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傣族和泰国傣族是一个民族吗?

非常男人10386797


中国境内的傣族成分比较复杂,跟泰国的傣族有区别的。但由于上古人口分布和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造成后世有一些误解。


境内傣族由多种族群组成

我国南方族系在语言、习俗、文化上大体相似,虽然内部分为苗瑶、壮傣、侗台等语支,但共同点非常之多,共享很多特征,外人不太容易区分。比如断发纹身、干栏式建筑两个特征,在南方族系中均很普遍。因此很难用习俗特征来区分民族。


中国境内傣族实际上是百越的一支,位于广西地区,操壮泰语。百越民族在历史上此起彼伏,一直到宋明还在陆续崛起和迁徙,宋朝迁徙进入云南南部和老挝、泰国的就是后来的傣族,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景洪等地。百越民族在明朝还有一波最后的崛起,就是在缅北建立阿瓦王朝和云南西部建立麓川王朝的族群。


宋朝迁徙的傣族和明朝的麓川-阿瓦人,在本地还吸纳了很多土著,正巧的是,这些土著也是古老的南方族系,语言、习俗上跟他们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后世就难于区分了。根据《云南志》(即蛮书),麓川-阿瓦人吸纳的土著里有茫蛮、朴子蛮、佤族等等,还有一些藏缅语的族群。他们共同融合成一种族群,后世也称为傣族,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保山、德宏、临沧和缅甸掸邦。但在云南本地,一般称之为“旱傣族”,其特征区别于宋朝迁徙而来的水傣族。在语言文字上也有很多区别。旱傣族相对勇武善战,也有一些文字史料,这些史料颇为怪异,可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


旱傣族与泰人

“大泰人”假说出现在20世纪初,最初是德国人发明的,认为整个中国南方,即长江以南地区,在上古时期存在一个共同族群,他们的特征是:断发纹身、干栏建筑。其迁徙痕迹在考上比较明显,最终指向了泰国。因此,这些人就认为上古南方族系就是“大泰人”。


这个学说相对粗疏,正如上述,中国南方族系在文献上有百濮、百越,形容其内部成分非常复杂多样,傣族仅仅只是百越中的一个分支而已,而且傣族内部又有很大的多样性,连自称自述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学说明显是不能成立的。就以旱傣族为例,他们跟泰国的傣族的差异相当之大,其文化的融合性比较显著,比如采用汉姓,供奉天地君亲师,同时又信仰小乘佛教等等。这些文化特征与泰国傣族明显不同。


历史咖啡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因其风俗相似,语言相近,宗教信仰相同,所以人们一直习惯性的认为,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一个民族。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傣族和泰国泰族真的是同一民族吗?如果这两个民族同根同源,那么傣族到底是发源于中国还是发源于泰国?如果这两个地处不同地域的民族不是同一个民族,那么又是何原因使得这两个民族如此相似呢?带着这一困扰读者多年的问题,让我们进一步梳理傣、泰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探究竟。

傣族分布图

从两个民族的历史渊源来看,傣、泰同源。据《史记》《汉书》等汉文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与傣族有关的记载就在中国历史中出现。这个时候的“傣族”先民,在史书中被称之为“滇越”;在《后汉书》中,又将傣族先民称为“掸”,同时又将华南各个民族合称为“百越”,由这一称呼可以看出,傣族与中国古代的百越有着浓厚的族属渊源。唐朝史书中将傣族称之为“黑齿”、“茫蛮”、“白衣”,宋朝史书仍然沿用了这些称呼,清朝直接以“摆夷”称呼傣族,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傣族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成份。

傣族姑娘

对于泰国泰族的历史起源地,自初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和文化遗迹。但是在泰国早期的文化、历史发展轨迹中,泰族族源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认为泰族起源于中国北部。许多历史学家推测,由于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傣族受到汉族的压迫,只能南迁至中南半岛,这才形成了生活在泰国的泰族。

第二种,根据目前泰国北部地区泰族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生活在泰国的掸系民族,甚至还有生活在越南的京族,其实都是由中国南方原有的百越群体居住逐步演化而来。当今历史资料推测可知,傣、泰两族实属同根同源,则泰族发源于中国傣族的可能性较大。

