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的時候,有人說“一場大雨衝出了真正的關羽墓”,但為什麼有的專家沒有公開考古信息?

張毅誠


話說劉備佔領川蜀之地後,從麾下的猛將裡選出了最為勇猛最為突出的幾位將領,組成了“五虎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今天就來看一下排名第的的“武聖”的關羽“前世今生”的故事。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境內)人。關羽有兩個特點,一是武功高。他天生神力,且武藝超群,有萬夫莫當之勇。二是長相奇。他的五官相貌非同尋常,並且擁有漂亮的鬍鬚,被世人尊稱為“美髯公”。

除了勇敢還堅強。有事例為證。關羽守荊州時,在魏軍交戰中被毒箭射傷,穿透左臂。結果關羽請來了神醫華佗來給他治傷,華佗說要“刮骨療毒”才能徹底治痊他的箭傷,不留隱患。為此,關羽直接伸出胳膊,一邊讓華佗給他剜肉治傷,一邊還神情自若地與部將下棋。從而演繹了著名的“關雲長刮骨療毒”的軼事來。

三是重情義。關羽當年為避亂世之災難,逃亡來到今河北境內的涿郡,正好碰上劉備在鄉里聚集兵力,關羽和張飛同時加入,結果三人義氣相投,於是結拜成了兄弟,於是“桃園三結義”成為天下美談。後來,曹操千方百計想“挖”走關羽,但關羽卻不為所動,其忠義可見一斑。

當然,關羽的付出也沒有白費,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

後來,知恩圖報的關羽再立功勳。在和魏軍的對抗中,逼降了曹操的督統于禁、斬殺了將軍龐德,威震中原。

然而,後來關羽卻上演“大意失荊州”的悲劇。關羽敗走麥城後,關羽和其子關平在臨沮夾石(今湖北遠安回馬坡),被孫權部下生擒。

孫權為什麼要斬殺關羽父子?《三國志》中也沒有交代。不過,晉人王隱《蜀記》一書中有說法。

關羽父子被活捉後,孫權本來想留著他,想利用關羽作為籌碼,要挾劉備和曹操。但孫權手下的“智囊團”卻堅決反對,理由是:“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

最終,權衡利弊,孫權在今麥城西20多里的漳鄉忍痛斬殺了關羽父子。

之所孫權把項羽的頭割下來,裝在盒子裡送給曹操,一來討好他,二來嫁禍於他——轉移於劉備對他的矛盾和仇恨。同時,孫權還做出“救贖”之舉,以“諸侯禮葬其屍骸”,把他的屍身埋以諸侯的禮節埋葬在了當陽。

這正是因為這樣,羽死後有了第一座墓——湖北當陽墓關羽墓。

據說,關羽下葬當陽後,詭異傳說就出來了——“關羽索首”。當地每到夜晚就出現類似“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怪聲,很怕人的,弄得老百姓不得安寧。附近的玉泉寺主持說這是關羽的鬼魂在遊蕩,於是做了法事,禱告說,“關侯,你的頭沒了,可你過五關斬六將又讓多少人沒了頭?他們又找誰要!”說來也怪,第二晚怪聲就沒了。主持說這是關羽悔悟自己生前所犯之過,遊魂歸陵,安息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傳說,當不得真。但時至今日,在玉泉寺竟然有一絕景——“關羽顯聖處”。

同時,關陵後面的樹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長樹梢,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樹無頭”。據考證,這些樹的確很奇怪,一般長到五六十米就“到頂了”,不再生長。而民間的說法是這是關羽的感應,樹高五六十米,對應著關羽活了56歲,樹不長梢,象徵墓裡的關羽無頭。

對於這一詭異現象,專家研究多年後,終於給出答應:這裡的樹易容遭雷擊,樹一長樹梢就為雷電所劈,造成“樹無頭”。

且不論這種解釋是否“牽強附會”,但關羽“身困當陽”卻廣為流傳。其實“身困當陽”前面還有一句話:頭枕洛陽。原來,曹操接到孫權送來的大禮——關羽的頭顱後,知道明白了孫權的陰惡用心,為此,他以香檀木打造關羽屍身,和頭顱一起厚葬於洛陽城的南門外的關林。因此,關羽在民間才有了這樣的說法:頭枕洛陽,身困當陽。

