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5公里成績至17分鐘以內,求大神指點迷津?

獨狼


你好,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5公里提到17分以內比較難,不過經過系統訓練有的人是可以的。



5公里用時17分鐘,平均配速是3′23″,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題主既然提出這個問題來了,說明你有可能具備了5公里跑進4′00平均配速的能力。如果目前5公里跑不進20分鐘,那就不用去嘗試跑進17分鐘了。



要想實現這個願望,就必須通過有氧訓練+力量訓練+間歇跑訓練的方式來進行。

1.有氧慢跑訓練。平時的跑步訓練有80%都是有氧慢跑訓練,有氧基礎打好了,心肺能力肌肉能力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提速是建立在有氧慢跑基礎之上的。一般人有氧慢跑的心率大概在140次左右,高手最好控制在135次左右。



2.力量訓練。想提速至17分鐘以內,力量訓練必不可少,強大的力量是跑得快的保證。力量訓練主要是核心力量訓練以及腿部力量訓練,平時必須和跑步訓練交叉進行。訓練內容包括深蹲,卷腹,平板支撐,俯臥撐,開合跳,高抬腿,弓箭步跳,蛙跳,提踵等等。



3.間歇跑訓練。

間歇跑訓練是提速的最佳訓練方式,你可以一週訓練一次間歇跑,每次跑6組1000米。每次以最大的能力跑1000米,組間休息不要超過上一組跑1000米所用時間的一半,訓練後以慢跑一公里的方式結束當天的訓練。間歇跑雖然很痛苦,但它可以提升最大攝氧量以及體內清除乳酸的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訓練,你的配速肯定會提升一大截,至於能不能5公里跑進17分鐘,那就要看你努力的程度以及你的天賦如何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山水之墨白


我之前也是學校的一個長跑運動員,我把我自己的對5公里的訓練計劃和你分享一下,不喜勿噴,希望能給你帶幫助,不好的地方也希望給為網友指點一下.

首先是呼吸:大多數跑友採用的都是“兩步一呼”;

其次我們均勻分配自身的體能,把五公里分為“起步,勻速,衝刺”三個階段,下面是具體訓練計劃

1.通過慢跑200—400米調動機體內臟的適應能力,調節呼吸節奏,掌握呼吸方法;然後進行長跑的專門性準備活動:

①做40-60米的加速跑或變速跑,活動各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②擺臂練習,活動上肢關節;

③深呼吸練習,調節呼吸頻率;

④體會掌握5000米和3000米不同距離段的體力分配。

動作要領:

1.

動作輕鬆自然,重心移動平衡,直線性、節奏性強,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能力好,做到動作既有實效性,又能節省能量的消耗。

2、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起跑時,身體重心主要落在前腳上,身體保持穩定姿勢,集中注意力聽槍聲。聽到槍聲或口令後,前腿用力蹬伸,兩臂配合腿部動作,快速用力向前後襬動,身體向前衝出。起跑後,上體保持前傾姿勢,蹬地前擺以及兩臂的擺動都應快速積極,逐漸加大步長和加快速度,隨著加速段的延長,上體逐漸抬起,跑向自己所需的戰術位置後,即轉入途中跑。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是比賽開始時,使身體快速擺脫靜止狀態,快速跑出,並儘快發揮出正常的跑速水平和佔據有利跑進位置的過程。 3、途中跑。頭部與脊柱成一直線,下頷微收,兩眼平視,頸部肌肉較放鬆,途中跑要儘量做到放鬆自然、步幅均勻、蹬擺結合、上體姿勢正直或稍前傾,頭部自然。兩手的擺臂動作,肘關節自然彎曲,以肩為軸,前後自然擺動。當擺動腿前擺到最高位置後,應積極下壓,膝部放鬆。途中跑是5000米的主要階段,掌握正確的途中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注意著地緩衝,用全腳掌或前腳掌外側先著地,可減少地面對人體的衝擊,儘可能做到著地柔和有緩衝。著地不正確,加上在水泥路上或硬地上進行中長跑訓練,很容易產生脛骨骨膜炎或出現踝關節和腳背損傷。

