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的標準是什麼?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你覺得對嗎?

八十歲新娘水墨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藝術大師的標準,比如繪畫大師的標準

個人拙見,繪畫大師需要具備以下標準

1需要具備幾十年,一輩子的繪畫功底,地基牢固超越常人

2一個畫家達到大師的境界,肯定有超越常人,或者不同於別的畫家的獨到的地方,獨一無二的才華

3一個繪畫大師,肯定是為中西方美術史的進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4一個繪畫大師,經過一輩子的修行,憑藉自身的勤奮,最終得到時代的認可

哪怕在世時不被時代認可,一生窮困潦倒,懷才不遇,比如梵高一生只賣出過一幅畫,荷蘭小畫派畫家維米爾,離開人世兩百年之後才被世人挖掘

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對於繪畫大師的標準

個人拙見,畫家應該具備有別於別的畫家,超越常人的獨到的藝術天賦

比如莫奈,對大自然光與色彩的敏感度超乎常人

還有達芬奇,對解剖學,光影明暗,結構,塑造神秘意境方面的才能超乎常人

還有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其想象力,創意,創新精神和意識超越常人,別的畫家

對於繪畫大師,肯定是為中西方美術史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

比如畫家徐悲鴻為中國的美術教育做出卓越的貢獻

要麼,某個畫家推進了繪畫技法的演變和進步,比如達芬奇,研究解剖學,明暗學,推進了寫實油畫技法的進步

還有揚凡愛克,革新油畫技術,發明的核桃油調和顏料,更有利於畫面的寫實細膩的繪畫表現

要麼就是開創了創新的油畫流派

比如畢加索開創了立體主義畫派

莫奈開創印象派,大衛開創新古典主義

籍裡柯是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

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

時代在進步,時代在演變,藝術也必須跟著時代演變,創新

社會在發展,藝術的發展也不能停滯不前

科技的發展,比如相機的出現,促進了印象派的誕生

直到西方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繪畫藝術的創作從架上繪畫拓展到非架上繪畫

苦瓜和尚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藝術也應該當隨時代

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是西方美術史上輝煌的篇章,如果放在今天的當代藝術肯定需要深入當下的生活,社會現狀來創作

但是,黃賓虹說:“畫有民族性,而無時代性;雖有時代改變外貌,而精神不移……”

所以,正如黃賓虹所說,藝術雖有時代更替的變化,但是精神不移,傳統不移

無論藝術再怎麼創新,演變,我們都不應該丟棄傳統,而是繼承傳統,然後在傳統基礎上創新,演變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我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這是一個問題兩層意思啊!

一,第一層意思,藝術大師的標準是什麼?

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迄今我還沒有看到過任何有關藝術大師的標準一類的條文。我想,藝術大師是沒有具體量化的標準的。因為藝術大師不是職稱,也不是關封,更不是自封,而是社會公眾對那些在藝術上建樹非凡成就卓著得到人們公認和共識的藝術家的最高褒稱。

辨證的看,有時候沒有標準恰恰是最高的標準。藝術大師雖然沒有具體的標準,但在人們眼裡是對藝術家最高的評價,是至尊的榮譽,是十分高大上的稱號。只有那些在藝術上成就卓著比如說開宗立派或獨樹一幟或藝術理論和作品在當代以及後世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家才能獲此珠榮。而且藝術大師往往是後世對前代藝術家的蓋棺定論。

二,第二層意思,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對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有時代性的,時代在發展,在變化,生活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取之於生活的藝術也應該有發展有變化。

但是藝術有藝術自身的規律。藝術的變化是建立在傳承傳統基礎上的變化,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變化。如中國書畫藝術,無論怎麼變化,都不能脫離中國文化的根本,不能丟失中國書畫藝術的優良傳統。油畫也是這樣,雖然油畫藝術隨著時代發展變化經歷了許多變革,從開始的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印象主義、抽象主義、現代主義,但傳統的油畫創作的根本原則沒有變,素描是油畫的基礎沒有變,油畫作為造型色彩藝術這一基調沒有變。



燈影書畫


雖然在藝術創作時可以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誇張的表現手法,但這並不代表藝術可以毫無章法的天馬行空,換句話說,章法就是藝術的標準,既然藝術有標準,那麼藝術家、藝術大師同樣有標準,問題來了:藝術大師的標準是什麼?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你覺得對嗎?


