打。怎麼不說咸豐誤中華百年呢?因為是咸豐讓慈禧有機會掌權的。怎麼不說是道光誤中華百年呢?因為鴉片戰爭是他打輸的。



怎麼不說是乾隆誤中華百年呢?因為中國是從他開始落後於其他各國的。怎麼不說宋太宗誤中華百年呢?因為中國的尚武精神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丟的。怎麼不說宋理宗誤中華百年呢?因為是他生生將華夏的土地拱手讓於異族的。



說真的,不知為何現在很多人都對朱元璋採用一種極盡貶低的評價,似乎在他們的眼裡朱元璋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皇帝,就是一個罪大惡極的皇帝。但是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可以說就單憑朱元璋率領麾下文武眾將將蒙古人趕出中原,拯救漢民族於危難之際,廢除了元朝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對漢民族的壓迫政策,恢復中華文明,帶領華夏復興的這件豐功偉業,他就註定不會是一個“誤我中華600年”的人,更不是什麼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若不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恐怕我們現在還處元朝的奴隸制統治下,這樣中國將會落後的更多。若不是“洪武大移民”,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跡罕見的現象也不知要持續到何年。若不是朱元璋的禮俗改革,恐怕漢民族的文化早就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的“禮儀之邦”的名聲恐怕也早就沒了。



是的,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坐上九五之尊,他的出身就註定他的施政會有其侷限與缺點。比如朱元璋實施的“海禁政策”,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一個阻止我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實在是“弊大於利”。

但是如果你放在1368年那個時代,說實在的海禁對於中國真的沒啥大影響,畢竟那個時候中國還是處在世界的巔峰,說的不要臉點,需要跟外面交流什麼?需要跟外面學什麼?那時候的歐洲、美洲有哪個國家有資格讓明朝學習?答案是沒有。所以說真的,洪武時期的海禁根本就對明朝沒啥影響。



再者明朝的海禁到了隆慶的時候就已經放開了,這個時候明朝早已允許私人的遠洋貿易了,所以說實在的朱元璋時期海禁的影響根本就影響不到後面中華百年。且更為重要的是,海禁並不是朱元璋首創的,早在宋朝太宗趙光義就有了。



《宋史·卷一百八十六》載“太平興國初,私與蕃國人貿易者,計直滿百錢以上論罪,十五貫以上黥面流海島,過此送闕下。淳化五年申其禁,至四貫以上徒一年,稍加至二十貫以上,黥面配本州為役兵。”,所以海禁一事再怪也怪不到朱元璋的身上。



又有人說是朱元璋讓中國人開始變的奴性。這裡我只能說難道你不知道明朝的御史是歷朝歷代最不怕死的嗎?明朝的史書關於御史上書死諫的記載還少嗎?如果朱元璋真的讓他們變得如奴才那般,他們不應該是乖乖聽話嗎?又怎麼會不顧生死的去反對皇帝幹嘛呢?嘉靖的大禮議事件,140餘位大臣聯名反對嘉靖皇帝立自己的親生父親為帝,被打死16人,可是他們依然反對,你說他們有奴性嗎?



又有人說朱元璋的八股文取士讓中國的讀書人變得呆板,變得毫無主見。先說八股文,八股文取士在我們看來的確很有問題,它的確讓讀書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

但是我們認清一個事實,科舉在本質上不是為天下服務的,而是為皇室服務的,也就是皇帝認為取什麼樣的人才好就取什麼樣的人才,而在明朝朱元璋想要的顯然就是忠於朱家的讀書人,一個不知道反抗朱家的讀書人。



說實在朱元璋這麼想沒有錯。因為歷朝歷代的科舉就都是如此,各朝的科舉最根本的目的是錄取忠於皇室的人才,而非單純的人才。而歷朝的科舉說實話在本質上與朱元璋實施的八股文取士,沒有多大的區別。

