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画家呢?请举例说明?

影影圈圈


在世界画坛上,有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真才实学著名的画家,几乎都是男画家,走向绘画艺术巅峰的,也是男画家,而女画家却极为少数,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抛开当代画坛而言,问题来了:绘画艺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画家呢?



绘画艺术史上,擅长画自画的女画家

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也有一些颇有成就的女画家,比如,18世纪的法国画家勒布伦、瑞士画家考夫曼,20世纪的美国画家卡萨特,其中,勒布伦是18世纪最著名的女性肖像画家,考夫曼又比18世纪的一般女艺术家享有更高的地位,卡萨特是20世纪第一位印象派女画家,


我们现在就简单谈论一下,勒布伦和考夫曼这两位女画家。勒布伦(1755~1842年)她的画风受鲁本斯的启发,探索户外光线照在皮肤上的色调和迷人效果,那幅《戴草帽的自画像》画中漂亮年轻女子就是勒布伦,站在点缀微云的蓝色天空下,她自信非凡、衣着时尚,对观众报以凝视,

勒布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也十分高产,她一生画了877幅作品,肖像画就有622幅,都是那种

柔和美化的风格,摆脱了标准的贵族道具,很自然地揭示画中人物,至此勒布伦成为欧洲统治阶层热烈追捧的画家;考夫曼(1741~1807年)她创作了很多自画像,用来吸引有实力的赞助人的注意,

女画家勒布伦自画像

考夫曼十分精通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艺术和建筑,对神话和历史中的女性很有兴趣,所以,她笔下的自画像也给人忧郁又带严肃的感觉,缺乏亲和力,显示出“

冰冷之美”,让人难以靠近,却又急想靠近的欲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吧。

女画家考夫曼自画像


诗夜城主


似乎大多数知名的画家都有画自画像的习惯,诸如梵高、丢勒和伦伯朗等绘画大师,在绘画史上都以擅长画自画像著称。尤其是梵高,虽然整个绘画生涯不过十年而已,竟然在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着实令人惊叹。



男画家如此,女画家亦然。擅长或偏爱画自画像的女画家不胜枚举,惊龙轩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潘玉良。

早年看过一部巩俐主演的电影《画魂》,讲述的就是潘玉良的故事。从一个妓女到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潘玉良命运多舛,绘画经历更是堪称传奇。作为民国时期与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齐名的画家,潘玉良的绘画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位中国画家。


其实潘玉良的作品也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才得到西方艺术界的广泛认可,甚至是在她去世几年后,她的作品才真正在国外掀起了“玉良风”。纵观潘玉良一生创作的作品,其中有多幅自画像尤为令人赞叹。只有欣赏到潘玉良的自画像,你才能真正明白潘玉良和她的绘画作品为何能享誉国内外了。

最初看到潘玉良画的自画像,总是会有些意外的感觉。因为大家想象中的潘玉良就算不是绝代风华,总该有几分姿色的。但是潘玉良笔下的自画像,甚至连相貌端庄都有些牵强,着实让人很难理解。



懂画的人大概都能明白,潘玉良其实是用一种自嘲的手法来画自己的自画像,虽然在造型方面并不迎合大众审美的习惯,但是细腻的笔韵和极富个性的神情刻画让她的自画像显出一种别样的味道。

正如梵高的自画像能让人深刻了解其深深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一样,潘玉良的自画像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渴望和不屈的呐喊。

认真欣赏过潘玉良自画像的朋友大多有一种相同的感受,总觉得这些画面中隐藏着太多的情感,有一种让人看了还想再看的魔力。只有见到如此有内涵的艺术作品,你才能明白对潘玉良的评价绝非“才女”这么简单。