4、終點跑。加快擺臂速度和步頻,以頑強意志,衝向終點。終點跑是臨近終點的一段加速跑。快到終點還有400米左右距離,要竭盡全力進行衝刺跑,一直跑過終點線。什麼時候進行終點跑,要根據訓練水平、個人的體力情況來決定。不僅僅是比成績比水平,更重要一點是比意志,比吃苦精神。

5、呼吸方法。在5000米跑時,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大,對氧氣的需要量增加,為了供給機體足夠的氧氣,正確的呼吸方法十分重要。跑時,呼吸的節奏應和跑的步子配合起來。一般採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呼吸方法。初參加中長跑練習的人,首先感到呼吸急促,或感到胸部脹悶與難受,這是換氣效率低缺氧的表現。為了改善氣體交換與血液循環的條件,就要掌握跑步過程中正確的呼吸方法與節奏,可用鼻和嘴同時呼同時吸,呼吸的節奏應當和跑的節奏相配合,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

在跑步過程中,由於氧氣的供應滿足不了肌肉活動的需要,跑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困難,動作無力,跑速降低,不願跑下去或難於繼續堅持跑下去的感覺,這種現象稱“極點”。這是中長跑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跑的強度大,“極點”出現得早;跑的強度小,“極點”出現就遲。適應過渡的時間也短。耐力強、水平高的,其“極點”出現就較緩和、短暫。為了避免“極點”過早過強出現,一是做好準備活動,二是加強提高訓練水平。當“極點”出現時,一定以堅強的意志跑下去,注意呼吸方法,適當調整跑速,很快就可以控制和消失的。

最後是注意事項:

1、注意跑的節奏與呼吸配合。

2、加強腿、臂的力量,強調用前腳掌內側著地。

3、多做柔韌練習,增強弱肌肉群的力量,使各部分肌肉力量發展平衡。

4、多練習上體保持正直的慢跑、中速跑、變速跑和跑的專門性練習。

5、患有心臟病、心肌炎者不宜參加長跑。

5000米跑一段時間後,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呼吸困難、胸部發悶、四肢無力、跑速下降的“極點”現象。這時一定要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跑下去。要加強呼吸的深度,適當調整跑速,“極點”現象就會緩和,“第二次呼吸”也就出現。只要堅持繼續跑下去,經過一段時間後,這種現象就會減輕,身體機能就會得到明顯好轉。


愛羽之客


您好,

首先是自信心,您相信自己嗎。

其次是執行力,您是想要還是一定要達到目標呢?

第三是在跑的時候轉移思維,就是說在您跑的時候,把累的感覺給轉移走,如果轉移走後您就感覺不到累。

第四是意念,您達到17分鐘後,有什麼結果,就是達到後有什麼好處;如果達不到有什麼痛苦,例如別人小看您等等,要不斷的複習痛苦和好處,這樣就可以不停的增加您的意念和耐力。

第五是目標,當您要達到5公里17分鐘的時候,請您把您的目標提高一些,目標更大動力更大。

如果您做到以上幾點,相信您會得到不的提高的。

祝您新年快樂,早日實現目標。


王濤181604395


1.分配好體力,不能一開始就卯足勁跑建立領先優勢,後期乏力,前期應在自己速度的80%,在跑步過程中速度可以遞減到65%,在最後衝刺階段保留三成體力,速度有多高提多高。

2.心態很重要,在比賽或者測試中,不要想著距離很長,自己堅持不住,會累,要保持好心態,一心只想要完成要達標


聶小尐


制定長期計劃,如果初學,先從1公里開始練起,持之以恆。當你1公里達到4分鐘以內水平時,再練2公里,如此反覆,合理分配體力即可。


hhb198568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需要你日積月累的努力訓練,急功近利,只能增添你的負擔,不會增加你的進步,腳踏實地去做好每一次的訓練,讓自己的成績穩步提升,這樣才能夠有一個理想的進步


海哥157157


1 細分距離。將五公里分為五個一公里;

2 分配體力。五個一公里,做每公里的具體分配。例如前兩公里分配每公里三分鐘,中間兩公里分配每公里四分半鐘,最後一公里做兩分鐘的衝刺。

3 配合呼吸,平時多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