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不是越白越好?

新疆李晖顽石


严格的表述应该是在其他品质都相同的情况下,越白越好。

和田玉籽料的白度确实是评价和田玉品质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大家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漏了西瓜。玩和田玉行内有句话“以熟为尊,以白为贵”。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的追求中,讲究君子如玉,君子到底哪里如玉?

君子温润如玉。温润可以说是和田玉应该最先追求的品质。高品质的和田玉一定是足够老熟,油润,细腻,当然白度高会更好。

玩和田玉一定先追求肉质为王,再去评价其他方面的品质。

一方和田玉如果特别白,干干涩涩的,没有油性,粗糙水嫩,也很难称作高品质的和田玉。


泰山牛牛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和田玉有很多不是新疆和田玉的,有很多俄料,青海料,韩料等等,否被称之为了和田玉,这主要和国标的定义有关系,国标定义含有99%以上的透闪石就可以称之为和田玉。

很多真正的玩家都玩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判断一个和田玉的好与坏,第一要素是玉质,就是玉的细度,其次是玉的润度,这个顾名思义,玉的油润度,再就是白度,如果其他两个指标很好的话,就是白度越白越好,当然必须是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前提下。

判断一个玉是不是新疆和田籽料,一是看毛孔,看皮色。二是看构造,是否是萝卜纹。

其他还有很多方法。











老白在苏州


直接说结论,这个观点100%是错误的。

首先,白度好 ≠ 价值高。

我们都知道,白玉中的顶级,是“羊脂玉”,但羊脂玉并不是以白度取胜,官方对于羊脂玉的定义中,解释如下:

羊脂玉,顾名思义就是好似羊脂(俗称羊油)一样的玉石。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是: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状如凝脂,为软玉的一类。
结合以上的说法,可见羊脂玉有几个特征:
一、质地纯硬度高——羊脂白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高达99%以上,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是玉石中最强的。
二、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纤维毛毡状结构,由于具备了以上两个特征,羊脂白玉才能呈现出独特的“凝脂感”,也称为“油性”。

三、颜色为羊脂白——不是纯白苍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视频感受下羊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9180761051b54f5c4bcb8fdbf66b363a\

美玉秀秀


新疆和田玉的白玉讲究的是润白细糯,白不是所谓那种高白的死漆白,而是一种暖色调的温润的白。按照白度测量仪的测量,俄料的高白可达到60度左右,相当于一般的印刷白纸,而其只能从严格意义上检测为白玉。而新疆和田玉的羊脂白介于白度50度到42度之间。羊脂白是暖色白,温润白,玉质结构紧密细腻,透闪石成份含量极高。



石中有道


当然不是越白越好!而且白度等级也是很有门道!

按白的程度,一般分为脂白、一级白、一级半、二级白

  • 二级白:肉眼看上去有明显青或者灰,然而比青白玉更白的

二级白籽料古龙:肉眼看上去有明显青或者灰,然而比青白玉更白的

  • 一级半:肉眼看上去呈略带青或灰的白色

一级半白玉籽料祝福

  • 一级白:肉眼看上去呈白色,无偏色或微偏色

一级白籽料贝壳

  • 脂白:肉眼看上去白色,无偏色

羊脂白籽料多子多福

除了白的程度不同,还有五彩斑斓的白~

即使是同一白度,也不代表玉石就是同一个颜色。就如同翡翠分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冰种里又有晴水蓝水冰飘花冰油清等各种颜色一样。说起来白玉常见的形容有:

  1. 高白:常见于比脂白还白的料子,像雪一样。“雪”和“脂”,这两个形容就可以代表高白和脂白的不同,相信大家的理解能力,不多赘言。

  2. 暖白:白底色,然而仔细看略带微黄,就是正午阳光洒在玉石上的感觉。暖白的料子一般油性都不错。(上边一级半白度那个竹子就是暖白,不过实物没有那么黄,因为光线原因拍黄了)

  3. 灰白:白底色,然而料子显得暗淡,颜色闷闷的,看着不太舒服。具体会在下面讲闪青闪灰时候说。

  4. 瓷白:很好理解,拿家里的瓷碗看看就知道了,看着很白,但脂份不够,感觉光泽更锐利,不油润。

  5. 僵白:一般出现在石性重的料子上,看过去不太像玉,像石头。

  6. 鸡骨白:介于僵白和瓷白之间,比僵白好一些,但是玉性也不太强。不能理解的啃个鸡腿就知道了,不要吃乌鸡,那骨头颜色是墨玉。

除此之外!还有!白到偏色 !