藝術大師的標準,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

我這樣認為,藝術大師是一個可以引領時代藝術發展的藝術家,藝術和文化有直接的關係,藝術大師的作品必定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聖”王羲之,就是個書法藝術大師,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是繪畫藝術大師,

經過上段簡單描述,我們就可以稍微理解,藝術大師的標準,其作品必定具備濃厚的文化底蘊,有時代背景烙印,而且具備引領時代藝術發展的能力,當然了,有一定高度的藝術修養,德藝雙馨這是藝術大師最基本的要求,沒有德行的人,容易把藝術帶入“坑”了,

總之,藝術大師的標準非常苛刻,藝術大師是藝術家中的極品。毫無疑問,新時代的藝術必須要有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能完全脫離傳統文化底蘊,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的道理,藝術是一直繼承和傳承的過程,而且每一種流派風格的藝術之間是有相交的關係,

新時代的藝術,無非就是繼承前一個時代藝術的風格基礎上進行創新出來的藝術,具有新思想、新風格的新藝術,而且多一些時尚的元素,或者說是“復古+創新”的混合風格,這樣才符合新時代下人們全新的審美觀念,這樣的藝術才具有價值。


詩夜城主


大家好,我是郭子,我來談談個人的觀點,如果贊同我的看法記得點贊、轉發、收藏、關注我哦,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評論區留言。

藝術大師的標準是什麼?

個人的觀點,學習藝術、玩藝術都不難,難得是有成績,這裡的成績並不是入國展或者加入國家級協會。成為藝術大師應該是沒有具體的標準,但是藝術大師們就那麼出現了,為什麼?因為他們創作的藝術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他們的藝術作品表達了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因為他們的作品改變了一些時代性很強的藝術理念,他們還創作出了震驚世界的藝術作品。

什麼是藝術?

藝術是一種形式語言。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通過藝術表現元素(平面、立體、運用的、聲音、文字等),讓我們可以瞭解到作者最初的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可以幫助我們用新的方式看世界,並能加強我們的理解。

總之,藝術是能影響人的思想認識的。

達芬奇 《蒙娜麗莎》

1503年達芬奇創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肖像畫《蒙娜麗莎》。蒙娜麗莎微笑著注視著觀眾,讓我們在他的臉頰、她的姿勢以及周圍的景色中尋找人類靈魂的冥想。

藝術的價值

克林姆特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二》

克林姆特1912年創作的肖像畫,拍賣出了8790萬美元的高價,現代社會中,藝術品的價值通常由其拍賣的價格決定,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去判斷藝術品的價值。有些作品的價值高可能是因為獨一無二性。

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風俗畫)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表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你覺得對嗎?

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這個觀點我是認同的,因為藝術本身就是創造性勞動,我們可以學習原先大師的藝術理念、創作技巧、表現手法,但最終必須創作擁有自己獨特思想和情感的藝術作品,這才是藝術的真諦。

馬蒂斯 《伊卡洛斯》

人體形狀看起來是粗燥的,但是充滿活力的。

任何藝術作品的產生,都是建立在藝術家對形象深刻認識、感知的基礎上,並通過藝術元素表現出來個人情感和思想的過程。

所以藝術的真諦就是表達!那麼每個人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只要你發自內心的表達,其實就是藝術的創新和改變。


郭子玩畫畫


藝術大師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人能被稱為藝術大師,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藝術大師的標準。藝術大師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應該是藝術價值高、審美欣賞性價值高、對社會和市場影響很大的經典藝術作品。新時代的藝術要有新變化,不斷地創作出反映社會生活各方面新氣象的藝術作品。



一、我國在新時代藝術大師的標準是,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遵紀守法,為人民大眾服務。創作的藝術作品應反映時代新風貌,社會生活、經濟建設蓬勃向上的新氣象,人民大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快樂感。



二、藝術大師必須是在行業裡是傑出的著名人物,以自己的情感和技術的嫻熟性創作出具有藝術形象的作品。藝術大師必須是三觀正,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個人的審美理想和藝術風格,創作出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藝術作品。