傣族小和尚

除此之外,相似的宗教信仰、文字、语言、节日,从侧面印证了这两个民族实为同一族的说法。无论是泰族还是傣族,二者均信仰南传小乘佛教,无论是泰族还是傣族的男子,一生之中必须剃度出家一次,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再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字,皆是由古印度梵文字母演变而来,傣族人书写的傣文,泰族人书写的“泰可素文”,皆要按照从左到右的继续书写,同时在书写过程中不存在标点符号,二者字体的形态结构有所差异,但是文字符号的确属于同一语系。

泼水节

文化相似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泼水节”。傣族人将泼水节称之为浴佛节,泰国泰族将这一节日称之为宋干节。虽说在本土叫法不同,但是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古印度梵语,而且泼水节都在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举行。这一天人们相互泼水,都是表达祝福之意,而且都将浓重的泼水节视为民族的新年。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对比,二者所属国家不同,虽不能将傣、泰两族视为同一个民族,但其民族族源来讲,在古代当属同一民族,它们都是同一民族在历史人文不断发展、进步中推进演变而来。


鸢飞九天2018


傣族在泰国被称为“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出于同源,广义上同属泰老民族。

除了中泰两国的傣族和泰族外,还有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萨姆族,越南的傣担及柬埔寨泰族,都同属泰老民族。无论在各民族的历史渊源上,还是在其文化语言及习俗上,都可印证为同一民族。

傣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战国时期,云贵高原一带的傣族部落建立联盟国家哀牢国,又名勐达光。这便是傣族的原始先民,在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东汉。七年后哀牢国反叛汉,被汉军打败后四散。

有一部分哀牢国人归附东汉,一部分西迁建立掸国,后来掸国被南部的骠国所灭。掸国的残留势力组建了果占壁王国,归附东汉的一支名为蒙舍的小邦,建立了以傣族为主的政权南诏国,与唐和吐蕃都有冲突。

南诏国后被郑买嗣所灭,白族段氏在洱海一带建立了大理国,南诏残留的傣族势力建立了后果占壁和勐泐联盟国。之后又有一支傣族西迁至印度建立了阿萨姆国,大理被蒙古灭亡后,傣族势力被迫西迁和南迁。

泰国的泰族就此形成,清朝乾隆年间,缅甸的傣族势力更替不断,之后的兰纳国和澜沧国趁机脱离缅族独立。后来泰人在曼谷建立暹罗国,二战时期与日本占领掸联邦,这个掸联邦是由缅北数十个傣族勐组成。

由勐澜沧分裂出来的琅勃拉邦也宣布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治下的傣族独立,恢复以前的老挝王国。二战结束后,掸联邦各傣族勐与缅甸的缅族联合组建了缅甸联邦。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的傣族人被印度所统治。

原勐卯弄分离出来的傣族“勐”和“勐泐”则成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各级地方自治政府。暹罗国在1949年改名为泰国,从历史渊源来看,这几个国家中的傣族都是来自哀牢国先民。

泰国泰族与云南的傣族同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泰老民族,早期的泰族起源于长江中上游及云贵高原一带的濮人,在西汉末年吸收越人文化后,形成了现在泰族的雏形。由于地理文化差异,泰族产生了很多的分支。

从语言方面来讲,泰族与傣族语言同属属汉藏语系,有泰语和傣语方言,还有兰纳、暹罗及红河方言。我国的傣语方言主要以其中大泰方言和兰纳方言为主,而泰国泰族是以暹罗方言及一部分兰纳方言构成的。

从信仰和民俗方面来讲,傣族和泰族都是信仰南传佛教。泰国的泰族与云南傣族都有在泰历新年泼水的习俗,在民俗信仰方面几乎没有区别。在饮食上,泰族和傣族因地理和气候的不同,饮食也存在一些差异。

泰族和傣族历史比较悠久,地域跨度也很大,虽然两族起于同源,但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特点。在大的一些传统习俗方面,还是保持一致的。近年来,有部分的学者研究发现,泰国的泰族与我国的壮族出于同源。

综上所述,中国的傣族和泰国傣族确实是同一个民族。


野史也是史


傣族在中国是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的总人口不到160万,云南省有个傣族自治州,就是西双版纳,该州主要民族就是傣族。除此之外,还有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周围一些县,傣族人口也占不小的比例,这些地区属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和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距离泰国北部其实也很近。

泰国的主体民族叫泰族,跟中国的傣族有没有关系呢?

