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花钱买门票进故宫时是什么心情?

记忆斑驳旧时光-


高兴,兴奋,如果有点良知也应该感恩一下我党我新中国政府的宽容和仁慈。

你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好好数数,一个前朝亡国之君,在新政府已经建立后不但没有死,还能活着去自己曾经的宫殿游玩,还能毫无顾忌的左一句感慨,右一句回忆的装逼,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溥仪都是唯一一个。

更何况,这个前朝皇帝还曾经主动投靠侵略者,甘心成为二战法西斯阵营的傀儡,为侵略者统治我国国土立下汗马功劳,战后不思悔过,认罪,反而又逃往苏联试图躲避处罚,讲真的,就这些行为加在一起,前朝余孽,复辟势力,战犯,背叛国家民族(满清遗老包括他爹都反对伪满洲国),这些身份加一起,他还能活着只能凸显出我国政府宽宏大量,他还想怎么样?还想上天?

还有什么不满,你可以让他到清东陵问问他先人康熙康麻子是怎么对待明朝遗留太子的,一个七十多的老头当着人家面把人家儿子孙子全砍了。你也可以让他问问法国的路易十六,俄国的尼古拉,看看国际上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扣毛


有关溥仪重返故宫的趣事是比较多的。

比如溥仪逛到光绪的寝宫里,发现这里竟然挂着他父亲载沣的画像,发现这一错误的溥仪好心提醒工作人员,说这张照片摆放有问题,工作人员找来专家后,说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还能有我了解?

溥仪一听很是不爽,就说,我是溥仪,照片上那人是我爸,你能有我了解?


还有说溥仪重返故宫后,从龙椅下面找到了自己藏匿饿蛐蛐盒子;也有说溥仪在展览的文物中,指出其中一件展品,说是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夜壶,并非什么稀世珍宝。

故宫曾经是溥仪的家,不过接受十年改造后的溥仪重返故宫,心情如何呢?

可能有人会脑补这样的场面:溥仪光明正大走进故宫,售票员拦住了他,说道:“你以为故宫是你家?想进就进?赶紧买票去!”

从中不难得出溥仪买票时的心情。

当然,这只是推测。

有关溥仪进故宫买票这件事,有很多的回忆录里都有提及此事。

在溥仪的回忆录里,他说故宫没有他住的时候那么破败了,修的挺好,还仔细找了一下当初他盗卖出宫的那些古董,溥仪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心情如何,但也说了一句:故宫不一样了。

在杜聿明的回忆录里,溥仪对花买一毛钱进故宫这件事嘟囔了一句,声称这里原来是自己的家,但当杜聿明等人要他去跟工作人员说自己是皇帝这件事时,溥仪又不肯说,最后还是买票进故宫。

在沈醉的回忆录里,溥仪对故宫的各个地方都很熟悉,还能讲先祖乾隆的故事,后来又感慨自己没有像李后主以及蜀后主那样投降后被干掉。

在溥仪妻子李淑贤的回忆录里,溥仪游玩故宫时,既回忆了自己童年在故宫的趣事,又想起当年被撵出皇宫的仓皇,还不想让大家认出自己是溥仪,又是感慨又是笑。


金兔历史


我认为应该是淡然吧。

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到低人一等的战俘,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紫禁城原本是溥仪的家,那他为什么会对进自家买门票这么淡然呢?从溥仪被捕为战俘的那一刻,他已经知道大清不可能恢复了。溥仪被捕,刚开始他很忐忑,不知道共产党会不会弄死他,因为亡国的君主没一个有好下场,但共产党待他非常友好。而且在监狱改造,从《溥仪自传》来看,他的思想是彻底的解放了,不再认为自己是君主,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溥仪是聪明的,他知道什么是他的,什么不是他的。


一盏梅子酒


在我看来可能溥仪是唯一一个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朕的大清都亡了”的人啦。

溥仪第一次进故宫时候,是跟着他的工友一起去的,当时想直接进去,结果被售票员拦住,说凭票参观,溥仪只能和工友们排在了长长的队伍中,队伍中的溥仪还和工友们小声的嘀咕:“我回自己家,还要买票?”


溥仪曾经和他的妻子李淑贤去过故宫,在李淑贤的回忆录中写道,溥仪进了故宫之后非常的平和,还给他讲之前自己在故宫里发生的事情,可见溥仪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落落落落之后已经可以淡然的看待一切了。

PS:溥仪可谓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变革中感受最深的人了。


程序员说历史


他是最传奇的末代皇帝,入狱15年,回家时却被要求买门票,还因一张照片与专家大吵!