见过太多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能像潘玉良一样把自画像画到如此境界的女画家却并不多见。有些绘画语言真的不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就能理解的,就如潘玉良的自画像,更多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获取情感上的共鸣。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一战结束后,女性艺术家开始展现出重要影响力,直到今天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对整个二十世纪的艺术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女艺术家们常有代表性的“艺术图腾”,如乔治亚·欧姬芙擅于描绘花朵,弗里达·卡罗以一字眉自画像著称,路易丝·布尔乔亚以大蜘蛛雕塑闻名于世。

↑ 弗里达·卡罗

其中,最擅长画自画像的女画家当属弗里达,全名弗里达·卡罗(1907-1954),她是一位犹太裔墨西哥人,她一字眉式的自画像可谓是极具代表性,非常有名。弗里达在年轻时遭遇车祸, 几乎瘫痪,她凭借着超人的意志力逐步恢复,再加上她和丈夫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多年来一直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花边新闻。

↑ 弗里达 - 《戴项链的自画像》

弗里达的作品总数不多,大约一百多幅,有人将弗里达归类为墨西哥壁画派,但实际上弗里达的画作只是和墨西哥当地的文化有深刻的关联,而她的艺术其实是很难被分门别类的。墨西哥当地有着丰富的原始土著文化,例如玛雅文明、拉美地区的土著文化等,因此弗里达的作品中常包含着很多土著元素,充满原始气息。

↑ 弗里达 - 《两个弗里达》

弗里达最为著名的画作就是自画像系列,她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画下了各种情绪不同、气息各异的自画像。她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表现主义元素,但是在概念性上并不出众,甚至她的故事大于艺术价值本身。

↑ 弗里达 - 《戴荆棘项链的自画像》

↑ 弗里达 - 《与猴子的自画像》


尹铭的前院


相比于男性艺术家,女性的绘画视角和切入点完全不同,独特而有新意,尤其是当她们在描绘女性的时候,更加细腻敏锐。她们的画面往往更加柔和感性,情感色彩也更浓于男性艺术家,对细微的感情把控的也更加出彩。

在绘画艺术史上,女性自画像不计其数,但真正名声大振的女性绘画艺术家为数不多,她们向大众展现了另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现举例十名女性自画艺术家:

一,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1841—1895

法国印象派不可缺少的女艺术家,同时也是最出色的画家。莫里索出生于官吏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祖父为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弗拉戈纳尔。成年后与马奈的的弟弟结婚。她与马奈交流紧密,在作品上也互相影响。

她的作品大多围绕家庭生活,笔触潇洒流畅却又饱含细腻的情感,充满诗意。她的色彩清新明快,画面温暖动人,简单的日常生活在她的画笔下显得生动迷人。

一些在斗争中把她视作同志的早期印象派大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绘画是完美的联系在一起。

二,玛丽.卡萨特

Mary Cassatt 1844—1926

美国图形艺术家及画家,她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被法国印象派画家邀请参加作品展的美国人。这位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从来不受世俗的约束,对艺术和生活都有个人独立自主的见解,她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艺术事业,并且终生未婚。

早期她的作品主题多为妇女间的活动,进入成熟期后则以母亲与孩子为主。她的作品大多以油画、彩色蜡笔画和版画的形式展现。作品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再加上她自己精湛的素描能力和对色彩的把控能力,个人特色非常明显。

她曾这样形容:“画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易行的通衡大道,另一条则是坎坷的羊肠小路。”她自称走的是后一条路。

三,弗里达.卡罗

Frida Kahlo 1970—1954

弗里达·卡罗,本名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n,她的幼年时期经历非常残酷,6岁时由于得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那年在乘坐公共汽车时,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她的右脚、肩膀脱臼,粉碎性骨折。这场事故导致她终身无法生育,并且病痛如影随形,她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才能短暂缓解疼痛。

弗里达的父亲为她买了笔和纸,母亲也在她的床头放置了镜子,于是她开始通过镜子画自画像。她的艺术生涯也由此开始。

弗里达的作品大部分都在记录她自己的故事,在这些作品里,她总是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周围是她的宠物和家乡的蔬果。她的作品有写实,有幻想有喜悦,有悲痛,正如她自已的生活艺术,是不可分割互相牵扯着的。她的一生中共画了超过140幅画作,其中有55幅作品都是她的自画像。