严格来说,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其实是同一个民族,傣族在中国虽然是少数民族,但在东南亚各国可是一个大民族。

傣族除了中国的云南,在泰国、缅甸、老挝和印度都有分布。只不过各国的名称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叫傣族,在泰国叫泰族、到了缅甸把他们叫掸族、而在老挝则称他们是佬族,印度的傣族人主要居住在阿萨姆邦,在这里傣族的名字跟前面的叫法又不一样,印度人把他们叫阿萨姆族或者阿洪族。

傣族在泰国和汉族在中国一样,都是第一大民族;而在缅甸,傣族则是第二大民族,上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傣族,都是泰国泰族的一个分支。

中国的傣族跟泰国的泰族,他们都使用同一种文字,这种文字都是印度的梵文的分支,不管是书写顺序,还是标点习惯和文字符号都特别相近,差异不大。

再看两个民族的信仰也惊人的相似,他们都信仰南传小乘佛教;两个民族的男子,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在一生中都要剃度出家一次。

两地傣族最明显的相同点就是民族节日 "泼水节",虽然这个被傣族人称之为泼水节的浴佛节日,在泰国泰族那里被叫做宋干节。可是两个节日开始和结束都是一致的,都是每年的4月13日开始,到15日结束。都把这个节日过得跟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

而且云南的傣族原来也叫泰族,50年代周总理到云南视察,跟当地泰族人民联欢,还参加了当地的民族节日泼水节。

看到这个民族生机勃勃,自由活泼,就创造了一个字,在泰字旁边加了个"人",把泰族叫傣族。

周总理说,傣是自由向上的意思,傣族人民在新中国这个大家庭一定幸福、自由。

傣族虽然在中国是少数民族,但历史上傣族曾经是中国汉朝的臣民,不过那时候大汉把他们叫哀牢人。因为傣族人建立起的第一个王国——达光王国就叫哀牢国。

哀牢王国看到汉朝繁荣昌盛,大树底下好乘凉,他们叫派出使节拜见大汉天子,愿意紧密团结在汉朝天子周围。汉朝皇帝听了当然非常开心,就同意他们归附中国,设立了永昌郡进行管理。

不过虽然名义上归汉朝中央政府管辖,但皇帝给了哀牢人很大程度的自治权,跟现在的自治州和自治县有异曲同工之处。

哀牢领导归附汉朝确实是非常英明的决定,因为在接受了汉朝的领导后,他们等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把一个闭塞落后的地方变成了开放的地区,吸收了相对先进的中华文明,很多科学技术也被引进过来。哀牢人的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得到跨越式发展。

后来建立起的南诏国,主体就是傣族人,泰国的傣族人说是他们才是南诏国的缔造者,南诏国后来被唐朝收复,成为唐朝的属地,

到了元朝,蒙古大军南下,开始了对各民族的疯狂征服,云南大理国和缅甸的蒲甘王朝也被蒙古大军的铁蹄践踏,国破家亡。

覆巢之下无完卵,残暴的蒙古骑兵,对傣族人也进行了血腥的杀戮,无家可归的傣族人开始了向南大逃亡。

在元朝的统治灭亡后,傣族人因祸得福,在南亚东南亚迅速崛起,发展壮大。1368年于缅甸东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国。而孟族也在缅甸南部发展势力,建都于马达班(Martaban)。

不过最有成就的还是泰国的泰族,他们13世纪就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素可泰王朝,后来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一直发展下去,建立起曼谷王朝。

不过由于上述原因,泰中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郑信就有中国血统,他父亲就是中国商人,母亲是和当地的泰族女子,现在的泰国王室也都有一个汉姓“郑”。

