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初到头条,来碗毒鸡汤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学校里的每一天都在被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洗脑”着:学习,是你们现在乃至未来人生的唯一出路,你现在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整着整那,还······当然我大多数是把此当做耳旁风,整天听个热闹罢了,自己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原地踏步,不想也不会迈出那一步。但真正的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几分道理。既然在学习上只算得上一个小白,那就扯点职场上的问题。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曾经我也天真地认为只要学历过关或只要拿到offer,平稳地待个几年混个部门VP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在仔细想想,公司不过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组织,因此咱们千万别去信那些“大家小家、公司就是你另外一个家,大家都是一家人”的鬼话。契约精神也好,事业心也罢,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做好定位: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职场生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条直线,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道路曲折的曲线,它其实更像是稳步上升中突然一泻千里的抛物线,职场发展总会有一个瓶颈期,运气好老板会顾及情面让你永远处于这个瓶颈期,或运气不好会从公司“被”退休,尤其这几年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产业,无论是内地企业还是外企,裁员潮一波连着一波,后浪推前浪,那是一浪比一浪高啊。而处在事业瓶颈期的那部分人就是裁员最好的目标:年纪不轻了(40-50岁快当爷爷了);薪水太高了(快比老板挣得还多了);发展潜力不大了;性价比不行了(论外貌都不是小哥哥小姐姐,论技术玩个Word文档还得年轻人教),你说不裁这些人裁谁呢?

好残忍 无情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不想被悲催地踢出局,那么就必须把别人踢出去,总有人会被推下去,而你要做的不是把别人踹下去,而是让自己爬上来。换作文艺点话说就是时刻做好自己被踢出去的准备,积蓄能量,实现自己的瓶颈期的跳跃,我把它称作惊险的跳跃。

那么如何跳得更高,跳的更好呢?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高度决定格局。只有树立了正确/现实/理性的思维认知,并把眼光投向远方,努力不让下一个瓶颈产生但不惧怕下一个瓶颈,始终保持一颗警惕的心态,做好“自虐”的准备,在一次次的“下落”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自己也才能不断与外部大环境保持同步,实现这惊险的跳跃,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跳跃。只是知道它,而且愿意选择它的人也寥寥无几,许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40了,不想也没必要再奋斗、跳跃了,再闪到腰就不好了。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种“等死”的心态,跟最近得了新型肺炎还朝路人、医护人员吐口水报复社会的现象表象上也差不多。那些人该想想从大学毕业到40岁才奋斗了几年,40岁离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有几年。职场生涯未过一半,你就甘心这样放弃?

既然职场的发展不是y=k x的直线;而你又不想当悲催的LOSER被企业在40岁时无情的抛弃,其实真的只有跳跃这么一条路径去走,那么就又有人会说因为这条路,实在是太特么难走了……

其实跳跃也常常以摔得更惨的形式出现,这就好比当你越想考个好成绩时它偏让你考的越惨。但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失败,我们的职场生涯和人生才有着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人都是从一次次摔跤中成长起来的,你应该去勇敢地尝试,如果你不去勇敢的尝试,那就算看再多的攻略,听再多的鸡汤,那又有何用。但尝试不是单单的你可以选择自由,而是努力让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权利。你也应该在尝试中发自内心地反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模糊,人这一生,最需要关心的不是在多大的企业上班,有着怎样牛逼的头衔。这是真心话,看看当年那些风光的省长、市长们现在还不是跟普通大爷大妈们一样蹬着敞篷双轮车穿梭在菜市场?唯一你关心的是值得的是钱,但当你被请出门时,即使有再多的积蓄,再多的房产,自己心里也不会好受,甚至极有可能变得颓废。(这是真事儿)那些东西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所以与其纠结于我适合什么?还不如多想想我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我。

Minsen有话说:人生加减法——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跳跃。而如何让自己保持跳跃的身姿?这需要积蓄能力,需要持久且强劲的目标/动力。袋鼠是动物界公认的跳远和跳高冠军,两条强健的后退爆发力惊人,而袋鼠跑得越快,能量消耗反而越低。有趣的是,当袋鼠飞奔起来的时候,它那长而有力的尾巴像根有力的弹簧,撑着地面后,立即快速地弹起,刹那间把整个身体弹向前方。我们的人生也要学会像袋鼠一样学会在自己的每一次跳跃积蓄其足够的能量,为自己的下一次跳跃,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充足的准备:我们每个人在刚刚踏入职场大门时,内心无不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渴望着自己有一天会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所以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向上,当然也可能有些许的迷茫,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学习的意愿绝对是非常强烈的,心态也非常的开放和包容---因为我们当时的肚子里基本上是空白的,所以对外界崭新的知识基本上是照单全收,毫无保留的学习和吸收的,因此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效果也很显著,直线般成长。

但是要不了多久,随着自己能力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财富的积累,生活的安逸,你就会渐渐的发现,自己前进的速度开始放缓,学习到的东西开始变少,或者说找不到可以学习的东西,没有学习的意愿,这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到了一定高度,身边的小伙伴、同事下属都已经被自己远远地抛在了脑后,有种自己在山顶傲视群雄的感觉。而这一切都意味着,你已经在从山顶加速滑向山谷,而且已经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此时你的状态,就像是一条抛物线,经过了前期快速的增长达到了顶峰之后,开始在高点剧烈的震荡,如果此时你不能及时做出改变和调整,那么报应很快就会来临:被职场像垃圾般无情的抛弃。所以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自己一开始定下的目标/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是自由地享受生活,且此时你有了足够的能力,好,去做。如果是爬上更高的位子,在管理中得到乐趣,你就应该虐自己一把,尝试新鲜的事物,接受不一样的挑战,从而为自己赢得下一个腾飞的机会,做一个完美的跳跃!

你是选择被无情地踢出职场,享受退休的乐趣,还是狠逼自己一把,跳过这悬崖,并时刻地准备着下一次跳跃?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 微博:@铭恒集团Minsens
  • Linkdin:@杨泽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