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有哪些好的推薦?

數碼小C


第一梯隊(自產自銷):

三星,西數/閃迪,東芝,嚶特爾/鎂光。

其中三星最貴也最好,西數性價比略高,東芝性能一般,嚶特爾便宜的真便宜,貴的真™貴。

第二梯隊(原廠顆粒):

浦科特,金士頓。

浦科特近年來都沒出幾個好的固態,性價比不算高。金士頓用的是買原廠顆粒自己封裝的,顆粒穩定性不如第一梯隊。

第三梯隊(白片):

各種品牌定製,聯想,宏碁,影馳,七彩虹等等。這些一般都是拿原廠檢測不合格但能用的白片,可靠性一般,性能還行。

第四梯隊(黑片):

光威悍將,以及各種便宜到不可思議的固態,多是國產品牌。黑片的可靠性不用多說了吧,說不準哪天突然就boom了。

詳細介紹如下

1 SAMSUNG 三星

三星是一家集主控、閃存、緩存、PCB板、固件算法等一體式開發製造廠商,產品的質量也更加可靠。三星850EVO固態硬盤被評為“最好的固態硬盤產品”,儘管已經上市一段較長時間,仍然是表現非常出色的一款固態硬盤,它藉助TurboWrite技術對讀寫性能進行提升,日常使用體驗很棒,在120GB/250GB版本上尤為明顯。

2 Toshiba 東芝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閃存世界的締造者,1984年開發出第一代閃存產品,之後又開發了被廣泛應用於眾多類型存儲卡和應用設備中的NAND閃存,成為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幾家閃存芯片供應商之一。

3 SanDisk 閃迪

閃迪是全球知名的閃存存儲卡製造商,擁有接近5000項專利。其中X400是閃迪2016年在CES發佈的一款SSD,M.2接口版本使用單面PCB佈局,厚度只有1.5mm,是全球最薄的固態硬盤,最高容量達到1T,非常適用於一些小巧緊湊的超極本。閃迪的售後保障一直非常出色,其產品均為全球聯保,“至尊超極速”的官方質保時間甚至長達10年,擔心售後問題的消費者選閃迪一定不會錯。

4 Intel 英特爾

Intel也是目前全球範圍內,為數不多的幾家具備獨立固件開發和閃存芯片生產能力的廠商之一,最新一代的PCI Express接口規範就是Intel參與起草制定的。英特爾 540S系列是Intel新推出的一款入門級SSD,在性能表現上也非常的出色。總體來說,質量穩定,但性價比低是Intel SSD的一個共性,全球聯保的售後服務也讓人足夠放心,適合追求品質同時預算寬鬆的消費者。

5 crucial 英睿達

Crucial英睿達是Micron(鎂光)旗下的一個品牌,作為全球著名的閃存芯片供應商之一,芯片品質可靠。其中英睿達 MX300是2016年推出的固態硬盤系列,有最高1TB的四種容量選擇。MX300延承了MX系列SSD的外觀設計風格,藍黑色的標籤造型與MX200近乎一致,超薄的尺寸也非常適合主流的筆記本電腦和超薄主機。在讀寫速度上,在210M/s左右。MX300的優勢在於功耗低,它可能是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功耗最低的固態硬盤,官方提供三年保修。

6 PLEXTOR 浦科特

浦科特最初為日本品牌,後被臺灣光寶科技收購,在消費級SSD領域,一直都有著非常好的口碑。M7V是浦科特推出的入門級SSD,使用TLC芯片,擦寫次數在2000次左右,在TLC芯片固態硬盤中屬於使用壽命較長的一款,性價比較高。

7 CORSAIR 美商海盜船

Corsair作為電腦硬件領域的頂級品牌,一直在全球硬件玩家口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其產品無論是做工、設計還是用料都保持著相當高的水準。Corsair的固態硬盤全部使用SandForce主控,性能可靠,而且由於SandForce主控在寫入時支持數據壓縮,固態硬盤的傳輸速度和使用壽命都會得到提高。Neutron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適用於遊戲玩家和專業人士。

8 ADATA 威剛

威剛是臺灣一家內存應用產品廠商,產品線涵蓋DRAM及NAND型快閃存儲器及周邊應用產品領域。SU800使用的是鎂光的3D TLC閃存,相對二維的TLC芯片在性能上會好一些,但是限於威剛在主控和固件適配上的水準,SU800的表現與使用了同樣閃存芯片的英睿達MX300相比落後不少。總體來看,沒有核心元件自產能力的威剛在產品實力方面實在缺乏亮點,價格偏低可能是唯一一點優勢吧。

