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夏茶、秋茶的區別?

卡卡西喲


一般認為,春茶品質最優。

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以綠茶為例,色澤綠翠,葉質柔軟,而且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含量豐富,使得春茶的滋味鮮爽,香氣濃馥保健作用明顯。而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質最佳的。

夏茶新梢生長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明顯增加,味顯苦澀。所以,即使是在當前炎熱的夏季,親們最好還是喝春茶哦!

秋茶的香氣更高。據分析,每100克鮮葉乾重,春花的芳香油含量有2.8毫克,夏茶含有2.4毫克,秋茶含有4.0毫克。芳香油是茶葉各種芳香物質的總量,是形成茶葉香氣的基礎。所以,在秋高氣爽之時,常常會有一些香氣很高的茶葉出現。

如何鑑別春茶與夏茶

六大茶類的春茶、夏茶各有特點,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不過總的來所,春茶和夏茶,還是有一些共性的,我們可以分兩步去做個大致的分析:

第一步:看幹茶

春茶的幹茶:一般來說,綠茶、白茶色澤綠潤,紅茶色澤烏潤,茶葉肥壯重實,或有較多白毫。條茶條索緊結,珠茶顆粒圓緊,而且香氣馥郁。

夏茶的幹茶:綠茶、白茶色澤灰暗,紅茶色澤偏紅潤,茶葉較春茶更為輕飄鬆寬,嫩梗寬長。條茶條索鬆散,珠茶顆粒松泡,香氣稍顯粗老。

第二步:試沖泡

春茶沖泡後: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綠茶湯色綠中顯黃,由於氨基酸含量較高,所以會比較鮮爽;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

夏茶沖泡後:香氣稍低;綠茶滋味欠厚稍澀,湯色青綠,葉底中夾雜銅綠色芽葉;紅茶滋味較強欠爽,湯色紅暗,葉底較紅亮;茶葉葉底薄而較硬,對夾葉較多。

具體到不同的茶葉,其春茶、夏茶、秋茶又有不同的特徵。


懂茶帝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提問。

春茶

人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是人們對於不同季節茶葉自然品質的概況,但隨著現代茶葉加工和泡製技藝的提高,目前,人們似乎更喜歡春茶的“苦”。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適宜生長,而且經過了漫長的休眠期,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了充分的積累,茶葉內含物豐富,特別是早期的春茶,例如“明前茶”,春季氣溫較低,茶葉生長較緩,發出的新芽厚而壯,嫩度好,另外,春茶期間一般沒有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因此,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像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品質極好的茶,都是在春茶前期採製的。

清明前後,往往是產茶大戶—江南茶區茶葉的“首秀”,也春茶期間的第一次採摘,而首先長出的4-5個葉片的嫩芽是最好的,以這種嫩芽製出的茶葉味道極佳,是茶葉中的珍品,因此“明前茶”廣受關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茶

夏天溫度較高,雖然茶樹新梢生長會更快一些,但是容易老化,更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說法,而且氣溫高有利於茶葉中茶多酚的積累,使得茶葉苦澀味較重。但夏茶期間高溫低溼的環境十分有利於紅茶的發酵。

秋茶

秋季天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茶葉芳香物質的形成,因此秋茶具有香味佳、韻味足的特點,例如,秋天採製的烏龍茶,“秋香顯露”,香氣尤為濃郁持久(於觀亭,2014)。但是秋季往往雨水不足,而且經過春夏兩季採摘,茶樹營養物質減少,因而秋茶內含物較少,多滋味淡薄,不耐沖泡,品質不如春茶。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雲南普洱茶主要分三季採摘,即春茶、夏茶、秋茶,還有一少部分冬茶。

春茶是指: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這段時間採製的茶葉。這段時間又分頭春(清明前採摘)、正春(四月中下旬)、三春(五月)。春茶最早開始採摘的是海拔較低的地方,相對古樹的採摘時間,小樹和臺地茶採摘較早幾天。