偏色一般有几种,偏暖(黄)色,闪青、闪灰。

闪青是料子中最经常出现的,即使是顶级羊脂白玉,某些角度也呈现微微青色,而不是雪一样360度无死角的白。

至于闪灰,是不太招人喜欢的料子。因为看过去闷闷的,不明快,其实玉石本身无优劣,都是自然天成,只是因为人的喜好偏好,让它们分出了高下。闪灰的料子要是质地松了,就更难看,不建议入手。

所以,单纯看白或者不白,你是没办法get到和田玉的美的,毕竟在和田玉的世界里,白可以是五彩斑斓的白~


珠宝匠APP


和田玉白玉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市场的追捧,特别是享誉海内外的羊脂玉,更是和田玉中的极品,其因结构细腻、质地纯净、油性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而要如何判断和田玉的优劣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标准,比如皮色、油性、白度、肉质等等,那玉满殿威❤️JYCD88今天就来重点讲一下白度。

从白玉的角度来说,真正优质的白玉也要看它的质地,玉质是否浑厚细腻才是评定白玉优劣的基础因素之一。并且,白度高也不代表质地就好。要是它的白度非常高,但看起来却很干枯、呆板,这样也不能称为优质的和田玉。因此和田玉的白度并不只是越白就越好,这只是一个片面因素而已。 所以,能影响和田玉优劣的因素非常多,它的细度、硬度、光泽、质地、净度以及温润度等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颜色只算是其中一种而已,现在市场上很多白色的玉石种类,拿颜色比较白的青海玉、俄玉来说,虽然他们的颜色非常白,但是跟新疆和田玉相对,价格要低廉许多。

如何看待和田玉的白度呢? 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判断和田玉的标准,首先就是它的白度,特别是刚入行的新手们,都认为和田玉是越白越好的,真的是如此吗? 玉友们都明白透闪石是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所以和田玉一般都是白里透着青的,绝不可能变成纯白的,并且透闪石的含量越多,那颜色就越青。之所以和田玉看起来白,就是因为它含有石质,而且要是石质的含量越高,那它的白度看起来就更好,因此和田玉的白度也不是它的玉质所决定的。

和田玉的白度还是重要的一点就是“十白九松”,就是说白度好的玉石,肉质大多是比较松的,因此在购买时不要过分的执着它的白度,要正确的看待和田玉白度。 虽然说和田玉有“色差一级,价差千里”的说法,但是白度却不是判断和田玉优劣的唯一的标准,除了白度,还要看其皮色、油性、肉质等等,一定要在保证玉质细腻温润的前提下,再追求白度,才算是真正的玩玉之道。

如何挑选要购买的和田玉? 1.看它的光泽。和田白玉本身具有的程度不相等的特殊油脂光泽,这算是和田玉所特有的标志,而它本身的糯性也是不能取代的。优质的白玉状如凝脂,和田料玉石比俄料的油脂性强,青海料会显得比较透。

2.掂重。和田白玉的密度很大,在相同的体积当中,会相对较重一点,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造假品是达不到这个重量的。

3.看它的内部结构。要用玉石专用的聚光手电筒去看内部,和田白玉有相同的絮状纹理,要是有类似星星点点的亮光一样,就可能是石英岩;要是呈平行条带状,就可能是大理岩;要是发现了圆形的气泡,就肯定是仿玉的玻璃。

4.查它的裂纹。常言道“十籽九裂”,但也不是籽料才存在着裂纹,有很多山料在炸裂时会让其本身存在裂。用聚光的电筒照耀玉石的内部,就会发现裂纹,裂纹较多的则质次。有很多玉石也会存在有水线的情况,比如说青海料,在观察时要注意,有水线的也会很影响玉石等级。


