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茶在於春,如何正確挑選春茶?

丁盼望


一般而言選購春茶

首先選擇大產區

如普洱茶可以先考慮

大易武大勐海臨滄等產區

其次再選小產區或品種

如普洱茶大產區中的小產區(茶山)

有布朗山、勐宋、巴達、景邁、易武

再往下細分,便是冰島、班章、昔歸

薄荷塘、千家寨、那卡等

最後選擇採摘時間段和等級

一般分為明前茶(頭春)

穀雨前茶(二春)、三春

等級就是單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


除了產區和等級來挑選春茶外

茶友們還可以通過茶的外表來挑選   

主要從兩個方面下手:

一是幹看;二是溼看

幹看是指在沖泡前觀看茶葉的

外形、色澤、品味香氣


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

顯得肥壯厚實,葉片脈絡細密

葉緣鋸齒不明,有的還有較多毫毛

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


溼看是指在茶葉沖泡後

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判斷

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

香氣持久,滋味醇厚


雲茶金服


發表下個人的一點愚見,僅供茶友們交流探討。

決定信陽毛尖品質的主要有三個因素:

產地 採摘時間 炒制工藝。

一 產地

信陽毛尖產地分佈較廣,相對於小山和平地,大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讓茶葉內涵豐富,口味鮮爽,回甘持久。 我清明節假期拍攝的。茶山平均海拔比較高,茶葉沐浴著陽光,春季雨量充沛。清晨的山上,雲霧瀰漫,甘露滋潤。

這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整體是要優於小山(見下圖)的生長環境的。

二 採摘時間

信陽毛尖採摘時間主要是明前/雨前/春尾/夏季/白露。其中明前和雨前,可以按照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來很好界定,其他的倒沒有具體到某天的非常嚴格的時間界定。

下圖中,4月5日為清明,4月20日為穀雨。如果天氣足夠晴朗的話,明前採摘時間為一週左右,因此明前茶也彌足珍貴。從清明到穀雨的15天內,經常會有3到5天的陰雨天氣,雨前的完整採摘時間在10天左右。

清明期間的茶葉,春芽初吐,生長較慢,均勻肥壯;雨前的茶葉,隨著溫度逐漸升高,茁壯成長。春尾的茶葉,口感已經開始變的醇厚,略有苦澀感;夏茶整體苦澀感較重,到白露時期,茶葉口感又有所回升。

因此,按照採摘時間的角度進行拍序:明前》雨前》春尾》夏季《白露。

三 炒制工藝

目前信陽毛尖的炒制,絕大部份採用人工+機器的炒制形式,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效率提升的成果,機器只是工具,最終幹茶的品質,還是要依靠炒茶師傅多年積累的製茶技藝。只說下個人感受較深的兩點,茶葉殺青要充分,否則製成的好茶有青氣。其次,茶葉烘乾要充分,目前我家採用的是兩遍烘乾的方法。茶葉炒制完成先用炭火烘乾一遍,第二遍再用炭火烘乾一遍,雖然這樣增加了茶葉的成本,但是帶來的好處是茶葉香氣高,易於保存。

只是自己簡單的一點小結,請大家多批評指正~










信陽毛尖茶農小曾


因為春天到了,隨著氣溫的轉暖,茶樹開始新一年的營養生長。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茶樹體內的營養物質積累達到一個高峰。由春季茶青所加工出來的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營養成分含量高而且耐沖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春茶為貴的傳統。

許多茶廠是隻做春茶,因為同一片茶園如在春季採摘後,秋季冬季又進行採摘,這樣即使是春茶的質量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更別說秋茶冬茶了。

市面上各種茶多不勝數,如需挑到真正的春茶,最好是找熟人購買。


武夷巖茶網


看什麼品類的茶了,不同品類的茶採摘標準制作工藝都是不一樣,所以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一直認為茶葉適口為珍,適合自己才是最好,所謂的適合無非就口感和價格,花自己滿意的價格挑到自己喜歡的茶才是最佳選茶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