夏茶是指:從每年五月中下旬到十月初採摘的茶葉,這段時間正好是雲南的雨季。

秋茶、冬茶:從十月到十一月中旬以前的茶葉稱為秋茶;十二月到次年二月的茶稱為冬茶。

春茶

茶樹經過了一個冬季的休養生息,到了春天萬物萌生,茶樹隨之抽芽。因此春茶的內含物質豐富,滋味醇釅,刺激性、飽滿度、香氣、回甘、韻味、生津、回甜、喉韻均較佳。

春茶又分頭春、正春和尾春茶。很多人認為頭春茶品質最佳,事實上頭春葉間距較短,葉片偏薄,茶葉黃片較多,滋味偏澀。

正春茶:由於陽光、晝夜溫差適宜,此時生長的葉芽長得剛剛好,葉片相對肥厚,香氣足,滋味醇厚、喉韻明顯。尾春茶的品質要次於正春茶。

秋茶

秋茶的整體口感比春茶弱。因為秋茶經過春夏兩季的採摘,茶葉中的內含物質稍有欠缺,且秋茶經過一整個夏季的雨水洗禮,生長速度較快,木質結構較為疏鬆。

但是秋茶的韻感好,且香氣優於春茶。如果夏季不做採摘,秋茶的品質會更佳。

夏茶

夏季溫溼度大,茶樹芽葉生長快。有句俗話說:“茶到立夏一夜粗”,夏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減少,因此滋味不如春茶鮮爽,香氣也不如秋茶濃郁,並且夏茶中的咖啡鹼、茶多酚含量高,苦澀味較重,協調感不足,

口感是一年中最差的。

冬天天氣寒冷乾燥,茶樹發芽率低。因此冬茶產量較少,甜度和澀度較高。

因每年天氣或多或少有在變化,在依循往常時間規律的同時,要採摘高品質的茶葉還得看各山頭海拔和天氣的變換來確定每年的採摘時間。


內容來自東家茶人守興昌號的分享。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我是【茶知己】,我們的故事從你的點擊開始,歡迎關注!

春茶的質量最好也最貴。春茶、夏茶、秋茶的劃分,主要是依據季節變化和茶樹新梢生長的間歇而定

通常按採製節氣劃分:劃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三季茶。清明至小滿為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有的以時間劃分:於3月至5月底以前採製的為春茶,6月初至8月上名採製為的夏茶,8月中旬以後至10月底採製的為秋茶。

春季生長的鮮葉,葉多呈濃綠色,肥大而柔軟。其品質特點有二:一是滋味濃;二是香氣高

夏茶的品質不如春茶,特別是綠茶尤為明顯。因為夏季氣溫高,芽葉生長快,鮮葉內部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對較低,香氣比春茶低,滋味比春茶淡。同時夏季日照強烈,多酚類含量較高,形成苦澀味。第三,夏茶的纖維含量高葉肉薄,葉質粗而硬。夏季紅茶則因多酚類含量高,有利於發酵,品質甚佳。

秋茶品質介於春夏季之間。因生長期比春茶短,鮮葉內有效成分的積累相對要少,所以香氣、滋味較遜色。葉肉與葉質和夏茶相似,條索也顯粗松。如遇高溫少雨,茶樹水分平衡失調,往往出現芽頭短小。

一般來說,對於綠茶而言,春茶的品質往往是一年中最好的。喝春茶主要是喝綠茶,味美香濃。喝夏茶通常是喝紅茶為主,夏紅茶色澤紅潤,味濃厚;春茶、夏茶、秋茶的品質各有千秋,喜歡就好。

快樂分享快樂生活,感謝閱讀,歡迎溝通交流,醉品茶城,一個只賣好茶的地方!


茶知己


百花吟旗下 普洱茶/滇紅茶/白茶 專業茶知識分享自媒體,懂茶的都關注了!