在云南一带的傣族人向南大迁徙的时候,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顽强地生活着。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云南傣族人。

认真讲来,中国的傣族与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也有微妙的区别,在中国的傣族人,相比之下,血统是最纯正的,因为南迁之后,也就是东南亚的傣族人都跟当地高棉人融合,身上具有了其它民族的基因。

因此说,中国的傣族跟泰国的泰族,基本属于同一个民族,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历来现实


其实国内的很多民族在国外都有着“亲戚”,这些亲戚的身上和他们流淌着相同的血液、是有着同一个祖先的相同民族。



比如国内人口只有几万人的京族,就和越南的主体民族、拥有着8000多万人口的越族是有着共同祖先的民族。

还有,哈萨克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一看就知道跟哪些国家有渊源的民族也是如此。

而除了以上所说这些民族之外,以泼水节闻名全国的傣族在国外也有着自己的亲戚。

他们这些亲戚分布在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在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的国家都有其广泛分布,在泰国他们被称为泰族、在印度他们被称为阿萨姆族、在缅甸他们被称为掸族、在老挝他们被称为佬族。

在这些国家的分布中,泰国泰族的人口数量是最为庞大的,占据到了泰国近7000万人口40%多的比例,是泰国的主体民族。




傣族、泰族的两种来源

关于国内的傣族以及泰国的泰族,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历史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傣族、泰族都起源于我国北方或者靠近哈萨克斯坦一带的中亚地区。

在这种说法里,傣族、泰族的祖先在历史迁移中先是来到了我国的云南定居,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他们才开始慢慢向东南亚迁移,渐渐在东南亚各国发展出了或大或小的分支。


另一种说法则是傣族、泰族并不起源于外地,说傣族、泰族最开始的发源地是东南亚或者我国的云南地区,这些人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我们先秦时期的百越人或者东南亚本土的惮族人,后来随着历史的迁移发展,才发展成了如今那么庞大的规模。

种种相似性

不过无论他们的起源如何,都改变不了他们拥有共同祖先、共同民族文化的事实。

就比如泼水节,不仅是傣族的盛大节日,也是泰国泰族人最盛大、最为热闹的一个节日,堪比我们国内的新年。


在泰国,一般男人在七、八岁时都要进入到寺庙中过一段僧人生活才算是有一段“完整”生活的开启,而在国内的傣族人生活区,状况同样如此,男孩同样需要进入到寺庙中生活一段时间。

在语言方面,他们也有着极大的类似,很多傣族人到了泰国之后,都能基本听得懂泰国话,虽然在不少发音上会有所不同,但是这里面的区别就如同东北话和四川话一样,因分隔多年有些发音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有如果大家去过泰国和傣族人居住的西双版纳,那么大家也会发现这两个地方的建筑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一些寺庙就几乎“长”得差不多。


另外在一些传统服饰上,泰国人和傣族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孤客生


是同一个祖先。

(泰族)

泰国的泰族不叫傣族,泰国的泰族是其主体民族,是泰国中部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字,泰国的泰族分三支,北部山区的叫大泰 ,湄公河和湄南河的泰族叫小泰,泰国的主体太族人为小泰人,因为他们是混血的泰族人,他们混合了大量的高棉族孟族,所以他们身材更矮,肤色更黑。

所以他们是和纯种的傣族人系出同脉的亲兄弟,但是随着后来的地域和血缘分歧,他们算是远房亲戚。

因为泰族人混合了新的血统,所以就离得越来越远了。

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同族人。

但在历史上还是系出同源的。

傣族

泰族和傣族都源自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的哀劳人,同时和他们系出一脉的,还有缅甸的掸族,坎底傣,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和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的阿豪姆人,都是一脉同祖的……

