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到底是放牧好還是舍飼好?為什麼?

大山裡的羊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流傳下來的一首民歌《敕勒歌》,描寫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表達了古代遊牧民族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與此同時,這首《敕勒歌》也間接的反映了,我國養羊業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初具規模。

然而,與其他畜牧業相比較,我國養羊業一直被視為“高投資、高風險、低迴報”的養殖代名詞。同時,關於養羊的飼養方式也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那麼,養羊到底是放牧好還是舍飼好?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我國的養羊方式及各自的優劣勢。

受到不同緯度、海拔、地勢、氣候等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響,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我國養羊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放牧、半放牧半舍飼、舍飼

(一)放牧飼養

放牧飼養是一種比較原始和粗放的飼養方式,但也是目前我國羊肉供給最主要的來源。主要集中在我國四大牧區: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這些地區地廣人稀、牧草豐富,是天然的放牧場。羊的品種以綿羊居多,如肉裘兼用的小尾寒羊。放牧飼養全年靠放牧為主,沒有固定羊舍,不喂或少喂飼料,是真正的“靠天蓄養”。

【優勢】

①.成本低

放牧養羊幾乎無需任何設備,飼料投入幾乎為零,大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開支。

②.抗病強

放牧養羊終年以放牧為主,羊群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吃飽喝足,每天長時間的行走有利於增強羊群體質。

③.肉質好

放牧養羊不添加任何生長激素,食用更安全。羊群善於遊走,羊肉脂肪相對較少,吃起來口感較好。

【劣勢】

①.產能低

放牧養羊受季節、氣候的影響非常大,夏秋兩季牧草豐盛,羊群容易長膘。而到了冬春兩季,隨著牧草枯萎,羊群常常因飢餓導致體重下滑,嚴重影響產能提高。

②.週期長

牧草雖然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但也有能量低、礦物質不足等缺點。再加上羊群運動量大,體能消耗也增大。所以放牧飼養的羊群要比舍飼飼養的羊群生長週期長1~2個月,甚至更久。

③.不利於擴大規模

羊群善於遊走,對於老幼病殘的羊,走失、掉隊、死亡是常有的事情。而對於種羊、母羊、羊羔,由於做不到精細管理,所以羊群的繁育能力低、成活率不高,羊群規模發展緩慢。

④.破壞生態環境

古人云:“牛食如澆,羊食如燒”。意思是指牛吃草會留一截,來年還會發芽生長;而羊吃草會連根吃掉,來年草地難以再生。這本是古人告誡後人的一句話,可人們不以為然。過度牧羊,加劇了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了土壤沙化嚴重,沙塵暴等災害頻發。近幾年來,很多地方相繼出臺了“封山禁牧”、“退耕休牧”等政策,我國養羊的方式正由傳統的放牧飼養向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過渡。


(二)半放牧半舍飼飼養

半放牧半舍飼飼養是我國農區、半農區主要的養羊方式,多見於農村散戶小家庭養殖。這種飼養方式相對簡單、靈活。白天,農戶把養趕到山坡、路邊、田邊、河邊採食,晚上再根據白天進食情況補喂乾草料或糠麩類農副產品。飼養品種多以山羊為主,如波爾山羊。

【優勢】

①.成本投入不高

這種方式養羊,雖然需要羊舍,但要求不高。一般來說,只要將一些廢棄的豬圈、牛圈稍加修葺整理即可。而對於養料,青乾草、幹稻草、米糠、麥麩等在農村隨處可見,這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②.飼養方式靈活

不管季節如何變化,天氣如何惡劣,對於養羊幾乎毫無影響。如果天氣好、草勢好、時間多,那就把羊趕出去放一會。反之,那就關舍飼養。

③.食用安全性好

半放牧半舍飼養,大多都是農戶自給自足,所以不存在添加激素的情況,這樣的羊肉吃起來比較放心。

④.肥育效果顯著

根據羊的生長情況及市場行情的好壞,可以對一些膘情較差的羊進行催肥。通過單獨餵食精飼料,縮短羊群出欄時間,從而提高養羊經濟效益。

【劣勢】

①.發病率高

農村養羊條件簡陋、環境髒亂,容易滋生各種病菌、細菌及寄生蟲。加上羊群混養,導致傳播速度極快。而且農村獸醫大多是“半灌水”,所以羊只死亡率相對要高。(某些羊病會人蓄共患,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②.不利於品種改良