除了湖北當陽和河南洛陽的關羽墓外,在四川成都還有一座關羽的衣冠冢,這是蜀國百姓為了祭祀“武聖”關羽而共建的。

然而,除了世人熟知的這三座關羽墓,1979年,在洛陽一個叫關莊村的地方又有意外發現。當時一場雨水沖刷了山體,將一座古墓沖塌了,當地的村民立即講這件事情上報了國家文物局。考古人員第一時間到了現場,並且立即展開調查,考古人員在古墓裡發現一顆沒有屍體的頭顱,而且在古墓中還有著兩個虎頭牌和石碑。專家研究後認為,虎頭牌和石碑都是五虎上將關羽的最好證實,因此推斷這顆頭顱很有可能就是關羽的。

關莊村古墓中的頭顱到底是不是關羽的,目前還沒有定論。因此,專家沒有公開考古信息。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1、關羽墓有幾處?

眾所周知,關羽是被孫權斬殺,死後頭顱送入曹魏,而身軀則留在了東吳,因此,全國共有2處關羽墓和2處關羽衣冠冢,分別是:洛陽(葬頭顱)、當陽(葬身軀),成都、運城都是衣冠冢。

而洛陽洛龍區關林鎮的關林,一直以為都被人們認為是關羽首級的真正埋葬處,因為這裡有明朝萬曆年間就修建的祠廟,關羽墓冢就在祠廟之後,如今關林已經是國家4A級景區了。不過早在上世紀70年代,關林景區建設之時,就有人提出質疑,當地一位叫王飛庭的人稱關林裡埋葬的並非關羽,因為這裡在解放前曾因年久失修塌陷,當地不少人進入墓中後赫然發現了鮑姓將軍的墓碑。

2、真正的關羽墓在哪?

位於洛陽以東的偃師市佃莊鄉關莊村有一處土冢,明朝嘉靖年間曾有碑文,上寫:“漢壽亭侯武安王協天護國大將軍關侯之墓”。顯然,從碑文內容來看,這處關羽墓也是後世修的。另據關林廟《敕封碑記》記載:“萬曆中,有皇華如秦,道出於洛,夜宿郵亭,夢帝求購新宅。及覺,詢及父老,遂展拜與冢下”。

可見,偃師關莊村關羽墓地上建築和洛陽關林廟都是後世所修,但關莊村墓比關林廟修建要早,而關林廟比關莊村墓名氣和規模更大,所以後世都以關林廟為準,並不斷修繕,以至於關莊村關羽墓越來越破敗,甚至都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

直到1979年,關莊村關羽墓因為大雨坍塌,考古隊進駐後,才在這裡發現了不少漢代文物以及一個頭骨(沒有身軀),似乎更加印證了關莊村關羽墓的真實性。此外,洛陽城自東漢末年開始,因為戰爭破壞,在後世曾多次遷址重建,曹魏洛陽故城應當在洛陽以東偃師市交界。如今的洛陽關林鎮位置是否就是當年曹操埋葬關羽首級的“洛陽南門外”,個人認為,可能性較低。

所以,偃師市關莊村關羽墓應該才是真正的關羽墓,至於洛陽關林的關羽墓,據專家推測,應該是為了祭祀關羽而修建的廟,不含墓葬。

3、事情的來龍去脈。

據關莊村當地傳說,明朝嘉靖年間,嘉靖皇帝命祖籍關莊村的郝姓太監在關羽墓上修建關帝廟,但郝姓太監擔心各地官員百姓祭拜會加重村中負擔,所以移花接木地把現洛陽城南的東漢鮑姓將軍墓修成了關林。而關莊村當地的官員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不得不牽頭在關莊村也修建了一座規模不大的關帝廟。

雖然這種說法只是當地傳說,但加上與考古發現的相互印證,關莊村關羽墓應該才是真正的關羽頭顱所在。


秦皇漢武


1979年,洛陽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在關家村的一個地方,由於水勢過大,衝出了一個大土冢,後來聯繫當地考古學家,他們連忙去關家村進行挖掘和保護工作,之後經過對棺木的清理,他們意外的發現這裡面竟然有一顆頭骨,在主墓室的正門找到了兩個虎頭牌。