他们在古代历史上和百越中的滇越有很大的关系。

后世的历史上,由于不断的战争冲突,包括中原王朝的战争,他们是曾经归属于中原王朝,后来因为又因为战争分裂出去。

这些人分散成各种分支,他们建立过当时以傣族为主的南诏国,经历过大理国,甚至还有的一部分去了印度,建立了阿萨姆国。

有的去了缅甸,建立了新的部落掸族割据势力,泰国则是因为蒙古灭了大理之后,一部分傣族人到了泰国这个地方建立政权,并和当地人进行了混血,形成小泰人。

后来在缅甸,老挝,泰国,印度阿萨姆,均有历史上的哀牢人血统分布,形成新的地方种族。

最后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很多地区,但是由于有很多的分支,最终也就慢慢的把原本的文化意识给地域化了。

傣族和泰国的泰国人是同一个祖先下的一脉相传的兄弟,但是并不是同族人,因为有混血,有差异的文化。

正如傣族人和泰国的一些地方的泰人沟通说的话,完全就不一样了

但是傣族的文字和老挝文泰文,缅甸文高明文属于同一体系,都是从左向右倾斜,自上而下换行,但形体结构有差异。

比如说:老挝话谢谢为,考灾。泰国人有时也会说,考灾,说考昆卡的多些,。

同时傣族和泰族在文化传统节日方面也有所不同,傣族人我们都知道是著名的泼水节,但是泰国人著名的节日则是祈求风调雨顺的鬼面节。

是向本地的灵魂守护者献祭,会得到灵魂守护者的祝福。

目前傣族人口只有有1,261,311人,

泰族人口高达6500万……,是泰国主体民族。

缅甸的掸族分为两支,傣痕,说傣痕语。 人口10余万,分布于景棟。 傣那,说傣那语。 在掸邦有10万人。

老挝的佬族人口是300万左右,占该国人口的50.3%左右。


历史好奇怪


你想说的应该是泰国的泰族(Thai)吧。

我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并不是一个民族。如果大家听说过20世纪的泛泰主义(Pan-Thaism),就会知道这种观点的问题所在。

何为泛泰主义?

傣族和泰族为同一民族的论调,就是源自泛泰主义。

泛泰主义,其实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暹罗(泰国)内部流行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与中国境内的傣族都属于同一民族。

这种同源的关系,是历史造成的影响。这是由于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政权,都是“泰人国家”。也就是说,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泰国的领土。

泛泰主义的政治主张不言自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国受到日本的启发或怂恿,以泛泰主义作为理论内核,提起对西双版纳等泰族的同源民族生活地区的主权主张。

泛泰主义的问题是什么呢?

这种观点极其注重强调壮侗语族(Tai–Kadai languages)的语言学共性。但是,从属于同一语族,并不意味着彼此就是同一民族。这有太多反例可以举出来了。民族的标准并不是像语言这样的表面文化因素。

除此以外,有关泰族的祖先是否在南诏建国的问题,过去也有许多历史学者提出过反对意见。

总而言之,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并不是同一民族。



HuiNanHistory


我国的傣族同泰国的傣族并非同一个民族,相比之下,我国的傣族人口要比泰国的傣族人在成分组成上复杂的多。

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傣族大多数分布在距离泰国比较近的云南省,加上两个民族名字相同。

所以,很容易给人们带来误解,认为我国的傣族和泰国的傣族就是处于不同国家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民族。

总的来说,我国南方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特别是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在语言、习俗、文化上大体相似,除了很多少数民族在服装上的文化差异非常大之外,对于外人来讲,想要从其他的方面区分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是非常困难的。

而在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包括傣族在内,他们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越人,当年百越人就聚居在广西境内。

百越这个民族在我国历史上的经历一直都非常不顺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开始展露苗头,但是,当年他们备受中原各国的打压,甚至在后来的很长时间他们都是相同的命运。

直到宋朝中期,特别是在宋朝初期的时候,百越才开始壮大起来。

自从百越人崛起之后,他们开始大量向着四面八方迁移,很多人去了我国的云南,甚至有些人还去了缅甸、老挝等地,当然了,其中我不缺少前往泰国境内的百越人。

当这些百越人迁移到了云南之后,本来云南就有很多土著人,这些百越人同这里的土著们,通婚,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民族,就是以云南地区为主体的傣族,在宋代和元代的云南地区,傣族还有一种称号叫“水傣族”。