玉满殿珠宝有限公司



和田玉并不是越白越好,而玉器也不是越老越值钱。这其中都是两大误区。

和田玉常见的白度形容有:

  • 高白:表示的颜色一般比脂白还要白,好似雪。“雪”和“脂”,就好比是高白和脂白一样。
  • 暖白:以白为底,认真观察会感觉到有一点点黄,像是中午的阳光照在玉石上
  • 灰白:同是以白为底,但是料子会显得比较暗,无鲜艳光泽。

  • 瓷白:由名字知其就像是家中的瓷碗,虽然很白,然而脂粉感不强,油润度也不高。
  • 僵白:此种颜色在石性重的料子上较为常见,看上去更像石头。
  • 鸡骨白:这是处在僵白和瓷白中间的一种颜色,比僵白稍好,然而玉性同样较低。

白度也没有明显的分界,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并且玉还得看质地,瑕疵等等来区分,所以无论是哪一种白,都有它的价值所在。

玉器是不是越老越值钱?

而收藏一件玉器,本身的成色至关重要。在决定收藏一件玉器之前,我们需要先考量玉器本身的出产地以及品类。  

除了玉的产地和品质之外,对于玉的摆件和挂件来说,雕刻手法也直接影响着玉器的价值。好的工匠可以让一块玉栩栩如生,价格倍增,而差的雕刻手法则会毁了一块好玉。

在以上两个条件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古老”这个因素才被考虑进来,越古老越值钱。

我是宝玉石文玩达人空空!虽人丑脾气臭,但有鉴假估价和配串问题可私信我, 我会尽力回答哦。点击上方头像——点击底部私信空空。

紫檀讲堂


白玉是和田玉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人们也大都潜移默化般认为和田玉就是越白越好,实际上不是这样,为什么呢?空空带大家来看一下。

和田玉主要可以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黄玉等。这些分类也是依据颜色成分而命名的,若是以和田玉的白度来定义其优劣,那么,青玉、碧玉、墨玉和黄玉这些怎么来评?而这些玉的品种也是价值非常高的。所以只是从白度方面分辨好坏是错误的。

影响和田玉优劣的因素特别多,比如它的质地、细度、硬度、光泽、温润度以及净度。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颜色只是其中一种。况且市场有很多白色玉石种类,并不是和田玉才是白玉,白玉依据其属性各有不同价格。

所以,当我们鉴赏或者购买玉的时候,千万不要 存在“越白越好”的老思想。若是你只偏爱白玉,其它的根本看不上,那也要从综合因素去考虑,白度是一个块好白玉的一个因素且不是决定性的,原则上是这样,但是墨玉,青玉则是不能依照此方法,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在中国乃至欧洲,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软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两者含量之比变化很大,其次还会有少量的其它矿物,当软玉中的透闪石含量达到95%以上时,因透闪石中含铁低而呈白色,这种白色软玉就是白玉。白玉是高档玉石,其中犹如炼成的羊脂者,称为“羊脂玉”,是软玉极为名贵的品种,如果仅仅是说白玉的话,当然是越白越好,但是,和田玉不完全是白玉,所以空空认为和田玉越白越好的这和理论是不成立的。

热门推荐\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adaa51db8127f323d3a26ca19faa26c\

玉翠讲堂


执玉手著《缘玉》

一、评价一件白玉,要看白度,同时质地的细腻度,糯性,油润感,整体的浑厚凝重都很重要;

和田玉是以白为美,白玉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青白玉、青玉等;但白度高的玉并不代表其它方面都优质。有的玉白度很高,但是看起来十分呆板、干枯,脂性不足,油润不足,就算不上是优质的和田玉。

所以说和田玉的白度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其它审美因素,简单追求越白越好,就象认为一个姑娘皮肤越白就越美一样,不考虑其五官、身材、气质及文化修养一样!