羊群混養,造成了羊群濫交、近親繁殖現象嚴重,導致畸形羊、侏儒羊增多,羊群品種質量逐年下降。

③.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傳統養羊追求長壽羊,認為養得越久,體重越多,賣到的錢自然也多。可是人們卻忽視了一個問題:羊的增肉速度在4~6月齡時候最快,超過一歲,年齡越大增肉速度越慢。若是把人工費、飼料費算進去,就會發現多養一天其實是多虧一天。而且,這些長壽羊往往是些老弱病殘,吃起來不僅老澀,還有強烈的“羊羶味”。

④.規模很難擴大

因為管理水平和羊舍面積的有限,所以農村小家庭養羊很難擴大規模。行情不好時賺不到錢,行情好時能賣的又沒幾個。所以想靠小規模養羊賺錢,難!

⑤.不利於鄉風文明建設

可能許多人覺得奇怪,農村養羊跟“鄉風文明建設”有啥關係?若你真的不知道,可以走訪一下左鄰右舍,問問他們對你養羊是否有意見。羊群發出的噪音我們就不說了,羊舍散發出來的氣味不可描述,羊群所過之處遍地羊屎,稍不留神,羊還會跑到田裡踐踏、採食莊稼。影響村容村貌、阻礙村鄰和睦,你說是不是不利於鄉風文明建設?


(三)舍飼飼養

舍飼飼養是一種比較現代化、規範化、集約化的養羊方式。在一些畜牧業發達的國家,以及我國的大、中城市郊區,已經採取了這種飼養方式。舍飼飼養從羊只品種的選擇、繁育、飼養、防疫再到產品加工都有嚴格的標準,科學養羊,是我國未來養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優勢】

①.繁殖快

因為有良好的飼養環境,所以舍飼飼養的母羊每年可產2胎或兩年3胎,每胎平均2~3只,且成活率較高。

②.出欄快

因為管理到位,飼料精良,所以一般7~8個月便可出欄。

③.符合當今消費觀念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肉老、經嚼、味大才是好羊肉的標準。可如今,人們發現羔羊肉具有瘦肉多、肌肉纖維細嫩、脂肪少、羶味輕、味美多汁、容易消化和富有保健作用等特點,所以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

④.經濟效益高

雖然單隻羊的利潤沒有放牧和半放牧的高,但舍飼飼養產能高、出欄快,從長遠角度來看,經濟效益是三者中最高的。

⑤.提高秸稈的利用率

在以前的農村,麥稈、稻草、玉米杆等秸稈幾乎沒啥用,堆著又佔地,所以許多人都採用焚燒的方式處理秸稈。這樣不僅對大氣有極大危害,而且也極大的浪費了秸稈中富含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舍飼養羊,我們可以把這些秸稈加工成粗飼料,既節約了飼料成本,也提高了秸稈利用率。

⑥.利於提高我國養羊技術

我國雖然養羊歷史悠久,但是養羊技術卻遠低於新西蘭、澳大利亞等畜牧大國。許多優良羊種、養羊技術和專業人才,都得從國外引進。所以改變傳統養羊方式,實現現代化養羊勢在必行。

⑦.符合國家政策

過度放牧帶來的生態問題不容忽視,政府在實施禁牧、休牧的同時,也建立了相應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以促進養羊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實行現代化舍飼養羊,是大勢所趨。

【劣勢】

①.成本高、投資大

舍飼養羊,並不是傳統的圈養,而是採用圈地養殖的方式。在建造羊舍的基礎上,還得建造運動場、草場、藥浴場、飼料貯存室、監控辦公室等等。除了羊場建設,飼料的購買、種羊的引進、人工費的支付,也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②.規範化有待加強