眾所周知,越是低海拔越是靠近熱帶的地方回暖就越快,氣溫越高農作物發芽就越早,反之則越慢越晚。而云南的古樹茶多生長在山區,海拔相對較高,晝夜溫差較大,茶樹生長週期較長,所以相對海拔較低的壩區茶發芽要晚。


雲南普洱茶按照採摘季節,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產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春茶

雲南古樹春茶採摘時間約為3月下旬至5月中旬,茶樹樹齡越大,則發芽往往也越晚。這裡青衫再提個細節,那就是明前茶並不適合準確形容雲南古樹普洱茶採摘時間。明前茶指的是農曆清明節以前,而依農曆推算,雲南很多地區古樹茶尚未發芽。所以普洱春茶準確的叫法是頭春茶、二春茶,而不是明前茶。


頭春茶在3月初開始,臺地茶開始陸續開採,而古樹茶由於海拔較高,山上溫度低,生長較慢,一般要等到3月下旬才開始,月底才會大面積開採,採摘時間會延續到4月20號左右。


二春茶是4月底到5月中旬採摘,品質相較頭春茶要差一些,價格也會低一些。


春茶因為自秋茶採摘後就進入修養期,長達6個月的積累。所以春茶茶質富足,內質飽滿,湯感厚重,茶香高銳,是一年之中品質最好的茶,價格也是一年之中最高的。


總之,海拔越高,樹齡越大的茶樹發芽越晚。所以每年普洱春茶,要想喝到真正的古樹茶,時間多在4月中旬以後。在此之前製作出來的普洱春茶,多為臺地茶。


夏茶

夏茶是5月至6月期間採摘,在雲南,一般普洱夏茶採摘的非常少。

夏茶由於剛剛經過春茶採摘,茶樹內含物質欠缺。加上降雨過多,生長較快,做出來的普洱茶滋味淡,苦澀重,協調性不佳。口感不佳自然賣不上好價錢,所以茶商很少收購夏茶,故而源頭茶農也較少採摘。


當然目前普洱茶市場魚龍混雜,一些經營低端普洱茶的商家則會趁機收購毛茶。


秋茶

秋茶是8月至10月期間採摘,普洱秋茶以香氣好而備受追捧。

秋茶苦澀度低,相較春茶,內含物質不是那般飽滿,所以湯感略顯寡淡,反而顯得茶湯甜度更高,整體滋味風格較為平和。秋茶價格高於夏茶,低於春茶。


以上內容為百花吟高級評茶員青衫原創撰寫,想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識,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號: ynbaihua (長按複製),恭候交流!


百花吟茶學院


其它大神複製的都很棒,很正規化。作為一個茶農 也簡單 籠統 直白的說幾句

春茶毋容置疑是最好的 無論從營養價值 還是口感上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茶農深知的

健康 不僅是說茶有什麼好的輔助功效(茶不是藥,不治病)以安徽黃山的茶來說 太平猴魁、黃山毛峰 產地在山的最深處 海拔700-800米左右 毛峰採摘時間約3-25左右,此時的茶山溼度大 氣溫低 根本不存在任何害蟲 也就杜絕了農藥的使用。太平猴魁產期只有十多天,穀雨過後陽曆五月初就停擺 來年再開園。

也是為了杜絕農藥,不摘夏茶 保證品質的一種約定

明前茶貴如油 那是肯定的。

黃山毛峰300元左右一斤就很好

太平猴魁500-3000

五六百口感也很好的

歡迎交流


黃山猴派茶行


近幾年春茶價格是節節攀升,茶商茶農混戰不休,市場混亂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不說市場,只說茶,茶友都知道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春茶到底好在哪裡呢?