比如宋朝的科舉考的也是《詩經》、《書經》、《周禮》、《禮記》這些講“忠君愛國”的書,所以根本沒啥區別。只不過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將它完善並制度化罷了。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朱元璋絕非是“誤我中華600年”的主。雖然朱元璋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比如過於殘暴,也過於嗜殺,但是他終究還是位明君。

就這麼一位愛民如子的皇帝,就這麼一位破天荒的給了平民捉拿官吏的皇帝,就這麼一位誓要殺盡天下貪官的皇帝,就這麼一位勤政愛民的皇帝,就這麼一位每日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的皇帝,我想再怎樣他也不該是眾人口中那位誤中華百年的皇帝。


澳古說歷史


某些族的人今天在享受的發展紅利,從不捫心自問一下,是不是沾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發展紅利。如果是在印度,結局是怎樣?你窮,且愚昧。據然把歷史責任甩鍋給朱元章了。其心可誅!!可以說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砸鍋。

元蒙,滿清,雖然秉持中華文化,但是其自帶的民族群體利益,阻礙中華文化的發展,我們中國之所以能夠偉大,能屹立世界東方,四大文明古國唯一的延續至今的國家,不是說顯擺我們漢族有多牛逼,我們漢族是中華傳統文明,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儒釋道樸素唯物辯證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中華優秀文化繼承者捍衛者,同時是這四個漢人,他們力挽狂瀾,在中華文明,被侵犯時,被扼殺時,拯救了,讓我們這個中華文明輝煌能延續至今,中華文化釋放的紅利讓我們不愚昧,不落後,發展到今天,這個文化,讓同屬中華文化圈的少數民族,享受了更好的發展紅利。如果是在印度,結果是什麼?你窮,且愚昧。我們始終堅持捍衛中華優秀文明,並尊重那些捍衛中華文化的古人。明朝的明朝漢服,是朱元章親自設計的。瞭解一下。


西湖邊的耕田人


567430

迷茫135674558

3月24日

中國第一功臣朱元璋同時也是世界文明的解放者 蒙古吞併中國 屠殺漢族七千萬 整個中國尤其是南方兒童不高過輪子 只剩老人女人 滅中國後實行奴隸制 漢人列為下等賤民 為奪取社會優先繼承權實行初夜權 讓漢族長子帶有蒙古血統更好的奴役漢人 有沒有初夜權 民間殺韃子就是最好的證據 為了掣肘華夏文明大量引入穆斯林到華夏 企圖讓中國形成多元文明 宗教文明就是我同化你 你不接受別跟我說話 婚姻就是證據 寧夏回族就是直播 用宗教文明滲透華夏文明讓漢人原有精神消失 如此一來漢族將會慢慢的不斷消弱。。。。 我們國家曾經亡國過 ,亡國時我們豬狗不如任人宰割。 如果朱元璋沒有復國成功 ,華夏將成為歷史。如果漢族在復國晚幾百年華夏也會成為歷史 ,到那時中國已經被穆斯林化宗教化嚴重,社會優先繼承權掌握在擁有蒙古血統的人手裡,即便復國成功還能叫中國嗎!真不知道那些噴朱元璋的漢族人是無知,還是什麼狗。朱元璋建國後雖然殺光了開國元勳,但是他畢竟是華夏重建者,他力挽狂瀾為華夏人贏得了尊嚴,是他終結蒙古野蠻統治讓華夏重生。即便他在妄殺,他的功績不能磨滅,即便他誅殺我九族我也無怨無悔。沒有他所以中國人都豬狗不如,小非在大事上是無關緊要的 。曾經亡國過,所以我們要更愛國,國沒有你覺得你還有家嗎,你覺得你還能好好生活嗎,苟且偷生才是你的宿命。前車之鑑啊,我們要正示歷史,要讓中國人知道我們國家亡國時的慘樣,而不是去掩蓋,不是去認賊作父,這樣國人才會更加珍惜國家。大師們 我寫的是真實歷史嗎,如果是真的,中國有沒有元朝。如果有元朝沒有朱元璋 中國社會格局與印度何其相似 ,原住民是賤民,社會種姓制,宗教左右國家。。。。。。 朱元璋文明解放者 華夏復國者 刻意噴朱元璋的漢人祖宗十八代不得好死


迷茫135674558


朱元璋是歷史上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英雄,恢復了漢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主體地位。也有人說,朱元璋的政策是造成中國近代落後的重要原因。那麼,究竟該如何評價朱元璋呢?

