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伯遠帖》是王羲之的堂侄王珣寫的信札,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書法真跡。他被董其昌稱為“尤物”,乾隆爺還把它列為《三希堂法帖》之一,足見其彌足珍貴。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伯遠帖》原文是: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我們來一句一句釋義: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頓首:本義指磕頭,沒有稽首禮儀隆重。書信中用在首或尾,且用在地位平級和平輩之間,表示敬意。

伯遠:王穆,字伯遠,他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導的孫子,官至臨海太守。王珣是王穆的堂弟,他倆都是王羲之的堂侄。

勝業:事業發達

情期:即“情事期”。魏晉時期用“情事”專指親友去世;期,一年為一期。

群從:堂房親屬,指堂兄弟及侄子輩。

羸患:體弱患病。《南史·隱逸傳上·戴顒》:“ 顒十六,遭父憂,幾於毀滅,因此長抱羸患。”

志在優遊:想過悠哉的生活。

始獲此出,意不克申:當初事業剛剛有起色這樣的事就發生了,沒能達成願望。

疇古: 往古;古昔。《晉書·徐廣傳》:“自聖代有造《中興記》者,道風帝典,煥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歷三朝,玄風聖蹟,儵為疇古。”

嶺嶠:五嶺的別稱。嶠是高而峭的山。五嶺主山都可稱為嶠:如大庾嶺稱臺城嶠或東嶠,其餘又稱騎田、都龐、萌渚、越城等嶠。因此“嶺南”也稱“嶠南”。

瞻臨:看見。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完整地翻譯成白話文,《伯遠帖》大意是說:

王珣頓首頓首,伯遠兄弟在事業正旺的時候辭世,距今已經一週年了。他是我們堂兄弟中最優秀的,他雖然患了病,也還是一直想能過自由悠哉的生活,卻在事業剛剛有起色就去世,沒能達成願望。和他的分別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卻永久地成為了往昔,就像遠遠地隔著五嶺大山,不能再相見。

臨《伯遠帖》還能不知道帖子寫的是啥內容?

這通信札,內容是對王穆(伯遠)的追思,而不是寫給王穆(伯遠)的。而收信人是受王珣敬重的平輩親友的,因為王珣用了兩個“頓首”,應該是表示非常尊重對方。最後,還有個遺憾,這通信札有頭無尾,不是完整的王珣信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