冬天,茶樹主要生長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

春茶

經過一冬的修養,春茶所含的內含物質是最豐富的,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這是春茶和夏秋茶相比很細微的差別。

潛伏一個冬天之後,第一撥春茶,即明前茶是質量最好的,香氣馥郁,內質豐厚,茶湯有厚重感,滋味沉穩內斂,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但其實春夏秋茶各有特色,有人喜歡春茶,自然有人偏愛夏秋茶。

夏茶

夏茶,由於採製時正逢炎熱季節,雖然茶樹新梢生長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但很容易老化,所以夏茶採摘要及時,由於生長太過快速,營養攝入跟不上,所以夏茶有點徒有其表的意思,內質含量並不如它的外形一樣壯碩,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明顯增加,從而使滋味顯得苦澀。

在夏天溫度比較高,光線照射強,茶樹生長快,有利於茶葉碳代謝的進行,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所以一般夏茶適合制熟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在後期可轉化的物質較多,轉化空間自然大。

夏茶的口感淡薄,由於一夜暴長,根基不夠牢固,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物質不夠,導致夏茶湯水單薄,苦澀明顯,尤其澀味不易化,一般夏茶是由產量較大的廠家用於拼配中。

秋茶

秋茶品質僅次於春茶,秋季氣候介於春夏之間,在秋茶後期,氣候雖較為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會使採製而成的茶葉顯得較為枯老。

特別是茶樹歷經春茶和夏茶的採收,體內營養有所虧缺,因此,採製而成的茶葉,內含物質顯得貧乏,在這種情況下,秋茶葉條較春茶瘦弱,尤其葉片的厚度明顯降低,口感湯質淡薄,滋味弱,連帶著苦澀也較弱,有種清淡如水的感覺,但秋茶也有過人之處,秋茶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高香,香氣高亢繚繞,有種噴薄而出的氣勢,再加上它苦澀低,也算是別有一番滋味。


雲南普洱茶


春茶、夏茶、秋茶是根據採摘時期和季節命名的。

春茶:通常是把3~4月採製的茶葉稱為“春茶”;

夏茶:通常是把5~7月採製的茶葉稱為“夏茶”;

秋茶:通常是把8~10月採製的茶葉稱為“秋茶”。

春季生長的鮮葉,葉多呈濃綠色,肥大而柔軟。其品質特點有二:一是滋味濃;二是香氣高; 夏茶的品質不如春茶,特別別是綠茶尤為明顯。因為夏季氣溫高,芽葉生長快,鮮葉內部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對較低,香氣比春茶低,滋味比春茶淡。同時夏季日照強烈,多酚類含量較高,形成苦澀味。第三,夏茶的纖維含量高葉肉薄,葉質粗而硬。夏季紅茶則因多酚類含量高,有利於發酵,品質甚佳。 秋茶品質介於春夏季之間。因生長期比春茶短,鮮葉內有效成分的積累相對要少,所以,香氣、滋味較遜色。葉肉與葉質和夏茶相似,條索也顯粗松。如遇高溫少雨,茶樹水分平衡失調,往往出現芽頭短小。

一般來說,對於綠茶而言,春茶的品質往往是一年中最好的。喝春茶主要是喝綠茶,味美香濃。喝夏茶通常是喝紅茶為主,夏紅茶色澤紅潤,味濃厚;春茶、夏茶、秋茶的品質各有千秋,喜歡就好。

看到最後的朋友點個贊,支持一下。歡迎評論留言相互探討


小茶閒舍主人


春季茶葉經過一冬的休養生息,加上天地自然陽氣生髮,萬物復甦,茶葉配合天地大勢,累積的養分和芳香物質都很充分。而春季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採摘茶葉也比較從容,所以春茶的品質在兩方面都表現得很充分:一方面是內質,醇厚鮮爽;一方面是香氣,高揚綿長。這也是春茶較為昂貴的原因

夏茶的主要問題是生長溫度。夏天溫度過高,茶葉生長速度增快,茶葉的茶多酚等累積較多,但是茶葉的芳香物質的累積就遠遠落後,因此夏茶往往苦澀,雖然有的時候覺得內質和特點表現得更為充分,但是香氣上一般明顯弱於春茶。