9 金士頓 Kingston

內存行業大哥的金士頓,在顆粒品質上也較有保障,閃存資源來自東芝與美光。NAND上多是自行切割與封裝的,所以在閃存上都打著金士頓的LOGO。憑藉多年存儲經驗,金士頓品質還是可以的,不過市面上金士頓假貨氾濫,購買還需擦亮眼睛。

10 臺電 Teclast

存儲出身耕耘多年的品牌,憑著與Intel的官方合作關係,結合不俗的整體品牌品控,迅速的佔領市場。顆粒方面均採用Intel原裝顆粒,在固態硬盤的核心部件有最必要的保障,臺電可謂國內數一數二的固態硬盤品牌,稱得上固態硬盤的黑馬。


起個名字好難所以不起


目前固態硬盤的價格已經在緩慢下降,其中一線的英特爾、三星、東芝等都在不斷下降,二線的英睿達、光威等降價尤為劇烈。在這些眾多固態硬盤中,有不少不錯的固態,我給大家盤點一下,如有遺漏,歡迎補全。

SATA固態硬盤

1.英睿達 BX500 240G固態硬盤 259元

這款固態是慧榮SM2258XT主控、鎂光的3D TLC原廠顆粒,無論主控還是顆粒都很讓人方向,價格已是1元1G,是不錯的性價比之選,3年質保,還是值得選購。

2.英特爾545s 240G 308元

英特爾的這款固態慧榮2259主控,英特爾自家的3D TLC,這款固態無論性能還是穩定性都表現不錯。尤其是SLC用完後的寫入表現也很出色,最值得稱讚的是5年質保,價格稍微貴一點308元。

3.三星860EVO 500G版本

我推薦是500G版本,價格在549元,接近1元1個G的固態,三星自家MJX主控,自家TLC顆粒,帶有DRAM緩存。

NVME固態

1.阿斯加特(Asgard) 1T固態 999元

慧榮的2260主控,英特爾或者鎂光的TLC顆粒,其實是白片顆粒,打的阿斯加特自家的標。性能比SATA的快,但是在NVME固態中性能一般。但是價格十分便宜,五年質保。

2.西數 Blcak-3D 256G 449元

這款固態性能和三星PM981等相差不多,但是價格稍微優惠點,適合買來做高性能的系統盤。


xc修齊治平


當然是性價比高的好呀,像是威剛和耕升的固態硬盤都不錯,有質保又便宜,性能也不錯,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就這兩款性價比不錯,土豪的話三星和英特爾也可以看看,只不過價格非常高就是了


黑石評測室


怎麼辦,我又被拉來回答這種尷尬的問題了!只推薦影馳的固態硬盤吧對大家不公平,不推薦又擔心工作沒了,很是揪心啊!

其實呢,評價一款固態硬盤好壞的標準有很多,速度、顆粒、品牌(售後)都是重要的評判尺度之一。但是一款固態硬盤值不值得買,有時候並不是一定要這些因素都要完美無缺,而是各方面需要達到平衡。

3.性能

固態硬盤的性能取決於三大要素:主控芯片、閃存顆粒以及固件算法。

主控芯片在固態硬盤中的作用就跟CPU一樣,主要是面向調度、協調和控制整個固態硬盤系統而設計。


閃存顆粒是固態硬盤的存儲媒介,不僅決定了固態硬盤的性能,同樣也決定了固態硬盤的使用壽命。

固件是寫入在主控芯片內部的一種程序算法,是確保固態硬盤性能的最重要組件,用於驅動控制器。

固態硬盤作為一個整體性、協調性很強的硬件,只有當主控芯片、閃存顆粒和固件算法實現協調統一時,才能造就出一個意義上的好固態硬盤。而要將三者真正協調好,達到1+1+1>3的效果,必然需要各種高精尖儀器的嚴格測試。在這一點上,大廠品牌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2.閃存顆粒

閃存顆粒是固態硬盤的存儲媒介,它不僅決定著固態硬盤的壽命,也影響著固態硬盤的性能。

固態硬盤的成本有80%由閃存芯片決定。一般來說,越貴的固態硬盤,使用的閃存顆粒越好。

根據類型劃分,顆粒擁有SLC、MLC、TLC和QLC四種類型。

按照性能和壽命高低排名,SLC>MLC>TLC>QLC,但是目前SLC和MLC顆粒在消費級固態硬盤中已經極少出現(多應用於企業級固態硬盤或者服務器),而且隨著3D NAND技術的發展,TLC和QLC顆粒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已經有大幅提升。就現在而言,TLC顆粒安全使用5年不成問題。