雖然大多數養殖場都是嚴格按照各項指標來執行,但也不乏一些投機取巧的養殖戶。他們為追求養羊的利益最大化,過度使用激素類促生長劑,造成藥物殘留嚴重,對人體健康構成一定的威脅。還有一些養殖場隨意排汙,造成水汙染嚴重。


綜上所述,放牧養羊、半放牧半舍飼養羊、舍飼養羊,三種養羊方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但從可持續發展觀來看,純放牧養羊肯定是會被禁止和淘汰的。所以如今養羊,我們只能選擇半放牧半舍飼或者舍飼養羊。對於農村小家庭養殖,個人建議還是採用半放牧半舍飼的方式,畢竟成本低風險小。對於手頭資金充裕的朋友,那個人建議採用舍飼養羊的方式,畢竟這也是符合未來養羊業的發展趨勢。但還是那句話: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鄉村小天


我認為,放養好,小時候每個農村家庭都有羊,早上幹農活時,把養栓在荒地一個早上養就吃的差不多,一天的時間養就能吃好,吃飽。早晚就有羊奶喝。農村要幹好多活,羊奶是最好的營養品。

現在養羊都是規模化,圈養,羊只能吃固定的草,羊的奶就麼放養的好。可以辦合作社,把羊分給農戶,每人做多三隻羊,不耽擱農戶種地,專門放羊,都能把羊養好,把奶買給合作社,農戶增加收益。合作社羊都很健康,產量,品質都能提高。


勤到家


我自己是養羊的,拿放牧和舍飼來比較,各有各的好處。但總體上我還是認為放牧的優勢要大於舍飼的優勢,咱們來做個詳細對比:

放牧的優劣勢。

優勢:

省料省錢,養殖成本較低,可為養殖戶節省很大一筆購買草料的資金。放養羊吃百草,羊又經常在野外活動,身體抵抗能力較強,不容易生病。

劣勢:生長速度沒有舍飼育肥羊的速度快,繁殖能力也沒有舍飼養殖的羊高。放養羊因為在野外到處跑,自身消耗的能量較多,因此長膘效果不太明顯。放養羊還不太好掌握母羊的發情期,產羔力比舍飼養羊差。同時牧羊人每天要跑很多路,比較辛苦。

舍飼的優劣勢。

優勢:育肥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小羊羔的成活率較高。如果是多胎羊,舍飼養殖所生羔羊能達到85%以上的成活率,放牧最多70%。飼養員較輕鬆,容易管理。

劣勢:養殖成本高,這是舍飼養殖最大的劣勢。修圈舍要花錢,購買牧草飼料也要花錢,而這些花費又是很大的一筆開支,總體算下來投入成本太大。舍飼養羊還要給羊修小型運動場,這也需要花錢。


總得來看:經過以上對比,我個人更傾向於放牧養羊。畢竟我們養羊就是為了多賺錢,爭取利潤最大化,單從這點來看,放牧遠遠好過舍飼。


西北郭郭


對於農村想要養殖羊的朋友來說,養羊是非常不錯的。一頭母羊一年產仔大概2次,而且羊肉也是很好的滋補品,價格相對來說也是不錯的,深受消費者和從事養殖人的青睞。那麼放養與圈養的優勢與劣勢是怎麼樣的呢?我總結了一下。

放養優勢:1.飼料成本低 2.羊的肉質鮮美 3.減少羊群的發病機率 4.更容易得到消費者喜歡 5.收入比較可觀 5.減少圈舍建造成本

放養劣勢:1.放養不易管理羊群 2.容易啃食農村裡的其他農作物 3.個別山羊容易走失,夜不歸宿 4.不易及時觀察到個別羊只發病情況領域5.不易規模化發展

那圈養的好處與劣勢是怎麼樣的呢?總結如下:

圈養優勢:1.容易管理羊群 2. 能很好的對個別發病的羊進行治療 3.容易規模化發展下去 4.實現全進全出

圈養劣勢:1.提高山羊的養殖成本,和圈舍建設成本 2.肉質與放養肉質有所區別 3.容易發病而且需要專業的養殖技術經驗

以上就是本人對圈養與放養的一些總結經驗,希望幫助到你。








三農創業生活


養羊到底是放牧好還是舍飼好?為什麼?

