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我國地大物博,野生植物資源特別的豐富,尤其是在我國的農村野外,野生植物更是繁多,而在這繁多的野生植物當中,有一些我們時常見到,有一些則很難見到,以至於很多野生植物,即便是農民朋友見到也不認識是啥,因此就更別提知道它們的價值了。

要說哪類野生植物最讓人們不熟悉,筆者個人認為是野生菌類,因為很多野生菌類都有毒,除了幾種較為熟悉的野生菌,如牛肚菌、羊肚菌、雞樅菌之外,很多野生菌人們都不敢碰,尤其是那些顏色特別奇怪的野生菌,更是讓人感到害怕。

筆者就知道這麼一種野生菌,它是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很多人就不認識它。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這種野生菌就是“黑柄炭角菌”,很多朋友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它在民間的俗稱,肯定有很多朋友聽過,叫做“烏靈參”。就如圖上所示,這烏靈參長得很奇怪,其生長在地上的部分看起來就像是鹿茸一樣,給人很珍貴的感覺,實際上它地上部分一點都不值錢,而且也不像其他野生菌那樣能食用。

而真正有用的部分,則是它那生長在地下的黑色“果實”,也就是它名字俗稱的來源,而據筆者所瞭解,這野生烏靈參現在的市場價都達到了上萬元一公斤,那麼這烏靈參真的值這麼多錢嗎?又是炒作嗎?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下面筆者個大家一起來討論下這個烏靈參。

首先烏靈參如何來的?雞樅菌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它是生長在白蟻窩上的一種野生菌,一般在挖雞樅菌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在它下面挖到白蟻窩,若是白蟻窩被破壞了話,雞樅菌就不會再生長了。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種叫做“黑柄炭角菌”的真菌,開始在廢棄的白蟻窩內開始生長,形成一個內部灰白、中心和外表成黑色的圓柱形球狀體。

而因為這烏靈參的形成過程很特殊,故而這烏靈參在民間又稱作烏苓參、烏麗參、雞樅蛋、地炭棍、雞茯苓。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那麼烏靈參有什麼作用使得它這麼值錢呢?

在農村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不怕跌得兇,只怕雞樅蛋”,說的就是烏靈參的作用。實際上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烏靈參就是一種十分珍貴的藥材,據《本草綱目》所記載,“烏靈參補心腎、益氣”,而在現代,也有資料記載烏靈參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營養物質,故而可以用烏靈參與肉類燉煮,作為補藥。

而野生烏靈參因為生長環境苛刻,只能生長在廢棄的白蟻窩裡,且野生烏靈參一次能生長的數量極少,故而使得它在市面上非常少見,所謂“物以稀為貴”,其價格自然就很貴了。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據筆者所瞭解,市面上的烏靈參分為“細花貨”、“二花貨”和“大花貨”,其乾貨價格從幾百到上萬一公斤不等。

那麼烏靈參是炒作嗎?每個人看法不一樣,就像冬蟲夏草一樣,很多人覺得是炒作,很多人覺得不是炒作,這烏靈參也是一樣。不過在筆者看來,烏靈參的價格這麼貴也有炒作的成分,要知道烏靈參現在在我國已經有人工培育的了,一些商販依舊把它賣那麼貴,那就不對了。

複製“烏靈參”到今日頭條APP搜索框,獲取更多關於烏靈參的相關信息!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烏靈參嗎?你們覺得它值那麼多錢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