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過年?古代,人們心中的“江山社稷”,需要祭祀

提示:讓我們今人感動的應該是“社”最早是一個動詞,“其土所宜”說的是感人祭祀的社樹是自己種下的,用當下的話來說,可以理解為生態。

為什麼要過年?古代,人們心中的“江山社稷”,需要祭祀


現在理解,社應該是社會、國家,但更早一些的時候,社應該是村子、是部落,是一棵樹。

《周禮》中說:“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意思很明顯,古人把二十五家理解為社,還要在二十五家的邊界上種樹,作為一種標誌,這個標誌就是社,種下的樹就叫社樹了。

但是,我們的祖先,絕對不是在社邊上種樹這麼簡單,過年過節時還要到社這個地方來祭祀,祭祀的對象也不僅僅是樹,有個詞叫社稷或江山社稷,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禾穀。這個意思也很明顯,即古人來社這個地方祭祀的還有稷,吃的糧食,能夠活命下去的東西。古人認為有了土地,才有吃的糧食,所以社就有了稷,再往大里說,就是不管是誰一統江山,都要讓大家有吃的。這可能是江山社稷給人們的最初含義。來社祭的是土地、祭的是糧食,樹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特殊標誌。


為什麼要過年?古代,人們心中的“江山社稷”,需要祭祀


為什麼要說特殊呢?原因很簡單,它不僅是社界的標誌,又不像禾穀歲歲都要重新種植,它是常青的、高大的、不可能磨滅的,也就更值得人們祭祀。因此,在古人的心中,社樹就是神樹,是被神化了的。《淮南子說林訓》中說:“侮人之鬼者,過社而搖其枝。”是說搖別人的社樹等於侮辱別人的祖先。詩人屈原被迫離開楚國的郢都時,望著梓樹淚流滿面,長嘆不已,他在《九章·哀郢》中說:“望長楸而太息,涕淫淫其若。”意思是,國家將亡,社樹也要受俘虜一樣的待遇了。

因為這個,古代兩國交戰,戰勝的一方常常是砍伐了戰敗方的社樹,以示汙辱與踐踏。但這並不是社樹的全部,古人崇拜社樹還有一種重要的原因,即是火,古人鑽木取火,認為火來自木,而火是人類告別飲血茹毛時代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所以,古人在社祭樹,還有感恩火的意思。


為什麼要過年?古代,人們心中的“江山社稷”,需要祭祀


具體的風俗是這樣的:在年前,古人要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或者請新火時,古人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因為沒有火,人們吃的食物都是提前準備的,沒法兒加熱,甚至生的,所以,就把這種食物叫寒食。到了春秋戰國時,這段吃寒食的日子就演變成了一個節日——寒食節。 時間大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人們只吃冷食,家中嚴禁煙火。這個節也是因為“年”而派生出來的。


為什麼要過年?古代,人們心中的“江山社稷”,需要祭祀


說到這裡,似乎很科學地給年下一個定義了——年,從社中來,是最早的人們對土地(社)和自然的崇拜,當然也有感恩的成分,比如,祭祀社樹也是為了感恩火。讓我們今人感動的應該是“社”最早是一個動詞,“其土所宜”說的是感人祭祀的社樹是自己種下的,用當下的話來說,可以理解為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