後又經過詳細的考察,發現這裡竟然是關羽墓,因為關羽本就是五虎上將之首,當地人知道之後更加確信這裡就是關羽真正的墓地。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家喻戶曉的大人物,現如今更是被尊稱為武聖,通過對歷史的瞭解,大家應該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兵敗麥城,斬殺於臨沮,孫權怕遭到劉備的報復,所以將關羽的頭顱送給到了洛陽,企圖嫁禍於曹操,曹操識破計策,因為一直欣賞關羽忠勇,之後命人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城南。

因此關羽的頭和身體並沒有葬在同一個地方,據說關羽頭顱葬在了河南洛陽關林鎮、身體葬在了湖北當陽地區,再加上蜀漢在成都又建立了關羽的衣冠冢,所以關羽的墓葬所在地有三處。

如果說這場大雨衝出來的是真的關羽墓,那麼後世人們祭拜的關林鎮關羽墓很有可能就是個衣冠冢,錯拜了1800年。

但是如果根據關家村當時的考古信息,關家村更像是關羽真正的墓地,考古人員還發現一個石碑,石碑上寫著“

漢壽亭侯,武安王協天護國大將軍關帝之墓”。

既然是這樣,有頭顱、虎牌、還有石碑,其實大致能斷定關家村才是真正的關羽墓,然而考古專家對於這次30多天的考古成果,並沒有將這些信息公佈出來,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現如今人們早已經將洛陽關林鎮當做是關於真正的墓地,關林鎮更是因為關羽墓而聞名天下,經過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

現在關林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再次整修,還設立了“洛陽古代藝術館”,在兩側廊房內陳列洛陽出土的眾多石刻、碑誌精品,甚至在2006年的手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林鎮

當時在1979年,考古學家如果要公佈的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況且大多人都喜歡去關林鎮旅遊、祭拜,雖說關家村足以證明是關於真正的墓地,但是因為不具備旅遊條件,又不能帶動當地的經濟,如果再次修建又是一筆開支,要知道關羽墓太多了。


有人會說,那關林鎮是衣冠冢,祭拜的都不是真的關羽,其實大家去一是祭拜,更多的是去旅遊,就和現如今的麥城一樣,很多人去了麥城都認為沒什麼好看的,如果讓你去關家村更沒有什麼可以欣賞的,當然如果你純粹是想看看關羽的墓地,自然可以去。

關羽早已經是武聖忠義的代名詞,在哪裡祭拜都是一樣,只要心中有自然就會有。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貓眼觀史


《關羽》

妙姈七六得性命,

懂事記得愛關羽。

忠儀仁勇名中外,

遇人就遇關羽人。

人生代代無窮盡,

真情無假來世依。

生來與真並肩行,

死時無痛命歸西。

存世幾載吾不知,

真心實意寫春秋。

是人皆成歷史客,

留魂於心屬情深。



我叫陳妙姈我意


結合歷史,地理定位的話,偃師的那個關莊,關羽墓更靠譜一些。

因為漢魏洛陽城就在那一塊。

他不可能大老遠的把它埋到隋唐洛陽城這塊兒。


國寶會說話


就是官方不承認而已


湛藍咯


關羽的首級究竟葬在了哪裡?

關羽是三國著名將領,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因其勇武忠義,功高蓋世,歷來為人們所敬仰。明清時更推崇為“關帝”、“武聖”,下旨全國大修關帝廟,把關羽捧入神壇。

由此盛傳出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以及洛陽關林、當陽關陵、運城關廟、成都關廟、偃師關冢等著名版本,卻讓關羽究竟葬於何處這個本來十分清楚的問題攪成了迷霧一團。

當陽關陵: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殺害關羽後,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並按諸侯之禮將其身軀葬於湖北當陽。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關陵”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關林:位於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築主要為明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和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

洛陽關林,稱埋葬關羽首級之地,是中國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的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關公信俗”,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運城關廟”和“成都關廟”,前者是“魂歸故里”的“衣冠冢”,後者是蜀都為其建造的祭祀廟宇。兩者均不涉及關羽首級或身軀,然影響力依然深遠。