末代皇帝溥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1932年3月1日,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溥仪被扶植为一个傀儡皇帝,成立“伪满洲国”。这个“伪满皇帝”他做了13年。

日本战败后,溥仪成为首批被押往苏联的伪满洲国战犯,在苏联服刑5年。

后来,他被移交给新中国政府,离开了苏联。据说,溥仪在中国监狱坐牢一直到1959年,被特赦释放。

溥仪被特赦后,友人便邀请他去故宫游览,溥仪本来是不想去的,毕竟是曾经自己的伤心之地。但是在友人的再三劝说和盛情邀请下,溥仪最终还是陪同友人去了故宫。

他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回到这个承载着他幼年到少年时期回忆的地方,却被告之需要花钱买门票。

溥仪气坏了,说道:“我还要买票?”没人理会他,最后他也只能买了票,实在令人唏嘘。

朋友连忙解释:“现在的故宫对外开放,来的人都要买票的,拿这些收入作管理、维修故宫之用。”

溥仪听了,半天不说话。此次游览,溥仪去了景山公园。根据溥仪的描述,“景山”也就是“煤山”,是故宫过去堆煤渣的地方。

当来到景山公园那棵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下时,溥仪停了下来,盯着老歪脖树一言不发,大概在那里站了十来分钟。

之后,溥仪和友人一同来到光绪帝的住处,发现房间里面的照片不是光绪帝的,于是马上找来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说,这是专家给的照片,不会出错。

溥仪很生气,非要见一见这个专家。溥仪对专家说:“同志,你照片挂错了,这是醇亲王载沣!”专家辩解称:“我是专家!我还会不知道?”

溥仪生气的说道:“那是我父亲!”专家顿时没有话说了。

继而,溥仪来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抽了一支烟,对友人说:“过去,是不会有人让我这里来的!

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下场大多悲惨。崇祯皇帝自杀前,还用宝剑砍杀自己的儿女,责怪他们为什么生在帝王家!”

感慨了半天,溥仪站起身来,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末代皇帝能有现在这样一个好下场,真是值得庆贺。”

这次以后,溥仪再也没去过故宫。这位友人在晚年时,还惋惜当时没有把溥仪站在歪脖树下的镜头拍下来。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最后能活下来,可以说很幸福了。关于溥仪去故宫被要求买票,也没有啥奇怪的,因为也没人认识他。

溥仪是末代皇室的当事人,对宗室及宫廷的事情肯定最是清楚,一定比专家更有发言权。

还有一个典故,大学者王国维收藏了一些古董,但溥仪看了之后,表示应该是假的,因为和他家的不太一样。

重踏故宫石板路的那次旅程,溥仪会想些什么呢——他会想过去当皇帝时的得意,会想起自己儿时的痛苦、快乐和荒唐。

他也会想起自己20年努力恢复大清遭受的耻辱、失败和彻底的绝望;他还会想自己在监狱15年中对阻碍他的历史力量的敬畏。

破落的“末代皇帝”历经百劫,九死一生捡了条命,所以当溥仪以自由之身踏入故宫时,内心一定充满了说不出的复杂情感的。

大家好,我是图鱼君,每天用图片讲述最真实的故事。喜欢,就关注我吧!


图鱼


啊,我的大清朝,真的亡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健姐说历史


我想用一句词来形容是贴切的: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广东包打听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作为特赦人员,一次,沈醉、杜聿明等遨溥仪去故宫,他惊诧地说:“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

大殿外面赫然写着: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不知道溥仪看到这个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

溥仪晚年重回紫禁城,偷偷坐了最后一次龙椅

不知道当时他是苦笑,还是真的的高兴....

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沈醉笑道:“有些末代皇帝也有好的结果啊!”

  溥仪连连摇头说:“哪有啊?南唐李后主被俘后,只因为填了一首《虞美人》的词,写了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便招来杀身之祸。”

  沈醉说,李后主是不识时务的典型。春花秋月多少好景可以填词,他却偏偏要去怀念故国,不是自找死吗?

  溥仪听后,不满地把帽子往头上一戴,气愤愤地反驳说:“蜀后主刘阿斗被俘后,不是不怀念故国,还厚着脸皮讨好说‘此间乐,不思蜀’,不一样被害死?”接着他又滔滔不绝地历数了秦、汉、隋等朝代的末代皇帝的悲惨下场后,冲沈醉补充一句说:“你没有当过皇帝,当然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喽!”说完,站赶身来,笑着说:“我这个末代皇帝能有现在这样一个好下场,真是值得庆贺。”

解放后特赦的军统高官沈醉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三十年》里写到过他邀请溥仪参观故宫的经历。书中写的很明白,溥仪说,我从小住这里,还要买票?应该还是有不满情绪的。最后还是军统的人老练,怕惹出事端,沈醉赶紧掏了两张票钱进去的。

作者简介:身为90后处女座的我,时而毒舌又文艺。观点犀利,一语道破。运用女司机的眼光发现问题所在,关注头条号:逗趣梦梦,有什么疑难杂症可以尽管来找我。


逗趣梦梦


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历史大势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改造后的溥仪已经成为一个新人,抛弃了曾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