羊的生活習性就是放牧,羊好動,害怕圈舍養殖,圈舍養殖一般容易感染疥癬病和蹄病以及胃腸道疾病。養羊還是放牧的好,為什麼?


一、羊的活動能力很強,在水草旺盛的夏秋季節每天活動半徑在3公里左右,冬春水冷草枯季節活動半徑在6公里左右。羊的活動量大,身體比較健康,不容易患病,而且放牧的羊肉比圈舍養殖的羊肉味道好,瘦肉含量高,脂肪少。圈舍養殖的肉羊脂肪比較多。


二、放牧的羊可以保持旺盛的食慾,由於運動量大,消耗量也大,羊每天都保持旺盛的食慾,放牧羊在放牧中不挑食,除了有毒的草不吃,特別喜歡吃樹葉,在夏秋季節放牧加補料,日增重與圈舍的日增重相似。


三、放牧養殖生產成本最低,養殖業中,飼料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放牧羊的青綠飼料基本是依靠放牧採食,放牧地的草和灌木林柔嫩枝葉是天然的,不用花錢,這就節省了大筆飼料費用。放牧養殖主要是增重緩慢,如果不補充精飼料,日增重在100克以下,如果每天每隻補精飼料0.3公斤以上,羊的日增重可以達到0.3公斤左右,生產成本低利潤高。


四、放牧養殖的羊不容易生病,在自然條件下,農村放牧養殖的羊發病、死亡率都非常低,一般為2%左右,抗病力優於圈舍養殖的羊寄生蟲的感染髮病率都比較低。


五、放牧養殖的羊主要是放牧,一般的放牧羊的圈舍沒有圈舍養羊的投資高,只需要建簡易的能遮風擋雨的大棚就可以,固定資產均攤比較小,比圈養羊少一倍以上。


六、放牧養殖的羊採食的食物營養全面,很難出現維生素、礦物質缺乏症。


七、放牧的羊瘦肉量比較高,肉的顏色、嫩度、適當的脂肪風味、飼養和管理方法都是消費者的選擇方向,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認為養羊是放牧好,生產成本低、肉質佳,利潤高。養羊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小編家有個鄰居之前是賣羊肉米線的,所以自己養得有羊,聽鄰居講。養羊可以舍養和放養結合,其實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才能給養羊人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r

兩種方法都可以,因地制宜,看條件適合怎麼樣,能放就放,不適合放了再圈養。\r

農戶養羊,不能只依靠放牧,應在庭院閒地建造能防風避雨的簡易圈舍,單純依靠放牧,生產力不穩定,夏秋抓膘階段體重上升,冬春保膘階段生長髮育緩慢。要隨四季變化,夏秋不補料,入冬,晝短夜長,需補充優良飼料,冬春實行牧舍結合,防止“冬瘦、春乏”。另外山區由於退耕還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區農民開荒種地,可供放牧的範圍愈來愈小,因而農戶養羊採取半牧半舍飼最為適合。\r

半牧半舍飼的優點:青草季節,羊能採食各種營養物質的青飼料,不僅能滿足生理需要,加上游走放牧,鍛鍊了體質,達到了促進健康之目的。放牧時間達到6小時以上,除飲羊用淡鹽水外,可以不補料,降低投入。舍飼在陰雨季節,冬春之季充分發揮作用,按時加草補料,使羊的生活有規律,防止飢一頓飽一頓,影響羊只健康。\r