秋天也是茶的主要出產季節。秋天溫度開始慢慢轉涼,而大部分的植物開始開花結果,進入收穫期,茶樹也是一樣,經過春夏兩季的生長,進入準備休眠的時期,所以茶樹葉片的內質累積開始減弱,然後慢慢強壯枝條和根部,做好過冬準備。所以秋茶的香氣會變得比較迷人,豐富多彩,綿長悠遠,但是內質上會顯得水路偏薄,沒有春茶那麼醇厚。

以上是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大體區別,但是這個並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年份因為氣候的差異,有可能會造成茶葉品質的波動。拿普洱茶來舉例,我們把氣候較好的年份稱之為“大年”,氣候條件較差的年份稱之為“小年”,2011年是普洱茶的小年,而2010年是普洱茶的大年,普遍來說,2010年的秋茶要好於2011年春茶的品質。所以,這個還需要我們多品、多看、多瞭解,才能做出一個比較正確的判斷。

明白了不同季節的茶的特點,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辨別新春茶呢?一般來說,仔細觀察就能夠明瞭。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鮮爽、葉底柔軟的特點,尤其春茶的葉緣鋸齒通常不明顯,而夏秋茶的葉片邊緣鋸齒就很明顯。


梟茶薈


常常聽到人們說“春茶”、“夏茶”、“秋茶”,三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南叔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根據採製季節分辨

春茶是指清明穀雨前後,即3-4月間採製的茶葉。經過一整個冬藏,而春天生機勃發,蘊含能量,保留了人體所需的大量的維生素物質。且茶芽肥美,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味醇香濃,唇齒生津。富含蛋白質,適合養生保健,健脾益氣。而春茶也因為較為稀少,素來有春茶貴如油的說法。

夏茶是指在5月-7月之間採製而成的茶葉。春夏交替之際,氣溫驟升,芽葉生長迅速,產量多,色澤不一。茶葉中氨基酸的含量較少,而氨基酸是決定茶葉味道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所以夏茶滋味不如春茶鮮活,香氣稍遜,略帶苦澀。

秋茶則是指8月之後採製而成的茶葉。茶樹經過春夏生長,芽葉內所含營養物質較少,葉片大小不一,葉色泛黃,葉底發脆,滋味平淡,香氣若有似無。

根據幹茶的色澤外形分辨

可以從幹茶的形態進行分辨,主要通過形、色、香三個條件。

春茶的特徵:紅茶、綠茶條索緊結,珠茶顆粒圓緊,香氣馥郁,茶葉重實;紅茶色澤烏潤,綠茶色澤青潤,芽葉肥碩,枝梗壯實;有茶樹幼果,果實大小如綠豆般大小。

夏茶的特徵:紅茶色澤紅褐,綠茶色澤烏黑,茶葉輕飄寬大,嫩根瘦長;紅茶、綠茶條索鬆散,珠茶顆粒松泡,香氣難辨;茶果宛如豌豆大小。

秋茶的特徵:紅茶暗紅,綠茶黃綠,葉形瘦小,茶葉大小不一,輕薄飄忽,香氣平和;8月為茶花蕾期,9-11月為開花盛期,所以凡茶葉中夾雜有茶花花蕾,當屬秋茶。

根據開湯審評分辨

將茶葉沖泡後,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行評斷。

凡沖泡時茶葉下沉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澄清透亮,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豔帶金圈的,葉底柔軟厚實,芽葉繁多,葉脈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者,

均為春茶。

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稍低,紅茶滋味較強欠爽,葉底較紅亮,湯色紅暗;綠茶滋味欠厚帶澀,葉底中夾有銅綠色芽葉,湯色青綠;茶葉葉底薄而較硬,夾葉相對較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的,均為夏茶。

凡沖泡後香氣不高,滋味平淡,稍帶澀味,葉底夾雜銅綠色芽葉,夾葉多,茶葉大小不一,葉緣鋸齒明顯的,為秋茶。 

以上就是南叔整理的辨別春茶、夏茶、秋茶的方法。

春茶營養最豐富,南粉們一喝為快,品味香醇恆久遠!

部分茶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