(朱元璋)

先說朱元璋是不是恢復了漢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主體地位。這個話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確定無疑的。因為朱元璋建國之前是元朝,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國家。而朱元璋打敗蒙古人,重新建立由漢人統治的王朝。因此說朱元璋恢復了漢族在中華民族中的主體地位,似乎是有道理的。

不過,這話其實是誇張了。元朝雖然是蒙古人佔統治地位的朝代,但是元朝的大部分人還都是漢人。漢人雖然在元朝受到了打壓,但是其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各方面幾乎都沒有改變。而且,漢民族正以其強大的文化優勢,影響並同化著蒙古族。如果元朝統治的時間再長一點,漢族很可能就把蒙古族同化了。後來的清朝就是一個證明。滿族在清朝雖然佔統治地位,但是到了後期,漢族已經把滿族同化得差不多了。就連朝廷上,也主要是漢人在主政。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的原因,是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的滿族離開了他們生活的土壤,到孕育漢民族的土壤裡生活。因此,他們必然要接受漢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當他們逐漸接受了這些的時候,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就逐漸喪失了,自然而然,蒙古族和滿族就被漢族同化了。

(被漢化的清廷,圖取其意)

舉個例子,蒙古族在草原上,他們住蒙古包,主食牛羊肉,過遊牧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都是圍繞這些來進行的。但到漢地後,這一切都不存在了,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還如何延續呢?

所以說,我們誇讚朱元璋巨大的歷史功績,但事實上他的歷史功績並沒有那麼大。

同樣的,朱元璋上臺後,加強中央集權,讓明清時期的政府,變成極權政府,從而阻礙了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展,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這筆帳,也不能完全算在朱元璋的頭上,甚至也不能算在朱元璋頭上。為什麼這麼說呢?

確實,朱元璋強化的中央集權,在清朝晚期,成為了阻礙中國近代工業革命的頑固勢力。但是,朱元璋生活的時代,中國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還處於世界的領先水平。而這種領先水平,說明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在當時是先進的,所謂“生產關係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既然是先進的,適應的,朱元璋當然要堅決執行,堅決維護,他怎麼能預料得到幾百年後清朝晚期發生的事情呢?

(加強中央集權,圖取其意)

朱元璋加強的中央集權,並不是朱元璋的首倡。事實上,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加強中央集權。朱元璋不過是對中央集權的一種延續和強化罷了。比如大臣功高震主的問題,比如相權和皇權衝突的問題等等。只能說,之前的皇帝對這些問題解決得不徹底,過於仁慈,朱元璋搞得更徹底而已。

再說了,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的做法,實際上是由當時的經濟基礎決定的。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大國,產生了高度發達的內陸農耕文明。這種農耕文明,是由中國當時的地域情況及各種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而西方國家,卻是海洋文明。向外擴張,一直是海洋文明的特點。在航海技術不發達之前,原材料有限,工業文明無法發展起來。但是,當航海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後,掠奪了不少原材料,原始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工業文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當然了,並不是說中央集權對工業革命沒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也是挺大的。不過,首先是因為中國這塊土地上近代工業革命發展不起來,沒有發展的原初動力,才有極權政治的阻礙。因此才造成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

所以說,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從整個世界史範圍來看,確實不是歷史的進步。不過,也不能因此過分強調朱元璋對歷史發展的阻礙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