三、我國在當代新時期人口比例中以年輕人為多數,他們的思想觀念、審美觀、對藝術的欣賞和追求,跟50後、60後的人是不一樣的有很大的差別。新時代藝術是多種形式組成,具有科技化、媒體化、多元化等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藝術市場的繁榮,受到了大多數人們的歡迎。這就要求當代藝術大師創作出的藝術作品,不侷限於傳統藝術的繪畫、雕塑等形式,要創作出符合年輕人審美需要的多種多樣的藝術作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歡和青睞。


黃智637


個人以為,大師是沒有什麼具體標準的,世界上也沒有所謂的大師證書。

大師是人們對某個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人的一種發自心底的敬仰和認可,逐漸為多數人所接受而產生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稱謂。

個人自詡的和少數人評定的大師都是偽大師,大師只能由普羅大眾多數人來評定。

大師是需要歷史沉澱的,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沉澱,才能形成廣泛的共識。所以我說,當代無大師。

大師都是生前耕耘寂寞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永遠鮮活在後世人的心裡。

從事文學藝術的人當然也應當緊扣時代脈搏,完成自已藝術的與時俱進。但這種與時俱進也應當建立在傳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之上,而不是一味西化。玩西洋畫我們永遠不可能產生梵高那樣的大師?

現在的中小學美術,全部都是教授西洋畫法,長此以往,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人只能到日本,韓國學習中國繪畫技法,那將是何等悲哀和可恥的事!


八大山人99


藝術大師的標準:

1.學術上要有:大理論,大見解,大思想。

2.技法上要有:大創造,大發明,大發現。

3.修養上要有:大品德,大愛心,大奉獻。

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我覺得對。新時代的藝術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黃曉波888888888


何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bb000017d69127a984\

瑞龍玉府


對的


太原小胖玩悠悠


藝術大師不是自封來的,也不是依靠別人吹捧來的,而是蓋棺定論後得來的。當一名藝術家去世多年後,學者們在研究和梳理藝術史時,發現某個藝術家對藝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用非常突出,就會給他冠以“藝術大師”的榮譽。

評判藝術大師的標準實際上早已有公論,有兩個硬性指標。

一是藝術家在自己所屬的藝術流派和藝術風格里,創作水準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比同時代的藝術家高出一大截,有一種鶴立雞群的優勢。

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藝術水準遠遠超出同時代的畫家,影響了很多人,所以,他們就被歷史記住了,自然而然成為大師。我國20世紀的國畫家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人同樣屬於這種情況。

二是一名藝術家創造了一個藝術流派,屬於開宗立派者,並延續很多年,產生了廣泛影響力,有許多藝術同行心甘情願追隨他,共同繁榮這個流派。那個創造藝術流派的藝術家就是大師。

這樣的例子在中外美術史上也很多,像法國19世紀的寫實主義畫派,印象派,給當時繪畫界帶來很大震撼,分別是米勒、庫爾貝和莫奈、馬奈等畫家創立,他們就是大師。

又如,我國近現代位於廣東地區的“嶺南畫派”,是由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創立,影響很大,他們被公認為大師。

新時代的藝術要有變化,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它闡述了藝術與生活,與社會,與時代之間的緊密關係。

因為不同時代下,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審美趣味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比如,唐代人“以胖為美”,唐代流傳的石刻、繪畫中,不論是馬、牛等動物,還是女性,看起來都很豐滿,胖嘟嘟的。而到了宋代,這種審美觀點已經不適用了,變成了“以清瘦為美”,人們喜歡“楊柳岸曉風殘月”、“人比黃花瘦”這樣的審美,它們跟時代觀念是匹配的。

如果藝術審美脫離時代的變化,在理念上肯定就落後了,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比如,法國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曾經是多麼的輝煌,以刻畫宮廷生活為主,然而,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新古典主義越來越脫離現實,跟大眾的審美漸行漸遠,因此,它衰落是必然的。

又比如,一個現代山水畫家去模仿宋代山水畫進行創作,雖然畫面風格看起來古樸典雅,有一種清幽寧靜的審美享受,但它畢竟是宋代人的審美,跟現代人的生活與審美無關,現代畫家能做的就是,要在畫中展現現代人的精氣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