白玉籽料

二、真正的藏家都追求和田玉籽料白玉,白玉籽料有其它产地白玉不可比拟的美感,价格也高出10倍左右,其实许多俄罗斯白玉、青海白玉就比和田玉的白度高,但价格却比和田白玉低很多。

俄罗斯白玉牌

三、很多行家都认为判定和田玉品质的标准首先还是取决于其质地致密,油脂感,体如凝脂、温润,精光内蕴,才是美的源泉,对于油脂度的评价、结构质地的考察更需要实践经验,不能简单地越白越好!而执玉手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基本盾不到结构的青海白玉

四、执玉手从业多年的体会是:和田玉的审美标准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和田玉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君子修身密不可分。

和田玉的各项评价标准其实都遵守“中庸之道”:

白玉籽料的白度常不如俄料,俄料过白则显得凄冷;

白玉籽料的细度经常比不过部分青海料及俄料,青海料最细致部分则成为了水线,过于透明,失去了含蓄之美,质地非常细致的俄料,会过于稳定,少了盘玩变化的乐趣!

河磨玉的油性有的超过白玉籽料,但过油则俗,少了高洁之风!

其实执玉手本人的体会是,最受老藏家青睐的高档白玉籽料的各项指标都是近中间值的,白度好,但不需要太白,太白则显冷,细度中等,隐见结构,整体老熟感强,糯性强的,显温润,手感好,盘玩性好,刚中见柔,似有生命及温度。

优质和田白玉籽料

以上仅为个人感觉,希望以给您一点启发,欢迎讨论,本文为执玉手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了!

关注执玉手,我们一起拥抱价值阅读!


执玉手


玩玉的人大多都喜欢白,而且不少人都希望见识一下羊脂白玉。那么对于白玉,白度的判定、以及如何看待“白”,就成为了玩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咱们先来说说白度的划分。在对于和田玉的白度经常会有一级白、一级半、二级白等这样的称谓,但几级几级的说,有时是也是为了网上描述时图个方便,很多时候对于白度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来说这种评级方法是:一级白:一眼的白,不带一点点的灰或是青。一级半:一眼是白,但是颜色偏暗。二级白:青白或是灰白,往白里面去,而非往青灰里面去, 二级白就是有些泛青或泛灰,但仍属于白玉的范畴。

  不过关于一级白、二级白的说法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尺,不同玩家对白度的认识不尽相同,你可能觉得已经到了一级白,但有人却认为至多1.5级白。所以对新手玩家来说,有个自己的质子话就比较方便,如果没有,也要在大脑中有一个自己的白度标准。培养这种对白度的感觉是很重要的。

  关于白度的界定在实际看的时候,还有很多影响它的东西,背景、光线、厚度等都会对它产生影响。比如在阳光下和灯光下,一块料子的白度是不一样的。跟料子的厚度也有一定关系,在一定厚度范围,厚度越厚白度越差。另外不同的打磨抛光方式脱色效果也是不同的,如果是抛高光的话白度会提升较多。

  很多白玉在切薄之后都会有翻白的情况,但翻白的效果有些不同,色偏青的翻白效果会较好,切薄后白度会提高不少的,但偏灰的虽白度也能提高些,但提高的不多。较致密的料切薄厚翻色一般也会较好。

俄料

  现在很多玩家,过于热衷“白”这个字了,觉得玉就应该“越白越好”。其实,在玉石中的石质含量越高,颜色越白。而不是玉石越好,颜色越白。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俄料的白云质大理岩含量较高,所以导致俄料的颜色惨白,而油性差;青海玉的硅灰岩含量高,所以也是颜色白,同时透度好、油性差。

  很多商家看准玩家就喜欢白的这个心理,用“白”做文章布下一堆圈套。在一些商场,商家为了让玉更白更好看,装的都是LED灯,在这种灯下哪怕是1.5级白,也至少够一级水准了。到商场你看吧,灯光璀璨,每块玉都是那么白。买回家再研究,没准儿是个韩料。

  去商场买白玉,还要得多提醒一句,千万不要多嘀咕“这玉为什么不白”这种话,那些商贩会拿出一堆很白的玉,哪儿产的可就不一定了。俄料,青海料,甚至阿富汗大石头,这些够白了吧?那就离上当不远了。

  那么怎么才算是真正好的白度呢,是那种一眼看起来并不怎么白,但当跟其它你感觉很白的和田玉对比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什么白可以与那种白相提并论,这种白才是籽料那种含蓄内敛的白。但白度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指标,是需要跟玉质结合多方面来综合评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