作為消費者,只要確保所買的固態硬盤採用的是原廠顆粒或者是優質的第三方封裝顆粒,壽命問題就無需過分擔憂。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同樣要推薦大家購買大廠品牌的固態硬盤,畢竟無論是在顆粒來源還是售後服務上,大廠品牌都有更好的保障。

3.接口

不同的接口類型代表了不同的傳輸協議,它決定了你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這是我們評價固態硬盤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畢竟它直接決定了你固態硬盤的響應快慢。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類型有 SATA3、M.2(SATA協議)和M.2(NVMe協議)等,後者在速度上更快,但價格自然也是更高。

目前最普遍的接口還是SATA3,但近年來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M.2(NVMe協議)已經開始逐漸淘汰SATA3,我們也推薦大家有條件的選擇M.2(NVMe協議)的接口。

另外,在購買固態硬盤之前,大家千萬不要忘記查看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一些老電腦可能不支持M.2(NVMe協議),而一些小眾的接口(比如U.2)就更要注意。不然買回來驢唇不對馬嘴裝不上去就有點難受了。

4.售後

要帶給用戶超越期待的使用體驗,除了一款質量過硬的好產品外,更離不開背後優質的售後服務。

售後服務建立在產品質量的基礎之上。無論是質保年限還是售後方式,都需要以產品作為支撐。

目前市面上的固態硬盤基本上都提供了三年質保,更好的會上到五年。我們在選固態硬盤的時候,也可以重點從這一方面入手。

最後,我再強調一點,買固態硬盤首選大品牌。如果你是小白,對大品牌一臉懵逼,那你看看我頭像就明白了。


影馳科技


固態硬盤,現在魚龍混雜,品牌非常多,價格也很混亂,同樣都是256G的固態硬盤,價格高中低都有,讓很多人看的眼花繚亂。


同樣都是大概500G的容量,但是價格差異很巨大呀!


關於固態硬盤哪個牌子好?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我具體談談:


一、目前來說,蘋果電腦裡面用的固態硬盤應該是數一數二的

無論性能,還是可靠性,應該說都是蘋果電腦裡面的固態硬盤是最好的了。

如果你就是想要用最好的最可靠的固態硬盤,推薦你直接購買蘋果筆記本電腦。


二、如果你是臺式機,買個固態硬盤,純粹就是為了安裝系統

並且,你的臺式機裡面,存儲文件,還是用機械硬盤。

這種情況,你可以買個稍微快一點的固態硬盤,價格實惠就好。不一定要苛求大品牌,也不用苛求可靠性的了。

這種情況下,買個讀寫速度看起來還行的就可以呢,實惠就行。


當然,如果你確實是要求比較高比較嚴格,還是要買大品牌的中高端產品系列。


三、如果你是筆記本電腦,貌似現在的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是固態硬盤了

如果很不幸,只是機械硬盤的,你可以升級到固態硬盤。

這種由於你的系統和文件,都只能放在一個硬盤裡面。

所以,其實速度還不是主要考慮因素了,這個主要是考慮可靠性。

因為再慢的固態硬盤,對於8000塊錢以下的筆記本電腦,其實都是夠用的了。

此時,建議你一定要購買大品牌的中檔產品。


四、究竟有哪些大品牌呢?

三星,英特爾,主要就是這兩個大品牌了。

其次,就是西部數據、東芝、閃迪、金士頓等品牌了。


五、何謂高中低檔次呢?

比如說,同樣都是256G的三星固態硬盤,價格會有幾個不同的檔位,便宜的速度慢可靠性低,貴的速度快可靠性高。

一般來說,還是建議購買貴的,畢竟速度更快,可靠性也更高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但凡用過固態硬盤的人,都知道固態硬盤讀寫速度快、啟動快、不怕震動和斷電、性能相比機械式硬盤性能更好,也更穩定,而這些優勢,是機械式硬盤無法比擬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固態硬盤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點考慮。

  • 一、接口。固態硬盤接口有sata和m.2兩種,後者是pci接口老硬盤線用的那種,後者比前者速度更快,但是價格也更貴,其實固態硬盤的速度已經很快了,沒有必要追求一點半點速度上的提升,普及程度來說還是sata接口多點。