唯獨同在洛陽的“關林”和“偃師關冢”,在“關羽首級”葬地上嚴重攪和,成為迷霧一團。是是非非,該怎樣澄清呢?也許並不複雜。

1、作為有著明清以來數百年曆史的“洛陽關林”,“國保”、“4A”、“信俗”等權威認證,實至名歸,但都不是關羽首級葬地的證明。

2、洛陽關林的“林”,具體意思是什麼呢?是“園林”,與陵墓塚沒有根本關係。具體到“關林”,也就是“關廟”和“園林”的結合體。

3、洛陽關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較偃師關冢晚了一千多年。此前也沒有任何“關羽首級”葬於關林的文獻記載或民間傳說。

4、史載關羽首級葬於洛陽“城南五里”的潘凹。三國時期的洛陽城是“漢魏洛陽故城”。而關林位於“隋唐洛陽城”,其方位截然不對。

5、偃師關冢所處的村,老人們說,他們村原叫“潘凹”,即洛陽“城南五里”的潘凹。原址在此村南一里許,後來遷移於此,改稱“關莊”。但沒有一戶姓關,全因為“關冢”才得名的。

6、解放初期,洛陽地區著名的民主人士王飛庭,擔任洛陽縣副縣長,是有名的文物通。曾公開說過:洛陽的這個關陵是假的,真正的關帝墓在東55裡的關莊。洛陽關林的墓,是東漢大將軍鮑**之墓。

7、洛陽關林,是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在過去的導遊解說中,對其墓主是否為關羽時?回答是“據說”,後來就變成了“是”。

那麼,“偃師關冢”怎麼樣呢?

偃師關冢,位於漢魏洛陽故城南洛河南岸的關莊村。由一冢和一個土石寨兩部分組成。土石寨即關羽墓地,有30畝大小,平頂圓錐型,15米高,墓四周建有寨牆。墓碑為“漢壽亭侯武安王協天護國大將軍關侯之墓”,“漢壽亭侯歷封武安王協天護國忠義大帝關聖之墓”等墓碑。土石寨南不足100米處,有一20畝大小饅頭狀的土冢,是其陪冢。

村老人們介紹,解放前鬧土匪那陣,村裡在冢上面修了寨子,備有滾石檑木。來土匪了,全村人都上去自保,足見其墓冢之大。

關莊村的“關爺廟”,“那廟可大啦,前殿的牆上,鑲了很多石碑。走廊的柱子,摟都摟不住。”解放後在廟裡設了小學。文革時期,關爺廟被毀掉了。如今一些老太太在原址建了座小廟,經常有人去上香。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當地利用其龐大的土冢,建了座磚瓦窯廠。洛陽興建“東方紅”拖拉機廠、礦山廠、青年宮時,“這個窯天天大馬車往洛陽拉磚”。因此,這兒漸漸就淪為遺址了,只有用來“燒磚瓦窯”的這一點保存了下來。

1979年暴雨,偃師關冢塌陷。洛陽考古隊進行發掘,結果在墓室裡確實發現了一顆人頭骨,和不少漢代文物。

在村名的佐證上。關羽首級安葬於偃師關莊,關羽族人為其守墓,這個村得以由“潘凹”改名為“關莊”。其附近的“酒務”村,實為“酒霧”。即關羽的首級運送,因天氣炎熱為關羽首級做的防腐處理之處。還有“河頭”村(實為合頭),即為其木身和首級合為一體之處。此酒霧、關莊、合頭村,都是對此事件的紀念性得名。

偃師夾河灘有佃莊鎮關莊,距此幾十裡外的萬安山附近還有一個緱氏鎮“官莊”。關莊村沒有一戶關姓,而官莊的關姓倒是一個大姓。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給關羽守墓的族人,因政治變故受到追殺,其族人全部逃到幾十裡外避難的緣故。逃亡地的村名仍是“關莊”。

只是在當代重複村名調整中,將最早的關莊,仍保留為“關莊”,後來的關莊改為諧音的“官莊”。官莊的關姓,即關羽的關姓,是關羽族人一脈傳承至今的關姓。

作為偃師關冢的證物之一,“漢壽亭侯歷封武安王協天護國忠義大帝關聖之墓”碑,現存於偃師商城博物館。


巍巍we


關羽就是義氣人,就是死了也把香火錢給了一個姓鮑的哥們,向關將軍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