四,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1929—

相信根本不用小More做太多介绍,大家只是看到草间弥生这四个字就要惊叫了。甚至密恐如小More,对草间弥生也是爱到不行的~

草间弥生在不到10岁时便患上了神经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她眼中的世界,永远都蒙着一层巨大的网。她只能不停地画画,用不断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精神疾病对她的折磨与艺术创作伴随了她一生。

她,曾这样描述:“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看着红色桌布上的纹理、花色,并开始寻找我的周围是不是还有同样的纹理,从窗户、墙壁、天花板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的身体。在寻找过程中,感觉自己被逐渐侵蚀、陨灭,时间与空间不停地旋转着,自我变得微不足道。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这并非只是一种幻觉,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存在,我被这真实的幻觉给吓坏了,我对红色桌布和上面的纹理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我夺路而逃,台阶却在我脚下散落,我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手和脚踝都跌伤了……”

五,伊莉莎白.维杰.勒布伦

1755—1842

因给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绘画肖像而出名的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是20世纪以前鲜少可以跻身欧洲顶级艺术家行列的女性,同时也是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

由于她与皇室亲近的关系、她的性别以及她的画作价格之高都使她备受关注。她的一生创作了约600幅肖像作品、200幅风景作品。

维杰.勒布伦的绘画宁静温柔,既不是晚期的洛可可,也不是新古典主义。大革命开始后,她被迫逃离巴黎。不过很快,她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画技和远扬的名声,很多欧洲贵族都成为了她的常客,她的作品几乎囊括所有欧洲宫廷。

六,凯绥.珂勒惠支

Kaethe Kollwitz 1867—1945

原名凯绥.勖密特(Kaethe Schmidt),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最著名的画家、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欧洲早期女权主义画家。14岁时开始学习绘画,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她被誉为民主主义的宣传家、悲观困苦的画手、宗教艺术家。

她是鲁迅先生最为推崇的女性艺术家,她的许多经典作品曾多次在《译文》杂志中被选用为插画。她作品中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深深的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国内很多著名艺术家如曾梵志、黄锐等,作品都很大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

七,玛丽.洛朗桑

Marie Laurencin,1885—1956

洛朗桑出生于巴黎,20世纪法国“野兽派”、“立体派”画家,年轻时曾与巴黎的画家、诗人们交往密切,诸如马蒂斯、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等都曾与她交往密切,她的作品也深受他们的影响。虽然如此,但她依然是一位独特的艺术家,她的作品风格独特,优雅美妙又不失诙谐的趣味。

她曾经的爱人阿波利奈尔在该年发表的《论立体派画家》一文中这样写道:“立体主义”绘画使造型艺术发生了革命,它重新调整了美的秩序,并使人们学会以新的尺度来衡量完美,最终令画家的内心期望与绘画的可塑性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境界,并称玛丽?洛朗桑“就像莎乐美一样,使艺术得到了光辉的洗礼。”

八,索芳妮斯贝 安古索拉

Sofonisba Anguissola 1532—1625

安古索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女画家,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女性艺术先驱,曾师从Bernardino Campi,而他们的师承关系,可以算开了男老师带女学生的先例了。她与和Bernardino Gatti也曾共同学习。她也是首位进行多人物肖像创作的画家。

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学艺术怀有极大偏见,致使女性几乎不可能接受艺术教育,就更不要提通过艺术创造获得成功,实现艺术目标与理想了,这些简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虽然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被允许成为艺术学徒,但解剖学和人体绘画依然是不可触及的禁区。

但是安古索拉却勇敢的打破了这种限制,她坚持创作,不断突破,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艺术力量。安古索拉在国际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始终激励着每一位独立勇敢的女性艺术家。