  • 二、存儲顆粒壽命及性能。基於速度、壽命兩點性能要求來說,有slc ,mlc,tlc三種,優勢最大的是slc類型,擦寫次數多、速度快、壽命長但是價格最貴,一般mlc存儲類型就可以滿足大多數要求。


雖然固態硬盤,各方面性能不錯,但是性價比不如機械式硬盤高,個人認為固態硬盤和機械式硬盤,相結合使用是最合理的選擇。


恆益網絡


該如何選擇固態硬盤?選擇多大的?這些都不是問題,我給大家介紹介紹。

首先,品牌方面。

第一梯隊是三星和英特爾,三星的最好,我說這個應該沒人有意見吧。現在主流的介質是TLC,兼顧了容量和性能,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速度沒有明顯下降。

其次,容量方面。

目前固態硬盤價格回落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性價比最高的當屬500G。還有一個小細節容量越大性能越好,土豪直接上最大容量。日常使用256,500G都可以,就看預算了







快樂齊天h


對於固態硬盤的態度,一直都認為作為系統盤比較合適。主要是因為之前用過兩塊ssd沒有預兆之下就掛了(一塊是閃迪,一塊是金士頓)。硬盤掛掉是最鬱悶的,很多重要數據就完蛋了,而且ssd掛掉數據是找不回來的。幸虧平時習慣好,還有備份,不幸的是還有也丟了很多天的數據,補這些數據就搞的快崩潰了。

我有4臺電腦,都是老電腦,主電腦是臺式機,CPU是q9650的,系統盤用的是閃迪ssd32g的,下掛一塊160g下載專用筆記本硬盤和一塊2T希捷硬盤,個人感覺速度還是不錯的。其他三臺筆記本用的都是光威32gssd,有兩臺光驅位改成硬盤位,速度也還不錯。一臺平時帶出去的,只有系統盤,數據放在一塊msata移動硬盤上,這樣保證速度和數據安全,再用同步軟件,把數據在幾臺電腦之間同步。



可能出發點不同,個人希望速度和數據安全同時兼備,而且使用的都是老電腦,對於我的要求,國內品牌的ssd就夠用了,本人覺得光威夠用了,一百出頭32g,正品,系統夠用,而且小硬盤迫使你要很注意備份,對數據安全很有好處。


乙出東方火天下


你好,對與此問題,我有一些見解可以幫您:
固態硬盤(SSD)速度優勢巨大,使用後節省很多時間,所以裝固態是非常明智的原則。選購時是需要注意一點、確定您的機器需要什麼樣

固態接口

現主流SSD主要有三種接口M.2、SATA、mSATA(PCI接口太過昂貴這裡不談)

M.2接口固態硬盤

此類型接口在最近的臺式機與筆記本很流行,SSD支持NVme協議後,速度在這幾種類型中是最快的。

SATA接口固態固態硬盤

此類型接口新老臺式電腦都有(除非遠古電腦),非常適合升級。

mSATA接口固態硬盤

此類型接口出現在幾年前的筆記本中,沒能流行,選擇餘地少。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接口類型,可搜索拆機視頻確定。

容量方面,目前256G左右最為均衡。可兼顧系統、常用軟件、遊戲、與壽命

一般臺式機統統有SATA接口,用機械硬盤的筆記本沒有SSD接口可將機械硬盤換下。

M.2 接口SSD推薦:

MLC顆粒

建興(LITEON) 睿速 T10 256G 750左右

三星SM961 256G 720左右

TLC顆粒

HP EX900 250G 490左右


SATA 接口SSD推薦:

MLC顆粒

東芝(TOSHIBA) Q200EX 240G 570左右

建興睿速 V2 PRO 256G 560左右

TLC顆粒

英特爾(Intel)545S系列 256G 470左右

東芝(TOSHIBA) TR200 240G 490左右

mSATA 接口SSD推薦:

聯想(Lenovo)SL700 128G 360左右

三星 PM851 256G 490左右


白色的G


關於哪個好這類似的問題,往往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下面說一點我個人的看法。目前使用過的固態硬盤也就三星和七彩虹。三星固態硬盤價格偏貴。我買的500G的花了800塊。用的是MLC的閃存顆粒,連續讀寫速度差不多500MB/s。七彩虹的話價格就相對低一點,500G的差不多480,比三星的便宜了320塊。採用的是3DNAND閃存顆粒,硬盤度寫速度差不多450MB/s左右。整體使用效果還可以。

如果買固態硬盤的話可以注意一下硬盤的接口類型、閃存顆粒、讀寫速度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