到了明朝的时候,广西百越人又经历了一波崛起,这一次他们又向着四面八方迁移,这次迁移和宋朝初期的类似,来到云南地区之后,他们又一次融入了当地人民之中,成为了傣族人,不过,明朝迁移过来的这些百越人被称之为“旱傣族”。

在外人眼中,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但是,在他们自己心中,“旱傣族”的之前的“水傣族”有很多不同,在语言文字上也有很多区别。而且相比之下,“旱傣族”要比“水傣族”更加勇武善战。

随着历史的发展,两个“傣族”也开始融为一体,形成了现在状态。

总的来说,我国的傣族其实是广西地区百越人的一和分支,虽然现在“旱傣族”和“水傣族”融为了一体,但是他们内部保存下来的差异还是有很多的。

所以,这也证明了我国的傣族同泰国的傣族并不是同一个民族。

我国现在的傣族人,同泰国的傣族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多,泰国的傣族很早之前的文化融合性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宋代时期。

而那个时候,我国的百越人才刚刚完成迁移不久。从时间上来看,泰国的傣族形成时间要远远早于我国的傣族形成的时间。


夏目历史君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一个民族,血缘关系较近,都使用泰语,文化和生活习惯也是类似的,甚至在地域上也有连续性。

西双版纳向南是缅甸的掸邦和老挝,然后是泰国。而掸邦的掸族也属于泰族,老挝的主体人口老龙族也是泰族。

泰国美女

老挝美女

傣族美女

全世界的泰族大约有7000万人,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中国云南。

严格来说,傣族和泰族的主体祖先是中国古代百越民族的西瓯人。

泰族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和当地南岛人种和印度人种混血更多一些。

1,泰语和傣语是一种语言。

泰语有三大方言:

1)大泰方言,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缅甸中北部、印度东北部、泰国夜丰颂;

2)兰纳方言,中国云南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

3)暹罗方言,泰国中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只是方言不同,十句里面有七八是差不多的,双方基本上可以相互交流。

泰语方言字母略有差异,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泰语字母,但都来源于印度的婆罗米文。

傣文字母有七种:暹罗泰文(泰国文)、澜沧泰文(老挝文)、兰纳泰文(傣泐文)、越南泰文(傣端文)、南方大泰文(傣绷文)、北方大泰文(傣哪文)、阿萨姆泰文(古阿萨姆文)。

2,泰族人从广西到云南再到泰国的迁徙过程

泰族的祖先是居住在广西的百越的一支,与壮族、布依族、侗族血缘最近,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先秦时期建立了西瓯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50万大军征服南越,西瓯瓦解。

南部受到强大的骆越(京族祖先)的压力,无法南迁。

一部分西瓯人西迁,沿着哀牢山的南缘,到达云南南部、老挝一带,成为傣族的祖先。

唐朝时期,泰族在云南、老挝一带的祖先,受到南诏国的压力,沿着湄公河等河流继续南迁到泰国北部的山区一带。

而留在云南的人成为了傣族的祖先。

大理国和北宋时期,因为广西的侬智高之乱(1055年去世),又有一批泰族的祖先西迁到泰国北部一带。

从此泰国北部的泰族逐渐强大起来,从山区开始占领高棉人的平原地区。

1238年,相当于中国南宋末年,泰国人摆脱高棉人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泰族王朝素可泰王国建立。


3,泰族(傣族)Y染色体DNA单倍群O基因组基本类似。

对泰族(傣族)的基因抽样研究发现,泰族的基因,大部分是东亚O2a基因,其次是南岛(马来)基因,然后是印度基因。

因为混血的缘故,泰族比傣族有更多的马来基因。

O2a基因,主要是泰族、苗瑶、高棉等民族。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确切说,中国的傣族和泰国主体民族泰族系出同源。

在上古时期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有许多血缘相近的民族,称为“越”,因为“越”的部落很多,汉人称之为“百越”,百越的一支濮人自先秦起就定居在中国云南南部至中南半岛中北部一带。战国末年,楚国将军庄蹻南征至云南境内,但随后秦军攻楚,占领原属楚国的黔中郡,庄蹻无法回国,就在部分濮人支持下“变服,从其俗”,在当地建立了滇王国,这是傣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东汉时滇王国消失,在后汉书中首次有了“掸”这个傣族人的自称,此后傣族先民先后被汉人称作“黑齿蛮”、“绣面蛮”、“金齿”、“银齿”、“绣脚”等,这都是根据其形象特征起的代号,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习俗、形象相近,叫“黑齿蛮”的未必都是傣族先民。