小魯班之鄉村趣事


各有各的好處。

圈養的好處:隨著現在國家對土地政策的越來越嚴,大面積的佔用土地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大家的印象中羊都是放養的,大家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過去那種牽著羊放牧的場景。想養殖的朋友會問,沒有場地放養怎麼養殖呢?迎賓養羊場的專家們告訴您圈養也是很可行的。從這篇文章開始後我們將系統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圈養羊的養羊技術。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講究可行性,那麼圈養養殖可行嗎?效益怎麼樣呢?圈養養殖肯好的解決了農牧矛盾。既能保存應有的草場,又可以在沒有草場的情況解決養羊難的難題。另外農村秸稈大量焚燒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圈養很好的解決了農作物秸稈的保存和利用問題,使農作物秸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護了環境,節約了成本,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圈養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未來發展的新形勢,完全放養的模式將會慢慢淘汰,那麼掌握圈養的技術就尤為重要,及早的掌握圈養技術。


農民朋哥


資深羊倌艾鴻海為您專業解答。

養羊到底是選擇放牧還是舍飼,沒有一定之規,要根據所在地區條件、羊種類別結合養殖規模確定。根據我的養殖經驗分享真實觀點,期待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草場面積充裕地區放牧養羊好,反之則宜舍飼。

在不同的地區養羊,應根據當地草場條件選擇養殖模式,不能機械的認定哪種模式好。

在北方牧區,如果草場面積大,具備輪牧條件,草資源能夠修養生息,那麼可以放牧。如果草場面積不足,則在夏秋季節放牧,冬春季節讓草生長恢復,實行季節性放牧加舍飼的養殖模式。

在南方山區,如果荒山荒坡資源範圍廣,低矮灌木多,則選擇放牧。如果低矮灌木少,面積有限,可以實行半放牧養羊。

在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地農耕區,儘量不要放牧,避免對農作物破壞並引發矛盾。適宜利用充沛的農作物副產物飼餵羊,選擇舍飼才是最科學的。


二、耐粗飼、野外生存能力強的羊种放牧好,反之則宜舍飼。

不論是否具備放牧養羊條件,也要根據羊種的習性確定養殖模式。內蒙羊、新疆羊、西藏羊等綿羊品種和南方山區的黑山羊、白山羊,耐粗飼、野外生存能力強,可以在具備充沛草資源的地區實行放牧。

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等既適合放牧也適應舍飼的羊種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條件自由選擇養殖模式,根據成本優勢和防疫效果來確定。

湖羊以及部分適宜密集舍飼的雜交羊種最好選擇舍飼,不能因為草資源富裕就把不適合放牧的羊种放到野外,這會產生新的病害,也會影響生長。


三、養殖規模小的放牧養羊好,反之則宜舍飼。

養殖規模是選擇養殖模式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草資源如何豐富,無論羊種如何耐粗飼,養殖規模超過500只以上的養羊場最好選擇舍飼。因為群體規模過大,長期在一起放牧,在疫病防控上是很大的難題。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性疾病都很容易通過接觸傳染,可能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養殖規模低於500只,草場豐沛,羊種耐粗飼,則宜放牧養羊。尤其是100只以內的養羊戶,幾乎都是選擇放牧。

可見,養羊模式到底是放牧好還是舍飼好,不能一概而論,必須要結合草資源、羊種、養殖規模綜合確定。總之,從養殖者的角度看,能節約成本,能降低疫病風險的模式就是最好的養羊方式,不能簡單的說二者之間孰優孰劣。


我是艾鴻海,資深羊倌,農業經濟師,農民勞動模範。為不辜負您的閱讀,每一個文字都是深思熟慮,如對您有點滴價值,請點擊關注。

艾鴻海


首先肯定的說:“不管是山羊、綿羊、放牧的羊、在口感、還有經濟效益上、肯定好於舍飼羊”。但是,有些地方沒有合適的放牧環境,有些地區對養殖環境要求很高。沒辦法放牧,也只能夠圈養。兩種方式各有其利弊。放牧羊和舍飼羊如何養殖管理,才是本文章的重點。

導讀:為什麼這麼肯定的說,放牧羊比舍飼羊好?放牧和舍飼羊的區別有哪些?如何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請允許做為10年養殖羊的大綱我,來仔細的分析評說。

一。放牧羊的優點:

1.)放牧羊飼料投資較少,草牧資源豐富

羊是多胃食草動物。羊的一生,除了休息。不是在吃草料,就是在吃草料的路上。大部分品種的羊,對草料要求並不高。

放牧的羊。不管是新鮮的青草,嫩樹枝葉,枯黃的乾草,甚至是枯枝敗葉,只要沒有黴變。都可以截成小段或者碾碎成粉沫做為羊的日常草料。

這些日糧基本可以滿足羊85%的營養需要。在平時放牧後,可以適當補充15%的小麥粉、玉米麵、骨粉、蝦粉等微量元素,就完全達到了羊的精粗營養需求飼料。


2.)放牧的羊活動量太,肉質結實緊密,口感較好。

通過宰殺,我們發現。放牧的羊活波好動。四肢發達,肌肉豐滿。瘦肉率高達75%以上。在市場上有不錯的價格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歡。

3.)放牧的羊,傳染疾病較少。

放牧的羊,大部分時間散在野外採食。活動頻率較高。接受著陽光雨露的洗禮。自身免疫力提高。通過與舍飼羊比較,我們發現,放牧羊相對來說傳染病較少。(比如:羊布病和口蹄疫,包括羊體外寄生蟲病都較少)。

4.)放牧羊的羊舍建設,投資不多。

放牧的羊白天基本都在野外活動覓食,只有惡劣天氣和晚上才在羊舍休息。對羊舍建設要求不高。有遮風擋雨,防暑禦寒的場所就可以了。


二。放牧羊的缺點:

放牧的羊容易出現漲肚、感冒,包括體內寄生蟲發病機率,羊在野外活動,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放牧羊經歷了突然的寒熱交替或者雨淋,最容易引起傷寒感冒。

羊比較貪吃。過多采食新鮮甜美的草料,還容易漲肚或者腹瀉。不小心攝入到寄生蟲卵,還容易感染體內寄生蟲病的發病機率。防寒保暖和疾病在野外不能及時處理,也是放牧羊的缺點。

放牧羊在野外活動覓食時,因為路途崎嶇不平。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造成骨折和流產。約佔放牧羊損傷率2%左右。這也是放牧羊的缺點。

三。舍飼羊的優點:

1.)舍飼羊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育肥。

懶豬懶羊長膘快,飽吃酣睡猛長膘。如果精粗飼料配比合理,防疫措施得當。舍飼羊能夠吃飽喝好,睡眠質量好。舍飼羊從羊羔到出欄,可以比放牧羊提前兩個月左右出欄。有效佔據市場銷售份額。

2.)舍飼羊,省人工資源。

圈養的羊,不需要人工早出晚歸放牧。保持羊舍乾燥衛生和一天幾次的飼料和水供應就可以了。比較而言,可以節約人工資源。

3.)舍飼羊,便於及時處理日常事務。

不管是有人上門洽談購銷業務,還是羊的日常疾病預防治療,包括羊羔餵養,母羊受孕分娩,舍飼羊都方便及時管理工作。

4.)舍飼羊繁殖率高於放牧羊。

舍飼羊活動量不大,流產機率減少。如果加強人工管理。拋開客觀原因,舍飼羊意外傷害率小於放牧羊。產羔成活率卻大於放牧羊。

四。舍飼羊的缺點:

飼料投資較大。不管是新鮮草料、青儲飼料還是日常供糧,包括精粗飼料搭配供應,舍飼羊在飼料上比放牧羊都要多投資60%以上。而且肥膘較多。

舍飼羊舍建設投資較多。做為舍飼羊的長期生活場所,為了讓羊能夠很好的健康快速生長。對於羊舍建設要求較高。

舍飼羊另外還需要活動運動場所。所以,放牧羊的羊圈投資,至少要比放牧羊舍建設投資多50%以上。舍飼羊在防疫衛生上投資也比放牧羊要多40%左右。(包括每週帶羊消毒殺菌管理工作)。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放牧羊和舍飼羊做優缺點比較,不難看出。雖然兩種飼養方式各有其利弊。但是,放牧羊優勢更明顯一些。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建議新老養殖戶還是以放牧為主。如果沒有合適的放牧場所。能夠採集到便宜豐富的飼料。舍飼方式加強飼料人工管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鄉村生活健康大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