九,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

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3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派画家,是继卡拉瓦乔之后的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也是艺术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出生在罗马的一个画家家庭,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画家贺拉斯?真蒂莱斯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显示出了不同于常人的绘画天赋,在父亲的培养下,她开始学习绘画。

虽然女性艺术家在当时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成为了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的第一位女艺术家。

她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备受关注,因为在她之前还从未有画家能像她这样,真实的呈现出女性情感的细腻。1612年,真蒂莱斯基的老师Agostino Tassi强奸了她,更试图通过结婚来掩饰这一罪行。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曾想要谋杀真蒂莱斯并盗取她画作。事件被闹上法庭,最终Tassi被判处一年的有期徒刑,但始终未被执行。

自此之后,真蒂莱斯基画风答辩,她开始专注于表现女性自己的力量,以坚强的女性形象来宣泄自己内心收到的伤害,以及孤立无援的绝望情绪。

十,乔治亚.欧姬芙

?Georgia O'Keeffe 1887–1986

乔治亚.欧姬芙,1920年代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是美国首先突破现实主义的画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一。她的作品是当时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作品以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方式为主,半抽象半写实,主题多为花朵、岩石肌理、海螺、动物骨头、美国内陆景观的特写。

她的观察角度相当特殊,别具一格。她的作品中也时常充满了同色系的细微变化。相近的颜色们在她的笔下组成具有韵律感的画面。

她认为:艺术家应善用线、色彩、面与形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所以她一直尝试将身边的事物抽象化。在她的引导下,美国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纯抽象主义。

而她的作品,不论是色彩、线条还是整体画面都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清澈纯净,同时也蕴含着神秘的生命力。








火枫一叶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在西方美术史上,宗教神话,历史故事,社会现状,画家身边的人和经历,一直是油画作品常见的素材和灵感。

但是,不难发现,自画像,同样是画家们百画不厌的灵感素材

自画像,个人斗胆一说,不仅仅是画家绘画技法的展现,更重要的是一个画家自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自画像,不仅仅是画家为了省模特费的创作,自画像,往往是映射一个画家的心灵写照,生平经历的刻画,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映

西方美术史上,男性画家伦勃朗,梵高,巴尔蒂斯,马蒂斯,安格尔,培根,柯罗,高更等画家,都创作过自画像

那么,西方美术史上,有哪些擅长画自画像的女性画家?


提起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巨匠,我们自然联想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乔尔乔内,丢勒,扬凡爱克等男性画家

但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的男性画家的时代,不得不提一位重要的女性画家,安古索拉

如同众多宫廷男性画家一样,安古索拉,同样是一位宫廷女画家,并且得到了绘画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认可

女性画家安古索拉,喜画自画像

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画像,或是弹钢琴,或者执笔画画

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己,比如画中弹钢琴的自己,神情安然,端坐在钢琴前,衣着保守,但是仪态恬静高雅,呈现大家闺秀的贵族高雅的气质

因为安古索拉,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了贵族教育,人文主义教育

所以安古索拉画笔下的自己,是优雅,知性,娴静的充满教养的淑女形象。


而印象派画家莫里索,同样喜欢画自画像

但是不同于画家安古索拉采用古典写实的造型手法画自画像

而画家莫里索,身为印象派女画家,所以采用印象派的造型手法表现自己

个人斗胆一说,莫里索画笔下的自己,是采用印象派光线与色彩描绘画中的自己

画面大胆,豪放,大气的笔触,塑造画中自己的形体,画中五官,大笔点缀出五官的形体,呈现朦胧的写意性意境

所以,女画家身处的时代背景,油画流派的不同,创作思想的不同,画笔下展现的自画像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

西方美术史上,还有许多女性画家喜欢创作自画像,不仅仅是安古索拉,莫里索,还有伊丽莎白勒布伦,卡罗弗里达,玛丽卡萨特等女性画家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