至迟在南诏时代,居住在白族为主的南诏-大理国以南的傣族人被泛称为“白夷”、“摆夷”、“百夷”,“白”指其女性习惯穿白色上衣,“摆”则是“白”的谐音,而“百”则形容这些南方部落分布广泛、部落众多、互无统属。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母亲刀白凤就是摆夷人,小说中说她一方面因“族中势大”被段氏皇族另眼相看,另一方面又说她本人感受到白族对他们的歧视,虽然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但大体说明了当时傣族先民和较“先进”民族、政权间的微妙关系。

白衣和筒裙


约公元12世纪左右,出生于今天泰国清莱府清盛县的叭真建立了傣族先民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景陇金殿国,并把都城从清盛迁到今天中国境内的景洪。但这个政权仍带有浓厚部落色彩,叭真死后其四个儿子无法继续维持王国的大一统,景陇金殿国遂一分为四,长子之国在叭真的故乡清迈,即后来的兰纳王国(元朝称“八百媳妇国”),次子之国在今天越南西北部奠边府一带,三子之国在今天老挝的风沙里,幼子之国则仍以景洪为都,包括今天云南南部和缅甸一部。

景陇金殿国是傣族先民历史上建立的最强盛政权


元世祖“革囊渡江”攻灭大理国,景洪一系投降,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在景洪设立彻里军民总管府,以景洪刀姓头人世袭总管府土司。明初攻灭元朝残存在云南的梁王势力,彻里军民总管府又向明朝征云南的沐氏(黔国公)投降,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称“车里军民府”,仍以刀姓头人刀坎为世袭土司(土知府),两年后因刀氏恭顺,加上明朝中央鞭长莫及,提高规格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升世袭土司头衔为宣慰司。

保存至今的元代“彻里军民总管府”官印


清兵入关后吴三桂进军滇南,后康熙平灭三藩,雍正朝起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但“车里”土司实在太过偏远,因此不但清代,甚至民国都“一切照旧”,直到1950年才和内地统一了行政建制。

但先是由于缅甸势力在清初的崛起,后来又因为英国、法国人的入侵,景洪土司地方政权管辖范围越来越小,许多小部落渐渐变成了缅甸掸邦中的“小邦”。

“傣族”这个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从“泰族”改定的,加“单人旁”系表示摒弃封建王朝歧视少数民族的偏见,“把少数民族当人看”;而在境外则称为泰族(泰国、越南)、老族(老挝)、掸族(缅甸)、阿豪姆族(印度阿萨姆邦),等等,因为分支不同还有五花八门的名字。

傣族和境外同源民族最初通用兰纳文,即“老傣文”,使用源自印度的婆罗米字母。1954年中国改订“新傣文”,即西双版纳傣文,仍然使用婆罗米字母但语法和习惯用法大为改变,成为中国境内傣族最常用的文字,而泰国、老挝则使用同样从兰纳文演变而成、同样使用婆罗米字母的泰文、寮文,缅甸掸族等同源民族则混搭使用各种版本的婆罗米系文字。事实上傣族和境外同源民族的文字使用十分复杂,仅今天仍在中国境内有一定规模使用的婆罗米系傣文变体,就有三、四种之多。据当地朋友介绍,境内外、甚至境内居住较远的傣族(或同源民族),彼此间的方言就未必听得懂,曾有人试图搞一种“傣族普通话”,但始终未能成功。

中缅跨境的傣族和掸族曾经创造了一个“胞波情谊”的词,用于形容云南傣族和缅北掸族间的微妙关系,我觉得这个词也适用于今天居住在不同国家的傣系同源民族——曾宛如傣族少女上衣般纯白如一,但如今已七彩斑斓,一似傣族少女下身穿的筒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